【回顾征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谨以此信献给所有教育同仁、心理学工作者,爱好者)
2015/06/25
1209

  亲爱的教育同仁、心理咨询师们:

  我是一名中学校长,深夜置身案前,按捺不住内心波涛汹涌的思绪,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却无法平静内心的万千思绪。我本是平和稳健之人,做了多年校长,也磨练出自认为相当不错的定力,只是,每每看到静躺于书桌上薄薄的两页信,脑子里就乱流翻滚。

  现摘抄信件部分原文,仅供教育同仁、心理咨询师们参考:
 

  敬爱的任校长亲启:

  自我考上中山大学一年以来,我一直想给您写信。一是表达我在上中学期间给您添了那么多麻烦的惭愧之情;二是,感谢您在我出现“不正常”人人躲避之时,您却对我不离不弃,还帮我联系心理医生。只是,敬爱的任校长,对不起,我骗了您。

  我害怕考试,害怕上学,因为考不好,爸爸妈妈打我,爷爷奶奶骂我,亲戚看不起我,同学们嘲笑我。有一次,在考试的时候,头特别疼,我就咬紧牙关,疼的实在不行了,我就用头撞桌子。这时,监考老师问我怎么了,并坚持让我去医务室,于是我就在医务室呆了一下午。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的感觉真是舒服惬意啊。

  任校长,您知道吗,我的“疯病”就是从那次开始的,后来的事您也知道了,每次考试,我就头疼,大哭大脑,甚至是抽搐。刚开始确实是装的,但是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控制不住自己了,说实话,任校长,我也吓坏了。我爸我妈带我到处求医问药,尽管打针很疼,吃药很苦,但跟考试上学比起来,我宁愿“疯着”,直到我被精神科诊断出“间歇性精神错乱”,我以为,我真的是完了。

  任校长,后来还是您发现我的问题不在病理上,而是在心上。您介绍给我心理医生,他告诉我,我只是考试焦虑症,会治好的。但是我还是选择离开学校,因为现在家里已经没有人给我压力了,在家里,我会更自由。

  ……

  读完这封信,不由得让我想起临校那两个跳楼的孩子,在豆蔻年华里,一个摔断了腿,另一个永远的告别了这个世界。孩子宁可装病装疯甚至跳楼也不愿上学,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悲剧?作为一名校长,在抓学习成绩的同时,我还能为我的学生做些什么?在为学生挣一个未来,一个前途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被遗忘被忽视了?12年前,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带给学校师生的巨大冲击依然在目,当时的孩子集体逃学,去网吧包宿的看,男孩子开始拉帮结派,女孩子,不学习,认为会有白马王子来拯救麻雀公主。现在的《青春期3》,里面的纸醉金迷,喝酒泡吧,特权主义,校园霸凌,无一不在反映现实学生状态,就连校园犯罪的比率也在节节攀升,作为教育工作人士,我看到学生的心理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漏洞!我们应该深刻的反省,我们在为家长,为这个城市,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在这些孩子手上,而谁又为这些孩子创造未来?!
 


  教育,需要经常仰望星空的人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在目前应试教育尚不改变的大环境下,应该看到:教育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的过程。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

  正是因为已经有了觉悟,所以之前我已经从北京特聘心理咨询师王老师,作为我校的常驻心理铺导老师,定期为同学做心理测评,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筛选出需要特别注意的同学,进行干预。当然,也会为教师进行定期的心理教育培训,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例如,学生的过错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但是,斥责不应当以苛刻的、冷淡的的词句进行,并且应当背着别的同学私地里去执行。若是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越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教育,需要经常仰望星空的人。我仅仅是推开心理教育的门缝,窥到教育的一点真谛,但是,现在的学生问题,层出不穷且花样百出,有些时候,甚至让人感觉荒唐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我校一名学习尖子生,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却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偷东西,被同学抓住,告知老师。因为这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考试屡夺头筹,且家庭境遇优渥,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让他去偷东西,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王老师却说:“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别人的行动,你们怎么就知道这个孩子心理是怎么想的呢,还有,那么多被忽视的、被边缘化的学生,被一些老师有意或无意的给放弃了。要知道,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确实,我们自认为在进步在成长,殊不知,我们还是不自觉的把“老一套”用在教育孩子的身上,目光的短浅、思维的局限、视野的浅薄暴露无遗。
 

  需要突破,需要成长,才能做一个智慧的引路人,陪孩子走向他们的未来!

  王老师每年都会去参加中国心理学家大会,而今年的大会的主题,恰好是”中国梦: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组织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所以,我决定带着我校三名骨干优秀教师,和他一起去参加此次大会。

  正如英国皮斯特所说:“如果你想要孩子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你就会用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孩子没有过错,过错的是教会他们过错的人,我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爱好者,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因为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孩子具备真正有用的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但是我仍然希望被更多的教育人士、心理咨询师看到,特请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组委会转发给各位参会朋友,以此共勉,谢谢。

  最后谨祝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暨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某中学校长 任某

  2013.3.28

【“心理学+教育”专题汇】

国内知名青少年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关梅林教授应邀出席第九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并作《积极心理学与教育》演讲。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系兼任教授吴丽娟应邀出席第九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并作《如何有效、轻松教导E世代孩子》演讲。

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6S学习策略实践者朱淑玲老师应邀出席第九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并作《心理学+教育:回归教育原点,培育完整人》演讲。

大自然教育专家、北研大自然教育科技研究院朱宝义副院长应邀出席第九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并作《心理学在“学习力、生存力”培养中的灵魂作用》演讲。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