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回顾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陪你迎新年 #心理5日谈
2022/12/29
750

【会客厅】

 

话题:谈一谈新时代的愤怒:网暴和键盘侠

专家:张红川(心理学博士,中国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 

朱巍(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随着普通人被网络暴力攻击的例子逐渐增多,“网络暴力”这个词与我们不再遥远。张红川老师、朱巍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直播间,谈论网络暴力。

 

朱巍老师先进行了《乌合之众语境下的网络暴力治理之路》的分享,从法律和传播的角度谈了网络暴力。

 

他先介绍了《乌合之众》这本书产生的历史渊源。在普法战争前夕,有好事者摘取了普鲁士国王的发言,将其修改得更为挑衅和激烈,并投给了法国报社,成功激怒了法国民众。被激愤推动和绑架的法国政府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被迫匆匆向普鲁士宣战,从而元气大伤。

 

网络时代下的网络暴力也有类似之处。它所依据的内容往往是“炮制”出来的,或者内容本身是虚构的,或者摘取只言片语歪曲原意带动舆论走向。

 

《基督山伯爵》中大主教有过一句名言:“你把一个普通人说过的十段话给我,我一定能至少找出一句话给他定罪,足以让他烧死在火刑柱上。”

 

这么多年过去,生活形态日新月异,但人们依然会容易受到舆论影响。朱巍老师总结了网络暴力的常见形式:捏造和“炮制”虚假事实,引导舆论方向;发布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引导攻击泄愤和不正当商业竞争;饭圈拉踩引战;蹭热点激发群体对立;滥用网络传播力发布不实信息,等等。

 

技术的发展往往强化了信息鸿沟,比如互联网对用户往往选择迎合,个性化内容推荐往往会推送与个体本人所持观点相似的内容,使得个体不断自我加强和说服,强化了信息茧房。

 

此外,很多KOL都是有自己隶属的MCN组织和传播矩阵的,在一些社会热点中,部分利益方会有组织地控制舆论和删评,会形成压制不同意见的“沉默的螺旋”。

 

《乌合之众》则对此有评论: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群体的特征;当人处于群体中,很有可能会抛弃自己的理性以换取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朱巍老师强调,当我们面对社会热点时,让“子弹飞一会儿”;同时也呼吁平台进行实时的数据检测,也强调增加意见,加强榜单、热搜等监管,对造谣导致社会性死亡零容忍,落实话题创建者、包括传播的KOL的责任;加强对MCN的治理。

 

张红川老师随后进行了题为《网络暴力背后的心理学》的分享,他表示,根据调研,至少有60%的人都曾经或多或少遭遇过网络暴力,而他关心的是这背后的心理机制。

 

他提出了“黑暗人格”的概念,这样的人格由几个因素构成:马基雅维利主义,热爱操纵他人;精神病态,即对他人缺少共情,不把他人当人看;自恋,追求个人情绪的发泄。此外还有虐待狂的要素。

 

此外,人们可能会通过消极行为获得“社会奖赏”,嫉妒可能会引发痛苦,而幸灾乐祸会引发快乐。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人会参与网络暴力。

 

人类作为天然的社会化动物,我们天然追求社会接纳,避免社会排斥,因此为了融入社会,我们可能会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

 

此外,张红川老师还提出了文化特质的影响,同样是加工自我概念的脑区域,受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会通过集体的视角去理解他人,而受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的个体,会更强调自我概念。

 

一个针对美国人的调研发现,如今现代社会人际圈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人的交往已经渐渐孤岛化,人已经越来越强调个体的价值,而不再将他人视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份子,视为“我们的一份子”,更少共情。

 

最后,张红川老师介绍了黑猩猩社群中互相捉虱子的互助习惯,和结论为“对他人友善的行为往往能使群体获得更大利益”的研究,呼吁重拾合作精神,并认为“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老善念,可能会成为如今网络乱象的解药。

 

最后两位教授轮流回答了“一个人被恶意举报时该如何应对处理”“如何应对和帮助校园暴力中的孩子”“面对很多孩子往往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的现象,如何改善”等问题。

 

张红川老师认为,孩子参与到暴力中可能是因为缺乏关注、尊重和接纳,呼吁老师的关注和帮助,同时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视为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朱巍老师则表示我们都身处群体中,我们释放出的恶意未来可能会也返回到自己身上,鼓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深度访谈】

 

主题:发怒的前因后果 

专家:郭勇(北京某三甲医院心理专科创始人、心理科主任,“三会一所”国家心理咨询师联考办公室成员)

 

 

在身边经常会看到莫名发脾气发怒的人,他们发怒的原因是什么,郭勇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活动直播间与大家一起探讨该问题。

 

人是拥有着情绪情感的,无论是快乐、痛苦还是愤怒都来自我们的体验和判断,郭勇老师认为愤怒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面对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在经过我们的判断后,会产生愤怒,这种愤怒就是一件好事。

 

郭勇老师认为心理能力对我们情绪的反应、行为的反应有着直接相关的关系,要想去解决或者减少内心的愤怒、痛苦的反应,核心是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

 

我们在面对某些人某些事之所以产生愤怒的情绪,原因是,事情的结果与我的期待有着比较大的落差,所以就产生了愤怒的情绪。大部分的愤怒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同理心不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人。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理解别人,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愤怒的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我们通常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很难让两个人在同一频道中正常沟通,很难做到共情和同情。所以要想不愤怒,就要尽量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然后尽量在同一频道上正常沟通。

 

 

【专家1对1连麦交流】

 

主题:家庭教育专场 

专家:王纪琼 (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

 

家庭教育是目前经常被谈起的内容,王纪琼老师来到心理五日谈活动直播间,与网友通过连线的方式,解读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第一位连线者居住在加拿大,这位女士阐明了自己的在生活中和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婆媳之间出现问题,夫妻关系之间也不太好。王纪琼老师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中的第一要素,但是婆媳关系出现问题,多是丈夫在父母面前显得不够成熟,所以第一步和丈夫耐心沟通,让他的父母对他放心;第二点是,建议调整身心健康;第三点是,婆媳发生矛盾时,先选择暂时接纳。

 

第二位连线者是一位二胎妈妈,在连线中她表达了在育儿方面的焦虑——大宝有行为问题,咬指甲的现象非常严重,不知道如何解决。王纪琼老师给出反馈,说从细节中感觉到这位听众是位缺乏老公认同和支持的人。王纪琼老师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提升夫妻关系,只有夫妻关系好了才能改善家庭教育;第二个建议是要做老大的精神家长,老二的生理家长;第三个建议,注重家庭氛围的建设,可以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做家务,多做全家人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在氛围建设中,爸爸比妈妈更重要。关于咬指甲的问题,王老师也给出了三个马上可以用的建议,第一步找到孩子没有发现家长注意到他咬手指的时刻,第二步是招呼孩子,让他做一件需要双手做的事情,例如拿个东西,第三步,孩子不咬的时候,多进行抚摸和拥抱,增加肢体接触。

 

第三位连线者是一位单亲妈妈,表示现在经常跟孩子吵架,孩子经常玩游戏,厌学。如何让孩子有节制地上网,喜欢上学习,是这位家长的诉求。王纪琼老师反馈说,这是家长把孩子给养坏了,现在又想让孩子好起来。对此,王纪琼老师给出几点建议:1.当下以修复和孩子的关系为第一要素;2.减少内耗,和孩子认真沟通;3.确定目标,如果让孩子重返学校是大目标,那么做好小目标的分解和铺垫,逐步让孩子重返学校。

 

 

【体验式工作坊】

 

主题:同理心训练营 

专家:李建平(精神分析快速疗法总结人)

 

我们常常讲“同理心”和“设身处地”,在心理五日谈情绪管理专场,李建平老师亲身示范何为“同理心”。

 

李建平老师用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开场,有次他经过一道门的时候,帮后面的人把住了门,让对方先过去,但对方完全没有反应,也没有道谢,他内心稍微产生了一些情绪。但紧接着有人过来接对方,通过他们的对话才发现这个人是看不见的,李老师原先的不满顿时化为了同情。

 

李老师以这个小例子,切入到了同理心的概念,它是指可以进入他人的位置、思想和逻辑,理解他人情绪的由来,感同身受。对此通俗一点的表达是:带上他眼睛去看他的世界,穿上他的鞋去体验他的感受。

 

随后老师介绍了同理心的类型,一是情感的同理心,指会被对方感染情绪,陷入他的感受或与对方共感共情,唤起自己过去类似的情绪经验;二是认知的同理心,是指了解他人观点,能理解他人理解事情角度的能力,这点对管理自己的期待很重要。

 

同理心可以觉察哪些内容?可以觉察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气质性格差异。

 

这里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对夫妻中,男方家境贫寒但读书很好,之后有了不错的工作,职位也越做越高,女方家境很好,被宠爱着长大,婚后双方却时常因为琐事吵架。女方随口一说“你帮忙把垃圾倒了”,男方就很生气,“我现在已经混得这么好了,怎么在家里还要被指挥”,女方也很委屈,“我嫁给你之后,怎么过的日子还不如在娘家的时候”。

 

老师因此分析道,夫妻间无意识的一句话,之所以能激起对方的情绪,是因为唤起了他的回忆,与过去的经验和情感产生了链接,这本质是一种“移情”。是事实让自己生气,还是我们随之而来的想象激起了我们的情绪,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随后老师回答了直播间听众的提问。比如老师在解答如何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时,表示情感隔离和理智化、合理化这些固然是防御机制,但也是应对方式的一种,用理智理解父母,用爱升华。老师表示,虽然面对父母的打压心里很难过,但可以尝试把处理原生家庭关系的过程视作一种修行,正确的事,哪怕艰难也是值得去尝试的。

 

还有听众提问,孩子躺平三年了,一直不肯上学,该怎么应对。李老师表示,孩子一定不是真正想“躺”,哪怕他看起来没有干“正事”,只是在打游戏,网上闲逛,但他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应对要去上学的恐惧、保护自己免受学习环境中感受到的挫败和伤害。不要小看这个恐惧,科胡特认为,自尊就像人的心理生命。因此需要做的,是意识到并理解孩子的恐惧,增加他的安全感和信心。

 

老师分享的风格十分活泼,称自己也需要“镜映”和反馈,因此在分享中不时与观众互动,比如自我介绍“今天是我感染了新冠的第五天,嗓音发生了变化”,并就地取材互动,“这次分享主题是同理心,你们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如何”,还会用小细节拉回听众的注意力,一时兴起时就给大家唱一段,赢得了听众们的喜爱。

 

 

【主题演讲】

 

主题:别让孩子做家长的出气筒 

专家:王纪琼(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

 

“在家里做什么都不对,什么都不做也不对。不管怎么样都是挨骂。”做家长的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表达过类似意思?家长真的要让孩子做出气筒吗?王纪琼老师做客活动直播间,对此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王纪琼老师播放了四个发人深省的视频,展示家长会经常因为忍不住坏情绪而对孩子发火,对孩子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老师说,即便孩子有各种不好,我们家长也要先接纳,跟孩子一同进步。我们家长可能顾及很多人的感受,包括领导、同事、父母,但是在面对孩子、爱人时,反而会变得脾气暴躁,这有点“不公平”。

 

王纪琼老师说,我们家长面对孩子时,很容易:

 

1.把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

2.拿孩子和自己作比较,反衬出自己的高大形象

3.在生活中不顺心的时候,将负面情绪肆无忌惮砸到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是用生气掩盖了无能,用愤怒掩盖了恐惧,用焦虑掩盖了纠结。只是因为这些情绪会显得我们更有力量,而非虚弱,但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都是一样的。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比你想象中的要大。

 

做家长的,应该做到:

 

1.及时觉察和识别自己的情绪

2.表达情绪,但不是情绪化地表达

3.情绪调整,包括:保持安静,减少内耗,跟孩子好好沟通,一起协商找出办法。

 

 

【专家辩论】

 

主题:别人惹怒你时,要不要怼回去?


专家:马春树(医学博士,国际(中国)动力催眠研究院院长) 

王明姬(心理学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有时候,我们会在吵架完之后,后悔“今天没有发挥好”,今天心理五日谈的专家辩论环节,马春树老师和王明姬老师围绕“别人惹怒你时,要不要怼回去?”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辩论。

 

马春树老师持“不要怼回去”的观点,他从生物角度举了例子,表示动物驯养的过程中,过于有攻击性的种类可能会被排斥和抛弃。而人类社会,也是鼓励和谐和利他的氛围的,毕竟情绪上头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王明姬老师则持反方观点,她表示:在字典里的意思,“怼”为互相对质,说明一个巴掌拍不响,俗话说“不平则鸣”,既然已经被惹怒和伤害了,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展示出来呢?

 

固然产生情绪的时候,被激活的是蜥蜴脑,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对应的反应就是低级的、冲动的。我们依然可以在理性思考、权衡利弊之下,选择“怼”。

 

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在权利被践踏的时候,还依然选择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往往是很不利于心理健康,乃至身体健康的。

 

马春树老师则回复,并不是面对所有问题,“怼”都是非常有利的决策,之所以我们能“不平则鸣”,往往是因为我们与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但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因此更需要策略。

 

很多时候我们展示出友善,为对方提供了情绪价值和安全感,可能为“化敌为友”,会为自己保留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怼”回去,是因为自己没能力,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安全地活下来是第一位的。而当我们能力提升了,和别人不在同一个维度,也就没必要和别人计较了。

 

王明姬老师认为,“怼”是一种摆明立场和态度的方式,但“怼”也可以“怼”得很高级,也并不是只有怒目而视这一种伤人的方法。“怼”还是“不怼”,是态度上的选择,该“怎么怼”,则可以有策略上的选择。

 

马春树老师提到,“比我强的,我不敢怼;比我弱的,我不能怼”。但王明姬老师认为,没有那么多的等级高下之分,我们需要鼓励的是平等的交流。

 

比如在工作环境中,有个同事说了冒失的话而不知,说明他有一些错误的认知需要被纠正,我们用巧妙的方式“怼”回去,让对方觉察这一点,恰恰是在帮助对方,帮助他修复不合理的认知,帮助他建立合理的边界感。提前的“小怼”,恰恰是为了避免未来的“大怼”。

 

马老师能够自让一步,是因为马老师是个很和善且力量感很强的人,不会因为口舌之争而影响自我认知和评价。但对于自我本来就比较弱的人,“委屈求全”往往意味着自我怀疑,并走向自我否定和自我拒绝。

 

最后,王明姬老师分享了巧妙“怼”人的小技巧,比如弗洛伊德面临心理学界的抨击甚至人身攻击,采取的就是“怼”回去的方式,他用的是反向形成法——“你追着我骂,是因为太关注我了,想吸引我的关注”。

 

随后,王老师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处事会变得越来越圆融,更会采用婉转、幽默的方式应对,这也是一种自信增长的体现。比如被说“你腰这么粗”,可以变相秀恩爱“老公不舍得我累,天天用好菜喂我,结果幸福胖了”。老师也建议我们针对自己的痛点提前准备几条巧妙应对。

 

马老师则回答了“面对对方的攻击而不能怼,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马老师说,其实他是一个很擅长“怼”人的人,但“怼”了大半生,真实的经历教会他,“怼”赢了吵架,却输了亲友。“怼”人一时之快,但最后往往会后悔。

 

王老师则补充道,如果觉得自己“怼”错了,说过火了,如果还珍惜这段关系,就用真心修复和维护,去道歉、请吃饭,偶尔再请对方帮点小忙,而且宜早不宜晚。

 

后来马老师和王老师还愉快交流了亲密关系中的“怼”,和不同性别视角下的“怼”,对谈中火花四溅,为大家贡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