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回顾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陪你迎新年 #心理5日谈
2022/12/29
1265

【圆桌派】

 

话题:所有人都在说的“没有安全感”,到底是什么? 

专家:林烝增(博士,台湾咨商心理学会理事) 

小婷: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互联网公司HR

 

在聊起人际交往乃至亲密关系时,“安全感”往往是个高频词,“我没有安全感,很难相信别人”“你没有给我安全感”云云。心理五日谈活动的第三天,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安全感”专场,由台湾咨商心理学会理事林烝增老师和互联网HR小婷做客五日谈直播间,畅聊“安全感”。

 

要聊这个话题,就需要先界定“安全感”的概念,小婷老师从个人体验出发,表示安全感就是一种感受,有安全感的人可能会更容易有自信,也能够更放心地交付信任,与探索未知。

 

林烝增老师则用一句话简洁概括,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独立自主和亲密感这两点上获得平衡,既能够好好爱自己,也能够放心爱他人,他就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接下来关于“安全感从何而来”的话题,林烝增老师则表示,一是与遗传和天生气质有关;二是与个体成长经验和养育环境相联系,如果父母在抚养过程中,传递出要遗弃孩子的威胁和恐吓的讯息,会大大损伤孩子的安全感;三是与后天社会人际氛围紧密关联,如果成长的过程一直被欺负和霸凌,又没有得到权威角色(如老师)的保护和纠正,也更容易没有安全感。

 

但好消息是,如果后天有幸能够遇到一个能够包容、接纳和传递爱意的人,那么安全感也会有机会被补足和修复。

 

小婷老师则询问了关于自信与安全感的关系。林老师表示,一个人是很难在刚开始、在婴儿时期就有满格电的自信感的,但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接受他人传递过来的鼓励,慢慢开始有安全感,也会渐渐获得自信。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捕捉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并渐渐整合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认知。

 

而这也回答了“安全感是谁给的”的问题,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断被伤害,就会变得不敢依赖别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但如果我们能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获得安全感,就不容易在关系中患得患失和索取、控制,呈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也会更有利于关系的巩固和推进。

 

我们在关系中,可以对自己的安全感指数进行自我觉察,给自己的独立性和依赖程度打打分,如果分数能与对方互补,那么就可以达成一个相对和谐的相处模式。

 

老师还介绍了几类依恋模式——与他人能相处良好的安全型依恋,依赖他人的痴迷型依恋,与他人疏离、更倾向于独处的回避型依恋,表现矛盾、既想追逐他人、又会因为他人的接近而感到焦虑的混乱型依恋,对于人际关系相处的预测作用。

 

作为HR的小婷比较关心这样的模式除了会呈现在亲密关系中,是否也会表现在其他人际交往如职场关系中。林老师表示确实如此,这些模式会体现在比如是否能和他人进行合作、能够信任同事和工作伙伴,是否更容易感受到威胁,是否能够承担新任务和挑战,面对晋升是否会感觉到焦虑和压力,等等。

 

对此,小婷关心是否可以对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的员工进行关怀。林老师鼓励道,也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在哪个家庭,但后天的人际交往,依然有机会帮助我们重塑对他人的信任,以及与人的相处模式。

 

 

【深度访谈】

 

话题:我是怎么变得越来越有安全感?

专家:

贺岭峰(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芳:咨询师,心理课程专业研发策划

 

 

人的安全感来源有很多,可能是加入群体,可能是自己能力提升,可能是来源于自身,还可能是其他方面。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岭峰老师和心理课程专业研发策划刘芳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活动直播间,谈一谈“我是怎么变得越来越有安全感”的。

 

贺岭峰老师认为,安全感是物境、我境、人境之间的可靠连接,没有安全感最突出的表现是黏人、作人、躲人,通过这三种方式寻找自己的安全感。内心有安全感的人,自己价值的确认不会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不断地用“作”的方式去寻求、证明对方爱你,就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6岁之前孩子在哭在闹,得不到家长的回应,会让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不安全;6-12岁是孩子与社会建立安全感的时期,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间外界充满各种变化,大人的情绪突然变化、友情突然破坏,这些都是会让孩子感觉这个世界不靠谱;小学时期孩子的不安全感更多是来自人际关系。中学时候,孩子的安全感更多来自于自己,一场考试的失利、一点信心的失去都会让自己感觉没有安全感。

 

成人没有安全感,不要当成坏事,要把它当成一种发展的动力。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其实并不复杂,在自己生活中可控的环境下,形成一些成就闭环,是带来安全感的方式之一。比如做一顿好饭、学会一个小的技巧等等。

 

贺岭峰老师认为,不安全感是常态,如果感觉到绝对的安全感,那需要注意其中的不好的地方,这往往是不安全的开始,要做到居安思危。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自己的增值过程。

 

 

【专家1对1连麦交流】

 

主题:家庭教育专场 

专家:王纪琼 (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

 

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夫妻二人教育理念不合,如何破?针对这些问题,时不时“语出惊人”、给出新鲜视角的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王纪琼老师,今日做客#心理五日谈#活动直播间,与听众连线交流答疑,聊聊家庭教育。

 

第一位听众,表达了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困扰。对此王纪琼老师反馈道,真要讨论起来,几乎没有谁的原生家庭是没遗憾的,建议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新生家庭”上,而不是“原生家庭”上。很多人还挣扎在过去,是因为没有未来导致的。与其修复过去,不如展望未来。

 

第二个听众提问说,亲密关系中只有一个人改变,另一个人迟迟没有变化,如何应对?王纪琼老师反馈到,这要看听众对待婚姻的态度,毕竟伴侣是自己选的,与其去抱怨“丧偶式婚姻”,埋怨对方不靠谱,不如研究如何让自己幸福起来。我们需要在婚姻中保持“单身力”,小鸟在树林中能够自由,是因为它虽然落在树枝上,但有翅膀可以随时飞走,而不是埋怨树枝不结实。

 

之后进行了听众连线,比如有孩子和同学打架、家长不知道怎么沟通的,还有孩子在学校被不合理打压、抑郁到厌学的,王纪琼老师都针对具体情况一一进行了犀利的点评,并给出了可操作化的建议。

 

其中王老师的精彩观点包括:

 

1.调理孩子,不如调整自己的合理化期待;当自己有一点改变就期待孩子马上好转,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期待,任何向好的转变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

 

2.注意力应该放在孩子的人身上,而不是事情身上。注意力仅仅放在“断案”上,就是法官和警察,放在关心孩子身上,才算回归到家长的角色。

 

3.在养育过程中,爸爸是不能缺席的,很多时候需要用父亲角色的力量感唤醒孩子内在的安全感。

 

4.能够意识到是自己需要调整、突破和成长,比仅仅关注孩子的“症状”更重要。心系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用生气掩盖了无能,用愤怒掩盖了恐惧,用焦虑掩盖了纠结。

 

6.家长不能为了息事宁人,就和权威角色“合伙”打压孩子,要在感情上跟孩子站一起。

 

最后,老师在分享过程中,反复强调了家长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必要性,并推荐了家庭教育心理顾问课程。

 

 

【技术演练】

 

主题:一幅画看看你是否有安全感? 

专家:刘伟(医学博士,江苏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幅画就能知道你有没有安全感吗?答案是可以的。医学博士,江苏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伟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活动直播间,告诉大家如何通过一幅画看看你是否有安全感。

 

刘伟老师从“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缺乏的表现”、“如何获得安全感”、“绘画投射可以测验一个人的安全感”等四个方向进行分享。刘伟老师认为,安全感是一种渴望安定的心理需求,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心理状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缺乏安全感的表现通常为焦虑、社恐、疑病症、悲观、强迫等。

 

获得安全感,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生活中确实存在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过于渲染这种担心,会让担心成为一种负担。第二步要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自信的人相对来说容易获得安全感。最后是敢于面对和接受让自己不安全的环境,要提高自己对未来的忍耐力和承受力。

 

而想要了解别人的心理,绘画投射是比较好的方法。刘伟老师介绍道,绘画投射是一种潜意识测验,在绘画投射测验中,安全感是通过多种指标呈现的,可以很好地测量安全感程度。

 

刘伟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将安全感相对应的指标一一指出,讲明什么样的内容是缺乏安全感,什么样是有强大安全感,如何看出缺乏安全感的程度,等等。比如树前面画了一个栅栏,说明这个人有一定戒备感;将树画在了花坛中,说明绘画者内心有一定的安全感的缺失。

 

之后刘伟老师与听众进行了连线,让听众切身感受到了这一技术的魅力。

 

 

【技术演练】

 

主题:是什么,自动触发了你的不安全感按钮?


专家:马春树(医学博士,国际(中国)动力催眠研究院院长)

 

经常会有人反馈说自己缺乏安全感,关于这个话题,国际(中国)动力催眠研究院院长马春树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直播间,带来了他的视角。

 

马春树老师先带来了他对安全感的解读。在他看来,很多时候,安全感是和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挂钩的。人类牺牲了自己作为爬行动物的能力,换来了容量更大的大脑,因此导致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非常脆弱,没有自保能力,需要依赖主要养育者和社会环境提供保护,因为这一点天然的缺陷,因此生而缺乏安全感、需要安全感,这是很自然的。

 

人类另一个安全感缺乏的原因,就是死亡焦虑。人类一旦开始思考,就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很多青少年到了青春期,会给自己打耳洞、文身,有可能是在死亡焦虑下确认自身的存在感。人类各种“搞事情”,发展文化和艺术,也都是为了应对死亡焦虑。

 

这一点也和文化有关,与四海为家的游牧文化不同,我们作为农耕文化,文化基因中追求的是稳定,要在一方购置住所安定下来,对故乡有归宿感,要“叶落归根”,也非常追求在身份角色与彼此的关系中建立秩序,各安其是,以此来获得安全感。

 

在这种追求安全感的文化下,父母总会担心孩子“冲动”,但仔细想想,孩子不“冲”,能“动”吗?这种管束,往往会限制孩子的发展活力。

 

此外,老师还分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的对安全感追求的侧重点差异。有迁徙传统的游牧文化重视自由,有商业贸易传统的海洋文化重视契约、规则与法律。东方重视“祖宗”,西方重视“自己”。而我们在引用西方心理学学说的时候,也要意识到这其中的文化差异。

 

之后,马春树老师通过连线与听众进行了答疑,解答了如何提升孩子的安全感,马春树老师澄清道,他认为与其去“补足”安全感,更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动力源。最后,马老师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动力催眠放松身体。

 

 

【技术演练】

 

主题:人生目标坚定了,不安全感就拜拜了 

专家:张雯(6s学习策略指导师项目授课师资,原山东理工大学老师)

 

如何对不安全感说拜拜,针对这个问题,原山东理工大学老师张雯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直播间,从建立目标角度谈论建立安全感的内容。

 

人生目标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多了一份安全感。当我们拥有明确的目标,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行动时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达成目标。

 

将大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将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视为一次成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获得信心,并瞄准自己与大目标的距离,从而找到前进的方向。安全感就来自这些,即: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并能脚踏实地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

 

设立目标的方法很简单,先写出你的人生目标,按照重要级写下三个你最想实现的目标;接着描绘你的人生愿望,如果你的目标实现了,你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量化目标,思考你会在未来多少年后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这个期限是10年,那就分别将它分解到10年、5年、3年、2年、1年,看看各自的里程碑会是什么。

 

长远目标的制定是有原则的:1.目标要源于兴趣或内心愿望,基于内在动力;2.大目标要远大,但分解的小目标要具体和有时间限制;3.不要太受目前处境的影响,自我设限。

 

 

【专家辩论】

 

主题:别人究竟能不能给你安全感?


专家:李明(博士,注册督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王中会(中华女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今晚,李明老师和王中会老师做客心理五日谈直播间,围绕“别人究竟能不能给你安全感”这个主题展开辩论。

 

第一轮,李明老师持“别人能给你安全感”观点,王中会老师持反方观点。

 

李明老师认为,安全感确实是从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而且只能靠别人给,无法完全靠自己生发出来。那种强调“自给自足”的“独立”论点,有可能是想向别人求安全感而不得的防御和退缩,蕴含着深层次的失望。

 

哪怕是“自性具足”,它本质上依然是无法完全脱离于外界的。

 

此外,也要对“安全感”做一个界定,区别“安全”和“安全感”,人在不安全的环境里就会感觉到不安全,这是很正常的,也侧面印证了安全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王中会老师则表示,别人固然可以给你安全感,但它需要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如果不经过内化和转化,别人再怎么“给”,也可能会出问题。

 

能力的提升才是安全感提升的基础。关系可以给人安全感,可以滋养人,但关系不能够直接给人赋予能力,而只有实现能力的提升,才有可能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如果一直依靠别人“给”,万一有一天,别人不给了又该怎么办?就像溺爱孩子的父母,给足了孩子的安全感,但没有帮助孩子转化能力,孩子依然会在生活中出问题。

 

有了见识和能力的提升,才能够独立和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雨和挑战,用平常心面对无常的世界。

 

李明老师则认为刚刚的讨论有偷换概念,用“安全感过多反而丧失了动力”替换了“安全感是否可以由他人来给”的讨论。

 

王中会老师则解释道,自己没有否认外部力量的作用,但他认为,固然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存在,但激发内心的力量依然是靠自己,外因起到辅助作用,内因才起到决定作用。

 

两位老师的辩论非常“融洽”,过程中表示有被彼此说服,接下来,二位老师交换论点重新进行辩论。

 

在开放讨论环节,李明老师认为安全感不是完全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变化成长的。他结合佛学理论总结了安全感的三个境界,即安稳心,平常心,不动心。第一阶段,是如实感知现实,到了第二阶段,能够不怕挑战,到了第三境界,无论外在环境和评价如何,都能不动如山。能够觉察自己在哪个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和精进。

 

王中会老师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安全感主要包括生命的安全感,情绪的安全感,关系上的安全感,都是从“心”,是偏主观的体验,如果安全感不够强,可能会放大本来没有那么严重的现实情况。如果能够提升安全感,也就能够更如实地感知现实。

 

关于父母如何提升孩子的安全感,李明老师认为要做到三点:人际关系的有效联结,给予孩子真挚的关怀和响应;帮助指导实际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味温柔夸奖,而是真正提升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面对生活;最后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不是一味限制。

 

王中会老师则引用弗洛姆的观点,表示想要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家长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将父亲理性的爱,与母亲的慈爱结合在一起,并转化成孩子的“自爱”,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无限的“给予”,而是要点燃孩子的“心之火”。

 

今晚的辩论有来有往,非常精彩,两位老师还为彼此的观点做了补充诠释,为听众献上了一场思想盛宴。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