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Day3回顾(一)
2022/12/07
1178

11月28日,第十六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第三天的分享揭开帷幕。三个会场的精华回顾在此 :

 

 会场一  

 

圆桌论坛

 

主 题:心理咨询中的价值中立

专 家:

刘志宏(注册督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心理治疗总督导)

郭崇信(咨商心理学博士、加拿大温莎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教授)

杨吉膺(美国注册临床心理学家、人本取向心理治疗专家)

 

大会上,围绕着“心理咨询中的价值中立”的主题,刘志宏、郭崇信、杨吉膺三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分享。

 

刘老师提到,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如果咨询师过于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必然会和来访者产生碰撞甚至冲突,后果是无法建立关系或者破坏关系。完全的中立是不可能的,强调价值中立的目的,是让咨询师在咨询中即时地自我觉察,让咨询师不断地纠正,保持包容的态度,从而建立好咨访关系,打好咨询的基础。

 

杨老师提到,真正的中立是不可能的,就算我们不说话,也是一种选择。价值中立是一种理想的追求,重要的是保持觉察。

 

郭老师提到,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两个特别的文化的产物,都有不同的生命经验,有不一样的认同是必然的,咨询师必须要带着文化的敏感度去工作,去觉察,听到自己的声音,知道自己的言行可能给来访者带来什么,快速整理和调整,就不会在无觉知的状态下让自己的价值影响对方。

 

三位老师还分享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比如:不同的学派,本身就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这一点出发,流派的选择就是一个价值选择的产物;咨询师要看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即使两个来访者看上去问题一样,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处理方式就不同,不能像法官一样按照客观的法条条例、按照同样的方式处理;

 

在恰当的时候,自我揭露的部分是需要的,在好的咨访关系中,咨询师会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会把关系拉近,增加信任;对咨询最有效的地方,是我们让来访者感到我们和他们在一起,表面可能不一样,但在最深的地方,我们是一样的、是在一起的;

 

咨询师是有底线的,要遵守专业的伦理,绝对不要伤害来访者,一切以求助者的益处为第一考虑;当来访者寻求建议时,要看来访者的动机,看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可以在正式咨询之前,先对来访者进行咨询是什么的心理教育,告诉他们咨询是什么,然后对来访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给出选择题,让来访者自己选答案。

 

 

主题分享

 

主 题:心理科普如何在基层落地

专 家:闫洪丰(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地区专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解析》丛书主编著)

 

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地区专家闫洪峰教授结合当前的形势和政策,给大家解读了心理科普如何在基层落地,以及如何做好心理科普工作。

 

闫洪丰老师先分享了心理科普在基层落地的四个“求”:第一,中央有要求,要吃透政策与精神;第二,社会有需求,了解服务对象有哪方面的需求;第三,群众有诉求,如何做好对群众心理方面的服务,如何对症下药,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第四,专业有追求,服务要科学系统,对自己有要求。

 

闫老师结合二十大文件指示,谈到心理科普工作要秉持六个坚持,特别提到坚持心理科普工作坚持“自信自立”,做好心理工作的本土化,在西方心理学的技术之上,秉持中国优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闫洪峰老师通过解析苏轼《定风波》,让大家看到传统文化对于国人心理调适的作用。

 

最后,闫老师肯定了心理学学科的重要性,把心理学比作一枝藤(与不同情境结合,发挥学科问题),一把锁(打开心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一杆枪(找准问题,把枪对准问题),鼓励心理工作者,心里有大家、国家,并做好心理学的传播。

 

主 题:看到例外,找寻光亮——如何看到来访者的资源和力量

专 家:孙晓波(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员)

 

大会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员工与组织援助专委会理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焦点解决高效教练孙晓波老师做了主题为“看到例外,找寻光亮——如何看到来访者的资源和力量”的演讲。她给大家介绍了焦点解决中的例外问句,并介绍了思路:一定有问题不发生,或者相对不严重(发生时间比较短),乃至于停止发生的时候;人具备解决自己问题的力量与资源,与其教当事人新的技能,不如先探讨他已经会的。

 

例外问句的问法包括: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相似的问题?那时你是如何处理的?什么时候情况会好一些或没那么糟糕?那一天发生了些什么?如果这些例外更常发生,会有什么不同?这会是你想要的吗?

 

三种提问例外的方式:1.询问问题没有发生的时候,相信人们的经历并不总是跟之前一样的,所以总是有可能从中找出相对好一些的时候;2.利用预设引导出例外,预设是指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表达某事将要、非常可能或者已经发生,从而排除沟通对象对此的疑惑,比如心里感觉不烦是在什么时候;3.询问例外发生时的不同,尽早发现来访者的资源,暗示例外带来的进展是因为他们自己采取的措施,使来访者有积极的感受。

 

不过例外问句也需要注意:每个人的资源和精力有限,所以不能同时设立很多目标,要选最重要的那个目标,选好目标之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例外问句来激励对方。

 

这一技术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论是好的境况还是坏的境况。问题也是这样的,没有什么问题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如果问题本来应该出现却没有出现,或者虽然出现了却没有那么严重,都意味着问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我们不应该看乌云最浓重的地方,而是应该看裂缝,看到光亮照进来的地方。

 

谈到孩子的教育时,孙老师提到,很多孩子的问题,核心点在自尊自信上。如果想让孩子做某件事,可以不急着从这件事本身入手,而是先给孩子希望和信心,给他赞美;当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到的就是爱,而不是对抗。

 

 

 

专家对谈

 

主  题:职场生存——躺卷之间,安于当下

专 家:

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红川(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大会第三天,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老师和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张红川老师,就“躺”和“卷”的话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心理学与社会学思想相互碰撞的饕餮盛宴。

 

本场圆桌论谈主要谈论了三个话题:

1.如何看待“内卷”这一现象?

2.当我想要合作时,对方却想把我踩在脚下,我该怎么办?

3.如果我们都关注自己,会不会更容易躺平或摆烂,有什么办法保持内驱力?

 

话题一

在如何看待“内卷”这一现象上,张老师从内卷的历史由来,讲述了一现象的内涵。内卷最早是一个经济学的词汇。当在同一个领域或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很长时间之后,发现自身的价值很难获得增长,并因此而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和无意义感。内卷的状态,往往是指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得不去做,做完之后,却又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反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内卷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工业时代,一位约翰·亨利的铁路工人,公司购买了一台蒸汽机,他和他的工友工作岌岌可危,为了证明他可以战胜机器,他和蒸汽机进行了比赛,用一夜的时间,分别完成隧洞的铺轨工作,第二天他确实战胜了机器,但是他本人也因心脑不堪重负而猝死,这便是内卷最早的由来。

 

在如何看待努力这件事上,张老师提出:努力是要优化的。

 

1.努力要有策略

在面对问题时,要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得更好、更妙。

2.有成长的心态

不要想努力之后会得到什么,而是努力之后,会获得哪些成长,努力不是去战胜别人。

3.要有合作的心态

内卷的状态下,容易把别人看成竞争对手,而我们周围的朋友、同事、上下级、客户,不仅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的。

 

孙老师从“拥有开放和豁达的心态”的角度,对内卷进行了新的诠释: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和你交换,大家都各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流之后,大家都分别有了两个思想。

 

欣赏和接受他人与我的不同,他人的存在有他擅长的事情,而我也有我擅长的事情,我没有必要与他人进行PK,而可以去发现未知的自己,实现独一无二的自己。

 

话题二,“当我想要合作时,对方却想把我踩在脚下,我该怎么办?”也是一个职场中无法避开的话题。对此,张老师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给出了精彩的回答:我们现在人类的祖先智人,最早来自于非洲的一个小群体,大概1000-5000人,同时期,球上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类,比如尼安得特人。

 

从颅骨化石的研究发现,尼安得特人颅骨的中后部比智人更大,这可能表示,他们的感觉更敏锐、动作更迅速、力量更强大,生存的几率也会更大。可是为什么最后智人获胜了呢,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是社会性人种,他们有与他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求。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都渴望与他人合作。在职场中,虽然同事不能成为推心置腹的老朋友,但是可以建立好的合作关系。

 

孙老师则从自我成长、诚意、善心的角度出发,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当这样的情境发生时,觉察自己为什么会在内心有竞争的想法。善与恶取决于自己的心。在他人的内心中,也许并不是只有恶,他的善与合作的期望也许是被某些原因压制了,如果我们能以真诚去感受、以真心换真心,自然就会发现,他人的表现也许与最初自己想象的不同。

 

帮助别人的过程,是把善意、合作传达出去,有时候邀请别人帮一个小忙,也会激活别人心中的善和爱。

 

面对话题三,“如果我们都关注自己,会不会更容易躺平或摆烂,有什么办法保持内驱力?” 张老师引用了心理资本进行了解答。同一件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而人都有负性偏差的倾向,会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在历史的进化中,这种倾向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繁衍,而当今,过度关注负面的信息,会导致忘记事物积极的一面。停下来思考一下积极的东西,更帮助我们看得更远。

 

孙老师从积极接纳、共同成长的角度进行了解答。心态平和很重要,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共同成长,保持自尊、自信和自知。

 

我们目前的社会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卷与躺之间,也许不是只有这两个选项,保持内心成长的声音,构建身边的社会资源,也许会发现更多的选项。

 

张老师的博学睿智、孙老师的平易近人,在这个看似无解的主题上,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意犹未尽的脑力盛宴。

 

 

专题研讨

 

主 题: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

 

报告人:张艳萍(1879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

题 目:工学博士半路转行,华丽转身专业咨询师

 

报告人:崔悦鹭(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亲子教育师)

题 目:从普通人到专业咨询师是一场和自己的较量

 

报告人:段玉兰(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题 目:我的前半生——心理咨询师的职涯与成长

 

会谈人:徐西森(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谘商心理与复健谘商研究所教授、台湾谘商心理学会理事长)

 

如果你在学习的路上感觉到犹疑和迷茫,那么心理学家大会“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这一主题讲座,想必能增加你对心理咨询的热爱和坚守。

 

张艳萍老师在“工学博士半路转行,华丽转身专业咨询师”的分享中提到,她转型为心理咨询师,是因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且在重大选择上有自主性,同时还有身边人的支持。

 

她强调,学习咨询,不能只学个三天五天、只学一个流派、一些技术,必须得踏踏实实地系统、连续地学习;给自己制定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很重要;在咨询后进行反思,寻找自己和来访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整个过程,要踏实稳定,不着急不功利,把自己沉浸在里面,不去考虑其他的干扰因素。

 

崔悦鹭老师的分享是“从普通人到专业咨询师是一场和自己的较量”。她说,转型需要做慎重的评估,清楚选择的路是不是自己的必经之路;做好职涯规划,慢慢打基础,不能一蹴而就,全身心学习,协调好家庭和学习的关系。

 

学咨询,要了解理论体系、克制赚钱欲望的冲动、了解伦理和法律常识;要学会放松,不能知识囤积;不能想着单打独斗,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步;普通人要先让自己健康起来,才能用咨询帮助别人更加健康。

 

段玉兰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我的前半生——心理咨询师的职涯与成长”的分享。她提到,找准自我认知对于个人成长乃至职业规划都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乔·哈里窗口理论了解自我;通过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做职业规划,包括自我职业性格的分析、确定个人的职业目标、确定职业目标成功标准、确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明确需要进行的培训;不能只从书本学习,需要进行实操;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熬得住才能有发展;跟着系统性学习,能少走很多弯路。

 

随后,徐西森教授加入会谈。他谈到,对于职涯探索,40岁、50岁、甚至70岁都不晚,宁可半路出家,也不要一路迷惑;千万不要认为过去学了什么,非得守在那个行业不可,如果所在的行业不快乐,就要及时止损,敢于转换;半路转向的话,要达到职业认同,了解到自己是要赚钱、助人,还是拯救自己或其他的可能。

 

他鼓励道,心理咨询师的行业充满了无限的市场,前景很宽广,如果现有工作很顺利就继续做,如果不顺利、对人有兴趣的话,可以转型到咨询师的行业。

 

他认为,咨询的专业能力永远不够,要顺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而持续学习,努力比能力更重要,半路出家不重要,肯努力就会进步,注重自己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实操演练。

 

最后,徐老师表示,要看得起自己、看得起自己的专业认同,看不起自己的人,别人就看不起你,看不起自己的专业认同的人,就别指望别人看得起你的专业认同。

 

 

主题分享

 

主 题:心理学生活化——家庭教育与心理讲师落地技术

专 家:王纪琼(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

 

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实操型家庭系统教育专家王纪琼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声情并茂的专题演讲:心理学生活化——家庭教育与心理讲师落地技术。

 

王老师表示,“心理生活化”这个概念,是源于工作中的实践,基于个案咨询、心理教学、内在成长等工作提出的。

他从心理学生活化的产生、理论以及核心理念,再到这个概念在家庭教育、心理学讲师实践中的应用,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分享中,三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如下:

1.最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VS最严重的问题往往需要最简单的解决方式

2.用最真诚善良的心去悟最真诚善良的理VS用最人之常情的话去说最人之常情的事

3.用最简单实用的法去解最纠结痛苦的难VS用最感同身受的情去渡主动结缘的人

 

当然精彩的分享离不开经典的案例和操作性指导,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打电话到家里来之后,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既不会伤害亲子关系,又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

 

王老师用这个案例,传授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三步曲:

1.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客观地提问:发生了什么?

2.第二问:我听你说完了,我也听明白了,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3.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线上,一起面对问题。家长要思考,自己究竟是和孩子一起干掉问题,还是和问题一起干掉孩子。

 

此外,老师还分享了在家里如何成为一个讲科学的家长,即科学看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将其转变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心理讲师实践中,老师则强调立足于全球视野,把心理学普及化、生活化。心理讲师实践技能模块包括:讲什么、怎么讲、实现什么,还有讲师素养、财富运营、资源融生。最后老师生动分享了从市场需求到课程设计,他是践行心理生活化,培养对心理学、对家庭教育有兴趣的人成为出色的心理讲师的。

 

 

主 题:不被情绪裹挟,过自在的人生——心理咨询师教你读懂情绪密码

专 家:曹雪(国家人社部心理咨询培训认证师资)

 

在大会上,曹雪老师做了题为“不被情绪裹挟,过自在的人生——心理咨询师教你读懂情绪密码”的主题演讲,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怎么控制情绪。

 

1、认识情绪。情绪是非常个人化、主观化的,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就产生了积极的情绪。积极情绪对健康、家庭、经济有正面的影响,消极情绪则不利于这些。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给情绪进行分类,比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基本情绪、复杂情绪;心境、激情、应激。

 

2、解读情绪。情绪功能有:动机功能,推动人做事情;组织功能,积极情绪有协调和促进作用,消极情绪有瓦解和破坏的作用,其中,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人的认识活动和操作效果。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反应,比如恐惧会让人在一瞬间无所适从;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人们行动起来;但处于愤怒情绪时,随意释放愤怒往往并没有产生健康的宣泄,甚至强化了愤怒。

 

3、识别情绪。健康的情绪能够帮助个体在事与愿违时表达内心的不快,让个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佳的状况,而不健康的情绪则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带来困扰。我们要体会自己当下的情绪,尝试去认识它、分辨它;寻找情绪的来源,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关心这种情绪,理解和接纳它的真实。

 

4、拥抱情绪。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控制情绪、接纳情绪、改善情绪:放松心情,学会健康地释放情绪;重新评价应激源,集中精力解决面对的问题;采取某种行为(如听音乐、进行体育活动、寻求亲友的安慰和帮助等)改善情绪;在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时采取回避的策略;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会场二 

 

圆桌论坛

 

主 题:心理学与乡村振兴

专 家:

傅安国(工商管理博士,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红川(认知神经科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张红川老师首先进行了主题为“提升兴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的主题内容分享。张老师介绍了贫困心理陷阱:贫困-心理影响-行为偏差-经济后果-更深的贫困的循环,提出处于贫困状态会剥削人的健康状况、认知能力、动力和志向,这种剥削会使人很难产生积极行为,并提出了精准扶贫、农户合作等脱贫干预方法。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傅安国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心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精彩分享。傅老师认为,中国扶贫情境中的内生动力可能是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自我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某种独特目标的行为倾向。傅老师介绍了脱贫心理资源的洋葱模型,认为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是导致贫穷的三大因素,因此,心理扶贫就是要扶持积极心理资源。最后,傅老师提出,将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的统筹中非常重要。

 

随后,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对谈。对于心理工作者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两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 心理学应该多展现面对现实问题的一面,果断走入现实天地中;2. 乡村实践工作中需要做减法,瞄准和聚焦问题以及如何带来改变;3. 发现乡村发展中自发的经验,心理学要多做跨学科的研究,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和发展。

 

 

 

主  题:心身医学

 

报告人:汪海(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题  目:心脑心理健康

 

报告人:贾立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题  目:现代冥想扶正抗疫

 

会谈人:张侃(教授、中科院心理所原所长)

 

主题为“心身医学”的场次很荣幸请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汪海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贾立军教授进行分享,中科院心理所原所长张侃教授参与会谈。

 

汪海老师以“心脑心理健康”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到心脑健康是比较大的话题,双心病患病率高、诊断率低,而且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认知障碍在心、也在脑,我国的脑健康问题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汪老师呼吁大家关注儿童成长期间脑健康的问题以及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后者需要尽早干预。汪老师还提到了衰老这个话题,他认为衰老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另外还介绍了心脑维护技术。

 

张侃老师认为,汪教授使用了充分的数据,为大家介绍了孩子、年轻人及老人等都关心的话题,内容非常丰富。到了21世纪,我们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融会贯通,在科学方面多吸收国外经验。一些大的原理,总的概念方面,中医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的。

 

贾立军老师以“现代冥想扶正抗疫”为主题,贾老师提到通过专业团队,结合了中医的脏腑学说与五行理论等部分,推出了现代冥想防控新冠肺炎系列专辑,在临床一线获得良好反馈,同时在国内各方及海外都进行了推广使用。贾老师还介绍了冥想在在各种不同疾病上的大量的研究,希望能够让中医文化与现代科学成为大众生活方式。

 

随后,汪海老师、贾立军老师与张侃老师进行了对谈。

 

汪老师表示不同的科学与专业要利用自己的特长,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人的健康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各个方面的管理使人从躯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得到满足。

 

贾老师提到,对于将来的问题,整个社会节奏会越来越快,信息会越来越多,大家会容易有严重的身心问题。中国传统的文化需要契合其气质的体系,能不能提供这样的途径,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张侃老师最后表示我们的健康问题非常复杂,通过自己和家人的例子分享,他表示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结合治疗解决了大问题,并且认为,只要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最好的办法。

 

 

主  题:我们的未来

 

报告人:唐登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北大六院主任医师)

题  目:系统观视角下世界大家庭经营之道

 

报告人:朱建军(心理学系教授,“意象对话”创始人,“回归疗法”创始人之一)

题  目:希望在中国

 

28日下午,大会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唐登华老师和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老师,就“我们的未来”这个话题进行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报告和分享。

 

唐登华老师首先进行了《系统视角下,世界大家庭经营之道》的主题分享。当今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形成,如何从系统视角下,健康经营世界大家庭?唐老师指出,系统观既是一种理论思想,也是一种方法论,不仅要看到系统中的各元素,也要看到各元素间的关系。唐老师从系统观的视角,提出了具体的经营之道:治理体系的不同建构、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系统式的新权威、系统的国际治理、系统的边界观、系统的冲突观、系统的资源观。

 

接下来,朱建军老师带来了名为《希望在中国》的主题演讲。过去的几百年中,整个人类都处于飞速的进步中,但是这样的进步是以竞争性的、掠夺性的、消耗性的发展为基础的,是不可持续的,很可能已经接近了极限。朱老师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产生困境的最根本原因,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他相信提供解决之道的希望在中国,因为中国的“和”文化使得多种文明可以共存,中国的世界,是全世界人的世界,而不只是中国人的世界。中国的文化是“心”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复兴需要心理学和心理学人的付出和努力。

 

最后,两位老师就世界各种文明的演变与碰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充分展示了中国的格局和包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和谐健康发展的希望在中国。

 

 

 

 

主题分享

 

主 题:时代变局中,心理学人的变与不变 ——心理学人的实用“心”经济

专 家:李博(国家社工师职业考试培训专家)

 

在第十六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第三天,国家社工师职业考试培训专李博老师以《时代变局中,心理学人的变与不变 ——心理学人的实用“心”经济》为主题,为大家带来分享。李老师提到,在时代的变局中,不变的是爱的滋养与持续成长,变的是理念思维与商业行为。

 

不变的治愈力量包括:相信人能更好、尊重与接纳、独特性与个别化、知情同意与自我决定以及其他爱的方式。第二个不变的是职业追求,需要用持续的进步来赋能成长;人需要自尊、自强、自立、自知、自觉、自醒及自悟。变的是理念思维部分,需要关注成长思维、目标思维、财富思维、资源思维、商业思维与商品思维。李老师还提到了个人商业模式和运营的变化,介绍了包括商品定位、价值、优势等,同时强调哪怕就一个人,也要把运营系统的各个方面做全,分工明确。

 

最后,李博老师发出呼吁,希望大家可以把心理服务当成一种商品,做到细分、定位,凸显其优势,并且真正地做成产品来满足大家的刚需。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