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互促·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 | 第四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十七)
2022/09/08
1101

本案例来自第四届(2022)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征集活动,内容及图片版权属于案例提供机构,禁止随意删减、转载,侵权必究!文中已隐去隐私信息。

 

项目名称:共融互促·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

项目周期:2021年7月—2022年9月

服务提供方: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

服务受益方: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宁波市中小学生

所属领域:教育体系

 

 案例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实践能力,早期识别学生心理问题,正确评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做好学校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等工作,2021年7月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卫健委联合启动实施宁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

该项目由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负责组织,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负责提供心理专职教师跟岗实习培训服务,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针对全市200多名中小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先后分成16批进行全员轮训,加强医院和学校、医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共融互促,更好地护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案例背景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极端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国家22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心理健康意识,2018年底宁波市纳入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城市,启动宁波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心理危机学生数量急剧上升。2021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21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许亚南提交提案,建议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力,形成有效协同机制,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2021年3月8日,政协委员陶凯元呼吁全社会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提案更是上了微博热搜。

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全社会多部门的共同协作。从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推动医教协同的工作机制及途径,建立学生健康成长的精准支持系统迫在眉睫。

2021年上半年,宁波市教育局筹建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随后,宁波市教育局成立了 “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和“宁波市中小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前者建在教育系统,后者建在卫生系统,双方充分整合资源,开展互为嵌入式合作,构建教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有效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前者整合专业心理教师力量开展心理健康亲子宣教、心理体验、心理辅导等服务,建立学生心理体验与服务基地;后者整合专业心理医生力量开展绿色通道、危机转介、筛查指导、进修培养、科学研究等服务,建立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基地。

“医教结合”这一概念,在特殊教育实践中较早被提出,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医学几个方面是交叉研究的一个热点所在,医教结合是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建立一种合作的机制,通过整合医疗机构与学校的力量,加强医院和学校、医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共融互促,对学生进行综合多重干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需求分析 

全大市公办学校(中小学、职高)总数600多所,初高中段基本配备了专职心理老师,小学段专职教师配备率还有待提升,以市直属学校为例,2021年上半年,项目组针对宁波市直属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进行了一次调研。

此次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研对象为宁波市直属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共38所直属学校58名(含非编)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参与调研。(注:专职心理老师原指在学校承担的心理健康工作占总工作量的2/3以上的老师,本次调研按照全纳口径,按照入职岗位来统计。)

一、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情况

参与调研的38所直属学校共配备了专职心理老师共计58名,配备数量最多的是6名,22所学校配备了1名专职教师。

二、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基本情况

(一)心理教师基本信息

参与调研的58名心理老师中女教师53名,男教师5名。他们中年龄最高为43岁,年龄最低为23岁,平均年龄为33岁,直属学校心理教师队伍较为年轻化。平均教龄为7.75年,从事专职心理工作平均年限为6.545年,教龄和专职心理工作年限总体相符。公办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基本为编内教师,也有个别公办学校因为人手不够招聘了编外临聘心理专职教师,民办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基本为编外教师。

(二)受教育背景

教师受教育背景来看,整体学历水平较好,均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40%以上, 毕业院校以师范类为主,所学专业以心理健康或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主。

(三)职称及持证情况

从目前教师职称情况来看,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仅12人,未定级和初级职称教师合计占比47.5%,接近一半。从教师持有心理相关的资格证书情况看,绝大多数教师都持有一定的专业资格证书,其中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占比最高,为62%,持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A证的占比35%。

 

 服务过程 

一、成立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

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卫健委开展深度合作,在宁波市康宁医院(三甲心理专科医院)成立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

中心开设绿色通道,发挥好绿色通道的作用,为学校转介心理高危学生提供便利和保障,确保有严重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获得专业治疗服务。完善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指导学校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中心对学校转介的高危学生提供专业医疗建议,制定和实施干预计划。

充分发挥好心理研究的功能,中心要根据当前我市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深入探究解决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突出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为我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专业建议。完善心理教师进修培养机制。中心借助专业优势,开展“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定制心理教师进修方案,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切实提高心理教师的危机识别及干预能力。

二、研究制定“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课程内容

根据参训老师的专业特点及需求,制订了课程,总培训时长为7天,其中一天半时间为集中理论培训,主要内容有常见精神症状的识别、儿童青少年期心理问题及早期识别、焦虑障碍的介绍、青少年睡眠健康与对策、青春期发展规律及应对策略等,制作了学员手册,另外五天时间为病房和门诊跟岗,病房设计了案例讲解,门诊以观察为主,了解青少年心理疾病的临床症状及医治方案,最后半天是小团体辅导,在专业导师带领下进行典型案例研讨,同时回顾一周跟岗实习,分享心得体会,思考培训所得,收获专业成长。 

三、分批实施“医教结合跟岗实习”项目

为确保每位学员能有资深医师带教,将200多名老师分为16批,每批学员在14--16人之间,在理论学习之后,到门诊和病房见习各一半时间,每次一名医生带教一名老师。

老师们带着理论知识进入医院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市康宁医院全程安排一对一带教,在跟岗实习期间,心理老师跟着带教医生到心理门诊见习,对患者表现出的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异常症状有了更加翔实具体的认识,走进儿少病房、睡眠诊疗中心、早期干预病房、情感障碍病房与身心病房,参与每天的交班查房工作、病人出入院、相关案例分析等,增加了与患者进行近距离、直观深入接触的机会。

在每期末尾都安排一次团体讨论,有典型案例的讨论以及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方式都探讨等,同时回顾一周跟岗实习,分享心得体会。

四、总结归纳项目实施成效

(一)提高心理专职教师专业能力

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并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迅速提升了老师们对各类精神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认识,深入了解从精神病学视角出发的诊断和干预方法,对青少年心理疾病个案的诊断和评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评估能力,为提高心理危机识别的精准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医教结合,建立良好医师关系

通过门诊跟岗和病房带教,老师们与医生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今后都工作中,老师们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线上方式,持续地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帮助,医生也能得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等相关信息,学校和医院之间信息互通,持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心理干预。

 

 成效评估 

一、心理专职教师培训方式为全国首创,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学校的心理老师到医院开展“跟岗培训”是全国首个,项目多次被各级媒体报道,《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甬派》《甬上》等。

二、有效加强部门合作。通过学校与医院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与医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让医教合作项目真正落地。对于保障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为青少年儿童提供高质量心理服务,真正做到了行政部门之间的高效合作。

三、心理专职教师专业提升明显。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跟岗实习,迅速提升了老师们对各类精神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认识,深入了解从精神病学视角出发的诊断和干预方法,对青少年心理疾病个案的诊断和评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项目价值与意义 

一、提升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

二、提高医教结合的实效性,学校和医院双方进一步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三、专职心理教师充实社会心理服务队伍;

四、有效加强政府部门在应对公共服务问题以及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相互合作成效;

五、学生接受到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专业反思 

一、目前项目开展的情况来看,心理专职教师热情较高,但是医院的专业资源非常紧张,在跟岗实习的过程中,医生一般比较忙碌,带教医生和跟岗教师沟通的时间不够多。

二、心理专职教师在学校工作量较多,外出培训的时间有限,全脱产培训七天时间还是较短,只能初步了解心理医生问诊及对心理问题识别的方式。

三、本项目缺少后续的实践,参加完培训的心理专职教师回到学校后继续学校的心理辅导模式,很少有教师继续有专业的督导,后期需要医院和教育系统进行深入的合作,增加后期的专业督导。

 

编审/晨迎

发布/王思文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