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项目 | 第三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
2021/10/23
2426

本案例来自第三届(2021)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征集活动,内容及图片版权属于案例提供机构,禁止随意删减、转载,侵权必究!文中已隐去隐私信息。

 

项目名称“从心开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项目

项目周期: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2日

服务提供方:东莞市崇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服务受益方:社区矫正对象

所属领域:精神健康、心理救援、特殊群体等

 

 案例摘要  

 

“从心开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项目由东莞市崇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在东莞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为东莞市长安、虎门、厚街、沙田、南城、东城、寮步、大朗、常平9个镇街的500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矫治服务,在原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司法社工开展行为矫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引入心理矫正工作,通过“司法工作人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联动,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帮教机制,提供心理测量和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团体辅导、体验式沙龙等形式,缓解社区矫正对象情绪压力、改善家庭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危机介入,预防再犯罪,促进社区和谐,创建平安东莞。该项目连续2年(2019-2020)获得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

 

 案例背景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

 

社区矫正对象是指将犯罪较轻的犯罪人员置于社区,由社区矫正工作的主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采用各种方式、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使他们摆脱犯罪人格,成为守法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非监禁刑罚处置方式,以罪犯的复归社会为改造的最终目的,必然更加关注罪犯作为人的价值和权益,帮助罪犯消除不良心理,重塑其健全的人格,并最终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东莞市从2009年开始购买司法一线社工参与到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市33个镇街(区),有101名司法社工,主要开展入矫、解矫、每月报到、社区服务、集中教育等工作,随着矫正对象不断增加,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及社工管理压力较大,并缺少心理专业人员,主要在“矫正”中工作,“心理矫治”很少开展。

 

2019-2021年“从心开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项目连续2年获得东莞市社会组织扶持资金资助36.84万,在东莞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与东莞市司法局南城、虎门、厚街、长安、沙田、东城、寮步、大朗、常平分局合作,为9个镇街500名矫正对象提供心理专业量表测评及分析,筛查心理风险和再犯罪风险、一对一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自我探索等集中教育课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心理专业技术培训、亲子沙盘游戏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心理矫治服务。有效为矫正对象减压、疏导情绪、促进家庭沟通、促进回归社会、预防再犯罪。

 

 需求分析 

 

一是强化身份认同、积极接纳目前的社会身份的需求。

 

社区矫正对象因其身份的特殊性,除了需要社会和家庭重新接纳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从心理接纳自己,接受目前的身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矫正期间的生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社区矫正对象,不能正确认同自身身份,并导致了一定的心理情绪问题,存在需要专业人士介入,强化身份认同、积极接纳目前社会身份的需求。

 

二是学习融入社区回归家庭的相关心理支持技巧的需求。

 

调研结果分析可知,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压力除了来自自身的身份认同之外,也跟家庭、亲子、人际沟通方面有关,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未能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们能够学习相关的心理支持技巧,得到专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压力,更为顺利地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三是建立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支持网络的需求。

 

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已有一些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但是因为普及度和资源整合度不高的原因,社区矫正对象对当地心理服务资源的知晓度和利用率都偏低,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服务网络,整合现有服务资源,并拓展和强化相关的服务资源,从而提升本地心理支援服务的实质力量。

 

 服务过程 

 

2019-2021年,“从心开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项目获得2019-2020年度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36.84万。

 

心理筛查

 

在东莞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与东莞市司法局南城、虎门、厚街、长安、沙田、东城、寮步、大朗、常平分局合作,为9个镇街500名矫正对象提供心理专业量表测评及分析,入矫时,由所在镇街区司法分局安排社区矫正对象填写东莞市司法局原有安装的心理测评系统中《症状自评量表SCL-90)》、《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和项目提供的《自我主观评价表》、《矫正对象风险评估综合评分表》,为矫正对象建立心理档案,由各项心理量表,心理咨询记录,参加集中教育活动心得体会等组成,并由项目心理咨询师观看及分析量表,对心理量表中抑郁、焦虑、强迫等方面分值高的矫正对象、司法工作人员日常不配合管理的服务对象、矫正对象时长超过2年以上的纳入第一次心理咨询的范围,筛查心理风险和再犯罪风险,形成咨询记录,存入心理档案,并向各司法分局反馈矫正对象的情况,列为普通咨询(2个月一次),持续咨询每1-2周一次,定期与司法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反馈情况,更好的协助司法工作人员做好司法矫正工作。

 

矫正对象教育与辅导

 

1、针对有心理需求的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84人次,常见有酒驾、经济犯罪、故意伤害等犯罪类型,普遍认罪状况良好,但对自己在社区服刑的状态感到苦闷、抑郁及适应不良等,面临着内心自责、运气差被抓的认知偏差、家人不理解、人际交往困难、职业的压力等多重的心理危机,年龄16至55岁之间,需要心理咨询师及时介入心理辅导,缓解情绪与压力,帮助探索自己的认知偏差,重建正向认知模式,提升改变的动机,改善家庭关系等,对顺利回归社会提供帮助。

 

2、开展集中教育21场,共服务1269人次,以“自我探索、认识情绪与压力、感悟生命”三步曲开展递进入集中教育,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讲,从矫正对象心理需求出发,每次20-50人之间。

 

第一步“我是谁”自我探索团体活动,通过心理游戏、OH卡自我探索、绘画等方式,帮助矫正对象探索自我、敞开心扉、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第二步“认识情绪与压力”集中教育,通过情绪自察觉、寻找非理性、我的压力圈等互动游戏环节,帮助矫正对象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辨别情绪,学习情绪减压的方法;

第三步“感恩生活、感恩生命”集中教育,以人生五样、生命线、我的墓志铭的心理游戏,让矫正对象珍惜现在,感恩生活。

 

3、开展教育课堂5场,其中亲子沙盘游戏4场 ,线上亲子教育课堂1场,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带领,亲子沙盘10对矫正对象亲子一场,通过亲子摆放沙盘作品,通过沙盘游戏咨询师的带领分享沙盘作品,促进亲子沟通,让家长看见亲子互动模式,孩子的内心想法等,家长学习到亲子沟通的方法,“看见即改变的开始”;针对疫情,开展亲子教育线上教育课堂1场,67人次,学习学见的亲子教育问题及误区,学习科普的亲子教育方法。

  

专业队伍建设

 

开展《矫正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培训》1场,邀请佛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讲,结合2020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讲授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应用,东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工作人员、各司法分局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10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展《OH卡专业技术培训》2期,共4天,40多名司法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学习了OH卡的专业技术,如何应用于矫正对象辅导当中,建立信任关系当中,对社区矫正工作非常有帮助;

 

开展《沙盘游戏专业技术培训》2期,共4天,40多名司法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参加了沙盘游戏专业技术,学习使用沙盘游戏一对一辅导,团体辅导等技术,缓解情绪压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效率,促进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成效评估 

 

1、编辑《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手册》为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提供服务借鉴;

 

2、编辑《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手册》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

 

3、为500个矫正对象建立心理档案,完成《贝克抑郁自评量表 (BDI )》、《汉密顿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等心理测评筛查,评估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风险等级;

 

4、编制整理《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手册》,供东莞各镇街司法分局心理矫治工作参考;

 

5、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84人次,有效缓解情绪压力、提升人际沟通能力、修复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等;

 

6、开展集中教育递进式心理团体辅导活动21场,围绕《自我探索》、《认识合理情绪》、《感恩生活及感悟生命》等主题,服务1269人次;

 

7、开展亲子沙盘游戏活动4场、线上亲子教育1场182人次,用心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8、矫正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能力建设培训6场237人次,开展心理学在矫正工作中的应用、危机介入、沙盘游戏技术应用、OH卡牌投射技术应用等主题;

 

总结:

 

一是服务对象收获明显,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服务对象重新回归社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二是项目能够依据服务内容制作心理手册、服务手册等标准化服务成果,服务对象与相关方对项目满意度较高;

 

三是项目方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对服务模式进行一定的思考,对于同类型项目的开展具有借鉴价值。

 

 项目价值与意义 

 

1、项目成为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必要的补充。

在现有司法社区矫正工作基础上,项目打造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和心理矫治课程开展心理矫治服务。

 

2、在原有社区矫正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心理档案。

包括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自我主观评价量表等心理评估报告、心理矫治的心得体会、房树人绘画、动物自画像、情绪自觉察及我的压力圈课程作业等内容,综合分析矫正对象的心理需求、再犯罪风险,攻击力等,针对性介入服务,为司法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采用“司法工作人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服务模式。

司法社工在跟进过程中发现有心理需求的矫正对象,申请心理辅导服务,及时介入,在项目开展心理辅导集中教育中,通过矫正对象表现发现有需要关注的服务对象,与司法部门沟通,互助互补,更有效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4、为司法工作人员及司法社工社区矫正工作队伍能力建设,学习危机干预、沙盘游戏、OH卡投射技术、绘画分析等心理学工具的应用技术,提升专业心理辅导技能,促进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良性互动,更好开展社区矫正管理及辅导工作。

 

 专业反思 

 

1、疫情期间,社区矫正对象不能集中地面教育,项目根据需求研发线上直播活动,但效果一般,需要进一步打磨课程,设计多些互动体验环节,提升网络授课的质量。

 

2、社区矫正对象对心理健康仍存在误区,不够重视,需要多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主动申请心理咨询服务。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