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央视少儿《极速少年》栏目儿童心理专家、儿童沙盘游戏咨询师廖文婷老师在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之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本届论坛的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家长朋友们,心理学爱好者们,大家好,我是文婷。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大会。
在刚才的曼陀罗的体验当中,我产生了一些特别深刻的感想。首先,在画这7个圆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困难。
我当时出现的第一个感觉是,如果我内心当中怀着的是对孩子的期待,我发现期待非常难以表达,他和我心目中的期待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心目中的7个圆的形状非常规则,非常对称,非常美。可是当我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画的时候,我画了5张失败的作品,最后的一篇仍然非常不规则,乱七八糟。
我们对孩子抱有期待,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期待和孩子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或者是,我们最终往往要改变自己最初的期待。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我想把这样的思考,结合我今天的内容一起带给大家。
深爱着的父母和“不领情”的孩子
我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我从事儿童心理咨询以及家庭教育工作有9年时间了,我自己有两个孩子。从从事心理学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怀着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和刘一格老师的生命的主题不谋而合。
我觉得,孩子是可爱的小精灵。在他刚出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们究竟要在他的人生当中刻画下什么样的生命的经历,期待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将他们培养成律师、医生、小偷。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思考:我要像华生说的这样赋予他人生,还是要看到孩子生命的内核,内心的种子,然后提供适合的阳光、空气的湿度、土壤水分等外在条件,让这颗种子生长发芽?
当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发现,也许家长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期待,最终实现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目标。
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些家长会采取一些比较有仪式感的方式,在放学接到孩子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妈妈在想你,临睡前和孩子讨论三个话题: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今天有没有发生难过的事,对明天有怎样的计划和想法;有些家长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还有些家长会定期给孩子报心理方面的培训班,参加针对青少年的工坊或体验活动。
前几天一位家长和我讲了一下孩子的情况,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触。这个孩子在曾经非常阳光,既长相出众,又品学兼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学校,属于“别人家的孩子”,是“学霸”真正的样子。
但是,在进入重点学校以后不久,孩子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比如,以前非常听话,无论父母说什么都会非常配合,很愿意去做父母安排的事。但是现在,开始强烈抗拒父母,基本上完全不愿意和父母处在一个空间里,只要回到家就会把自己的房门上锁,阻止爸爸妈妈进入。
除了冲突和物理空间上的隔离以外,孩子还对于曾经最喜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困惑。现在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入这么好的学校。新学期进行到一半成绩下滑,开始沉迷于游戏,不想写作业,不想上学。
当家长和我谈论到这些内容的时候,用了三个疑问句: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对孩子这么好,Ta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们?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实际上家长和我描述孩子的过程当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爱几乎到了掏心掏肺的程度。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由父母亲自照顾生活起居、陪伴、辅导作业、选择兴趣班、选择学校、设定目标和规划等等。
父母为孩子操尽了心费尽了力,孩子在前期也是非常优秀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升入重点学校后,情况和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到,在我往期的咨询中,有的妈妈在孩子三岁以前辞掉工作全职照顾,每天陪伴,但孩子仍旧没有没有安全感,上幼儿园之后天天哭闹,只要在家度过假期,就很难再回到幼儿园。还有一些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升入初中后却会休学,甚至退学。
很多家长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很听话的,上了小学却突然间开始不听话,开始爱哭了?我对我的孩子这么好,付出了那么多的爱,为什么孩子和我期待的不一样?
教育的效率
我们需要了解教育的效率的概念。找出家长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原因。
在家庭咨询中,我往往会先单独和孩子交流,再和父母交流。我发现,孩子所说的内容和父母说的完全不同。比如,孩子会表示,妈妈过度控制自己,爸爸太霸道,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和他们讨价还价。
孩子向妈妈表示想去踢足球,但妈妈坚决反对。当孩子想要放学后和小伙伴玩一会儿时,妈妈就会说,你作业还没写完,你不是答应我回家先写作业的吗?当孩子爸爸看见孩子回家后在磨蹭,没有在认真写作业,就会直接质问孩子为什么不认真,为什么又在这里磨磨蹭蹭?昨天我和你说好的事情,你今天为什么不执行?
家长经常说,我并不是不能接受你学习慢,但是我不能接受你的态度差,说谎,因为你明明答应我的,你却没有做到。此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很难和爸爸妈妈沟通。
而父母会想,自己早上很早起床,给孩子做饭,送孩子到学校再急急忙忙去上班,每天早上和打仗一样,下班以后还要抓紧时间回去照顾孩子。有些妈妈经常舍不得给自己花钱,把钱省下来给孩子报兴趣班、假期的学习项目、夏令营等。这些培训项目普遍比较昂贵,但妈妈会很舍得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所以,有时候妈妈会感到很委屈,觉得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
然而孩子确实不能理解,他认为父母给自己报的课外班不是自己喜欢的,是父母强加给自己的,而我自己没有让他们花钱,是他们自己非要花钱报班的。
此时我们可以发现,父母付出的爱可能在80~100分的水平,甚至有的妈妈超过了100分,几乎要把整个生命奉献给自己的孩子。
电视剧《小舍得》里的男孩颜子悠,站在学校的讲台上说:“我觉得你根本爱的就不是我,你爱的是成绩,你爱的是考满分的我。”我想,当颜子悠喊出这段话的时候,他所接收到的妈妈的爱,可能不足20分。
在生活当中,父母付出的80~100分的爱中只有20~40分被孩子接收,而剩下的60分,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一意孤行,在控制自己。家长只在意自己的成绩和表现,在意自己是否和别人一样优秀,而并不是真的爱自己。所以剩下的分数反而会转化为孩子对父母的怨恨。
将上述情况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不领情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要求父母早上起来给自己做早饭,当妈妈得知孩子的想法时就会很崩溃。
其次,更多的孩子是很利己的。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在手机里充值,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充了5000元左右。当时孩子几百,上千地一点点充值,妈妈收到了很多短信提醒,最后妈妈算了一下账单发现一共充了5000多元,非常崩溃,而孩子却表现得轻描淡写,觉得才5000元,不多。所以我们发现,孩子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出发考虑问题。
第三点在于,一些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讨厌学习,也讨厌家务劳动,讨厌很多的事情。
孩子的利己主义从何而来?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一两岁,再到三岁前的阶段,往往会受到家人的过度照顾。大家应该会在此刻联想到一些画面。
有一些孩子在6岁,上一年级的时候,在家里仍需要被喂饭。并不是这个孩子主动要求家人喂饭自己才会吃,而是家人觉得,如果自己不给孩子喂饭,他可能就吃不饱。普通孩子大约在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自己吃饭了,如果家长可以从一岁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吃,他可能在两岁到三岁时就可以自己做得很好。然而家长在孩子6岁的时候仍然在代劳。
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干过家务活,到初中时还不会自己洗袜子,吃饭时也不会帮忙摆饭桌,端盘子,收拾碗筷,而是理所应当地躺在那里。
电视剧《小舍得》里的欢欢上五年级,每天早上要爸爸妈妈喊他起床。对于这一点我感到非常诧异。我觉得,从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家长就要培养他听到闹钟响就自己起床的能力。
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初中的孩子,爸爸妈妈每天早上要叫他起床,而有的妈妈很心疼孩子,觉得孩子课业很重,用各种方法挤时间,让孩子多睡10分钟再去叫醒。于是,孩子被叫醒后只需要清醒一下就出发去上学,什么都不用准备,因为一切都由妈妈准备好了。
我曾问过很多的孩子:你在家里会做什么事情吗,会不会帮妈妈做家务?孩子说不会,我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干,因为我妈妈说了,我只要学习就可以了。
当一个孩子从小被家人过度照顾,只用学习不用干活,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自我出发的自我中心观念。孩子自我中心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程度的自恋模式,使孩子无法走出自我的世界,和他人自由自在地相处,产生的更多被动性,比如等待他人的关照等。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成年人身上也是常见的。自我中心的人往往难以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问题。在工作当中,对于社交会采取较为被动的态度。当他在和老板说话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老板在针对自己,给自己穿小鞋。
利己主义真的能“利己”吗?
利己主义会给孩子的身心状态以及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利己的孩子,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会走向两个方向:激进和退避。
如果孩子的能力比较好,进取心很强,他会追逐优异:追求最好的成绩、很好的工作表现、最高的薪水或权利,给自己定非常高的目标。
有一些学生,平时经常考第一名,在他某次考到第二名第三名时就会很崩溃。对他而言,自己是学霸,考第二名代表着退步,而他不能接受自己退步,因为第二名的自己可能不再被别人喜欢。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工作能力非常强的成年人。他们一直是职场中的精英、佼佼者,发展非常迅猛。当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进入瓶颈期时,就会非常的焦虑,不能接受自己当下止步不前的状况,也不能接受自己退步。所以这些人就会像高速行驶的列车或是快速旋转的马达,一直向前冲,一直向前跑,不肯停歇。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虽然他的工作能力很强,职位比较高,收入也比较高,但是他们生活幸福感很低。因为他们不能停下来,不能过休闲状态的生活。他们无法接受自己上午睡到很晚,懒散地躺在床上听音乐,晒太阳。他会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会非常的焦虑。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高焦虑的状态,会对一个人的身心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些进取心比较弱的孩子的情况就会相反。当他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上不去,能力也不强的时候,会选择逃离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擅长玩游戏的孩子会在游戏世界里名列前茅的,这种胜利感会让他们成瘾,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在虚拟世界得到越高成就,就会越不愿意回到现实去接受挫败感。
当孩子认为,家长觉得自己学习不够好,还要努力;自己的表现不能满足老师的期待,老师可能会失望,同学也不大愿意和自己玩,大家都喜欢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时,孩子会发现自己难以适应,进而出现社会退出的行为,休学居家。
曾经有一个妈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的孩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升入高三的时候突然提出辍学。妈妈建议孩子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回到学校,但孩子坚决要辍学在家,哪怕未来每天吃馒头也绝对不再出门。这个案例里的孩子非常可惜,也令人痛心。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机会从学校中退出,从社会中退出,就有可能抑郁或患上其他严重的心理疾病。
患上心理疾病也是一种退出。因为,当一个孩子患上抑郁症后,就不需要再去承担许多责任,包括自己的学习责任、社会责任,因为大家普遍对于得抑郁症的孩子比较宽容,会让孩子先治病。因为要求一个得病的孩子承担责任往往会让人良心不安。
所以,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躺平”,没有什么欲望。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过度照顾。
过度照顾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过度的满足,同样是一种创伤,会对孩子的安全感形成很大的影响。在小的时候孩子的安全感不足,随着他一步一步长大,他的能力也没能得到锻炼,甚至被削弱,会导致他的心理、人格以及发展出现问题。
“厌恶感”从何而来?
现如今,厌学的孩子也很多。我们说如果对“厌恶”进行分级,厌学处在较低的程度,程度更深的还有厌玩,不愿意玩耍;厌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然后会厌动物,最后是厌世,厌恶世界。这里的厌世不一定是非常极端的,出现自杀观念等的程度。
很多初中生都会开始探寻自己学习的意义,或是人生的意义。自己这辈子到底为什么而活着?他们需要一个解释。
大多数70、80后的人在小的时候,家长给予的解释就是“你得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拿高收入”。那个时候的孩子普遍是接受的,因为大多数的70、80后在年纪小的时候,家里条件都是都是很清贫的,自己的人生目标中往往会出现“我要改变我的命运,脱离现状,所以要好好学习”的字句。
但是现在的孩子,家庭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好,甚至有一些孩子的条件非常优越,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此时孩子就会产生疑问:我不需要挣那么多钱,我们家已经这么有钱了,所以我学习是为了什么?
当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很多困扰,家长又无法给予他们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厌恶很多的东西,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答案。
所以,家长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需要了解他现在属于养育过程中的哪个阶段,出现了什么状况。他是一个热心的、愿意沟通和分享、有爱心和意义感的人,还是不领父母的情的、出现利己思维和行为的人,还是已经出现了讨厌写作业、讨厌上课学习、讨厌学校等厌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