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期间,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灯塔
2021/08/06
748

本文根据中国台湾婚姻与家庭辅导学会理监事,中国台湾心理健康促进协会理监事傅嘉祺老师在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之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本届论坛的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大家好,我是傅嘉祺老师。很高兴能够受邀在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分享和心理健康和儿童青少年有关的主题,站在孩子的个人家庭系统、学校或社会系统的角度,重新思考合作的方式。帮助孩子,也是帮助国家未来的栋梁。

 

此次的分享主题为“休学的期间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灯塔”。这里的灯塔,不是要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散发光亮引领孩子,让他看到方向。

 

孩子厌学休学问题的现状

 

国内学生的课业的压力非常大,竞争也非常激烈。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同学之间、家庭等各种方面的压力,引发心理上的变化。针对不同情景对孩子进行协助就变得至关重要。

 

当孩子出现了从厌学到惧怕上学,拒绝上学的情况,孩子可能会开始请假。请假越来越久就会演变成休学。

 

目前,转学并不是特别容易,很多的孩子会因为无法回到原学校,又难以转学而被牺牲掉。在这个情况下孩子是挫折的,父母是挫败的。

 

想要做出改变,就需要心理援助和家校联合。

 

当提及如何避免孩子自我封闭、厌学的话题时往往会提到孩子的偏差行为,或是焦虑情绪。这些是绝大多数青少年最常出现的状况。会有多数孩子经历着从开始厌学,到请假,到休学的历程。

 

许多案例表明,国内青少年的自我伤害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在学校内发生学生自伤等情况,当孩子出现心理相关障碍症状或一两次的过激行为时,学校往往会通过和家长、孩子谈话的方式,技巧性地劝孩子请假,甚至劝退的方式解决。

 

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情绪难以排解,在学校用刀划了几下身体,但没有自杀的想法。然而老师和学校反应过度,要求家长带孩子去三甲医院诊断。医生根据孩子符合的症状和指标,下了抑郁的诊断。

 

然而这个孩子只是因为家中的问题情绪难以排解,所以选择了自伤的方式。这个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是班上的班长,经常照顾别人,但学校因为他的自伤行为认为他有精神疾病,建议休学。这个孩子不想休学,但学校以观察的名义要求孩子居家,禁止回到学校。

 

也有一些学校或班主任是愿意帮助孩子的,但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绝大多数是想回学校,或是有其他困难而回不去学校的孩子。

 

孩子开始请假,请假次数增加直至休学或退学,会使孩子逐渐远离系统。随着远离系统时间增长,回归的难度也就越高。一味离开系统不能解决问题。

 

举例来说,例如有些人因为犯罪被关进监狱,和社会、环境,和系统脱节,如果没有人协助他发展面对过去难以处理的问题的能力,在监狱度过三五年后释放,他仍旧无法融入系统。

 

同理,孩子在休学几个月后复学,新的学期一切都会变好的想法是无稽的。

 

图片

孩子在休学期间需要家长或咨询师介入提供帮助,否则休学只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虽然这段空白可以在未来弥补,可是,竞争激烈的现状下,这段空白往往会变成孩子自我否定的论据,或觉得人生毁灭的污点。空白时间越久,就越难重新正常的学习生活。

 

这些空白可能导致孩子未来在社会中难以产生效能,没办法赚钱,没办法离开家,这对整个社会和家庭都会是负担。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变成这样,而且这些后果是可以避免的。

 

每个学校都是独立的,无法承担学生在学校内生命受到伤害的责任,这些我们可以理解。今天的分享的目的也不是造成对立,而是让大家意识到系统间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站在系统的角度看问题

 

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生态系统观的概念,分为小、中、外、大和时间系统。小系统指家庭、学校、社区等,中系统就是存在有意义的连接的小系统的组合。相比单独的因素,系统孩子影响更为巨大。所以,我们要推动亲师合作和亲子沟通。

 

目前的医院是这么做的。心理师、医师、护理师等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协助病人解决问题。希望类似合作沟通的管道可以在家庭、学校两个小系统之间建立,共同商量帮助孩子融入学校,生活步入正轨的方法,而不是漠视孩子,相互丢皮球。

 

孩子也不喜欢被相互推拒的感觉。这种经历会给孩子的自我概念带来恶性影响。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当孩子在上学期间休学,他可能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没办法完成。

 

现在是一个寻求系统观的时代,心理治疗也从现代变成后现代的思维。所以还是要强调系统的介入。希望各位可以集思广益,寻找拯救孩子的方法。建立家庭、学校、医疗等各个系统组建的团队,分工合作,不要让孩子觉得无处可去,无所依靠,无人接纳。

 

休学背后可能的原因

 

从厌学到惧怕上学,拒绝上学到自我封闭是一个历程,从个人的状态到心理的变化,像是日本人所提的茧居族

 

从厌学、拒学到休学,有可能是孩子在个人的心理状况的影响下,对事物进行了不当的联系。比如受到霸凌的孩子讨厌施暴的同学,或是遭到某个班主任针对的孩子厌恶这名班主任,但孩子的厌恶的对象往往会上升为学校,认为学校也是不好的,进而惧怕、抗拒上学。

 

更严重者还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有些孩子去学校就会发抖,听到学校就会呕吐。对于孩子的变化和情况发展脉络,家校应当提高敏感度,并了解一些相应知识,从而及时且有效地帮助孩子。

 

研究机构发现了很多孩子自我伤害的可能原因,如家庭矛盾,课业压力,师生冲突,心理障碍,情绪问题,校园欺凌等等。

 

压力来源各式各样,孩子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偏差行为都是警讯。当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不值得被爱的时候,往往是他最需要协助的时候。孩子的情绪、认知、行为出现的变化,其实是他的求助讯号。可是,家长和老师往往难以察觉孩子的痛苦,认为事情并不严重,孩子在小题大做。所以,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却受到了忽略,才导致了后续的问题。

 

在影响因素中,在排查是否发展出严重的心理疾病,探究心理生理学的病理性因素时,会更多参考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除了生理和心理之外,就是系统因素,也就是社会支持系统,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图片

 

休学孩子的干预和协助

 

如果在早期可以做好预防,情况就不会向着更严重的境地发展。不让孩子开始不断请假,也就不会出现由请假转变为休学的结果。

 

对于休学问题的干预,我们认为重点应该在心理预防,在前期的进行干预,尽可能帮助孩子,老师和家长避免情况恶化。

 

面对未成年的孩子,我会请求家长的协助和配合,使家庭系统参与其中,从而解决孩子的问题。而面对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或其他学生,家庭系统参与的必要性就低了很多。我会更多陪孩子谈家里的状况,不太需要家人参与。

 

其次我们要强调,我们的干预不是阻止孩子的行为或消除他的想法,而是去了解孩子的需求,用孩子想要的取代不想要的。

 

很多家长老师提到了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但是,当孩子在家使用网络,在学校就可以不使用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将其定义为网络成瘾。

 

网络游戏可能是孩子缓解情绪的窗口,玩游戏也可能是在排解寂寞。孩子透过使用手机去处理情绪,转移注意力和焦点,这背后可能有着更深的原因。要理清这之中的因果关系。

 

家长和老师往往把问题归咎于网络,认为将孩子的网络停掉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可是事实往往与家长的猜想不同,没收手机,停掉网络也往往很难实现。

 

如果孩子的情况已经构成网络成瘾,做法又会不同。

 

我遇到过一个家庭影响学校的案例。事件的起因是家庭的问题,孩子的学习生活原本比较正常。家庭问题一直没有处理,孩子便开始产生了拖延的情形,到了早上才会开始通过网络完成作业。逐渐他愈发跟不上作业的进度,开始请假。

 

妈妈的情绪比较极端,非黑即白,所以在面对孩子的警讯时采取的应对手段是放任。经过一个寒假过度的放任,孩子开始失控,不能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孩子经常敲打自己的头,让妈妈不要把手机拿给他,这样他的作业会写不完,却又不断索要,构成了成瘾。

 

现在这个孩子在接受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无法上学,一开始的家庭问题导致的情绪也尚未处理。所以我们要看的事情是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不能只关注某一个方面。所以我们需要看到这背后发展的历程,从而帮助类似的孩子。

 

在这个案例中我需要让妈妈意识到,后续的问题产生是自己教育方式不得当,过度放任导致的。孩子的网络可能是他最后发泄情绪的窗口,不能轻易停掉。妈妈应当协助孩子保障稳定、充足的睡眠,即使孩子要早起使用手机,也是没关系的。

 

当孩子睡眠情况变好,偏差的行为自然会得到改善。直接采取极端的手段容易造成孩子的应激,或出现过激的行为。

 

图片

 

干预的不同阶段

 

进行问题干预,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改善孩子的身心症状,稳定情绪;处理家庭系统;提升孩子的回归效能;做复学前的准备。

 

在处理家庭系统的阶段,家长和孩子需要修补亲子关系。家长要具备处理自己以及孩子的情绪的能力。只有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后续的沟通和干预才能顺利开展。

 

在咨询或协助孩子的初期,咨询师一定要在孩子的身心状况得以改善的情况下,修补家庭关系。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学校和家庭都是压力的来源,所以孩子无处可去,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因为到哪里他都可能是痛苦万分的。

 

有孩子写过文字给我,文字中写道:“老师我不知道我还能去哪里,我只能躲在我床上的棉被里面。学校我回不去,家人不能够理解我,我好想死,我不知道我还能去哪里,你可不可以救救我。”

 

孩子是在求助,而不是在抱怨。他需要一个懂他的人,可以让他从房间,从他的床上扩展出来。所以,家庭系统要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场,而非对立面上。

 

当我们可以和孩子站在同一边,不论是面对学校,家庭,人际,还是心理相关的疾病等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会给他提供支持。这也是我们在努力做的事情。

 

提升孩子的回归效能,有三个重点: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建立自尊和自我概念;规律生活;正常与他人接触。

 

自我概念和自信并不是只能靠课业成绩提升,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带来自我概念和自信,所以我们需要走进孩子的世界。

 

有孩子问我,他在学校找不到自我,但自己很会玩王者荣耀,这可以吗?我说,这可以。之后我和他聊了许多关于王者荣耀的话题。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比我玩得好,所以我向他请教了很多关于游戏的问题。

 

孩子很需要有人认同和理解,而不是否定。支持他所擅长的爱好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培养孩子生活的重心很重要,让孩子对生活投入热情,慢慢提升价值感。

 

休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些目标,稳定睡眠,参与一些家庭活动和任务,慢慢让孩子生活变得规律。

 

只有做到这三点,孩子才有可能回归校园。这些目标需要分阶段达成。例如,在第一个月处理孩子的身心症状和情绪,第二个月修补家庭的关系,第三个月稳定孩子的生活作息,建立社交支持系统,让他可以离开房间,和家人有联系;参与活动,去补习班,学一些有趣好玩的东西,和社会接轨。

 

到复学前的阶段,九月开学,我会在开学前的七,八月的时候和孩子讨论,如何衔接居家生活和学校生活,预习课程,制定计划。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孩子才能成功回归校园。

 

进行准备的过程中,孩子的意见至关重要。家长需要了解他对于回到学校的想法,想要回到原学校还是转学,去国际学校,还是念职高等等。

 

在帮孩子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选择简单的,具体可行的,而不是过高的,难以达成的,避免加重孩子的挫败感。

 

青少年正处在建构自我概念阶段,身心正在快速变化,有着许许多多的想法。可是家长往往不允许孩子有过多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小的时候顺从父母老师,是因为不想起冲突,而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和父母家长间会出现口角争执。这种冲突证明着孩子正在进行内在冲突到外在冲突的转变。

 

内在冲突是指,家长让孩子往东,但孩子想往西,最终孩子还是决定往东。外在冲突在于,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质疑大人的观点,提出异议。我认为产生冲突不是坏事。孩子在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冲突来自意见的不一致。

 

家长要学会沟通和处理冲突。目前来看,许多家长采取的方式是以家长的威严将孩子的想法压下,导致孩子每一次尝试沟通的结果都是被打压。打压次数过多使得孩子开始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慢慢关起心门,回避沟通。

 

能够帮助孩子的不止家长和老师,需要结合同侪、朋友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孩子的认同感。

 

图片

图片

 

接纳孩子的偏差行为和不良情绪

 

孩子的偏差行为是警讯,而非问题。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他可能是痛苦的,是失败或不适应的。所以他会通过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来逃避。这些无意义行为背后隐藏的含义是,孩子很无助,很无措,所以只能看电视或做其他的事情。

 

家长不应该责问孩子为什么不去面对问题,而是要陪孩子分析问题的成因,纾解情绪,对症下药,探究解决的方法。

 

家长和老师通常只希望改变孩子的行为,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困扰。事实上,孩子厌学,拒学,网络成瘾的背后往往是寂寞、孤单与无助。孩子在人际中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孩子的考试焦虑,也许是在面对课业压力的过程中,产生困难却不知如何解决导致。

 

情绪上的困扰、焦虑、紧张、担忧、害怕、抑郁、悲伤、挫败,甚至是敌意、愤怒,都是我们工作的对象。而当孩子不断的自我伤害严重到有自杀的风险的时候,我们却很难理解他的痛苦。

 

还有许多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来自于负罪感,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愧对父母给予的关爱和资源,所以想要以死谢罪。

 

我们不能简化问题。孩子的问题是多元而非单一的,需要我们从孩子的自身、家庭系统和学校社会系统寻找线索,梳理脉络,理解孩子。所以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表达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猜测孩子的想法。

 

儿童青少年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及性别等因素也需要我们去关注。

 

有些孩子问题是连续的,从小学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很多分离焦虑的孩子没有被辨识出来,他的焦虑问题在他长大后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

 

针对部分孩子出现的严重问题,除了心理介入之外,还需要药物的介入。

 

PEACE

 

最后,我们来分享PEACE的概念。

 

首先,家长要花一些时间,主动参与进孩子的活动和生活,玩游戏或看电视剧,并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在陪伴的过程中促进交流,增进理解,建立关系。所以,家长要成为孩子的队友,而不是老师或长辈,在陪伴中和孩子站在“同一边”。

 

其次,我们要学会接纳情绪。情绪只有正向和负向而不分好和坏。当孩子难过,挫败时,他更多是在自责而不是责备他人。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孩子的情绪,陪孩子面对情绪,而不是消除。

 

孩子有负罪感是好的,有罪恶感也不见得是坏事,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成因。在接纳孩子的负向经验、负向的情绪,创造正向经验的历程中,我们工作的重点在于,用好的行为取代不良行为,新观念取代旧想法,让孩子增加一些行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实现某些行为的消退。

 

最后,老师和家长需要和孩子建立信赖的关系,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在家庭,亲子间或学校系统中解决自己的问题,和他人建立关系,从而向外延伸,回归整个大系统。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陪伴孩子进行。

 

从做中学,错中觉,我是傅嘉祺老师,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