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离婚冷静期的人,到底在反对什么?
2021/04/25
1163

本文为全国家庭心理建设高峰论坛中的专家圆桌论坛《婚姻冲突的应对之道:从离婚冷静期说起》内容回顾上。论坛出席嘉宾:蔺桂瑞老师、刘松怀老师、张红川老师(按姓名首字母排序),主持人宋慕含

 

背景: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在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仅在政府机关实施(不适用于法院直接判定离婚的法定事由)。冷静期指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受理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主持人宋慕含


现场以及正在收看直播的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全国家庭心理建设高峰论坛的现场。我是今天晚间专家圆桌论坛的主持人宋慕含。 

 

今天这场圆桌论坛的主题是:婚姻冲突的应对之道。它对应了我们家庭三大关系当中的亲密关系。因为这个话题的范围有一点大,所以我们先做一个限定,从“离婚冷静期”说起。 

 

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专家和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是: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蔺桂瑞老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主任、研究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刘松怀老师,·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学系系主任张红川老师。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话题的背景。 我印象当中,离婚冷静期这件事是从2018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当时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这个话题上了好几次新浪微博热搜,大家对此有非常多讨论。在今年人大会议上,这条法规已经正式表决通过,从2021年的1月份开始执行。 

 

很多网友笑称,“咱们想离婚的趁这几天赶紧离,过几天就要有冷静期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舆论的方向,反对的情绪是占主导的。刘松怀老师刚刚跟我们分享过“恐婚、恐育”的话题,不知道松怀老师对离婚冷静期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 

 

设置离婚冷静期符合人的心理特征

 

刘松怀:

 


我也不想离婚,所以我也想的比较少~虽然是个玩笑,但我觉得冷静期这个规定确实很棒,比较符合人性。我不是说非常拥护人大的决定,而是觉得从人的角度来讲,离婚是一个比较大的事件,毕竟跟买菜不一样,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离婚不能在情绪冲动下进行。情绪冲动代替理性思考,人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让自己后悔。所以我觉得冷静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夫妻有时间抚平情绪、冷静思考。 

 

主持人宋慕含:

 

刘老师刚才不仅从个人的角度表达了他自己没有离婚的想法,同样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表达了离婚冷静期的设置可以给一些可能陷入困境的夫妻一个缓冲的机会。张红川老师怎么看? 

 

张红川:

 


我跟松怀老师的看法差不多。我觉得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讲,离婚冷静期是一个很好的减少过度诉讼的做法;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讲,也同样具备可行性。 

 

有时候离婚对夫妻双方来说,并不见得是坏事。但是离婚需要理性对待,尤其离婚可能还涉及到财产分割、小孩归属等等。 我们都非常清楚,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人们会有两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情绪性的反应,第二种是比较理性的反应。

 

情绪会使我们丧失对事情全面和理性的探求,而是更关注当下感受。 我认为离婚冷静期的设置,并不是为了降低离婚率或者阻止大家离婚,而是为了让大家回到一个理性的轨道,让双方不至于用过度情绪化的反应去实现离婚,借由这段时间将解决问题诉诸理性。 

 

主持人宋慕含:

 张老师对离婚冷静期这条法规的名字做了一个很好的解读,因为它叫做冷静期,它可能在暗示我们,很多人在离婚的当下是不冷静的,所以给予时间先让人们把情绪缓冲一下,冷静下来,再去思考到底要不要做这个决定。蔺老师有什么样的看法? 

 

蔺桂瑞:


我也赞同两位老师说的。心理学说,人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该做重大的决定。当夫妻发生矛盾冲突,引起了强烈的情绪反应的时候,是缺乏理性的。


 我的一个个案,原本马上就要离了,但协助他把情绪稳定下来,恢复了理性思考之后,他就从另一方面发现了对方有很多美好,好像看到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见到的东西,也因此决定要改变离婚的决定,更加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我觉得重要的是在离婚冷静期这个过程当中,让双方学会成熟、成长,学会怎么做一个成熟的人,而不是说一有了分歧矛盾,就用离婚去解决。

 

主持人宋慕含:

 

 三位老师刚才的观点围绕着当事人当时的激烈情绪展开,认为他们在相对不理智的状况下,可能会做出不妥当的、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很多网友在看到离婚冷静期这条法规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没那么冷静了。我这里收集了网上的几种声音: 有的说“呼吁大家慎重考虑离婚是没问题的,但强制规定一个期限显得不太人性化。”还有一种声音说“与其设置离婚冷静期,不如设置‘结婚冷静期’。在结婚之前就考虑清楚两个人到底适不适合以后过日子,可能就能避免之后的问题。” 我们发现反对的声音是非常多的,那三位老师认为大家反对离婚冷静期的实质是什么呢? 

 

反对离婚冷静期背后的原因

 

刘松怀:

 

 我觉得虽然“冷静”这两个字感觉是在指责我们没有考虑清楚,因为确实有的人已经考虑了两、三年甚至十几年,最终决定离婚。我觉得网友们反对的,或者特别看重的其实是人们自主离婚的权利,以及离婚的自由。 现在很多人自己不爽了就要离婚,而且还幻想下一段感情会特别美好。从心理学上来讲,这可能是想逃避,干脆用解除关系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可能没有那么容易。 

 

蔺桂瑞:

 


刚才在说“恐婚恐育”的时候,我就不同意贴个标签,好像所有人都是这样,但这其实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其中有各种原因。 比如过去生活比较贫穷,温饱都解决不了,婚姻是搭帮过日子,或者是传宗接代,所以感情问题就一直没有被重视,婚姻质量比较低。现在社会发展了,生活有保证之后,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就提高了,要求也比较高了,这是一个进步的表现。 

 

再比如完美主义:我要找就一定要找一个理想中的完美伴侣。脑子里对伴侣各方面都有硬性要求,身高要有多少,有没有房,做什么的,长什么样,有什么家庭条件等等,完全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形象来找对象;有时候能碰上,有时候就碰不上。 

 

不过人们也会不断调整。我有一个学生,最初标准特别高,后来年龄稍微大点了,对象并没有达到当初的标准,但是两个人特别合得来。他告诉我,这也是个自己成熟并且不断调整的过程。他发现当他死守着条件的时候,自己可能也不符合对方的条件。我觉得这是个不断调整自己和不断成熟的过程,没有什么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年轻人虽然到了恋爱的年龄,但心智还不太成熟

 

比如说有的还在依赖父母,自己拿不定主意,甚至可能还无法处理好正常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处理恋爱关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困难、害怕。这往往和他自己心理成长当中的一些议题有关系。 

 

早年我在学心理咨询的时候,台湾有一个婚姻心理学家给我们讲课。他说了一句话,我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才发现挺有道理的。他说:

 

年轻人到了恋爱期,如果觉得你的大学同班同学,有大概一半的异性,适合做你恋爱意义上的朋友的话,你这个人就成熟了。 

 

我当时不明白,觉得恋爱要专一,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适合自己呢?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当你成熟了,你对人的接纳程度就更高了,就可以和他人有更多的交流。 

 

当你觉得某个人最适合你的时候,其实未必他就是现在所有异性中最适合的,只不过在那个时候你对他的感觉好,所以和他接触、交流得就越多,对他了解的也越多,所以你们俩走到了一块。而在其他的人里可能也有适合你的人,只不过你们交流的少罢了。 

 

我觉得这和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是有关系的,你的自信程度、情绪的稳定性、交往能力,都属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如果你心理更加成熟,接纳程度更高的话,恋爱关系就不会太困难。 所以我觉得不能说是一个人“恐婚恐育”,只是说他现在还没有进入婚育的心理准备或是状态中。这里的原因也很复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全都贴上一个“恐婚恐育”的标签。 

 

张红川:

 

 确实,我做过一些调查,对婚姻持期待态度的人占比其实挺高的,真正不结婚的人还是少。虽然有些人对婚姻是恐惧的,但是在到了不结婚不行的年龄时,还是步入了婚姻当中,结果到最后好多人离婚。 这些调查数据中有意思的是,虽然恐婚的女性比男性要多一些,但在一辈子都不想结婚的人当中,男性占有7%,而女性只占4%。当然现在大部分的人还是在找对象,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在找,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蔺桂瑞:

 

这和父母的婚姻状况也有关系。如果父母的婚姻状况不好,每天都吵架或者冷战,让他觉得并且见证了婚姻是痛苦的,就会导致他对婚姻有一个负面的认知,认为与其这样,不如不结婚。这也是原因之一。 

 

主持人宋慕含:

 


作为场上的一个比较年轻的代表,我想我们年轻人现在所谓的“恐婚恐育”,其实更多的是担忧或者说是迟疑。张老师刚才提到了一个数据,说女性对婚姻或者生育的恐惧更高一些,我想可能是因为以现在的社会状况来看,在这两件事上,女性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投资是否值得,会让很多女性有迟疑和担心。


另一方面,像刚才蔺老师所说的,在我们父母的年代,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而现在的年轻人,对精神上的追求要更多一些。我们追求的是张老师所说的那种婚姻境界,也就是双方能进行心灵和精神上的交流,能彼此依靠和依赖,但是在离开对方的时候,又能彼此独立。 我们对婚姻的追求确实是处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也就是刚才蔺老师所说的,我们相对的,更完美主义一点。 

 

张红川:

 

 我觉得刚才蔺老师讲的很对,这种完美主义不应该让我们每个人变得非常挑剔。在婚姻中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要学会包容和接纳。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只是因为一个非常细小的问题就分开了,根本不是不爱了。 

 

我曾经就听说过一个案例,这个女孩不吃香菜,她认识了一个觉得特别好的男孩。但是有一次他们出去吃火锅,那个男孩煮了好多香菜,她一气之下就跟他分手了。 为什么他们放弃的那么迅速?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在自己心里预设了一个完美的互动模板,并且不轻易也不愿意去改变这个模板。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美国把年轻一代称之为Z世代或者Me世代,表达的意思是,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自我中心。


这种自我中心的趋势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证明,比如用大数据分析。一个美国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特别喜欢用we或者us这种表达方式,而现在更偏向于用 I 或者Me,集体性的提法越来越少了。 

 

当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我们永远在拿自己心目中的尺子或者镜子去量或者照周围的人,如果这个人不符合我的标准,就非常容易放弃掉他。 而且,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满足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他们可以玩游戏,可以看抖音,可以刷手机,不管怎样都能打发掉这段时间。 

 

所以如果他们没有对婚姻或者两性亲密关系有真正地了解的话,很可能会陷入一种要找一个符合心目中最完美形象的人,如果找不着就宁缺毋滥的状态。 

 

尽管今天的年轻人,不管是生理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比过去的我们懂得更多,但在本质上,他们和当时的我们,甚至之前的若干年代相比,在两性之间或者说是家庭之间真正的亲密关系的理解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现在人们容易闪婚,结完婚之后又很快陷入“7年之痒”,产生各种各样的婚姻问题,这都与我们对于亲密的理解或者亲密的缺乏有关,好像现在每个人都特别缺乏营造亲密关系的能力。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