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夫妻关系差是万恶之源
2021/02/26
2017

本文内容来自武志红老师在全国家庭心理建设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国家庭中的幸福三角》。

 

大家好,我是武志红。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中国家庭中的幸福三角。

 

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核心小家庭。核心小家庭包括三个人:丈夫、妻子和孩子,或者说母亲、父亲和孩子。如果我们把核心小家庭想象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父亲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父亲和孩子关系很好,母亲和孩子关系也很好,那么这时就构成了一个具备深情的等边三角形。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最稳定,如果是等边三角形的话就更加稳定。一个家庭能够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就满足了成为幸福家庭的一个必要前提,所以我想用这个图形的方式来展示这一点。

 

 

这个主题如果展开会非常之大,在座有很多行家,所以我今天就不展开来讲了。我讲两个最简单的东西:第一,夫妻关系是家里的定海神针;第二,在中国家庭之中,父亲必须要意识到,自己要主动地介入到亲子关系之中。

 

夫妻关系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这是曾奇峰老师先用的一句话,但我想这句话非常地精当。中国多数是大家庭,人际关系也非常复杂。假如你希望家庭幸福安定,就需要守住一个宗旨——夫妻关系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实际上,家里主要就是两种关系:一种是夫妻关系,一种是亲子关系。

 

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包含了两个家庭:在你的父母家里,父母就是家里的夫妻关系,他们应该是最重要的;在你的小家庭里,你和自己配偶的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不能把亲子关系置于夫妻关系之上。

 

另一层含义是,假如夫妻关系特别好,很健康,充满深情,两个人都很爱彼此,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得很好,是深情或者是爱情的结晶。我想做婚姻家庭治疗的人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过去的中国家庭里,婚姻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并不重视爱情。虽然现在我们都特别重视爱情,但是仍然流行着相亲,尤其在乡村之中“说媒”仍然占很大的比重。

 

太多的婚姻就是两口子过日子,甚至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合伙开公司”。但你也必须要明白,夫妻之间虽然达不到爱的地步,应该至少是善意的、相互尊重的。

 

如果大家正在筹划步入婚姻,正要组建家庭,我必须要问你这个问题:你们的夫妻关系是怎样的?

 

 

大家应该听过这个非常经典的说法:在结婚的时候你要明白一点,和你结婚的就是眼前的这个人,不要心存幻想和这个人结婚了,还可以经过努力去改造这个人。

 

大家做心理咨询都会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人发生根本性地改变,非常之困难。所以你必须得问问自己,能不能和这个人构建好关系?

 

如果你们能够构建好关系,就算没有达到爱情的地步,但是充满善意和尊重,那么可以预料你的孩子也会发展得不错。

 

还有另外一个很少得到重视的问题,就是关于边界的问题。如果你想守好核心小家庭,就必须要明白边界的存在。在核心三角的外围是有边界的。我想特别是父亲、做丈夫的,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才能维护和平衡好家庭。

 

 

 

中国人特别重视大家庭,特别重视孝道,而且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庭里都是以男人为主的、以男人为尊的,女人像是外来的、身份低一等的。所以很多男人会把自己的父母放在无比重要的位置上,甚至觉得父母也是自己家庭的主人,妻子必须听从主人。

 

这种观念已经和现代社会、现代伦理严重不相符。如果你还死守着这种观念,家庭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首先你违背了“夫妻关系是家里的定海神针”这个宗旨,另外你也没有保护好你的核心小家庭,侵犯了家庭小三角的边界。

 

这是我们在做家庭治疗时非常常见的状况:母子关系是家里的核心纽带,而母子关系通常是母亲和儿子。也就是说,很多男人明明结婚了,和一个成年的女人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母亲会跟着儿子“进入”到儿子的新家庭之中。这个时候核心小三角就被破坏了。

 

到底谁是才是新家庭里的女主人?我想答案非常明确,毫无疑问儿子和媳妇才是新家庭里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其他人都是客人。

 

女性也是一样。有些女性非常地被动,总是期待着丈夫能够保护自己,保护孩子。但如果老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话,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战斗”,去想办法保护、去切割出核心小家庭的边界。

 

还有的一些在结婚后还源源不断为原生家庭“输血”,可能是主动的,像“扶弟魔”一类(主动的“扶弟魔”);也可能是被动的,因为家里有个“吸血鬼”弟弟/妹妹,都是如此,过多地参与到原生家庭,而忽略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记得北京海淀区的一个法官曾说过,“我经手的90%的离婚案都是由父母想让孩子离婚而起。”在我做过的咨询中,这个比例也达到了60%。我看见很多家庭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但是当最终做出决定,让男方/女方的父母,“退出”核心小家庭之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父亲必须主动介入到亲子关系之中

 

在婚姻/家庭治疗之中有一个经典的概念,叫做共生现象,也叫母婴共同体。最初,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是生理上的母婴共同体。但孩子大了之后,仍有很多母子,在心理上构建了一个共同体: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两个人是一个人。

 

只有婴儿在6个月大之前,这样的共生叫做正常共生;当你的孩子大过6个月之后,母亲和孩子还处在这样的状态里,就是一种病态共生的现象。这种状态下,孩子和母亲都会感觉到没有空间,好像两个人之间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导致孩子和母亲都非常地没有自由。

 

我们知道孩子一生的成长需要完成两种分离,第一个是和母亲的分离,第二个叫做心理断乳,也就是孩子要从原生家庭里头分离出来。但是我看见无数的人,都没有完成第一种和母亲的分离。

 

分离应该怎么完成?一部分要靠母亲的自觉来完成;另一部分也很重要,当父亲在家里头明确地存在的时候,会帮助母子把这个关系给撑开,在家里构建更加稳定的三角形。父亲撑开了母子关系,也是撑开了一个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而与此相对应的一个现实是,在中国家庭里,很多夫妻关系里没有爱情。丈夫会感觉到妻子有些黏人、有些难缠,所以就不倾向于构建深情或者构建深度的爱情关系,而是总想逃走。

 

比方说,很多女性有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个时候生了个孩子,结果丈夫发现有机会可以逃走了,就把孩子推到妻子的怀抱里,母子关系就这样紧紧地绑在一起了。

 

我有很多来访者是和妈妈一张床睡到了高中、大学,而父亲在哪?父亲就在外面不回家,或者在另一个房间。这是他们家里很多问题的源头。

 

当父亲真实地存在的时候,是跟妻子做了这样的传递:当孩子特别难缠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到我这来。同时,也是在跟孩子说:当你和妈处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到我这来,而且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你妈,这也是我老婆。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父亲是外部世界的象征。如果孩子能够跟父亲处好关系,就能和未来的外部社会处好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得明白,孩子对父母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母亲会被孩子感知为自己人,因为本来孩子就是和母亲一体的,在心理上母亲和孩子也更容易变得非常亲近,同时也更容易失去边界、失去规则,两个绑定成一个人。

 

而父亲是什么呢?父亲是孩子能清晰地意识到的,第一个在“外部世界”存在的人,也就是在我和母亲之外存在着父亲。

 

所以我们可以说父亲是一个外部的象征,也是外部社会的象征。如果父亲能够跟孩子构建良好关系,当孩子和外部世界相处的时候,这种和父亲关系的隐喻、这种和父亲互动的画面和感觉就会被唤起,就能够跟外部世界处得比较好。

 

 

 

讲到这,我们也得为父亲辩护一下。很多时候父亲感觉到和孩子构建关系有些困难,不像孩子和母亲相处得那么亲密,甚至感觉到孩子和母亲的亲近是一种天然的现象。

 

这是因为母亲怀胎10月,然后分娩和喂养孩子,而且大部分家庭的主要养育者也是母亲。母亲不仅仅是提供了乳汁,甚至会直接使用乳房来喂养。这是一种巨大的付出,才让孩子和母亲构建了这种看似天然的联结。

 

在客体关系心理学中会这样说:在孩子三岁之前,父亲不用特别着急。但不是说不必急着和孩子打交道,而是说在孩子三岁之前,父亲特别重要的角色或者功能是支持母亲,让母亲更好地抚养孩子,去做孩子的容器。

 

三岁之后,父亲特别重要的功能是:和孩子构建密切的关系,最终把孩子拉出母子共生关系之外。

 

实际上,让孩子独自完成和母亲的分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孩子会觉得母亲是脆弱的、充满痛苦的,如果他们离开母亲的时候,母亲是缺乏陪伴的,孩子的心里会非常不安,难以离开。

 

但是如果父亲能和母亲肩并肩地在一起,孩子就觉得自己离开了也没关系,可以坦然地往外走。

 

很多父亲发现跟孩子构建关系挺不容易的。这不仅仅有同性相斥的原因,还有一种很深的隐喻,就是父亲和儿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竞争,竞争的对象就是母亲、就是妻子。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曾说,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

 

 

化解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去玩耍,这其实是一个化敌为友的过程。

 

当孩子有了这样宝贵的体验,等他进入到外部世界,遇到各种各样的敌意、竞争、力量的时候,他跟父亲化敌为友的过程就会在他内心深处呈现出来,帮助他去化解这些挑战和敌意。

 

 

本文经过音频整理而成,未及嘉宾审核

编 | 醉龟、不加糖、什锦范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