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逐字稿系列 | 文字沙盘(图网络)的理论与实践
2021/01/11
1841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逐字稿系列陆续发布中,后续内容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客服,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免费拿!

 

沙盘技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文字沙盘这个概念,大家可能还不熟悉。心理学家大会邀请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曾海波老师为我们讲解他的文字沙盘(图网络)的理论与实践。

 

主持人:

 

我们有请下一位主讲嘉宾,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曾海波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文字沙盘的理论与实践”。掌声有请! 

 

 

我想先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与会者,我所讲的题目是“文字沙盘的理论与实践”,文字沙盘以前有听说过的,举一下手。

 

有一些老师听说过的。这个概念是从哪来的?这个概念是我杜撰的。为什么叫文字沙盘?因为这个方法用的是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面用文字来画图。所以我就把这张白纸比喻为沙盘,在这张白纸上面所画的图称之为文字沙盘。

 

谈到文字沙盘,就必须要提到合作对话的学习。大概是在10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7月份,我开始学习合作对话。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合作对话,它是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流派。今天早上大家听了赵然老师讲的焦点解决,也是后现代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后现代心理学包括很多流派,像焦点解决、叙事心理、合作对话实践和反思团队。

 

这10年来合作对话给我带来了很多影响。这张图实际上是我前两天一个讲座的提纲。我用这张图简单的概括了我和合作对话的关系。从这张图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有文字沙盘的位置。文字沙盘可以说是我过去10年学习合作对话——包括其他方面的学习,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学习——整合而来的一个有一点创造性的实践。为什么会用图的形式来呈现呢?是因为图中有刻意训练的这种用意在里边。

 

 

 

比如说大家看到这张图,实际上是我要做一个讲座,那么怎么来做这个讲座呢?可能经过这10年的刻意训练,我在构思讲座的时候,我就会用图的形式来呈现。也就是说在我脑子里头出现的是一张图,它已经变成我的一种思维习惯了。

 

赵然老师,还有我们经常一起开会的一些朋友知道,每当会议上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往往会画一张图。它已经变成我的一个思维习惯了。其实我所说的文字沙盘,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思维方式。但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介绍。 

 

所以用这张图是想告诉大家文字沙盘是从哪来的。主要的一个来源是合作对话的学习给我带来的启发;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二者之间在我身上的一个交汇,呈现为这样一个有形有相的东西。

 

大家看到在我的题目当中,还有一个括弧,括弧里写的是“图网络”。为什么又用了这个概念?图网络是借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当中的一个概念。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图网络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大家看到这个图是什么?

 

 

这就是重庆的地铁。地铁图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图网络。那图网络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是由节点、连边以及节点和连边构成的组块和面构成。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事物可以抽象为图网络的形式。像我刚才让大家看的地铁图。像我们在很多知识结构当中也会用网络图的形式来呈现,最常见的可能是思维导图。当然我下面也要讲到我所做的文字沙盘和思维导图、视觉引导看起来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又不太一样。

 

那么在心理学当中有没有图网络?请大家思考一下,心理学当中我们学习到的知识、理论、技术当中,有没有见到过以网络图的形式来呈现知识的情况?

 

 

 

这是一张家谱图。家谱图里头有节点和连边。当然家谱图是非常结构化的、清晰的,如何画有一定之规。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树状的结构,从祖先到爷爷辈,到父辈,到自己这一辈还有旁支。

 

 

 

这个其实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图网络。如果有学习过叙事心理治疗的人应该能认得出来这张图。这个上面的点就是支线故事和主线故事,连线就呈现了一种趋势或者说心态。当然在叙事心理治疗当中还有一个图,叫做叙事治疗的“意义蓝图”和“行动蓝图”,二者也是点、边、连线构成的。

 

也就是说,图网络在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在心理学当中一直都有。但是我做的文字沙盘又不太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我给大家呈现几个我做过的案例。

 

其实我在腾讯视频上面有14个完整对话过程的案例。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腾讯视频上面搜索一下“文字沙盘”,就能看到14个案例。每1个案例大概1个小时,是一个对话过程。对话过程听到的背景声音是我和当事人的对话,而画面就是文字沙盘。当然现场展示的其实是最后的结果。因为在跟当事人对话的过程当中,我在不停地画,最后聊完了以后就变成了这样一张图。

 

 

 

大家能猜出来我是从纸张的哪个位置开始画的吗?从哪开始画会比较方便?是的。从中间开始画。为什么从中间开始画比较好画?因为四周空间大,不会受约束。

 

当事人一开始谈的是什么呢?他的议题是要谈跟女儿的关系,他希望可以把关系经营好。他认为孩子有拖延症。然后我们就开始聊了。虽然大家看起来会有点乱,我自己在看的时候觉得还是很清晰的。我的咨询记录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记录的,这大概从10年前开始。

 

从宣纸到iPad,所以现在我在与当事人对话的时候,他可以同步看到我的记录。画的过程当中会用不同的颜色。文字沙盘就是以刚展示的这些图来呈现的。这背后有合作对话的学习,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字沙盘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从图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就是这些点之间的关联。所以我在面对着一个当事人跟他聊天或者对话的时候,他如果同步地也看到这张图,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当事人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新的可能,这些新的可能性就是新的连线。 

 

这些连线就是关联。讲到关联,就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关联性思维”。这个概念其实是西方的一些汉学家,他们总结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哲学的思维特征时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这些汉学家包括大家看到的葛瑞汉、葛兰言、安乐哲。如果大家对于他们的理论感兴趣,可以按图索骥去找 。

 

 

这是西方人站在他们的视角看中国人的思维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时,总结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叫做关联性思维。其实我们从小就在关联性思维的训练当中,但是我们可能很少去反思这一点。

 

我想问一下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太阳除了“太阳”这个名字,还有哪些其他的称呼吗?太阳跟乌有关系吗?如果大家查一下中国的古代诗词,太阳的名称就有几十个。我们会看到很多意象跟太阳有关,比如这个“乌”指的是一种神鸟,是太阳的别称。在我们的文字尤其是古典诗词里,这种关联性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说我们传统哲学当中的“阴阳”,阴和阳就是一种关联,是一种相对的关联。所以我们其实是在这种关联性思维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但是我们可能很少去回顾这一点。

 

到底什么是关联性思维呢?有一个学者叫刘耘华,他总结关联性思维是强调事物之间的共生,也被称之为共识和互动的思维。关联性思维方式强调的是整体、直观和生命体验。与它相对的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就是逻辑和因果,这更多体现为西方的思维方式。 

 

当然,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很多种提法,前面提到的是一种。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有一种特点就是关联,在很多事物之间发现和建立它们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共识的、共生的,也是不断在变化的。像我们提到阴阳的时候,它不是固定的,是在时刻变动之中的。关联性思维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

 

前面提到文字沙盘其实是我一个刻意的实践,大概从10年前开始。因为我发现在跟当事人对话的时候,把一些关键词记录下来,不断的去追问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似乎能够引发很多新的联想、新的创意。所以我就开始刻意地这样去做。当然一方面在刻意这样做,另外一方面又在进行合作对话——更深入的学习。

 

当初我并没有想到这二者之间会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某种关联。当时,我为了学习合作对话,又去学习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可以说是对后现代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基本上对后现代心理学的几个流派都有影响。当然对后现代心理学影响比较大的哲学家有很多了,包括对叙事影响比较大的福柯,还有像萨特、海德格尔等等。但我觉得影响最大的是维特根斯坦。所以在10年前我开始学习合作对话时,同步也在阅读维特根斯坦的书。一方面在实践,一方面在读,一方面在学合作对话。

 

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就读到了几篇文献,突然有点“打通了”的感觉。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当然是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而来,叫做“关联式概念分析”。与关联式概念分析相对的是“还原式概念分析”。在讲关联式概念分析之前,我先说一下什么是还原式概念分析。

 

我们基本上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尤其是理科的学历教育,都是还原式的思维方式。最典型的像物理、化学、数学等等,就是用概念不断地去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用概念不断地去发现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什么。像这样不断的还原、去追究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用语言去概括世界的本质,这种分析方式典型地就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的方式称之为还原式的思维方式,它更多的是在一个概念内部的不断深化,然后建立起来一个概念的非常严密的逻辑。所以大家看每一个学科内部的逻辑体系都是非常严密的。在这个逻辑体系体系之内,大家都是不言自明的,彼此都能沟通。也就是说在这个知识体系里建立了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框架。这是还原式的概念分析。

 

与还原式概念分析相对的,就是关联式概念分析。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当中并没有“关联式概念分析”这样一个词汇。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当中相关的一个概念,或者说维特根斯坦提出来的概念是“家族”或者叫“家族相似性”。这个概念稍微有点难,我简单讲一下。

 

还原式的概念分析认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边界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这也是科学努力要去达成的一个目标,希望通过语言和概念去探索世界的本质,反映世界的本质。当然前期的维特根斯坦也持这样一个观点,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基本推翻了前期的观点。后期的他认为语言是个非常任意的存在,语言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是变动不居的。所以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破解了语言的虚妄。

 

所以有时候我会给我的学生讲,简单来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尤其是后期的语言哲学,类似于《金刚经》当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看到的这些名词都是变动不居的。当然他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思维实验的方式让我们破解。如何破解呢,就引入了“家族相似性”这样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当然“家族相似性”也是一个比喻。比方说在一个家里有兄弟姐妹七八个人,可能老大跟老二有点像,老二跟老三有点像,老四跟老五有点像,但老大跟老五一点都不像,但他们是一家人。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性”这个概念来代表某一个概念,它不是代表着某一个事物,它是把很多有关联的事物归属到这个家族里头。这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和语言的使用有关。

 

所以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每一个词是在每一次被使用的时候会赋予新的意义。也就是那个词,它所代表意义是变动不居的。我们如果来看一下语言发展的历史就能看到一个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会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旧的意义也可能就流失了。语言不过是个载体。当我们把语言放到时间的长河中,就能看到它的变化。

 

我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些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不同含义的。比如说“同志”“小姐”“表叔”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期下是有不同含义的。维特根斯坦因为家族相似性让我们看到某个概念,它所代表的事物可以是任意的。那这对于我讲的“对话”有什么意义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当事人他在一开始说,他面对自己弟弟的状况非常的担心和愧疚。他用了“担心和愧疚”这样一个概念形容他的状态。他在一开始讲担心和愧疚时,在他内心联想起了很多事情。当谈话深入以后,我会时常问他,“聊到这个地方,你再回过头来看担心和愧疚,你有什么想法?”很有趣,你们中可能有些人也会有这种体验,随着对话过程的进行,他一开始说的这个事情的背景发生变化了,这个词原来在他的很负面的情绪背景下,连接着一堆不好的事情;但是随着对话的进行,就好像视框转换了,当视框转换了以后,它背后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所以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这个图。 

 

 

也就是说,一个词、一个符号,它在不同的背景下,它的意义可能完全不一样。每个当事人到我们面前的时候,他开始说一件事情,这不是孤立的,这个事情一定跟很多其他的事情有关。所以我用这个图来解释一下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性。某一个概念或词汇它可以代表很多东西,可能在其他地方又会再出来一个东西,代表其他之前没有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也很好解释,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非常困难。就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同样一个词,但是赋予了非常不同的含义。比如,大家想一想,你和你的爱人从相识到相恋,到结婚,到现在,可能有十几年、二十几年。从你第一次说“我爱你”到现在还在说“我爱你”,这三个字从字面上讲是一模一样,但你想一下自己每次讲时你的心态,你的联想,你背后赋予它的意义是不是会不一样,哪怕这都是你本人说出来的、相同的三个字。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去注意这种差异。

 

所以维特根斯坦有个说法,他说字典是个非常粗暴的东西,字典里头的那些字就有点像人体标本,我们看不到变化。其实字典是什么?字典不过是人们的一个认同和共识。这一段时间我们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所以我们对一些词赋予了一致的一个理解,如果没有这个一致,大家很难去沟通。

 

所以维特根斯坦在讲到语言时候谈到了语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字典的方面,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关注的是字典的方面——就是我们一致、共识的部分。但其实维特根斯坦更加强调的是语言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它变动不居、变化莫测的内容。正是因为语言的这种变化莫测,它才使得我们在对话当中的创造性变化有了可能。

 

所以当一个当事人来的时候说他担心和愧疚,因为有了这样的学习,有了这样的训练,我并不会认为这是唯一的可能。我就跟他聊,聊到最后就会发生变化,担心和愧疚就慢慢地没有了。这个案例在腾讯视频上面也有,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找——“从担心和愧疚到最后变成什么?”这是疫情期间的案例,就是因为疫情的发生,导致家庭的一些状况才出现当事人的担心和愧疚。

 

 

 

大家可以看到最后我用了绿色,当事人自己变得更成熟了,他表示要尊重弟弟,要和弟弟之间分开一些,要更轻松。因为原来虽然各自有家庭,弟弟也结婚了,但他依然很牵挂。到最后当事人表示要建立更多的界限感,要在心里头把原先黏在一起的分开,未来要慢慢分开。当他有了这样一个慢慢分开的过程,再回过头来看他的担心和愧疚。这就是图的好处——让他自己置身事外去观察他的变化,去看到他是怎么思维的。

 

总结一下,文字沙盘背后最核心的东西是——关联,不断地在概念之间建立新的关联。

 

关联式的概念分析有哪些特点呢?有一个西方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总结:关联式的概念分析是把概念放在一个全局的概念网络当中去处置,而不是逐个讨论。

 

所以我在对话的时候基本上抓住一些关键词,然后去追问当事人。这些看起来是很好操作的。当然我发现有的初学者上手蛮快的,抓住一些关键词,然后去建立关联。有的人可能觉得手忙脚乱、有点来不及,可能得慢慢来。尤其是初学的人不要着急一开始就画。我以前刻意训练的时候也往往是聊了大概半个小时我才开始画。虽然是半个小时才开始画的,但这并不表示我脑子里没画。其实我开始跟他聊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在出现各种各样的图。

 

大家看到的图是比较复杂的,是我现在的做法,因为从一开始就记录,所以最后这张纸就记满了。我在若干年前,记录的大概就类似于这样。看这个图。

 

 

 

你看妈妈聊的是她和女儿之间关系的一个事,大概聊了半个多小时,我就说,“我听下来觉得好像你提到了你和你大女儿的关系,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影响你大女儿的到底有哪些因素?”这就包括爸爸妈妈、她的课业、疫情、老师、年龄、同学朋友,还有她自己的想法。因为她现在已经是个中学生,逐渐地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她还有个妹妹,妹妹也会对她有影响。

 

我不仅会问这些因素对女儿有什么影响,我还会问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影响。比如说妈妈和妹妹之间,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对她有没有影响,爸爸妈妈和老师之间有没有关联?总之,就是影响孩子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所以我在几年前是只是画一个简图,到总结阶段我才画图。但现在,主要是为了教学,我从一开始就画,让大家看到我的思路是什么,也能够看到对方的心路历程。能够看到我的思路,能够看到对方的心路,这背后的套路有点难。

 

当然我说的“难”可能跟我们以往的学习习惯有关。前面我给大家呈现的这个图是不是高度结构化的?你只要学过一次就知道怎么画了。但是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结构化让我有所排斥。大家看我画的图是什么样的——任意的,没有结构的。可能正是因为这种表面上没有结构的图,我对它的内在灵活性更加喜欢。

 

其实我所做的文字沙盘跟合作对话的学习非常有关联。比如说一个人他学的是精分,或者说学的是认知行为,或者其他流派,他能不能用这种文字沙盘的方式跟当事人进行对话并进行记录呢?完全可以。只不过他画出来的图背后一定有他那个学派的思维做支撑。而我画的这个图就跟我学习合作对话的思维有关。所以文字沙盘背后的这种任意和灵活也和合作对话的那种任意和灵活有关。

 

合作对话是一个没有技术的流派,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个哲学观。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一点无法为法、法无定法的感觉。在我看来,文字沙盘其实是我学习合作对话的思维方式以后的体会和内化所形成的实践方式,是自己的一种摸索。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造性,你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了以后,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有自己的创新。

 

最后,我来概括一下我做文字沙盘的感受。

 

 

 

当事人被问题所困扰就像坐井观天一样,他看到的东西非常局限。这个“井”代表的是他内在的思维方式。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当事人跟你对话时,他如果讲的是问题,他讲出来的就会全是问题,好像他是灾难王子。因为在这个视角下,他看到的视野就这么大。他的视角决定了他会看到什么。而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可能就由井底慢慢到了井外,然后到了山顶。当当事人到了山顶以后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思维视角发生变化的过程,视角的变化就带来语言的变化、词的变化。

 

所以在合作对话当中特别关注语言和词的变化。借用维特根斯坦一句话:一个新词就好像一个种子播撒在了讨论的土壤里。有时候没有新词怎么办呢?没有新词,其实我们可以说,“你虽然说的还是这个词,你的心态,你的想法有时候可能会有微妙的差异。”有时候可能连当事人都觉察不到这种差异,那他可能体会、领悟的比较慢。过后他依然会觉察到这种差异。 

 

 

 

我分享一个当事人做完文字沙盘一个月以后给我发的信息:

 

海波老师,您好!做完文字沙盘这么久了,好像发酵了那么久。那次跟您的对话,当时我没有感受到那么多的有效刺激,但是我发现它是一个慢慢的长久的作用。最大的感受是您给我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我发现之后我再看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思维的变化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时间也到了,谢谢大家!

 

老师的高度决定你的视野,想让学界一线大咖带你学完热门心理流派,走上正确的心理学道路吗?扫码添加客服,永久浸泡学习;各流派专家不定时空降,帮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眼界高人一等,技术胜人一筹!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