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逐字稿系列 | 治愈原生家庭的伤,才能自我进化(上)
2021/01/07
1465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逐字稿系列陆续发布中,后续内容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客服,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免费拿!

 

 

当社会越来越开始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时,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出现一个词“原生家庭”。诚然,许多人的情绪和性格几乎都有原生家庭带来的烙印,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然而,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并不只是伤害和限制,同时也蕴藏着足够我们自己创造想要的生活的旺盛的生命力,如何正确看待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并借力实现自己理想的生活,是值得思考的。

 

各位全球的小伙伴,大家上午好,这里是第14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心理会客厅直播现场,我是广播台的主持人薛琦,很高兴跟各位见面,今天这个话题是我个人也非常感兴趣的——原生家庭,因为这个词这些年特别受关注,也特别火,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今天请到现场的两位专家,主讲人是王明姬教授,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欢迎王教授。

 

对谈人郭勇教授是原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北京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秘书长,欢迎郭教授。

 

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确实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碰撞,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而更加关注的是很多人认为自己的问题就出在原生家庭,我们该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去治愈?

 

首先请王教授分享的主题是“治愈原生家庭的伤,才能自我进化”。

 

王明姬教授:

 

全球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王明姬,很荣幸能够参加中国第14届心理学家大会,并且在心理会客厅作为今天的主讲人,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治愈原生家庭的伤,才能自我进化”。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呢?

 

我自从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毕业之后,在这10多年当中,除了做自己的科研工作之外,其实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一件事,就是心理学的科普工作。

 

我出书,办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包括参加各种各样的主流媒体,担任演讲嘉宾,在各种情境下,我都努力地想运用心理学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在做什么?心理学可以如何去帮助到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10多年的实践经验当中,有这样一个话题会被反复地提及,就是“原生家庭”,我总感觉一个人就像是一棵树,而原生家庭就是那棵树扎根的土壤,是不是土壤出了问题之后,这颗树一定就会从内部出问题?一定就会坏死呢?这也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希望在今天短短的半个小时分享内容当中,让大家能够对应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从原生家庭当中汲取力量,治愈伤痕。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给大家分享三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是中国家庭的八种暗伤,治愈总是先从自我觉察开始的,我们先来找一找在中国的百姓家庭当中特别经常能够发现的一些现象,在自己家里面是不是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第二个话题是怎么样去跟原生家庭握手言和,我们都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生在哪里,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是谁,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只是被动地承受着家庭给我们的各种各样的影响,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是可以回过头去主动跟原生家庭握手言和的。

 

第三个话题是学会疼爱自己的策略,在原生家庭功能不够健全的环境当中长大的人,可能内心中对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苛责,包括自我概念方面的认知,还可能会影响到社会交往、婚姻家庭、养育孩子。

 

很多事情的改变一定是先从自我的层面开始的,从自我的改变开始,所以今天给大家提供几个自我改变的小策略,希望对大家能够有用。

 

先来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大约在两年前有一篇网络热文在全网刷屏,主题很长,是《北大毕业的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这篇文章直接在全网引爆了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叫做“原生家庭会伤人”。

 

如果是我,我会在后面打一个问号,即“原生家庭真的会伤人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案例,王猛曾经是四川某地区的高考状元,80后,属于别人眼中的学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本科是在北大读生物专业,是我的师弟。

 

王猛因为觉得自己性格上有一些不太好的方面,所以选择研究生考到了美国排名前50的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专门去攻读心理学的研究生学位,希望能够借此去解决自己遇到的心理难题。

 

可是学了心理学之后,他把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全部归咎于父母这些年来对他的控制、冷漠、不够关注,于是10年内他只回了一次家,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更是在几年前发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这些年对他的种种不在意,然后删掉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就此人间蒸发。

 

到底是什么愁什么怨,这个人就抛弃了他的亲爹亲妈呢?跟大家分享几个王猛一直在抱怨的小事。

 

比如王猛说自己上小学时候丢了作业本,找回来之后发现被同学在上面乱涂乱画,妈妈的回应是,“现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吧?”

 

王猛上高中的时候向父母反映,调座位之后自己周围的学习环境变得很糟糕,想让爸爸去跟老师沟通调换回去,可是爸爸教训他,“你必须学会和任何人相处,凭什么让学校优待你?就凭你学习好吗?哼!”

 

王猛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嘲笑,那种嘲笑声伴随着他整个的求学生涯,直到成年后都感到这种嘲笑还在耳边。

 

所以在王猛的心目中,他始终觉得父母是如此冷漠无情,他认为妈妈对外界所有伤害他的人和事的反应都很冷淡且无动于衷,他认为爸爸只会反过来责骂他,从来不顾及他的感受。

 

曾经有记者采访了王猛的妈妈,问她怎么看待儿子的这种不原谅?

 

妈妈是一脸懵的表情,和记者反馈说,“我到今天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说我控制他,我怎么就控制他了?”

 

一边是愤慨地选择割裂原生家庭的儿子,一边是莫名其妙、满肚子委屈的父母。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真的在提醒我们要深思这个话题——原生家庭真的会伤人吗?

 

基于这一点来分享一下在中国家庭现状当中能够看到的八种潜在的隐患或暗伤,这些隐患或暗伤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上,让我们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爆发冲突。

 

第一个暗伤是家庭当中通常有个过分严厉的父亲,过分严厉指的是父亲很少去赞美自己的孩子,因为中国的父亲在观念中一直觉得“严是爱,松是害”,如果赞美了孩子,夸奖了孩子,就会给孩子带来“骄傲使人落后”的影响。

 

所以有的孩子就一直在抱怨说,“我这么努力,就是想得到爸爸的赞美,可是我奋斗了半辈子,就从未从父亲嘴里面听到一句‘儿子,我以你为骄傲’这样的肯定。” 

 

第二个暗伤是家庭当中通常有个过分唠叨的妈妈,我经常听很多人跟我抱怨说,“我妈话太多了,好唠叨、好烦,我回家以后不想听她讲话。” 

 

妈妈们为什么在家庭当中的话语那么多呢?

 

其实可以设想一下,在家庭当中没有人去认可妈妈的付出,反而妈妈会经常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孩子出现任何一点问题,家人就会指责妈妈说,“看看都是你惯的,你平时就是这么惯孩子的,现在出问题了吧!”

 

还有一种情况是家人对妈妈说,“你没必要对孩子那么严厉,我们要尊重他的天性”,对很多妈妈来说,这就是“猪队友”,关键时刻拉后腿。

 

所以好像妈妈在家里严也不对、松也不对,只能通过不停地唠叨、讲话来表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价值,提醒家庭成员自己的尽职尽责,所以在家庭当中通常就会出现一个过分唠叨的妈妈。

 

看过一些心理学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时候重复的次数越多,说服的效果就越差,这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同样的话劝导次数越多,劝导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越差,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的妈妈太唠叨了,所以选择关闭自己的耳朵。

 

 

第三个暗伤是与性有关的话题,在中国家庭中是被严格控制的。

 

很多孩子在3岁到5岁的期间都会问,“妈妈,我是哪来的?”

 

曾经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代父母的焦虑,父母不知道该怎么答可以绕开与性有关的话题,于是很多孩子得到的标准答案是,“你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小河边捡来的,你是别人丢下不要的,我把你带回了家”。

 

父母认为给出这样的答案,似乎可以更容易糊弄过去,可以很好地规避关于性的话题,可事实上这么多年过去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父母威胁孩子最管用的一句话是什么?“我不要你了”。

 

因为从小孩子的内心当中就被根植了一些不安全感,所以当父母一提及“你再怎么样我就不要你了,你再怎么样就别进我家”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当中产生了一种深深的被抛弃的恐惧感。

 

第四个暗伤是把孩子的爱好过分象征化。

 

现在很多家长会用一些比较现实的方式看待孩子各种各样的爱好,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捏泥巴,父母会跟孩子说,“捏泥巴有什么用?可以给你高考加分吗?不能加就不要去学捏泥巴。”

 

很多家庭会要求孩子学习马术或钢琴,因为马术可以显示家庭地位,弹钢琴可以显示非常的优雅。

 

我记得有一次遇到过这样的一对母女,妈妈跟我特别骄傲地说,“我的女儿马上就要考钢琴10级了,她每天在家可以练琴两个小时。”

 

当时我听到觉得很惊讶,那个女孩只有10岁左右,我跟女孩说,“你这么喜欢弹钢琴,真的是很棒。” 

 

结果这女孩一脸不情愿地告诉我说,“因为我妈妈答应,只要我钢琴考过10级,我就可以再也不用练琴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就是让她一段时间之后再也不碰这件乐器,这是一种教育的悲哀,这是家长从比较现实的角度去评估孩子天赋的本能。

 

第五种暗伤是一些父母会把自己的身份过分的背景化,我们不否认世界在迅速地向前发展,做爸爸、妈妈的都特别忙,而且现在很多家庭的夫妻两人都是双职工,都有自己的职业角色,在孩子的一些重要时刻,父母不得不缺席,这种情况下该该怎么样去安慰孩子呢?

 

很多父母跟孩子讲,“因为妈妈在世界500强公司工作,我要去出国谈一个很大的项目,所以对不起,妈妈没有办法参加你的毕业典礼”。

 

或是跟孩子讲,“儿子,因为爸爸在政府的某个部门任要职,所以我要经常出差,周末爸爸没有办法带你去动物园。”

 

当我们给孩子这样解释的时候,其实内心是不希望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母,但这样的解释方式通常就会放大父母的社会背景对孩子的影响,导致孩子会用一部分社会背景来给自己贴上标签,比如“我爸是李刚”这个大家都知道的非常经典的案例,其实就是父母把自己的社会背景、社会身份过分强调所导致的结果。

 

第六个暗伤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出一种父弱母强。

 

当然父弱并不是说爸爸真的就是在家里弱势,而是现在很多的父亲更多的精力是向外的,家庭当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多数时候是由妈妈来进行决策的,父亲也很放心的把家庭当中的一些大权交给了妈妈说,“我们家大事听我的,小事听老婆的,基本上一年也没有一件大事。” 

 

但是这在孩子的心目当中看到的是什么呢?“家里面我妈说了算。”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3~6岁是孩子性别意识的觉醒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向同性别的爸爸、妈妈去形成认同感,所以这个时候女孩会去学习妈妈的坚定、果敢和决策。

 

男孩可能更多会去认同爸爸,学习爸爸的一些做法,比如“我要让着妈妈,我要让着女性”,所以现在的幼儿园里男孩子越来越秀气,而女孩子反而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坚强,甚至有时候还能在幼儿园里看到是女孩在追着男孩跑,这可能就是家庭对于孩子的性别意识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第七个暗伤是隔代卷入造成的关系混乱,因为父母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自己的职场上打拼,所以不得不邀请祖父母进入到自己的家庭当中,祖孙三代的关系就跟一锅粥一样搅和在一起了。

 

祖辈的爷爷奶奶经常嘲笑自己是“自带工资的保姆”,说自己家不仅帮儿女看孩子,还得拿退休金帮儿女去养孩子。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本来是父母跟孩子之间亲密的亲子关系建立的阶段,因为祖父母的介入被冲淡了,甚至可能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关系都是跟奶奶建立的、跟姥姥建立的,而并不是跟妈妈建立的。

 

对孩子来讲,可能同时面对着4个成年人或者是6个成年人不同的养育方式,这个说可以吃,那个说不可以吃;那个说可以玩,这个说不可以玩……孩子也会一脸迷惑,所以当三代人卷在一起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一些隐患潜藏在家庭当中的。

 

 

最后一个暗伤是有条件的爱,容易把孩子培养成“爱无能”。

 

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经常在生活当中听到这样的表述,比如“儿子,你考了第一,你真棒,妈妈爱你”,或是“女儿,你这次英语拿了比赛的冠军,爸爸爱你。”

 

这样的表述听起来似乎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发现,“我犯错的时候你不说爱我,我考倒数第一的时候你不说爱我,我表现好的时候你才会说爱我”,孩子就会感觉到一种有条件的爱,也就是说只有自己的行为匹配上父母心中的需要的时候,自己才能成为父母爱的孩子。

 

“如果我考不上第一,我如果拿不到名次,我如果让父母失望了,我是不是就不配得到你们的爱?”对孩子来说,这就叫“有条件的爱”。

 

父母可能会说,“不是这样的,你不考第一我们也爱你。”可是在这样的表达方式当中,孩子是没有感觉的。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年以后在自我接纳的时候也会面临一些困扰,在接纳自己和接纳别人的时候,也会设定一些条件,比如,“什么是我的成功?我要年薪200万才叫成功,我挣不到200万,就不叫成功。”这就是自己接纳自己所设计的标准。

 

或者恋人结婚前,女方会对男方说,“你说你爱我,那好,咱俩结婚之前把你们家房产证填上我的名字,如果你不填,就不能证明你爱我。” 

 

不管是在接纳自己,还是在接纳别人的时候,我们都在设定一些条件。

 

这些就是中国家庭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隐患或者是暗伤,在有这样的隐患和暗伤的家庭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或多或少在人格、在社会交往、在婚恋观,包括在自己的育儿观方面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我经常见到一些爸爸、妈妈跟我分享说,“我小时候特别讨厌我父母对待我的样子,我发誓长大以后绝对不要变成他们那样,但是没想到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渐渐地变成了我当年最讨厌的模样。”

 

原生家庭的代际传承,有人说就像是打在我们身上的一个烙印,这个烙印是不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呢?

 

或者说我们背负着这样的一个烙印,怎么样往下走呢?

 

我个人并不认同的是,许多人牢牢抱住原生家庭的伤,四处抱怨说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如何如何,所以自己才变成今天的样子。

 

我的个人建议是当我们成年之后,需要跟原生家庭去选择一种和平共处的方式,如果父母有这样的意识、有这样的意愿,可以通过家庭治疗来完成,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方式去追本溯源,去寻找全家人共同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方法。

 

但是父母大几十岁了,他们未必愿意去通过家庭治疗来向儿女去承认自己当年的某些所谓的错误,这时候作为儿女来讲要做的是自我疗愈、自我成长,用自我的学习来推动自我的进化。

 

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去看待原生家庭呢? 

 

第一,绝对不能像王猛那样用逃离去解决问题,逃避是一种心理防御的机制,但事实上并没有解决亲子之间真正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给一些高三的孩子做咨询,他们有时候会聊到说,“我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不管什么学校,也不管什么985、211,我就要填一个离家最远的学校,以后就留在那个城市,再也不回来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希望通过逃离原生家庭去摆脱父母给他们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这种方式我并不建议。

 

第二,要尝试理解与共情。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职业都是需要持证上岗的,比如律师上岗之前要考律师证,会计师要考会计师执照,很多职业上岗之前好歹有个就业培训,只有父母这个职业是终身的,而且没有岗前培训。

 

所以父母当年在养育我们的时候,其实也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索着成长,他们爱我们,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或者正确表达对我们的爱,他们可能爱我们爱的掏心掏肝,但是嘴上却很吝啬给我们一句肯定性的赞美。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案例,是一位女性朋友一直在跟我抱怨说,“我觉得我爸爸不爱我,我觉得我爸爸恨我,这让我特别没有价值感。”

 

尽管这位女性现在已经30多岁,在一个特别棒的公司拿着很高的年薪,有车有房,但是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直到有一次她生了很严重的病,需要做器官移植,她的爸爸对医生说,“把我的肾脏切走,如果一个不够,两个全部都切走。”

 

恰恰是在那一刻,女儿才意识到爸爸是爱自己的,爸爸在用生命爱自己,只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

 

所以尝试着去跟父母做这种理解和共情,我们总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能很多时候只有我们自己真正当了父母之后,回头来再想,当年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过分去苛责父母。

 

第三,不必全盘否定自己的原生家庭。

 

的确原生家庭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成长当中的挑战和困难,甚至会让我们的童年变得不是百分之百的快乐,可是如果全面否定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其实也是在全面否定自己成长过程中那些曾经有过的点点滴滴的美好,我们都需要看到那些正面的、阳光的东西,而不是只盯住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或者伤痛,不要去做全盘否定。

 

现在不少人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在指责自己的原生家庭?”

 

恕我个人不客气地说,恰恰是因为有一些人对自己的现状不够满意,不敢去面对自己成年之后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于是原生家庭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借口,自己可以躲在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之后,给自己的不完美找一个完美的借口。

 

家庭是人生的起跑线,父母是我们成长的土壤,就算我们的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那么通情达理,就算他们小时候陪伴我们的时间远远少于别的父母陪伴他们孩子的时间,就算别人的孩子成长在一个民主开明的环境当中,就算别人起跑比我们早一些,我们是不是就要停止奔跑呢?答案当然是NO。

 

换句话说,不管别人比你领跑了多少,不管你比别人晚跑了多少,在生命的过程当中,我们只能选择更加用力地向前奔跑。

 

所以从今天开始,如果有的父母能够看到、听到今天的这场主题分享,愿意通过家庭治疗,愿意通过心理学去解决和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如果父母没有这样的意愿,我们也完全可以从自我进化开始,学会梳理跟父母的关系之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疼爱自己,在这里也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停止自责,学会欣赏自己。

 

在父母比较严厉的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用比较严厉的方式去对待自己,往好的方面说这叫自律,有时候会带着一点点自虐,会把一些不好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比如说懒惰、愚蠢、不思进取等等。

 

可有时候我们犯的错并没有那么不可原谅,所以学会欣赏自己身上那些独一无二的东西,选择对自己宽容一点。

 

第二,每天留几分钟给自己做冥想,让身心放松。

 

任何时候、任何时间,当你觉得你的生活已经绷得像一根紧紧的弦的时候,你都可以找到一个安静的、不受打扰的地方,以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坐下来或者躺下来,放空思维,哪怕只有5分钟,都会觉得神经没有那么紧绷了,不要让自己活得像一根绷紧的弦,你的身后没有什么在追赶你。

 

第三,拿起镜子学会自我赞美。

 

镜子是一个特别好的工具,方便我们去进行自我暗示,每天早上起来可以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跟自己说,“hello亲爱的自己,又是美好的一天,今天我会加油的。”

 

每天晚上对着镜子说,“今天是很疲惫的一天,虽然我今天犯了一些错误,不过干得不错,继续加油。”

 

学会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镜子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第四,学会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很多时候有人会说,“我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逻辑,而问题在于人与人之间就是有这么巨大的差异性,一个人做到了别人就是可能做不到,所以选择去包容别人,当我们对别人有更多的包容度的时候,对自己也会慢慢地放下苛责。

 

包括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相要好、身材要好、体育要好、学习要好、接人待物要有礼貌……方方面面都要特别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期待,但并不是我们接纳孩子的标准,当孩子的表现不如我们想象的时候,怎么样去接纳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就像接纳曾经不完美的自己一样。

 

第五,多给自己留些耐心。

 

所有的自我改变都是一种内部的进化过程,显然不是两三天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断地、慢慢地去改变,终有一天就会发现蜕变成了不一样的自己,千万不要只尝试了一两次之后就告诉自己不行,改不了,那是因为尝试的还不够久。

 

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准备的关于原生家庭的一些话题,里面有这10多年我从事咨询、从事研究的一些感受,还有一些案例,希望这样的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别人的故事可以去警醒我们自己,让我们去觉察到每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可能都会有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的地方,但是今天的自己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而心理学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自我成长的工具。

 

这是我自己的工作室,其实就是一个公益的发布心理学科普文章的地方,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

 

最后再次感谢驻马店市政府,也再次感谢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组委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跟全网的朋友一起来分享原生家庭的话题,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老师的高度决定你的视野,想让学界一线大咖带你学完热门心理流派,走上正确的心理学道路吗?扫码添加客服,永久浸泡学习;各流派专家不定时空降,帮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眼界高人一等,技术胜人一筹!

 

 

 

本文经过音频整理而成,未及嘉宾审核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