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逐字稿系列 |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
2020/11/18
1932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逐字稿系列陆续发布中,后续内容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大会社群等候发布,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免费拿!

 

 

老师如何管理学生,是温暖如妈妈还是亲密似朋友,亦或是严师出高徒?孩子总是状况不断、问题多多,甚至出现网络成瘾,老师和家长又应该如何处理?中国心理学家大会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学教授迟毓凯老师和曾海波老师,和大家分享孩子的“教”与“管”。

 

 

主持人:

 

这里是第14届心理学家大会的活动现场,我们接下来要分享的话题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

 

现在介绍两位大咖,首先介绍的是主讲人迟毓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欢迎迟教授!

 

再介绍一下我们对谈人曾海波博士,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欢迎曾老师!

 

现在有请我们的迟教授为我们先来分享一下您对于这个话题的心得体会。

 

迟毓凯教授: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学生管理的话题。今天这个节目内容是全球现场直播,可能很多在线看直播的人都不一定是老师。那我们今天讲的不仅是作为一个老师怎么来管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基于学生,基于孩子,基于小朋友心理发展教育者的定位问题。其中有一些内容跟家长教育孩子也相关。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关于这个话题首先牵扯到几个问题。

 

第一个,老师要在学生面前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为什么同样的话。有的人教育孩子就起作用,有的人教育孩子就不起作用,这是第一个问题。所以作为老师,在别人是心目中呈现的形象不恰当可能就不行。

 

第二个问题,怎么管?“怎么管”不是说那些常规方法——基于学生的,基于孩子的心理。在了解、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之上怎么去用相应的兴趣策略去影响他。而是如何利用心理学去“对付”一个熊孩子?

 

第三个,可能我们要略讲了,主要是怎么样利用心理学去带一群孩子,这就是班级管理。

我们重点讲前两个。第一个就是谁来管?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孩子面前要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有的家长或老师就会说:“我这人就实在,我是什么人就成为什么样,行不行?”当然不行,为什么?因为教育者本身是一种社会定位,社会角色,我们需要去扮演好自己的这种角色。

 

我们在孩子面前和在母亲面前,以及在老公/老婆面前的状态,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第一个是老师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能起作用。也有人会说:“成才什么样,我不管你什么样,我只要你错了能听就行。”这个很简单,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去听另外一个人的话?

 

所以第一个我就讲影响力。我们管理者要有影响力。有影响力就代表你会听我的。一个人会听另外一个人的话,无外乎三种:

 

第一种是,“你牛我佩服你,我听你的。”听领导因为佩服领导。

第二个,“爱他,所以我也听他的。”不管他说得对不对。

第三个怕,老婆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所以不得不听。

 

所以一个人要想让另外一个人听“你”话,或者有什么让人佩服,或者让人喜欢或者让人害怕。这三种能力都有,那更好。 

 

但讲到这里有人会说,当家长也好,当老师也好,迟教授讲又让“我”有能力,还让“我”有魅力,要让“我”有威慑力。这三种能力都有,“我”为什么做个老师,干什么不行。珠三角、北上广深、长三角,哪个大企业去做个高管,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的家长、老师定位,会累死。所以要注意,心理学不是说我们真的多么牛,我们影响一个人不是因为真的多么牛,而是我们在他心目中牛不牛。我们在其他人心目中有了“牛”这个定位,自然就影响他了。

 

这里有个心理学概念——重要他人。就是一个人在心理发展成长过程中对“你”起过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那么谁会是我们的重要他人呢?一般而言离不开这样几个人,父母、老师、朋友、老公或老婆。现在成年人家庭负担很大,所以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还大不大?可能就没有老公或老婆大了,甚至没有孩子影响大。这说明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心理成长是在变化的,他人的重要程度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做教育工作者干什么?就要研究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发展,按照孩子发展状态上的变化,研究他的重要他人来定位自己,这是我的基本思路。

 

比如,父母什么时候重要?小时候,幼儿、小学之前。那个时候做父母是非常爽的,不管当爹的、当妈的有钱没钱,有权没权,只要是我爸妈,天底下最牛。孩子每天围绕在父亲身边,满眼崇拜、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爸爸,为什么天上有太阳,为什么月亮圆了又缺,我是从哪里来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当爸爸的愿意答就说两句,不愿意答都有个标准答案:“去问你妈”。但是很可惜,好景不长。

 

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后,家长地位迅速下降,谁的地方上升了?老师。所以全中国的小学生都有个共同的口头语:“我老师说……”。不管是心理学家、主持人也好,再牛的家长都没用,孩子只听到老师的,他认为老师最牛。

 

到小学高年级,老师的地位也下降,谁上升了,朋友。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当他朋友面严厉地批评孩子。不是因为孩子怕家长批评,或者怕老师批评,而是他被批评的时候有很多朋友在看。这个时候,他会觉得被老师或家长批评,显得自己在朋友、兄弟面前很软弱。所以他会为了他的“荣誉”而战,一定要跟批评他的人对着干。所以老师批评中学生,都是把他叫到校园某个安静的、隐蔽的角落,一对一。人生是在发展和不断变化的。 

 

所以我们当家长、当老师就得有一个变化。好多朋友圈看的公众号文章会要求家长要这样、那样。其实所有教育学命题要成立是有条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在哪个发展阶段。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老师要有不同的定位。什么样的小学生老师受欢迎?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因为小学生那个阶段,刚离开家庭,对家庭温暖还有所依恋。就希望遇到一个能关心“我”,像妈妈一样爱“我”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对中学生可能就不一定行了。因为中学生正处在什么阶段呢?他们正处在亲子关系紧张的时候。在家就对妈妈意见比较多,最讨厌妈妈唠唠叨叨。结果一到学校又发现一个妈,又是唠叨唠叨,他会觉得烦死了。所以说中学生老师如果像妈妈一样,有的时候就会事倍功半。老师事无巨细的展现母爱,在小学是没有问题的,中学这样的师生关系就不一定合适。

 

中学生喜欢什么老师?实习老师。他们的特点是不像个老师,像个朋友一样。他没有老师的架子,所以中学生愿意跟他交朋友,把一些心里话事无巨细地讲给实习老师听。

 

实习老师不受小学生喜欢。因为他不像老师,小学生最重视老师的话,实习老师却不像个老师。所以多数情况下实习老师在小学能教课,但是管不好班级。一般实习老师到小学的时候,往往是他在前面讲课,班主任要在后面作阵。因为实习老师管不了课堂,掌握不了课堂纪律。所以说中学跟小学老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很多针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培训,要让他们知道,不同年级的孩子接受的可以被影响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小学阶段,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多管,小学生希望老师管。小学老师不能乱说话的,有老师说同学们坐好,小学生能坐好。并且他坐好了,看到同桌没坐好,老师不管还会难受,所以他会报告老师,让老师管。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学生最容易找老师告状,他希望老师管。

 

另外小学老师要充满自信,小学生家长也是一样。如果小学老师实行民主,问学生怎么做,小学生是不知道应该商量要怎么做的。一般都是老师直接拍板就定了。小学生还经常会说老师好牛,老师好伟大,对吧?所以当小学老师管学生需要什么特点?要充满自信,说什么都要充满自信。小学生需要的就是一个伟岸性的权威性的人物。

 

到中学就不一样了。中学生家长并不是说都要读个博士,都成为教授,出几本专著。不是老师或家长一定要多有能力,而是在中学生心目中能不能。

 

我们看到很多受学生欢迎的中学老师都有绝活。比如说史上最牛数学老师,不用圆规、拿粉笔直接在黑板上画圆,比圆规都圆,这就是史上最牛的数学老师了。史上最牛的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画地图,画的非常像。实际上画地图画的再像,也不会有PPT像,这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重点不是说画地图、画个圆,而是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本事,学生把老师当偶像,这样老师说的话就起作用了。教育工作就容易推动了,就容易影响孩子了。中学生觉得有绝活很有魅力。有魅力指什么?中学注重打扮,老师也得注重点形象。青春靓丽的帅哥美女老师,学生就喜欢,他们教育学生就占优势。

 

还有一个特点是是“有特色”,在遵循主流价值观之外,又有自己鲜明的做人做事风格。这种老师学生喜欢、社会认可,家长也赞同。

 

还包括有共同语言、够意思。这个比较难。当老师对学生够意思,对学生好的时候,学生会怀疑:老师对我好,是真的对我好呢,还是我好了之后,赚奖金。所以他会去想老师的动机问题。就像一个金牌王老五,有人爱上他,他就怀疑是真的爱他还是爱他的钱。学生也一样。所以要注意老师对学生好,有爱心有耐心,但学生不见得领情,老师的难点就在这里。 

 

不同阶段的学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老师也要有不同的定位。

 

家长也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小学之前家长作用非常大,家长自己带的孩子能早教尽量早教,越早教越好。很多有钱有文化的人,年轻的时候打拼事业很忙,把孩子放到家乡由老人或者亲戚来带,到小学接过来,这个时候再教育就会很麻烦。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听老师的,家长说话不起作用了。

 

小学阶段,如果家长认为小学老师说得不一定对,但是千万不要对孩子说老师说的不对。因为不管老师说得对不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只听老师的,家长说得没有用。在小学阶段,家长要尽可能跟老师合作。

 

中学阶段家长放低姿态,跟他交朋友。因为中学阶段他只认朋友。

 

所以当家长、当老师的定位都根据什么?是要根据孩子心灵发展的变化,家长和老师产生相应的管理模式、教育模式的改变。

 

第二个,怎么样利用心理学去对付一个“熊孩子”。怎么样对付熊孩子,很简单,就一个目标:让他说话,他不说话不行。因为不说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影响。所以要让他说话,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让他说话?

 

先想想我们自己愿意跟什么人说话?很简单,我们愿意跟和我们相似的人交流。新老朋友一见面说老乡最好交流。不管是哪里人,不是老乡,拉成老乡。比方说都是辽宁人,纯老乡。黑龙江的,东北老乡。河南的,北方老乡。湖南的,在湖南工作过几年,咱也算半个老乡。海南的,我前任女朋友就是海南的,咱也算半个老乡。找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共同点,不由自主就开心了,因为找到了共同点,意味着被理解、被认可。

 

教育影响的一个前提是能不能理解他,怎么表达理解?共同点就暗含理解。找共同点就意味着先跟后带。跟就是教育思想工作先对他的现状表达理解和认可。带就是带你的教育目标和方向。先跟着他走,然后再把他带到你所希望的方向上去。

 

我专门研究过老师们怎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看了很多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案例。其实暗含着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思路。很多老师教育孩子一般都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孩子,老师会说:“老师在你这样一个年纪也怎么样。”所以找个共同点表达理解,先跟着他,“然后只不过老师怎么样就走出来了,所以也建议你怎么干。”这叫后带。都是这个思路。

 

“先跟后带”也不能滥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说“老师在你的年纪也这样,老师在你的年纪还那样”。这样学生也不佩服,影响老师的个人形象。很多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在这个年纪有一个要好的同学,他怎么样”。就找一个万能的同学,情况有多坏,“但他都能跟老师成为好朋友,所以你也不例外。有些话就跟老师说。”

 

接下来的问题是,先跟后带,“跟”什么?最好跟经验。比如说孩子受委屈了,我们可以说:“你不知道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受到委屈怎么样,比你还严重。”或者“我当年有一个比你更惨痛的经历”。这孩子就会马上就愿意跟家长或老师交流。但如果我们说的是“我理解你”这就没有意义了。而“老师当年在那个时候也遇到过相应的挫折”就很容易理解。

 

我专门做过研究,分享共同经验先“跟”什么经验呢?两种经验,第一种是积极的、正向的经验,比如说我在北京玩过,我也去过北京;我去过天安门,我也去过天安门。一般情况,积极的正向经验,在基本的交流中都是可以用的。但要一个深入的交流,就需要共同的、负性的、尴尬的事,更容易沟通。

 

那如果没有对应的经验怎么做?比如说妈妈小时候上课也玩手机,孩子就会质疑:“你小时候哪有手机?”所以这里不能“跟”。跟不上经验怎么办?跟不上经验跟观点,比如“我也赞同你的看法”、“我有时候也明白你的意思”、“我也认同你的观点”。

 

如果经验、观点都跟不上了怎么办?跟他的情绪情感。其实不仅是孩子的工作,学生的工作,年轻人工作都是这么做的。我们看广东很多当领导的办公室、书记校长办公室,往往有功夫茶具。这是不是领导干部享受的?不是,这是思想工作的道具。

 

年轻人工作不愉快,来到领导办公室一拍桌子,“领导这活没法干了!”领导说:“来,先坐下,喝杯茶。”这时候一定要功夫茶,因为它慢。先洗碗洗茶,看看来人的情绪变化。情绪不稳定就再洗一遍。洗得差不多了,一杯茶拿过来。热茶暖人心,“年轻人有什么事慢慢说。”他说完之后,这个领导会说,“确实是,如果我遇上你这种事,我也生气,我也痛苦,我也委屈。”这时候情感就跟上了。 

 

“但是假设是我的话,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大家注意到前面是跟着情感的,后面是“我是怎么想,我是怎么做”是带着思维、带着行为的:“所以建议你怎么干。”

 

当你遇到一个愤怒的、激动年轻人,不要着急和他讲道理。讲道理说得再对也没有用。因为要让理性大脑控制住感性是需要假以时日的。一般25-30岁之前可能都不行。对于说家中哭闹的孩子,千万不要给他讲道理,讲得对也没有意义。要想让一个愤怒的、激动的年轻人听道理,首先就要像这样让他心情恢复平静,然后再谈道理。

 

先跟,找他跟你交流的共同点,再去谈他的错误。怎么谈错误?这里面有心理学的道理,只有好人犯错才难受,坏人才不会不难受。所以破罐子破摔的孩子最难教。“我就这样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遇到这种孩子应该怎么办?注意心理学原理,批评一个孩子之前可以先去赞美他。你看他那个样子先不要着急,先聊近期学习生活。然后再说:“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在我心目中你都是有理想、有文化、有未来的大好青年,我看好你。”孩子就会很开心。

 

这样说表达的意思是,既然你这么好,为什么犯那么蠢的错误?这个时候才批评。所以大家注意,孩子没有自尊心、没有好人感是没法批评的。先夸后批评,才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基本模式。

 

指出问题然后提要求,慢慢来从小到大。一个小要求给鼓励,再一个小要求再给一个鼓励。重点不是小要求,重点是培养他跟教育者走的习惯。只要孩子形成习惯,跟着爸爸干,跟着妈妈干,跟着老师干,这样大转变才能形成。

 

要怎样鼓励呢?要多元化的,不要只奖励书本等学习用具,要额外想点办法。还要注意不能滥用奖励,一个孩子这么表扬,另一个孩子也这么表扬,大家找到规律了,这样可能就不行了。

 

有效表扬和批评是什么样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让孩子预期到的表扬和批评效果都会减半。所以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跟孩孩子交流的时候往往会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神龙见首不见尾。孩子洋洋自得、得到表扬时反倒批评几句,严格要求一下;孩子犯了错误,该骂的时候反而不骂了,安抚一下,收买下人心。这是激励的效果。

 

还有一个情绪的规律。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展开讲,大家可以到网上搜我的名字,有一段我专门讲情绪规律的视频。今天的年轻人思维很清楚、很聪明,什么道理都懂,和他们讲道理没用了怎么办?晓之以理不行的,动之以情,通过情绪去影响他。要在带出积极情绪的基础上,顺势影响。

 

我们听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不听话,但老师尊重他,给他报了运动会的项目,参加跑步以后得了奖。因为得奖,老师又给安排个小干部,号召同学为他祝贺,向他学习。最后这孩子就变了。怎么变的?不是爱心,不是耐心,是在活动中激活了情绪,通过情绪的变化,顺势拉近关系,影响了他。

 

当然最后的重点是是改善了关系,关系一定要保证。中国人就是按照关系定位来做事的。亲近的关系什么都没问题,老师跟孩子关系好,偶尔打孩子,都没问题。但如果老师跟孩子关系不好,即使只是瞪了一眼,家长也会拿出《青少年保护法》说事。

 

老师要怎么表达与学生的关系好?不是老师觉得对学生好就关系好的,学生有可能会怀疑老师的动机:“你对我好是因为我好了之后,你有奖金吗?”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之外,在老师的奖金之外,跟学生的学习没关系,跟老师的奖金也没关系。这种“好”更容易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单纯的为我好,人性上的关爱。这样老师和学生拉近关系才更能发挥作用。

 

所以教育工作者“对付”一个孩子,一个“那样”的孩子其实是有套路的。第一步寻找关键点先跟后带。不管孩子怎么样、什么情况,重点是老师都得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表达理解就是去找共同点。理解之后,可以批评他的错误了。怎么批评?没有自尊心没法批评,就怕孩子脖子一梗:“我就这样了。”所以最难教育的孩子是已经破罐子破摔的。遇到这样的孩子,首先要表扬他,然后怎么再去批评他,找出他的错误,说出错误之后再逐级提要求。

 

让孩子慢慢做,先做到的给鼓励。要多元化的鼓励,要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然后动用情绪、激活情绪影响他,最后拉近关系影响他。这是思想工作一个基本的套餐。 

 

主持人:

 

谢谢迟教授,谢谢您的分享。

 

像刚刚提到的管理学生,也确实可以延伸到很多的人际关系的层面上,不仅仅是对于学生、青年,还包括人和人之间的管理,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怎么去管,怎么进行思想教育,怎么做思想工作。其实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一直在想思想能做工作吗?其实能,通过约束行为,从行为层面上让他形成一些感受,一些共同的认知,或者达到一些凝聚力等等。

 

所以曾老师您怎么看待学生管理教育的问题?

 

曾海波博士:

 

 

主持人,您听下来觉得迟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主持人:

 

激情澎湃的,有方法的、懂得跟学生交朋友的人。

 

迟毓凯教授:

 

其实讲课是这样。我们当下的心理学宣传和科普,作为教师,我要把我懂的东西有效地传递给大家,而不仅仅是我懂就可以。如何有效的传递就牵扯到一个问题,我要传递的对象是谁。所以和面对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我面对社会公众很少用到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心理学专家,用专业词汇没有意义。所有的教育和教学也好,管理也好,一定要针对对象,根据对工作对象的分析来产生相应的做法,而不是从已有习惯上来讲如何去教育管理。

 

主持人: 

 

这次我们的活动面对的是全球的小伙伴们,所以这些话题设计还是非常接地气的。从教育到管理,这些观点和方法都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曾老师,您怎么看学生教育的问题。现在很多人诟病年轻人是利己主义者,甚至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两位老师都在高校,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年轻人怎么就成为了利己主义者,有什么高招或者具体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吗?

 

曾海波博士: 

 

经过刚才学习,我也在推测迟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觉得迟老师讲的大概就是他平常做的,所以我就很向往。我也会很好奇,迟老师是如何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样子的?他讲的这些内容,哪些是书本上的,哪些是老师教的,哪些是自己经验当中获得的?这是第一个好奇。

 

第二个,听着迟老师讲这些东西,我觉得很惭愧。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离迟老师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我也希望像迟老师这样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灵活多变。所以我就好奇,迟老师您讲的这些套路,我应该怎么练,或者我做一些什么准备,才可以成为像迟老师这样的人。

 

迟毓凯教授:

 

应该是这样讲,你不一定成为迟老师这样的人,但是你是曾老师这样的人,也是不错的人。刚讲了中小学老师,没有讲大学老师。大学生希望的大学老师是什么样的?大学生会说是多元化的,什么样都有。所以有迟老师这样的,也有曾老师这样的。你看小学老师一定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的上课。但如果对象是一些高端人物,他更多需要的是老师能不能讲一些东西,影响、感动他。所以大学老师跟小学老师还不一样,你不必要成为我,我也不必要成为你。 

 

其实作为心理学者,我觉得,公众对心理学的需求是很大的,要求也很多。只不过,大众需要心理学工作者把“你”的东西拿过来,告诉他生活中怎么用。但我们这些专业工作者通常只愿意研究,而没有去琢磨如何用,都是让大众自己去琢磨。这中间就差了一个桥梁。

 

像我讲的内容,我也不是做中小学老师,没有直接经验。那我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就是跟中小学老师沟通交流来的,去总结他们的经验。但是这些老师有个问题,他们的经验有时候是对的,做法也是对的,也有效果。但当他总结的时候,由于理论上的欠缺,通常都总结为爱心、耐心、细心。其实不是这样,再有爱心、耐心、细心,在数学竞赛中也不可能转换个后进生,也只是在运动会上转化后进生。实际在运动会转化也是有心理学的原理在后面的。所以有的时候我把他们的经验用我们心理学的话总结一下,又把它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让大家都能听得懂。

 

主持人:

 

网友提问,对于年轻老师是否要树立威严感,如何在威严和亲和之间找到平衡?这是刚才您提到的如何拉近距离、共同感的内容,我就想到像“自我暴露”也需要拿捏一个度。

 

迟毓凯教授:

 

当然是这样。主持人提到我还没有讲到的一点。那针对网友的提问,一般普遍的规律是什么?带学生要先严后爱,先当权威再交朋友,先表达严厉的一面,再表达亲和的一面。

 

很多年轻老师充满教育热情,到了教育岗位,他往往会犯一个错误:学了好多理想化的教育,上来就说孩子们多可爱,上来就交朋友。这就是新老师管不好班级的原因。交完朋友大家都不怕你了,半年之后有了四五十个这样的朋友,人性有善有恶,半年之后新老师就控制不了局面了。

 

老教师的问题是什么?始终严厉,这样也不行。现在年轻孩子心理较脆弱,承受不了很多,所以不能始终严厉。

 

我们说过像年轻老师开始就交朋友不行。所以先严后爱,先把严厉表达出来,学生都敬畏老师。有了敬畏之心,然后老师再表达:“我这个人不是那么可怕的,还是愿意跟你们交朋友,愿意跟你们说句心里话的。”是这样的,这是内心自我的一个展示。

 

注意,我今天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待小学生,老师其实是不用展示愿意交朋友的那一面的。对小学生来说,老师本身是权威,是偶像。而对大学生,我们可以说:“迟老师你有的时候就不如曾老师”,说哪位老师的缺点也没问题。因为大学生很自然的就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所以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我们的做法应该是有区别的。

 

主持人:

 

继续我们的网友提问,对于被学生气哭的年轻老师,您有什么建议?

 

迟毓凯教授:

 

当老师应该有一个修炼,不生气,不能真生气,因为生气是给学生看的。年轻老师哭对学生是个荣耀的事。比如两个中学生看到年轻老师长得很漂亮,就会互相撺掇:“我们把她气哭,怎么样?”这很荣耀,所以他就想气老师,目标是气老师,如果有老师被气哭了,后面就很难去教育学生了。

 

所以说当老师的一个修炼就是怎么才能不生气。我们的老师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要闹这个事,知道他要气你。老师知道以后,可能就没那么多气了。 

 

这里大家就注意到我们有些经验出现了。家长生活中的经验,第一个孩子会让家长焦头烂额,又生气又恼火。第二孩子家长自然就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老大小时候是这样,老二小时候也这样,就很正常,没什么可生气。所以当我们能预期到孩子的变化或行为,我们的情绪变化就没那么大了。所以年轻老师气一气就习惯了,也有不少就去学习心理学了。

 

年轻老师有的时候失落在哪里呢?

 

我们的师范教育中充满了好的教育是什么样,一个美好的、尊重的、爱的教育什么样。但有问题的学生怎么处理,师范院校没有讲。所以有的年轻老师没有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情况,认为看到的学生都应该很好的,但当他看到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就受不了了。所以这是年轻老师,当然也是我们师范教育的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的地方。

 

主持人:

 

曾老师,您在高校那么多年,一定也有遇到过难管的学生吧?

 

曾海波博士:

 

就像迟老师说的,高校学生很不同。当然我比较喜欢讲自己的经历。我经历过三所学校,不同的学校文化不一样。我比较喜欢的是那种“无为而治”的文化。因为就像迟老师说的,大学阶段的学生可能独立性、自主性,判断能力更强了,所以我不太喜欢用“管”这个词。

 

我也当过班主任,也做过一些行政管理的工作,管过 MBA的学生。我发现不同阶段需求会不一样。总之我对大学生不太喜欢用“管”这个词,我倒更喜欢用现在常用的词叫做 “自组织”。他已经是个成人了,只要他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就鼓励他做好,我们可能就是一个环境和引导。

 

当然这可能也跟我的个人风格有关,我是不喜欢被人管,也不喜欢管别人。

 

主持人:

 

所以可能也要综合这个老师自己的状态和感觉。比如说曾老师说,“我就不喜欢别人管,不喜欢别人约束。”他喜欢用这种方式去带他的学生,他认为这不叫“管”。

 

迟毓凯教授:

 

这样的做法才是一个好的大学老师。

 

大学老师对比较高知的大学生,让他们自组织管理。小学一年级就不行了。我觉得曾老师说得很好,大学生和小学生已经是不一样性质的人了。

 

所以大学生的管理应该就是曾老师的管法,我觉得是我非常赞同、非常认可的。大学生就应该这么管,不能要求大学生天天检查卫生、搞卫生,这些东西一定是不合适的。当孩子很小、小学的时候,行为习惯还没养成,放开这些规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地点,应该有不同的管法。

 

但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包括我们包括管理中的一些命题,就是当在“这里”起作用,总结出一条管理经验以后,就想推广到天下去,所有人都这么做,这个是毛病所在。什么样的情况都用统一的管理模式,比如曾老师总结一套管大学生的有效方法,就拿去管小学生行不行,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管理中有个“情境管理”,就是说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管理模式一定是有变化的。

 

主持人:

 

不能标准化。

 

迟毓凯教授:

 

对,但有规律在。有规律在,也不能说完全的拿一个人的经验去适用另一个人。比如那些名家、名师、有名家长的经验,对我们自己家孩子可能就不合适。所以孩子得自己生自己养,还得自己教育,不能托给别人,家长一定要参与进来才行的。

 

主持人:

 

所以刚刚您提到一个说法,其实教育还真的是得因材施教。

 

迟毓凯教授:

 

当然是。我认为教育的元命题就是一定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

 

主持人:

 

早些年,在我的印象中,那些年的教育就真的是要把每个孩子都用一个模子去雕刻、去打造。我觉得现在好多了。

 

迟毓凯教授:

 

 

 

现在真的现在好多了。因为现在条件好了,以前是因为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教育资源有限,一个班五六十个人,不可能都独立教育。现在班级越来越小,各种学校层面的条件也越来越好,还有副班主任之类,就能够渐渐的有一些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模式出现。社会毕竟在发展。

 

主持人:

 

像刚才迟老师分享的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然后曾老师分享的是自己在大学里面的感觉。其实教育也好,管理也好,综合在一起,都是对人的思想做一些影响,做一个向善的引导。

 

那么,请问两位老师,思想工作该怎么做?

 

迟毓凯教授:

 

我们学心理学的,更愿意助人自助,自组织管理,自我管理,让他发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我们愿意让他自己来搞。所以,咨询是让来访者自己成长就行了,教育是有目标和方向的,所以教育是要引导的。

 

所以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班主任的定位跟心理咨询师定位也不一样。所以从教育上来讲引导教育没问题的,应该的。正常的教育就应该在学校系统内这样做的。成人世界是不是还要做思想工作,这个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主持人:

 

那应该怎么统一思想,思想工作怎么做?比如说对于天天只知道上网打游戏的孩子来说,该怎么做?分享一下您的具体经验。

 

迟毓凯教授: 

 

其实这个问题谈起来也很复杂,就是网络成瘾怎么办?那就还得分年龄阶段。一般常规的家长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平时不让玩,周末来玩,这是合适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效应即普雷马克效应就是这样操作,孩子不写完作业就不让玩。这是第一种做法。

 

第二种做法是什么?孩子周末能玩多长时间,由平时表现来决定。平时表现的好了,周末可以适当多玩一点;平时表现不好,周末就不能玩。如果周末还是想玩,怎么操作?约定背一首唐诗可以玩5分钟,跑一圈步可以玩10分钟。因为对于跑步、背唐诗、背英语单词来说,我个人认为没有孩子喜欢这个事,但孩子成长必须要做,所以就可以用背单词来换取上网的时间。很多好的教育都包含奖励、鼓励措施。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如果是前面提到的“先跟后带”呢?那就是先跟着他玩,赞同他,认可他,理解他,然后再把他带到家长、老师所希望的方向上去。

 

像我家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也想玩,周边的孩子都在玩,家长不让玩也不行。但我会和他一起玩,大家玩得很开心。其实,亲子之间关系是最重要的,别的教育什么是其次的。首先,关系很好了,然后我会问他想不想玩得更好?孩子当然想,这就是先跟完之后得带,想玩得更好得看攻略,攻略哪里来?爸爸帮你找。

 

当时在美国我就带他去图书馆查,教孩子怎么在图书馆查书。有的查到有的没有查到,再去网上买。买完之后他很喜欢,但是看不懂,因为是英文版的。然后再教他读英文攻略,不会的单词怎么去查。所以我儿子为了玩游戏玩得好,专门查单词,专门背单词,看英文版的攻略。 

 

所以我家孩子小学一年级就被评成班级 “阅读之星”,那个时候我们刚刚访学一个多月,我都觉得老师是不是忽悠我。因为中国小朋友母语也不是英语,拼成“艺术之星”或者“数学之星”还可以理解。老师说我孩子虽然语言表达没那么顺畅,但他单词量大。这不就是因为他阅读攻略积累的。

 

我们的教育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不让他干什么。我们怎么就不能让孩子开心了。教育的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顺其发展,因材施教。根据他现有的特点,理解关注,然后再引到我们所建议的一个教育目标和方向上来,这是我们的目标。

 

关于孩子的网络成瘾没有时间展开讲,有时间可以作为专题展开讲一讲。我讲的这个例子还是比较小的朋友。中学以上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管理模式了。

 

主持人:

 

这也给我们一些启发,中国的很多父母会把这种玩乐的东西当成洪水猛兽一样去屏蔽它。事实上怎么从这种玩引导到学东西,才是应该思考的。

 

迟毓凯教授:

 

不要说孩子,成年人一天不看微信、不看朋友圈,试一试。其实家长都成瘾了,还天天说孩子。家长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先自我反省。

 

主持人:

 

小时候,放暑假了,咱们自己也是不想做作业都想玩。现在却让孩子拼命地做作业。

 

迟毓凯教授:

 

所以我们的教育似乎总想把孩子开心变成不开心,好像就成功了。这是一个悖论。

 

主持人:

 

我们那时候可能会被影响说,玩乐就会导致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其实这个观念也得改。

 

迟毓凯教授:

 

相似地,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24小时都在背单词,24小时在学英文。

 

主持人:

 

家长多焦虑啊!

 

迟毓凯教授:

 

孩子的问题一般都会先有个焦虑的家长。所以应该先给家长讲讲家长焦虑的问题。

 

主持人:

 

老师们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迟毓凯教授:

 

是这样子,教育系统都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现实问题。

 

主持人: 

 

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不要把那么多时间用在娱乐和游戏上,可不可以在小的时候,比如说换种鼓励方式,做了某件事之后奖励孩子可以跟家长一起看书。而不是把看电视和玩游戏这种娱乐当成一件天大的好事。

 

迟毓凯教授:

 

关键是家长不看书,家长在打麻将、在看朋友圈。家长却希望孩子在背单词。这怎么可能?孩子的成长是遗传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就天天玩乐,却让孩子学习,这就有矛盾。

 

主持人:

 

曾老师,我还是想提问您怎么看待利己主义者,或者您觉得咱们的话题,您有没有特别想分享的内容?

 

曾海波博士:

 

我觉得刚才的迟老师的这个例子,回答了我前面的疑惑。是因为前面我一直在想,迟老师讲的这些是从哪来的?看来迟老师是活学活用,实践出真知。但我也一直在想迟老师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当然有自己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学习,专业的研究。还有中小学老师管理学生的经验,也包括迟老师的生活经验。

 

但作为我们心理学人经常面对的一个挑战、或者说包括听课的老师和家长也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什么?就是道理和做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讲的学术一点就是理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才能把理论转化为一个可用的落地的技术。还有一个问题是从理论到技术之后,技术怎么样才能够恰当的灵活的用?因为我听得出来迟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是非常擅长,把理论变成非常好用的套路和技术,这个转化是怎么实现的?

 

迟毓凯教授:

 

其实我原先没有讲这种东西的。因为我们是师范大学主要跟中小学老师交流,中小学老师有很好的案例,有些本土化的、他个人化的丰富经验。有的时候我们也评选老师们的优秀论文,我也看了一些,还跟老师们交流。他们的经验很丰富,但是他们的总结太基础了,都是用一些爱心耐心这种或者更大的科学民主的词来分析,没有聚焦到一个中小的理论,就是说符合哪个心理学的原理上来进行分享,这种是比较少的。

 

包括我们教育界也愿意用一些大词理解,比如尊重和爱。专家们不去和中小学老师交流,也是不知道的。老师们其实用了,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心理学原理,所以这里需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了解。

 

我现在呈现这些东西是因为我跟中小学老师接触相对比较多一点,尤其前些年因为总要跟中小学老师接触,包括给他们上研究生课之类的。他们的经验拿过来,我帮助他们总结一下,这样提升出来的东西。

 

所以曾老师说得非常好。当前的心理学培训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中小学老师就希望专家告诉“我”怎么用,怎么做。大专家就说,“我的原理基本都研究出来了,你们就慢慢琢磨。”但研究怎么实践、架桥梁,就是我们很多会议,包括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就起了这样很好的一个作用。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老师、同行在做这些事,也做得很好。我觉得我们继续努力,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

 

也就是基础心理学如何与应用心理学更好的结合,服务于社会。像刚刚迟老师讲到很多中小学老师很有经验,但他们可能提升不到心理学理论高度,就没法把经验推而广之。

 

曾海波教授: 

 

一讲到理论我就又开始想了,因为今天迟老师讲了很多很具体的东西。但是讲来讲去我们还是会有一些根本的东西,像迟老师经常会提到要根据人的状态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所以我想再听迟老师讲讲这些具体的方法,如果有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或者思维理念的话,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

 

迟毓凯教授: 

 

我的一个观点是这样。现在的学者愿意自己研究某个理论,所有的问题都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应用。但这不符合实际工作,实际工作是什么?实际工作一定是问题领先,就某个问题,探讨怎么把它处理掉。所以说一定是综合化、多元化的处理才能解决真正的现实问题。它不是“这个不属于我的。”有的人说,“你这个不属于心理学”“你没有数量化,你就不符合科学。”而是如何用综合的方法把真正的现实问题处理掉。

 

所以我的内心暗含的思路是什么呢?虽然讲管理,但其实用的不是管理理论,还有发展心理学的,有社会心理学的,还有心理咨询的等等一些技术。当我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不是考虑哪个部分属于哪个学科,而是问题领先、以问题为核心,运用各种各样有效的理论综合的处理问题。

 

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心理学应用到现实问题层面来讲,以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现实问题:不能总是固步自封,划范围解决。包括我们昨天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搭建,它不仅是心理学问题,还有司法的、卫健委的工作等等。

 

所以同样一个问题,如何综合地去处理,这是我处理学生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不会局限于什么样一个具体的学派,也没有局限于专业上的术语。我就是把理论拿过来,用我理解的、老百姓听得懂的、老师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应该如何去管理学生,基本的规律在哪里。

 

主持人:

 

这一点我特别认同。因为我自己在做大众传播,一直用我的节目去做心理的科普,所以我非常认同您所讲的综合各种学派学术的观点和能够落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别人更容易听得进去、理解更明白的语言,指导他们的真正实际的生活行为。

 

所以今天这个话题虽然聊的主题是学生管理,但事实上像这种人际沟通教育适合在很多的层面和关系之中。像老师也提到了,如何能够从最基本开始,表达理解,认可情绪,认可他的这种状态,然后再去进行引导,可能更加有效。

 

这场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老师的高度决定你的视野,想让学界一线大咖带你学完热门心理流派,走上正确的心理学道路吗?扫码进入大会社群,永久浸泡学习;各流派专家不定时空降,帮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眼界高人一等,技术胜人一筹!

 

老师的高度决定你的视野,想让学界一线大咖带你学完热门心理流派,走上正确的心理学道路吗?扫码进入大会社群,永久浸泡学习;各流派专家不定时空降,帮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眼界高人一等,技术胜人一筹!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