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直播回顾 | 一幅画,看穿孩子不想上学的小心思
2020/09/23
1047

本文节选自9月21日刘伟老师直播微课《一幅画,看穿孩子不想上学的小心思》文字整理稿,内容有所删减调整。

 

人很多内在的心理活动是通过潜意识反映的。绘画投射技术非常神奇,可以探测人的潜意识,所以分析得比较深刻。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到我们。

 

希望这次直播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孩子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厌学现象 

 

厌学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校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而且持冷漠态度等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其实,厌学就是不想学习了。这种现象,不光孩子有,成人也有。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比较辛苦的需要费脑筋的事情。所以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老师教学方法不好,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倦。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厌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走神;

⑵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

⑶学习:厌恶反感,没有兴趣;

⑷成绩:不断下降,考试成绩差;

⑸心理:消沉、自卑,痛苦。

 

国内对中小学生的厌学、压力以及自杀发生率的调查:

 

尤其是当今社会,中小学生自杀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主要跟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的发生比例大概在10%-50%之间,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当然有一些农村地区厌学的比例达到80%,主要是缺乏比较好的老师,缺乏比较好的教育环境,也缺乏一些教育的设备。因此中小学生厌学已经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家教育调研机构,抽取国内30多座城市的500所学校中3万多名学生作为样本,调查结果显示,20年间中国中小学生的厌学率由1995年的25.7%上升到2012年73.3%。其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学生厌学率接近8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学习压力呈现上升趋势,42.4%的中小学生因“学习成绩提高”而感到快乐和幸福,57.6%的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

 

中国官方公开报道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此外,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主要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特殊状况,应试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自杀率比较高,因为学都学不下去以后,家长又逼着孩子学,这样孩子也没有其他选择。在中小学生自杀原因调查中,学习压力过重占45.5%,早恋占22.7%,父母离异占13.6%。

 

女孩的自杀率比男孩高,因为女孩的生理性早熟比较高,比男孩大概要提前2~3岁,所以这个女孩更容易受到情感的困惑,青春期的烦恼。总的来说,中国中小学生经受的心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厌学的比例比较高。

 

去国外上过学的人或在国外留学的人,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一个体会。留学以后,如果把孩子带到国外上学,那么当毕业以后回国的时候,最大的困惑不是工作好不好找,而是自己的孩子在国外学习以后,他们不愿意再回到国内来学习,很难适应。因为国外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考试的压力与国内相比要小得多,所以在国内的孩子一旦到了国外,再回到国内后很多人就不适应了,因为压力比较大,而且自己没有选择的自由,这样他们就不想回国了。当然这跟国内的形势有关系,经济不是太发达,就业岗位比较少,没有文凭很难找工作。

 

 厌学的危害 

 

厌学对于中国的中小学生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不接受学生在这个时间不学习,而且在中国到了18岁自己去生存的话,没有文凭打工也比较困难。所以中国的中小学生厌学有个很大的问题,他走向社会以后容易学坏,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学习,他就没有朋友,会染上社会一些不良的习气,所以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比较关注,怕孩子学坏。

 

中小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并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果不加以重视,厌学会加剧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辍学、自杀和出走等极端事件发生,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厌学对中小学生有以下几个危害:

 

⑴心理健康:自卑、说谎、暴躁

 

厌学危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比如造成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且造成了说谎、暴躁。

 

⑵未来发展:迷茫、失望、绝望

 

对未来发展产生迷茫和绝望,老师经常会讲,不学习的话你做社会低档工作。

 

⑶亲子关系:紧张、矛盾、争吵

 

中国的家长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家长自己有没有文化,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是比较重视的。像我们这一代过去考大学比例不是很高的,后来逐渐提高了。在中国孩子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未来会有一个更好发展的平台,这是几乎中国所有家长都有的共识。所以孩子不学习,家长就着急,着急就会有矛盾就会管,而且家长也没有办法去辅导孩子,又没有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只是一味的要求责备,这样亲子关系就比较紧张。

 

⑷学习认知:痛苦、烦恼、没趣

 

孩子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其实厌学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长大了孩子就有意志力了,身心都比较成熟了,在学习上就没那么困难了。厌学最糟糕就是发生在中小学阶段,因为这时候孩子的身心变化比较快。

 

 中小学生厌学与快乐教育 

 

中小学快乐教育的科学性

 

很多人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非常痛苦。其实这种观点不是太正确。

 

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正情绪,也是情感维度。尤其对于身心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快乐非常重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掌握的知识目的是为了更好为社会服务,然后赚取一份报酬,能够快乐地生活。其实学习还是为了生活,而中小学生的生活是要找到乐趣的。中小学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对生活没有乐趣,就没有生存的希望,就会造成自杀。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一个老师调查很多大学生不想学习,就是前几年网上流行的“空心病”,很多人觉得活得没意义,这是非常可怕的。

 

人总是趋乐避苦的。如果中小学生觉得没有快乐,活得没意义,你说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快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还是比较重要的。

 

当然中小学也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阶段能够将学习和快乐都兼顾到,不要让他对人生产生绝望。如果对人生产生了绝望,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是没用的。比如药家鑫童年练钢琴练得非常苦,然后人格产生变态。最后虽然考上大学,掌握了技能,但是最后杀人,并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剧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建立的阶段,当然也是掌握知识的关键阶段。所以快乐是身心健康的前提,也是保证;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目标,培养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为社会服务。

 

快乐教育不是放任孩子、放弃学习、野蛮生长,而是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掘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欲望,让孩子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快乐教育关键是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教育内容的难度要适中,教育的结果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中央台拍了个纪录片,专门比较美国、英国、芬兰和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最后评价出来,芬兰的中小学教育在全世界是最好的,孩子学习得非常快乐,而且掌握的知识又比较多,孩子创造力比较好。所以快乐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既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有挑战,同时又能带来一些满足感和成就感。

 

快乐教育在中小学实行的可行性 

 

答案是肯定的、可行的,但需要几个条件:

 

第一,要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

第二,要掌握学习的难度,难度要适中。

第三,对孩子出现的学习困难以及厌学情绪要及时了解,要有针对性应对。

 

快乐教育是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研究表明:“快乐教育”和“努力学习”并非两者不可兼得。事实上很多“取得高成就”的人童年学习并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很多“没有成就”的人童年学习非常痛苦,没有快乐。

 

我们国内教育一个最大的秘密就是学习感到非常痛苦,不想学习,所以考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以后就不再学习了。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情,如果你不快乐,就不能持续学习,就不能有持续的结果。所以我们也发现中国的院士、诺贝尔获得者、一些知名的专家,他们很多人童年的学习并不是很痛苦,而是非常快乐的。

 

厌学的原因 

 

中国的中小学生厌学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社会因素

 

⑴教育体制: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好,相比西方国家经济不好,相对就业就比较困难。其实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那时候不存在就业的问题,高中毕业或初中毕业都能找到工作,因为那时候计划经济分配。所谓的大集体、小集体、社办、工厂都能工作。

 

当然过去没有这样的就业压力,人们对学历要求也不是很高,对产品要求也不是很高。但现在不行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岗位少,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考升学率成为教育唯一的指挥棒。中国人的这种教育是为考试而教育,为考试而学习,就是不考的就不教了。

 

⑵社会风气:

 

社会的攀比风严重,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容不得孩子一时的学习不好,容不得孩子短暂的不去学习。这也造成了家长对学习过度的关注。

 

⑶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作岗位少、等待上岗人多,竞争激烈,工作机会少,学习压力大。

 

2.学校因素

 

⑴教育观念:

 

学校偏爱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讨厌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

 

⑵教学方式:

 

西方的课堂老师用了很多比较活泼或者learning by experience(体验式学习)。而中国课堂上单一、枯燥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

 

⑶学业负担:

 

作业过多、重复、无效练习太多,导致心理疲劳。

 

⑷老师评价:

 

片面、短视、主观的评价,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⑸师生关系:

 

老师关注家庭背景好的、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学生不信任老师。

 

3.家庭因素

 

⑴家长观念: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各种兴趣班,孩子没有休息时间;对孩子期望过高。

 

⑵家庭关系:

 

夫妻感情不好,经常争吵或离异,影响孩子学习状态。

 

⑶教育方式:

 

简单粗暴,要么溺爱、纵容,要么批评、训斥,不会与孩子沟通。

 

4.自身因素

 

⑴学习动力不足

⑵学习能力不高

⑶学习习惯不好

⑷性格

⑸早恋

 

 厌学的对策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虽然产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但社会和学校的因素我们无法干预,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评价标准,多角度肯定孩子价值

3.科学运用奖惩,体验成功感和失败感

4.深入了解孩子,分析厌学的真正原因

 

第4方面是今天着重讲的内容,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厌学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情感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小学学生处于青春期,会出现生理的巨大变化,心理上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因此在这个时期性格不稳定,容易变动,意志不坚定,更重要的是内心产生矛盾痛苦,不愿意向老师和家长去分享,所以原因难以得知。

 

中小学厌学有它的复杂性,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比如对学习没有兴趣,个性问题,与同学老师关系不融洽,早恋,原生家庭问题等,都有可能是原因。关键是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解决中小学生厌学的问题有一定的艰难性。我们需要从家长、老师、心理、学习等路径入手。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在实践中如何去利用绘画投射技术来找到厌学的真正原因。

 

案例1

 

 

 

案主信息:13岁,女,初一

 

这个女孩不想学习,家长不知道原因。我们让孩子画了一张画,这张画非常典型,树干断了。

 

根据我们经验,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些想法、计划、梦想受到家长的严重干扰或者打击,孩子认为人生受到重大打击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扼杀了孩子创造性,认为孩子在异想天开。其实我们的家长并不了解孩子,或者说我们家长对一些问题的认知是有限的。一旦孩子对未来失去希望,学习的动力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孩子产生了厌学。

 

案例2

 

 

案主信息:12岁,女,小学六年级

 

这个孩子的厌学用我们心理学来讲是症状,或者说一个表现。其实原因不在于他不想学习。通过绘画投射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在环境中比较孤独,缺乏支持,缺乏大人的关注,缺乏依靠,到了青春期了她就跟异性交往了,可能家长又不允许交往,所以这个孩子的情绪被一个男孩纠缠和困扰了。

 

他在画中都画了三个人,左侧三个人就是爸爸、妈妈和她自己。左侧一家三口是对未来的憧憬,就是说孩子青春期发育了,有了性的意识,对异性有了好感,有了交往的意识,但是家长老师又不愿意。所以这个女孩厌学的原因是被情所困。

 

女孩自杀率高,因为她们生理早熟,所以情绪非常容易不稳定。

 

案例3

 

 

 

案主信息:14岁,男,初二

 

我们可以看到,在树的左上方有个太阳,露出1/4,是女性,说明母亲不给力。这个孩子厌学的原因是母亲教育方法非常不好,导致孩子的人格的变化。如果家庭原因不解决,再强调教育方法也解决不了。

 

所以厌学一定要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如果找不到这个问题,厌学是解决不了的。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其实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地找到真正的原因。

 

案例4

 

 

案主信息:14岁,女,初二

 

通过绘画,我们看到这个女生恋爱失败了。中小学、初中的孩子恋爱的经历,我们成人都体验不到,或者说我们成人都读不懂,非常细腻。

 

这个女孩失恋了,青少年中小学生由于情绪不稳定,失恋的痛苦要比成人痛苦的程度要多上好几倍,所以他们容易绝望,容易自杀,也更容易厌学。

 

这个孩子是非常成熟的,当然这个成熟也会给她带来痛苦,她12岁就有月经初潮了,所以已经有第二性征了,乳房、心理都发育了,对异性有好感,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引导,让她度过情感的敏感期和青春期。

 

案例5

 

 

案主信息:12岁,男,小学六年级

 

我们把青少年定义在13岁以上,其实我们国家定义是14岁,14岁其实已经像成人一样了。我们本来想定12岁的,在跟儿童青少年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大部分12岁的男孩都成熟了,当然个别也没成熟。所以为了保守起见我们定在13岁。

 

这个男孩厌学的原因也是被情所困,画面中有一个不确定的爱。而且在他的未来家庭处有一个小鸟,说明这个男孩已经交了一个女朋友了。画面中有太阳,说明家长反对年轻人,因此这个男孩有了压力,而且情感又不是很稳定。因此导致男孩无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也不可能好。在我们老师来看就是厌学了,其实是暂时学不进去。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没有绘画投射测验,我们很难找到孩子不想学习的真正原因,而绘画投射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帮助我们了解孩子不想学习的真正原因。

 

 互动答疑 

 

Q1:对于高二高三的孩子是不是只能夸,对于软硬不吃的孩子该怎么办?

 

A1:对于高二高三的孩子,他们的压力比较大。孩子在高考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学习不好,自卑,考试成绩不理想,考试成绩不稳定这种状况。家长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仅仅是表扬和鼓励还是不够的。因为高考既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一个复杂的体力劳动。

 

所以家长除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外,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家长首先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因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辛苦,所以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如果没有好的睡眠,他第二天就无法去听课。另外也要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营养。

 

第二,家长在孩子高考过程中,要营造一个比较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有调查发现,孩子高考以后,家长离婚的比较多,认为孩子上了大学自己就解脱了,说明孩子在复习期间,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但孩子其实是知道的。我最近接个个案就是这样,夫妻基本达成共识,孩子考上大学婚姻关系就解体。非常不幸的是婚姻关系没解体,孩子就不学了。其实孩子可能用一种消极防卫,就是通过不学习来让父母两人都关心他,以此来和解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经常吵架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是必要的。

 

第三,孩子在高考过程中,大部分还是比较努力,当然也有孩子不努力,不努力的原因是什么呢?家长在孩子高考过程中,不要跟孩子说一些给他加压的话,比如说你一定要考上一本、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一定要考班级第几名。另外学校老师和家长也经常说,你考上XXX你就完蛋了,这次考试是你一生中最关键的战役,你一定要把握好,把握不好你这辈子过不好,这样就给孩子增加很多压力。 

 

对于软硬不吃的孩子,我们在咨询过程中会接到很多家长和老师搞不定的个案,我发现家长跟孩子的交流有很大问题。所谓软硬不吃,是你说话没有说在点子上,并不是孩子不接受。

 

我们咨询师跟孩子交流为什么很顺畅?为什么找到我们咨询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呢?家长表扬也是虚伪的,虚假的,不是真诚的,也没有及时批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否定未来。所以家长对所谓软硬不吃的孩子,要从沟通的方法来找原因,而不是孩子的原因。

 

现在社会上对于家长培训的项目和学校都比较多,我们经常会说开汽车要学三个月,当家长的没有拿证就上岗,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样教育孩子,怎么样跟孩子沟通,怎么样表扬孩子,怎么样批评孩子。所谓软硬不吃,并不是孩子不接纳家长的批评和表扬,而是家长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扬和批评。

 

我们在企业中会用“三明治批评法”,三明治就是一个面包加一片肉。比如当你要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要表扬,说你做得还是不错的,你付出很多努力,你非常辛苦,不过如果你能再细心一点,可能会考试考得更好。我们把问题加在两个表扬过程中,首先表扬他肯定他,孩子会认为父母接纳他了。如果你一上来就说你怎么考的那么差,别人都比你考得好,这样孩子就软硬不吃了。

 

家长跟孩子要共同成长,尤其是孩子到了高二高三,家长也要来不断学习工作,调整好心态,学习如何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在奋战高考的过程中,能够平稳过渡,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潜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Q2:不爱上学是家长和老师的原因吗?

 

A2:家长的原因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家庭来找,现在我们做孩子咨询的时候,一般要叫家长过来,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有80~90%都是家长的问题,那么家长有哪些问题呢?

 

来找我们咨询的家长中有高学历的,也有学历低的,但不管什么样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高,甚至有的家长自己学习不好,但是对孩子要求非常苛刻。要求高本身不是坏事情,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这也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或者科技发展的一个动力。

 

但是如果这个要求太高就脱离了实际,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当总工程师、当专家,没有人想当工人,所以对孩子不断提要求,而有的孩子可能达不到,这是家长身上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家长没有无谓地跟其他孩子攀比,说你看别人家孩子都能考好,你为什么考不好呢?家长从来不拿自己跟别的家长比。

 

我们认为孩子是不能比较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有的是语文比较好,有的是数学比较好,有的是物理比较好,虽然有的孩子语文也不好,物理也不好,但是他的操作能力好,但是我们的学校不考操作动手能力,可能他今后是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但是家长不能接受,家长要孩子出人头地,能够跳龙门,能够拥有高学历。所以无谓的比较也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

 

第三个原因,当今数据表明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孩子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一个高三的孩子今年就不考了,因为他父母婚姻非常糟糕,经常吵架,这也是造成孩子不想学习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陪伴,以及不会与孩子正确有效的沟通,都是造成孩子不学习的原因。我们也看到很多父母每天看电视,打麻将,然后每天跟孩子讲你要学习,家长没有去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然后又总是要求孩子去学习,这也是家长的一个原因。

 

老师的原因

 

学校的老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最近接几个个案,都是因为老师无端的批评,老师的不关注,老师的缺乏耐心,而导致孩子不想上学。

 

孩子喜欢一门课,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我们很多老师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比如说不懂互动,单向灌输,不懂启发式教学等各种因素,都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孩子有的时候学习好,有的时候暂时学习不好,我们老师应该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批评还要讲究方法。西方很多国家不仅是小学,还有大学,包括研究生,有个要求就是考试成绩不能公开告诉别人,这样保护了个人的积极性。

 

自身的原因

 

当然还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有的孩子不懂或者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在让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或者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过程中,也有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培训,比如如何去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如何更好地去记忆。有的孩子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原因之一。另外交友非常重要,有的家长没有时间管理孩子,导致孩子结交了一些学习不认真甚至染有陋习的孩子,然后就整天在外面游玩,没办法再回到学习上来了。

 

在所有原因里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原因。作为一个家长,在孩子不学习的时候,要主动分析自己。当然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还是要找专业的咨询师来帮你分析原因。

 

Q3:现在大学生要筛查抑郁症,绘画投射在抑郁症的筛查中有什么优势?

 

A3:最近国家对中小学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筛查项目中有抑郁,那么绘画投射在抑郁筛查中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第一个优势,它比较便捷,不需要提很多问题,只要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可以了。

 

第二个优势,筛查抑郁症比较精准,我们在期刊上已经发表文章,对于使用绘画投射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进行筛查已经掌握了很多规律。根据抑郁症的特征,可以快速精准地进行筛查。

 

筛查有两个要求,第一简便,第二快速。而绘画投射就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而且还比较精准。当然筛查不是测评,筛查之后还需要通过专业的精神科大夫做进一步的确诊。

 

Q4:初二男孩子就是不肯去学校,一去就发烧,怎么办?

 

A4:首先,要排除孩子是不是有躯体疾病,有没有病变器官,有没有其他疾病,因为发烧一般是感染性疾病。

 

其次,我们现在医学上有一种病叫“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造成的躯体障碍。比如胃痛、皮疹,都是身心疾病。但是我们没有见过身心造成发烧症状的。

 

我本人是学临床医学的,我认为孩子发烧首先应该排除躯体疾病,就是体内有没有感染,如果排除这种可能性了,我们再去考虑是不是有心身疾病。他一不高兴,然后调动机体中潜能,让机体的体温升高,这种可能也是有的。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检查,排除生物学原因以后,再考虑心身因素。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