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Day2回顾
2020/08/25
3255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X央视频

全云端、全公益、全覆盖

3天3晚 3+1直播间

60+心理学大咖 百万心理学人

 

直播间一: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报告,心理学应用展示与探讨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核心技术与应用

主讲人:赵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系教授

关键词:焦点解决 四象限模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认为咨询师和来访者是TEAM,是有共同目标的,并且是1+1>2的合作。咨询过程中,相信来访者愿意配合咨询师的,所以咨询师要不断回到来访者身上,在听和说之间思考。

 

 

来访者往往有67%说的是不好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可以用四象限模型,从对来访者烦恼的过去和焦虑的未来切入进行共情,再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经验资源和问题解决之后的未来。

 

这样的方式可以帮我们绕过问题、结构问题、化解问题。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不见得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因为:

1、有的问题根本搞不清楚;

2、有的问题搞清楚了也解决不了;

3、搞清楚问题很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能忘了最开始的初心和目标是什么。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可以让我们越过问题,在来访者的目标上做工作,从而结构问题,化解问题。

 

我的心理学之路

主讲人:李战军 驻马店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督查室主任

关键词:心理学历程 心理学价值

我非常庆幸自己学过心理学。因为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公务员就是群众的希望、国家的脊梁。你需要用各种方式调节自己,不被压垮,这远远超过各种工作加班困难的叠加。因为你知道在生命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你需要心理学。

可谓无心理,不督查。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行业呼唤心理学、渴望心理学的指引并运用心理学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团队;会有越来越多的诸如《督查心理学》、《热线心理学》、《秘书心理学》等个性制定的心理学书籍横空出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进而接纳心理学。

 

 

自己在十几年工作历程中与心理学学科的缘分:

 

在工作践行中,运用心理学为自己调节情绪、增添内心力量;在工作岗位中,焕发热情,尤其是在国家、人民有难之时,自己作为心理学学科的受益者,努力推动并发挥心理学的作用,为同事、人民带来希望,也看到了人民大众、各行各业工作者,对于心理学学科的迫切需求。

 

因而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探索,提倡大家更多的认识心理学,发挥心理学的价值,受益于心理学。

 

学有困难学生画像及家庭教养中的实操对策

主讲人:王纪琼 顶层语言设计 心理讲师高级研修班课程体系总策划

关键词:学习困难 家庭教养

 

 

学有困难学生画像主要表现为:主动学习能力较弱,缺乏学习方法,情绪稳定性差,学习意志力薄弱。

 

王纪琼老师将之总结为:差、懒、散、拖、拙,同时提出学有困难学生是一群令人心疼的孩子,怎么去帮助学有困难学生,去了解学有困难学生的家庭教养模式,有针对性的给出实操流程和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

 

 

直播间二:圆桌论坛

开启中国心理学的寻根之旅——本土心理论坛

参与人:

朱建军 :临床心理学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孙泽先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归根心理学与归根疗法创立者

钟年 : 博士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

李明: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

关键词:文化 本土心理 内心秩序

 

 

文化在狭义上是指文学、艺术,广义上是指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重点是财富,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是财富。文化是对真(科学)善(宗教)美(艺术)的追求,统合起来是追求和谐。“恰当的”言行举止,背后有文化的规范。

 

由于文化不同,东西方心理学也有差异。

 

西方(比如弗洛伊德)是一个先知形象,中国是老道/高人形象。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正统心理学所认定的第一个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心理学,接着目前流行的是神经科学。

 

心理学这三个字是来自西方,中国没有心理学,但有心理学思想,比如心学、理学。

 

 

中国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产物。心理学在中国,并不等于中国心理学。

 

中国本土心理学是修炼,是人格重建,去除野性、增加人性。心理学有三个层面,感性、理性、灵性(悟性)。中国的是灵性层面,进入灵性层面,语言多余,不能说出来只能去体验。

 

大多数人做不到中西方汇流,分开研究是有意义的。正如中西医,当某一种医学太过占优时,外来入侵而导致另一种医学好的东西发展受限。

 

心理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宗教的尽头是生活方式。科学心理学的意义是,科学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可以去学习,达到平等化。不要禁锢于名词,多条腿走路,吸收全世界的优秀文化。

 

心理学与宗教的意义是维持人内心的秩序,宗教是使用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的形式,心理学是使用人间的力量把非人间的形式拿回来。

 

后疫情时代的学校管理

参与人:张红川: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系主任

蔺秀云: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孙群杰:驻马店实验中学校长

关键词:后疫情 学校管理

 

疫情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引发了一些危机:一是学生上课碎片化,老师缺乏监控,无从把握;二是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被割裂,学校无能为力;三是整个学校的管理必须要朝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进行。

 

 

但危机中包含很多的机会,疫情促使学校去反思过去的教育、管理和机制,促使学校管理进行新的探索和变革:

加快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线上教学对线下教学是很好的补充;

线上教学给学生赋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线上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疫情促进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后疫情时代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

理解和接纳:理解孩子出现恐慌是正常的,帮助孩子平衡情绪和理性;

交流和分享:鼓励学生说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给予他们积极的接纳和反馈,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恐惧并不孤单。

计划和行动:和孩子一起给接下来的生活赋予意义,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多位一体: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维护体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直播间三:心理会客厅

微笑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核与技术链

主讲人:贺岭峰 社会心理学博士,上海市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谈人: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关键词:微笑主义 吾脑理论 整合主义

 

笑是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察和领悟,微笑使我们内在整合比较好的表现,笑不仅是一种情绪状态,更是一种认知升级迭代的笑。

 

 

咨询师不要完全相信来访者说了什么,这只是大脑皮层讲的一个故事。语言是把内心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但这个说出来的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在乎的不是展现了什么,而是怎么展现的。

 

 

中国的咨询师很多都是整合主义,会用原生家庭这种精神分析的理论;也会强调积极关注,人本主义的观点;也会用到认知重建这种行为理论的方法;也会说个人成长、个人状态,这种存在主义的理论。

 

整合不是乱整合,要有自己的稳定内核。要有基础研究作为基础,也要有应用这种实际技术,不能有失偏颇。我们既要有科学又要有文化,将两者整合在一起。

 

回归疗法: 作为理解各种疗法的统一框架

主讲人:朱建军 临床心理学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对谈人:贺岭峰 社会心理学博士 上海市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回归疗法 焦虑循环圈

 

小孩子玩儿就会有存在感,大人很难单纯去干让自己有存在感的事, 大人做事情需要满足某些条件。

 

 

我们会把好多注意力放在具体的事上,初心就是追溯到最开始的时候的想法。初心很单纯,如果我们能回到初心就会很有幸福感。

 

学习回归疗法可以帮你把学到的各种流派各种疗法做一个整合,可以让各种疗法效果有一个提高。

 

回归疗法可以追溯你具体在哪个环节走偏了。比如策略错了,做的越多,就走的越偏,找到这个走偏的策略,让它回到正轨,就可以打破焦虑的循环圈。

 

 

心理学产业的主体觉醒、产业认知与自我定位

主讲人:张冉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谈人:张红川: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系主任

张进:财新传媒创始人之一,“渡过”创始人

 

关键词:心理学+ 主体觉醒 产业认知 自我定位

心理学天然具有跨界跨场景的性质,凡是需要成长的领域,心理学都可以提供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学+是无限的。

 

 

独角兽出现的几个条件:技术上有壁垒,市场上有刚性需求,有高频使用场景,放眼整个心理学产业,只有心理学+有这样的可能。

 

主体觉醒,是我们要对行业有一个再认知,从关注心理学技术和专业的角度转到关注整个心理学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企业也要有一个再定位。

 

 

心理学的市场很大,但心理学的学生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心理学学习要跟实际相结合,两张皮变成一张皮,只有跟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只待在象牙塔里是不起作用的。

 

 

心理学的发展,去心理学和唯心理化都是不可取的,要泛心理化,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关键就是认知和觉醒,要进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握实际的需求。比如“渡过”就是这样一个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社区,看到了抑郁症患者的需求,理解了患者的痛苦,才能有一个比较快的发展。

 

来一次5G+4K的全云端、全公益、全覆盖的全新参会体验,快看大会专属社群里的心理学人都在讨论什么!

 

立即扫码,加入社群 免费参会!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