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Day1回顾
2020/08/24
3965

 直播间一: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报告,心理学应用展示与探讨 

 

文化如何滋养人?如何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一个人?

主讲人:钟年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教授

关键词:心理安身 文化立命 丰润法

 

钟年老师在演讲中强调,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方面,但同时又有群体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是情境的动物,文化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心理学就是要运用这些文化来帮我们解决问题。“专业安身,文化立命”。

 

 

文化可以滋养我们,用丰润的方法,让每个人都有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丰,指的是生态的多样性;润,是方式方法不强横。在文化的影响下,用自我的力量、他人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方法的力量,丰润我们的方法。

 

 

心理学家的说得与说不得:说不得的是心理学家常常借助用文化的方式来调试心理,也就是很多丰润的方法;说得的是每个人都有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心理建设应该是建立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的,相信文化的力量。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社会心理服务的“道法术”

主讲人:张红川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 心理系主任

关键词:双轮驱动模式 SPX策略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总目标,是建设幸福中国:提升国民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幸福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张红川教授通过梳理近几年党和国家先后颁布的重要文件与科研究成果表明,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能仅仅依靠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物质水平,更需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落实需要三个维度层面:

 

“道”,遵循心理学学科之道,加强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法”,遵循双轮驱动模式——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健康中国;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平安中国。两者缺一不可,互相带动,并都需要以心理学的原则为指导。

 

 

如何把社会心理服务的文件精神,有效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呢?张红川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与实际调研提出,融合S(Situation)注重资源、技术策略以及P(People)聚焦知识、技能的传播之上,工作者需遵循人的心理行为规律,从观念、习惯、社会的三个维度,达到从心而治,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即X(Xin)策略

 


 

社会治理心理学理念及应用

主讲人:辛自强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 心理系教授

关键词:内生问题 由心而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仅要关注心理健康,也要强调社会治理。

 

 

我们要通过“由心而治”,跨越学科偏执于现实需求的鸿沟。社会治理心理学是正处于形成阶段的“新兴”学科,是介于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新学科,它探讨社会治理“内生的”以及“相关的”心理学问题,用于理解和改善社会治理实践的信息分支学科。

 

 

它有鲜明的实践性,兼具行为科学与政策科学的性质。社会治理的无论是主体、对象、治理的过程和方式中,都有大量心理学的课题要做。社会治理中心理学的应用,就是当今“社会心理学服务体系建设”的思想——心理建设。

 

 

 

 

以社区为例,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存在,其地区性的依恋和归属感、社会互动、文化认同等三个要素,都有心理含义,体现了心理的本质。

 


 

和聚变-心理产业联盟发布会

主讲人:张冉 马春树 林思恩 刘伟 杨光

参与人:梅建 李志毅

关键词:证书 心理云服务 阵地建设

 

张冉先生在发布会上强调,和聚变的定位就是:小微心理创业者的天堂。

 


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体现我们心理学行业的价值。

聚:不是被动抱团,而是主动抱团去创新,去创造增长,为B端赋能,聚在一起相互赋能。

变:为大家实现社会资源变现,存量变现,小微质变大V。

姜长青教授表示,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培训”项目通过了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的评审,培训体系从心理学入门到持续进阶和成长,致力于培养有坚实基础和专业能力的人才。

 


刘伟教授认为,人痛苦在认识不到潜意识的矛盾,绘画投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精神分析是片段式地分析潜意识,绘画投射可以稳定大量提取潜意识。

 


林思恩博士说到:介绍了儿童注意力项目的相关内容,希望我们能用技术看到能力。

 


杨光女士首先提到价值输出的长期主义,长效持久为大众输出社会心理服务。随后对成功之道心理云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提到,心理学发展的问题短板不在于场馆,而在于内容和运营、场馆和运营合二为一,才能保证发挥其正常功能。

 


梅建教授认为,心理学的软件建设比硬件建设更难。无论什么项目,理论操作体系,评估标准一定要清楚。发布会的几个项目都是发出来最好的项目,都通过了心理学标准与服务委员会的评审。

 


李志毅老师说,和聚变是个有理念、有情怀、有行动、有价值、有市场、有未来,甚至是可能会引领行业发展、创造行业未来的项目。

 

 

 直播间二:圆桌论坛 

 

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

案例及汇报人:

《煤海阳光,矿山“心”动力》

李蕊 平煤股份十矿工会副主席

《骑手心理热线》

仇东旭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

专家点评:孙时进教授  曾海波博士

关键词:期待  平衡  长效

 

不同性质企业的EAP如何才能长效良性运转?

 

 

要化被动为主动,弄清不同层级员工对企业EAP的理解和期待是什么?期待决定EAP如何开展、能否长效。

 

平衡好内部机制和外部服务,企业内部执行更高效,外部服务更平等,平衡好内外部服务,并且与原有机制相结合,才能形成系统化EAP服务。

 

 

转变服务理念,将EAP服务从下医治病上升到顶层设计,以心理学视角参与到中心工作,EAP才能真正长效良性运转。

 


 

政法系统的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

案例及汇报人:

《西安首家犯罪子女儿童村心理健康教育》

宋馨 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溯源、正源、开源——预防和减少犯罪理论研究与实践》

李伟东 辽宁省本溪市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三级警督

《淮安市淮阴区让农民检察院彩虹少年关爱项目》

张卫芹 江苏省淮海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专家点评:辛自强教授  滕洪昌教授 王兴局长

关键词:服务出发点  特殊群体

 

监狱服刑人员及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工作该如何开展?

 

一要溯源,溯源就是面向过去,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要正源,正源是指现在,也就是针对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与矫正;

 

三要开源,开源面向未来,在消除消极心理品质的同时,更要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服刑人员及其子女能够自己面对未来的生活。

 

 

同时,要关注感恩教育,帮助这些群体消除怨恨、不满等情绪;更要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源投入,从宏观层面保障政法系统社会心理服务的开展。

 


 

党政机关的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

案例及汇报人:

《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干预》

冯兴慧 内江市心理学会会长 心理干预领导组组长

《探索建立“信访+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模式——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篇章》

刘欣然 驻马店市西平县信访局局长

专家点评:孙时进教授  李战军主任 徐慧玲老师

关键词:新信访  诉求分类

 

在刘局长的汇报中,新信访工作模式整合了组织、社会、群众力量,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和心理辅导的技能技巧,把平时使用的工作方法加以规范提升。

 

在信访工作中,坚持事心双解,建立“一评二解三回访”三步走的工作方法。用分级机制评估信访群众的心理状态,同步解决信访群众的现实与心理问题,并进行回访关注信访群众的心理与现实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对于信访人的不同诉求,分类别辨证施治,建立“六级六类”的服务模式。同时加强信访工作者的业务培训,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两手抓”提升服务能力。

 

“西平模式”开创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社会治理的新局面,强化了基层干部的政治担当;提高了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了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了“解心锁,化诉求,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的工作目标,实现了“枫桥经验”新时代的华丽转身。该案例得到了业内专家的普遍关注与肯定。

 

 

 直播间三:心理会客厅 

 

催眠技术在建立学霸底层思维模式的探索

主讲人:马春树 医学博士 心理学博士后 催眠实战派专家

对谈人:贺岭峰 社会心理学博士 上海市体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内隐学习  被动攻击

 

马春树博士提到,催眠是通过促进隐性学习,实现“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做到隐形的、阈下的学习,做到潜意识层面的学习。

 

 

贺岭峰教授谈到,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没有不会学的孩子,没有学不好的孩子。高效的学习模式一定是一种低耗能、低耗时的学习模式。假装努力,可能是对父母一种被动攻击形式。

 

 


 

注意力经济时代,我们怎么做才能助力孩子的注意力发展

主讲人:林思恩 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

对谈人:马春树 医学博士 心理学博士后 催眠实战派专家

关键词:问题解决式学习  被动攻击

 

林思恩博士在演讲中说:好奇心,孩子天生就有。孩子是探索的,按照问题解决的形式学习,得有热情和同伴。我们教师、家长和注意力训练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注意力问题,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才能保护孩子的注意力高品质发展,而不是成为阻碍。

 

 

马春树博士回应到:我们是有了经验去探索,孩子是先去探索才能有经验。我们不需要刻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其实不破坏就是保护。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不要孩子要什么立刻给什么,这会破坏孩子的内部动机。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新格局

主讲人:钟年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教授

参与人:孙时进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 张建新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

 

为什么在这时候讨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今天恐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走到了自己可以把自己推上毁灭的路,而且可以毁灭很多次。比如我们地球现存的核物质,还有对生态不可逆的破坏。

 

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但就这次疫情来看,虽然我们在控制疫情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是体现了科学人文、人与自然的割裂。我们还不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如果我们做到了,疫情可能根本不会扩散。

 

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就要面对自己心理上的问题,所以现在谈论心理问题尤其合理。

 

 

我们与西方社会治理的区别?

 

西方有西方的社会治理体系,我们也在探索我们自己的社会治理体系。东西方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强调个体,东方强调群体的利益;西方是小政府、大社会,我们相反,是大政府、小社会。

 

西方小政府是在设定好的制度下,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践行自己的目标。而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在这差异下,两种心理观的对话可能是有问题的。东方文化这种观点可能不被认可。反观西方这种观点,我们会觉得不接地气。

 

这次疫情体现出了我们这种集体文化强政府的优势,使得疫情可以很快得以控制;反观美国疫情控制情况,却并不乐观。我们对自己的制度越来越自信。

 

但两者的优劣现在依然没办法判断,可能最好就是各种社会治理模式共存的情况,相互从对方身上吸取经验。

 

 

关于对心理学认识的差异。

 

科学这套方法,没有在我们数千年的文化中自动浮现出来。科学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西方世界角度理解心理学;其实还有一个理解角度就是,从我们东方文化的角度理解心理学,会发现存在一种不是那么和谐完美的张力。

 

搞科学心理学基本都是用各种研究、统计方法把人的心理连结起来。

 

有很多问题比如社会救助方面,这些可能没办法起到很大作用。反而民间有些不在科学心理学范畴的方法和观点,就能捅破这层窗户纸,让对方看到希望。

 

 

所以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就可以叫做心理学家,而不只是接受了科学心理学的训练。

 

如果只用西化的科学心理学解决我们当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可能不会那么有效。

 

近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比较弱势,一直在学习西方,当然也学到了一些核心的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发掘自己的文化,现在该是将两者和结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我们希望最后既 要有大国崛起也要有小民尊严。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