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里的艺术表达
2020/07/15
1028

心理治疗有庞大的范畴和分支,其中艺术治疗以其操作相对简易,阻抗较小的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来访者及咨询师所采纳使用,尤其是绘画治疗在艺术治疗中更是使用广泛,本文即从多维度来剖析绘画治疗是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发挥作用的。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通过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帮助来访者解除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是一样的,一个人生病了,首先我们要知道是在看什么病,所以首先要明确问题,我们称之为评估或诊断。等把问题找出来之后,原因可能是多样的。

 

比如说,这个人不快乐,可能是家庭原因,可能是工作原因,可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问题,可能是家庭中孩子的问题,原因不一样,问题确定了之后还要分析原因。


原因找到以后,我们要让他快乐起来,所以我们要找到他改变的动力,也叫激发动机。这一点跟躯体疾病的治疗不太一样,具体的治疗动力主要来源于药物。所以心理咨询的路径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激发动机—改变行为。最终通过来访者自己行动的改变,来使自己的心理状况或生活状态发生改变。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有三个含义:


第一,助人者先自助。


因为心理咨询师帮助人,如果不能自己帮助自己,我们把它称为“不能自助者,难以助人也”。帮助他人需要有力量和能量,所以一个帮助别人的人首先要能帮助自己。


第二,所谓自助就是自己帮助自己,而不是咨询师。


第三,咨询师主要是给予陪伴、支持、指导。

 

咨询师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渔”是动词,是捕鱼的方法,另外一个鱼是名词。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分析问题、确认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指导来访者解决问题。


希望他人改变,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因为只有从自己的改变艰难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一个人心理变化的艰难性;

 

其次是帮助他人,是需要能量的,所以咨询师做了一段时间以后需要督导,心理咨询师不断地去接受很多负面的信息,时间长了自己心理垃圾也比较多,也需要清理垃圾,所以能量比较低,缺乏经验又缺乏知识的人是很难帮助别人的。

 

心理咨询和躯体疾病的治疗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心理咨询VS躯体疾病治疗,来源于刘伟老师直播,有版权


躯体疾病的治疗,是通过药物进入体内以后,药物直接跟我们的细胞或者靶向组织发生作用,这个作用发生以后,躯体直接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是药物的直接作用。

 

我们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可能医生的态度不太好,可能医生的表达也不是太好,你不太喜欢医生,但是医生只要诊断正确,开药没有问题。那么你吃了这个药,这个药就能把你病治好。


心理咨询或治疗不一样。心理治疗的药物或者媒介是什么?是心理咨询师的语言。语言要通过来访者的听觉和视觉输入,不像药物吃进去。

 

输入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听了以后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输入以后还要通过来访者自己吸收接纳这些知识,才能产生行动。

 

所以心理咨询与躯体疾病的治疗就相差比较大了。如果来访者对咨询师的话听不进去或者不相信,或者即使相信了他也不愿意去做。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就很难发生效果。所以心理咨询首先需要建立关系。如果来访者对咨询师不太相信的话,你讲得再对再多也没有用。


我们经常讲“信则灵”,只有相信了才能接受和输入,才能有效果。输入就像医院医生开药,医生诊断正确,药物也正确,但是你把药放在旁边不吃。如同医生开了药方你没有听,或者你听了以后没有做,那就没有效果,所以心理咨询有这样的特点。


心理咨询中的“助人自助”,让来访者自己帮助自己。其实来访者在很多时候,特别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是很难帮助自己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处理解决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这时心理咨询师就有作用了。


所以有人说,心理咨询师是个拐杖,是一个辅助者,提供帮助、陪伴、支持,同时根据经验和知识,给来访者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指导,这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所以,心理咨询的自助是在专业指导下的自助。这个专业是什么呢?


第一,用专业技术来帮助来访者探索认识自我。
第二,咨询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来访者的勇气和动力。
第三,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启发来访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咨询里面经常讲一个问题,就是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给别人做咨询,首先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者;另外自己是一个心理层次比较高的人,咨询总是水平高的人对水平低的人进行帮助和咨询,所以心理咨询师本身要提升自己的能量层次。

 

心理咨询的五个步骤


第一,建立关系,收集资料。建立关系是因为心理师的建议和措施,要通过来访者的听觉接纳。如果他的听觉是屏蔽的,或者说他不信任你,他认为你讲的话不对,那么你讲得再多也没用,所以我们要建立关系。在建立关系的同时,要了解他的一些情况。


第二,问题确认。即这个来访者究竟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严不严重?是情绪问题、认知问题还是习惯问题?是童年经历还是动力不足?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第三,制定咨询目标,确定治疗方案。
第四,跟来访者讨论用什么样的技术,确定好以后要选择方法,然后实施咨询和治疗。
第五,回顾总结,评估咨询的效果。

 

心理咨询五步骤,来源于刘伟老师直播,有版权


在这五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有两个环节:


首先我们要知道来访者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就是诊断和评估。


那么问题来了!在心理咨询实践活动中,我们是怎么确认问题的?


一个是通过来访者的诉求,他说,我最近情绪不好,我最近比较困惑,我最近比较焦虑。然后我们通过访谈和交流来收集资料。

 

偶尔也会用一些心理测量的方法,比如量表。除此以外还有投射方法。一般在心理咨询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就是访谈、询问、沟通,也会用量表,投射使用得比较少。


但是!通过交流访谈来了解来访者问题的特点、性质,其实有很大的主观性,更重要的是会受到咨询师的心理和理论背景的影响,因为不同的理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心理问题。

 

比如,精分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跟童年创伤有关系;认知心理学派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跟他的信念、观念有很大关系;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往往跟他的习惯有很大关系。

 

不同的流派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当你喜欢某一流派或者只学了某一流派,你就会从这个流派的角度去采集信息。这样其实是比较主观的。


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咨询师是在专业指导下对来访者进行专业指导,就是分析问题,同时要给他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个方法也受到咨询师经验和理论流派的影响。


在传统的心理咨询里面,在心理问题的评估、心理咨询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主观性,换句话说不精准。这个问题不仅在我们心理咨询里面有,其实在躯体疾病的治疗里也有。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一个“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医学就是注重疾病深度特征的发现和药物的高度精准。

 

医生要看好病其实也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精准的诊断,第二是精准的治疗,即靶向治疗。


精准的诊断依靠什么?不是说我们过去的望闻问切,而是需要依靠高科技,比如说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CT、磁共振等医学前沿技术。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今天也把这个概念引入到我们心理咨询中,提出一个新的观念——“精准心理咨询”。


当然,心理咨询的精准性跟精准医学一样,也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精准评估。比如现在的新冠肺炎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才能确诊,这个评估就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的。心理上的精准咨询和评估也需要技术。传统通过量表的方法来收集信息判断问题的精准性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一个是精准的咨询方法。在做心理咨询时,在选择路径或方法时有很大的盲目性,我把它称为盲人摸象。

 

 

医学有一个循证医学,有些问题有些方法对有些人就不太合适,所以选择一个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另外一个路径。


心理评估要求精准,但是咨询和治疗可以多元。就像现在的新冠肺炎,可以用西药的方法,也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所以评估是唯一的、精准的,而咨询和治疗是多元的,在这一点上,躯体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咨询是完全一样的。

 

心理评估VS心理咨询,来源于刘伟老师直播,有版权

 

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关卡,这阻碍了咨询的继续进行,或者让咨询进程比较缓慢,或者使咨询没有效果。


这些关卡既有心理咨询师自身的人格问题、动机问题和成长问题,也有咨询理论和技术不熟和实践经验有限问题等;还有来访者自身问题。

 

心理咨询中有4道关卡:


第1道关卡—信任关系难建立
第2道关卡—人格魅力难构建
第3道关卡—咨询技术不纯熟
第4道关卡—激发动机无渠道


前两道关卡是内在的,需要长期修炼才能获得;后两道关卡是外在的,通过短期学习可以掌握。今天主要讲的是第3道关卡。


实现精准咨询的目标,必须要精准评估。精准评估的依据/基础需要用技术,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访谈。正如看病不能光凭经验,凭经验无法知道患者的血管里发生了什么,不如做个磁共振。所以在实践中就会发现,用传统的方法,会出现如下问题:


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来访者真实的问题
分析心理问题原因≠来访者真正的原因
确定解决问题路径≠解决问题有效路径
选择心理咨询方法≠适合来访者的情况
表述似乎很有道理≠来访者不一定接受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掌握一些更科学、更精准的诊断评估技术,来帮助我们确定问题,提高精准性,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绘画投射测验。


绘画投射测验兼评估和咨询的双重效果,这个技术非常精准、非常科学,效果也非常震撼。可以减少主观性,使我们评估更加深刻、更加准确,同时又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绘画投射评估&咨询双效果,来源于刘伟老师直播,有版权

 

绘画是人类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最古老的方式,在人类早期,人们在工作劳动之余,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用岩画的形式刻在石头上,这个叫石画或岩画。


同时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方式。人的一些潜意识可以通过画来表达,而且画画又比较有趣,容易被人接受。


更重要的是,绘画本身也是一种精神表达方式。人类早期有三种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锲文,无论什么样的文字都是根据图画演化而来,都是象形文字。

 

在中国有一句话叫“书画同源”,中国的字其实是从象形文字来的,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保留象形文字的国家。而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字最后演变成了拼音文字。


90年代初中国人从西方引进了绘画投射测验技术,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其实绘画投射测验起源于中国,发展在中国,特色、创新在中国

 

中国在公元前200多年,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扬子法言》中提出“书,心画也”,即通过一个人写的书法笔迹来分析他的心理。笔迹分析跟中国的画同根同源,所以中国人比较喜欢也比较擅长研究绘画投射,这是绘画作为心理测验的一个优点。


虽然我们前面讲了绘画投射的很多优点,但是西方绘画投射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西方绘画投射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绘画投射作为心理评估,缺乏常模和科学的理论,因此同一张画,会有不同的分析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不精准。

 

绘画投射在引进中国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对绘画投射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改革、研究、发展。所以我们讲的绘画投射与其他任何绘画都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把它称为中国本土化的具有科学理论的绘画投射测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创新:

 

分析理论:从心理学跨越到(物理学)全息学
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
思维模式:从病理解剖学到病理生理学
指标体系:从单一指标到三项指标


经过我们的改革,绘画投射的精准性大大地提高了。同时绘画投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在心理咨询中可以快速建立信任关系,而且可以激发来访者改变的动机,为科学地分析心理原因找到了依据,同时也为心理咨询师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绘画投射在咨询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1.发挥桥梁作用

绘画联结了来访者、咨询师,起到桥梁作用,构建了新的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2.促进情感表达

对于那些不想或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来访者来说,提供一个表达的途径。


3.提供科学证据

提供客观、有形的分析依据,使得来访者更加确信评估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在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告诉来访者说你有这个问题或那个问题,来访者是不相信的,就像我们到医院看病,医生说你要注意健康、注意身体,我们把它称为正确的废话。

 

假如我们拍了一张X光片,说你腰上有一个肿块,病人就会问,医生我该怎么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有形的证据,呈现在病人或者来访者面前。

 

 

4.整合多种技术


绘画投射可以整合各种力量,激发来访者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动机。有时候我们在讲来访者的问题时,有的人听了以后并没有接纳、认可。当他不认可的时候,这个问题是无法改变的。所以绘画投射本身除了建立关系、精准评估以外,它可能激发来访者了解自己的愿望、动机。


同时绘画投射本身是一种疗法,不是说简单地拿着笔画个画。这个疗法包罗万象,比如说曼陀罗、绘画叙事、绘画精分、绘画积极心理学、绘画系统排列等。


绘画投射治疗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这也是我们想把绘画投射课程培训变成一个系统培训、专业培训的原因。

 

绘画投射测验方法分类:


1.树木画投射测验
2.雨中人画投射测验
3.画人测验
3.房树人投射测验
4.我的家庭绘画投射测验
6.我的未来绘画投射测验
7.我的童年绘画投射测验
8.疯狂的树投射测验


绘画投射心理咨询方法分类:


1.绘画动作咨询
  ⑴涂鸦
  ⑵曼陀罗绘画治疗
2.绘画投射分析咨询
  ⑴绘画投射平衡疗法
  ⑵绘画投射协调疗法
3.绘画投射整合咨询
  ⑴绘画投射叙事心理咨询
  ⑵绘画投射积极心理咨询
  ⑶绘画投射应用系统排列咨询
  ⑷九宫格统合绘画法咨询
  ⑸绘画投射与其他咨询法结合

 艺术治疗和曼陀罗疗法 

 

什么是艺术治疗?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将艺术治疗定义为:基于艺术创作的过程(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并且可以治愈和提高生活理念,是一种思想和感情的非语言交流形式。


在咨询过程中,一般比较常用音乐和绘画,因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使用绘画进行治疗时,拿出纸或曼陀罗涂色的书就可以使用,不像戏剧、舞蹈、雕塑等需要场地或群组。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将艺术治疗定义为一种心理健康的方法,它利用艺术创作的过程(比如画曼陀罗)来改善和提高各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身体和情绪的健康。

 

艺术疗法的目标是利用创作过程来帮助人们探索自我表达,解决冲突和问题,减轻压力,增加自尊和自我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并获得个人洞察力和发展人际交往技能。


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艺术治疗是不需要有任何的美术基础或艺术上的天赋,任何人都可以从艺术治疗中获益。


艺术治疗的场所和领域:


当我们比较焦虑或压力很大的时候,脑子都是乱的。这时候拿出纸和笔,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进行一些涂鸦、涂色、或者画一些曼陀罗。当你把这幅作品完成了以后,会发现绘画真的可以起到效果。有人慢慢静下来了,思绪也慢慢理清了。


艺术治疗可以被使用的人群领域:


精神障碍和心理困扰人群、学习障碍儿童、压力过大的成年人、在学校或家里有过激行为或社会问题的儿童、患有脑损伤的人、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儿童或成人。


艺术治疗可被用于疗愈的问题领域:


焦虑、抑郁症、癌症、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感上的困惑、家庭关系、社会心理问题、压力、自闭症、与其他医疗问题相关的心理症状。


艺术治疗目前被使用的场所与环境:


医院、健康中心、惩教中心、社区中心、私人治疗办公室、老年活动中心、艺术工作室、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小学和高中、学院和大学、组织、家庭。


(以上艺术治疗使用的场所与环境是西方的数据,目前在中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非语言治疗


艺术疗法使心灵、身体和精神都参与其中,这与单纯的口头表达是不同的。艺术治疗提供动觉的、感觉的、知觉的和象征性的表达的交流模式,这可以绕过语言的限制。视觉和象征性表达了个人经验,并赋予个人改变力量。


人类的大脑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

 

这表明绘画、音乐等心理机能为右半球掌控。因此,以语言为中介的疗法,在矫治由不合理认知或信念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时有效。但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

 

曼陀罗


曼陀罗(Mandala)的名字来源于古印度的梵文。意思为“圆形”、“圆满”,即“轮圆具足”。图形内的图案设计象征着圆满和宇宙,一连串对称交错的几何图形的目的是要引导思想,从而达到帮助冥想的精神工具。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曼陀罗,在铜镜子背面纹上一些纹路,图形内的图案设计,象征着圆满和宇宙一连串交错,来引导我们的思想,从而帮助我们。

 


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把曼陀罗带入到心理学界。荣格因为自己有抑郁症,所以开始画曼陀罗,画完以后他自己觉得挺有效果,然后推荐给身边的人。


荣格推荐将着色曼陀罗(一种包含复杂图案或符号的圆形图案)作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治疗干预手段,认为绘制曼陀罗可以帮助病人处理思想和情绪并起到镇静作用。从那以后,艺术治疗师一直推荐这种做法,并报告了积极的结果,尽管这些结果直到后来才被研究证实。


自然界的曼陀罗有向日葵、树的年轮、花的形状、蜘蛛织的网等。

 

 

所以,曼陀罗其实来自于自然界。填图曼陀罗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且可以作为一种冥想的形式,冥想本身已经被证实可以减少压力,对抗抑郁,减轻病痛,降低血压。

 

填图曼陀罗艺术疗法在成人和儿童中都很流行,因为这是一种放松的运动,可以让你的注意力从其他事情上移开,研究表明给曼陀罗几何圆形涂色比其他类型的绘画更有效果。


填图曼陀罗让来访者更加关注他们的内在体验。在艺术创作中,人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感知、想象和感受。


曼陀罗疗愈背后的机制


1.整合及重构记忆

重新连接内隐记忆,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帮助整合创伤记忆。


2.外化

创伤性材料以图像或物体形式外化,帮助创作者成为一个观察者。


3.逐步暴露
通过逐步暴露的形式,情绪刺激被逐步激发出来。


4.减少情绪激发

艺术治疗通常是放松的,冥想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会改变和调整一个人的情绪水平。


5.积极情绪重新激活
通过艺术创造唤醒情感,解决情感麻木,增强积极情绪。


6.情绪自我效能增强
建立信心,自己舒缓情绪,不会压抑自己或依赖他人。


7.自尊的提高
困扰你或羞于说出口的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没有好坏美丑,不会对作品评判而会获得鼓励。

 

 案例 

 

基本信息:来访者,大二学生,男,抑郁型性格。


高二时,由于父母没有及时引导,加上学习压力比较大,就交了一个男朋友。大学期间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尝试跟女生相处,但是失败了,大学期间喜欢一个女生,追求的时候女生没有同意,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所以目前他有回避感情的问题。


来访者自述从去年12月份开始焦虑,夜里失眠睡不着觉,因为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还伴随着呕吐,后来他就去医院检查,检查中自信量表诊断为重度焦虑和重度抑郁。


他说那段时间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比较敏感,感觉生现实生活中跟身边的同学,包括跟老师、跟家长交流都已经不太正常了,他觉得自己活在虚幻中,只有打字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正常的。


家庭背景:他父亲现在是62岁,母亲是40岁,父亲与前妻有一个儿子。父亲之前是做生意的,母亲没有工作,现在父亲生意失败了,靠养老金维持生活,所以家庭状况也不是太好。


而且他一直不看好父母之间的关系,原因在于他现在也就二十一二岁,而他的父亲已经62岁了,加上父母的年纪相差比较大,所以他心里觉得有点自卑,基本不太愿意去谈论他的家庭。


我让他画了一幅树木画,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树画得特别小,下部树根上有一个圈,这种圈被称为孤独圈。说明他内心感觉比较孤独,跟他的个性也有关系,表现为不是很开朗,比较容易抑郁。其实如果他跟周边的同学或者跟父母多交流一些,可能会减轻这些症状。


从整个画面来看,虽然树很小,但是画面很干净,包括线条都很清晰。左边的树冠跟右边树冠相比,左边有明显的波纹,说明他的情绪状态并不稳定,包括左边的树冠与树干是有交叉的,有交叉就代表着有冲突。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跟父母的沟通是有问题的,所谓的家庭矛盾是存在的。


从树枝来看,画了双线,其实还不错。但是树枝的顶部都是散开的没有封闭,也就是说它的能量供给上去以后又散掉了。


总体来说,这幅画是典型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画出来的画和这幅画很接近,而这位来访者画的这幅除了树的面积小了一些(表现出他的不自信),没有过度的涂黑,整个画面的灰度、线条都还是清楚的,所以说整体来说相对还算不错。

 

疫情期间他在医院开的药吃完了,当时是2月份,正当疫情的爆发期,不方便出去买药,所以我建议他尝试去画曼陀罗,但考虑到如果一开始就让他自己画的话,难度可能有点大,于是我就寄了一套书给他,并没有给他太多指导性的信息,而是让他打开书自己选择,喜欢哪幅图,就先用彩铅去涂色。


他一共坚持大约3周,下面是他的作品。

 


 

可以看到,左上方是第1-3天的作品,从他画的颜色,以及有些还涂在了框架外面可以看到,他当时整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太稳定。

 

后面可以看到他整个作品的变化,包括颜色的变化,而且开始使用一些绘画技巧。也可能他借用了网上其他人的作品,或者别人分享的技巧,比如靠近中间的颜色画深一点,靠近外部边缘的笔的力度就稍微变化了一下。整体画下来的过程,他自己感觉越来越好了。


从他画的第1天开始就已经停药了。因为疫情正好爆发,他也不方便出去买药。


在他画第1幅画的时候,刚下笔时就发现涂色过程中有不舒服的感觉,尤其画不对称图形的时候,会让他想起近期发生的一些琐事。涂色快结束的时候,他想到了周杰伦的一首歌《夜的第七章》,歌的MV里讲的是侦探福尔摩斯凶杀案的故事,整体有点灰蒙蒙的感觉。从投射的角度来讲,想到这首歌,说明他的生活比较消极。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停药,绘画之前他感觉比较烦躁,坐立不安,站在哪里都难受,一直想要去冲澡。在作画过程中,他有时候还会想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大部分时间很开心。画了一段时间就感觉心情好很多,专注力有了提升,最近开始想要准备考研的事情。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在难受、烦躁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工具可以帮助他,比如曼陀罗涂色,这对抑郁的缓解,包括精神方面的改善,效果都非常好。

 

绘画投射心理咨询案例

 

我本人是大学老师,不做商业宣传,在做咨询时发现咨询过程很多都是自己的主观感觉,于是把绘画投射用于心理咨询。如果不用绘画投射,我现在都不敢做咨询,很多学员也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因为我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来访者究竟是什么问题,来访者的诉求或讲的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


这个个案是我在1月份做的,那时候疫情刚刚开始。来访者是一个初一的学生,由母亲带来。他们之前找了很多人做咨询,但效果不太好。后来他母亲通过别人打听到我们的绘画投射。

 

基本情况:13岁,男,初一。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成绩一般。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善于沟通。近期因为违反学校纪律,被学校通报批评。情绪低落。


家庭情况:3岁时,父母离异。后来母亲再婚,与后爸相处融洽。


诉求:情绪低落,不想学习。


有人会问,绘画投射究竟适合什么年龄的人群?我们把它定义为13岁,跟我们法定的14岁是有差别的。13岁就可以以成人画技术来看,13岁以下还是使用儿童画。当然有些儿童12岁也是蛮成熟的。


画是一个载体,呈现人的潜意识。一般来说,人的意识分为两大块——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在整体里占95-98%,人的意识只占2-5%。因此人的意识的主体部分是潜意识。换句话说,我们用心理测试、访谈等手段获取的信息只是意识,而绘画投射是呈现人的潜意识,潜意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无法意识的信息。


首先我让他画了两张画。画完之后,这次咨询的整个方向就变了!

左:树木画投射;右:雨中人投射

 

这是绘画投射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心理的不稳定性和闭锁性。所谓闭锁性,就是中学生的很多心理不愿意跟别人讲。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即性成熟时期,他说自己喜欢班里某个女孩,但不好意思跟家长和老师讲。


在画中,树冠是封闭的,说明他有话不跟别人讲,他讲的也不是自己所想的,所以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来的时候讲自己因为被学校公开点名批评而造成情绪低落。但在他画了两张画以后,我发现不是这个问题。真正让他难受的是自己的情感困惑。为什么呢?


我在他的绘画投射里看到一个鸟巢,而且鸟巢里还有蛋和小鸟。一个13岁小孩,未婚,画鸟巢,说明他想谈恋爱;鸟巢里有蛋,说明他不仅想谈恋爱,而且想跟伴侣生孩子;如果鸟巢里有鸟,说明不仅想生孩子,而且想把孩子培养成才。


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这个13岁小孩非常成熟,情感非常细腻,甚至比成人都要细腻。他讲的那种感觉,父母根本读不懂。


在画中有一轮月亮,圆月一般是中秋节,代表人们思念亲人和情人,月亮也代表孤独,所以小孩有些孤独,同时还思念他的女朋友。


他讲述了自己的情感经历,他跟学校一个同学相爱了。由于是在初中,家长都反对,所以他们是偷偷摸摸的。有一次学校搞了一次游学活动,在游学过程中,他跟另外一个女孩交流,这一幕被女朋友的闺蜜看到了,闺蜜就把这件事告诉他女朋友了。然后女朋友开始吃醋,对此他非常烦恼。


鸟巢涂黑,代表失恋(虽然没有完全涂黑,中间还有一些留白)。


13岁的少年,在初中谈恋爱,他怎么会有心思去学习呢?所以中国家长反对早恋是有道理的,第一心智不成熟,第二严重影响学习。他的心根本静不下来,他无法像成人那样说做到注意力的良好分配。


在雨中人里画了一个路灯,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谈还是不该谈,但现在谈得非常痛苦。因为女孩家长看得也比较紧,放学后一定要回家,所以跟女孩见面非常困难,这让他非常痛苦。


所以小孩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他所来咨询的由头,而恰恰是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我们不通过绘画,就无法发现和确定来访者真正的问题。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所谓关卡,你认为的问题/来访者的诉求是真正的心理问题吗?不一定。一个年仅13岁的男孩都有这种情况,成人更是如此。


在咨询中我们会发现,有的问题难以启齿,有的问题无法表达。


所以我咨询的第一句话不是“学校是怎么处理你的?你做了什么事情?”


而是“你是不是爱上一个女同学了?你是不是因为跟这个女同学关系有障碍而非常痛苦?”他说是的。


所以我们在咨询的整个会期谈的都是他的情感问题。咨询之后,效果非常好,我帮他缓解了心理压力,让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以上是绘画投射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一个个案,通过绘画了解来访者的真正诉求。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