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心理服务系列案例征集(九):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彩虹少年关爱项目
2020/05/27
1576

本案例来自第二届(2020)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征集活动,内容及图片版权属于案例提供机构,禁止随意删减、转载,侵权必究!文中已隐去隐私信息。

 

项目名称: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彩虹少年关爱项目

项目周期:2年

服务提供方:淮安市淮阴区惠民心理服务中心

服务受益方:淮安市淮阴区“彩虹少年”及其监护人

所属领域:特殊群体

 

 案例摘要 

 

2018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惠民心理服务中心承接了淮阴区检察院的——《彩虹少年关爱项目》(“彩虹少年”系涉罚未成年人)社会服务工作。

 

中心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社会工作系统理论、赋权理论和优势视角等理论,一方面,通过对“彩虹少年”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跟踪帮教(个案辅导、小组活动、法制熏陶、“阳光夏令营”活动等),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认知、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提高他们的自尊、自信。

 

另一方面,通过对“彩虹少年”父母的专业跟踪辅导(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等),帮助他们提高家庭教育素养。此外,项目实施中还链接了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公检法和志愿者等资源和力量,形成综合性帮教合力。服务项目还运用信息化网络关爱APP平台实现对彩虹少年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通过项目实施,全区被帮教的“彩虹少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率达到85%,再次违法犯罪率低于2%;“彩虹少年”父母监护管理能力也有很大提升;通过项目实施,还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彩虹少年帮教机制。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多位领导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多家媒体也多次宣传推介,吸引了多家兄弟省市同行来淮考察学习。

 

 案例背景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更是一群需要正面引导的孩子,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悬崖勒马,重归社会。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淮阴区近几年来涉罚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深入调研发现:

 

1、2014年至2017年3月,淮阴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66件103人,其中54人有被行政处罚的经历,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52.4%。该院认为,被行政处罚过的未成年人应该成为关爱和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遂决定开展涉罚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并将涉罚未成年人从被行政处罚的未成年人,扩展到被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以及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涉罪未成年人。

 

2、这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既有个人心智尚未成熟、思想不稳定因素,也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缺失因素,更有深层次的良好家庭教育缺失因素。

 

3、我区的涉罚未成年人中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私自利,性格暴躁,自暴自弃,蛮横、冷漠、逆反;家庭问题:有30%以上为父母离异,95%的家长教育观念落后,92%的家长教养方法不当,86%的家长自身有不良行为,还有30%左右经济上贫困。

 

未成年人智力发育尚未成熟、思想不稳定、对外界事物重新认识的可能性较大、可塑性较强。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触动一个人的良知,唤醒人性本质的善良。心理疏导能消除未成年人心里的阴霾还能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犯罪行为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及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唤醒他们的悔罪意识,帮助他们总结应当吸取的教训,重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走向新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涉罚未成年人背后,都有长期失职的父母或监护人。残缺的家庭结构,缺失的亲子情感,不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家庭孩子心理无法得到健康发展,易形成简单粗暴,自暴自弃,蛮横、冷漠、逆反甚至仇视等心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果能够帮助其父母提升其对彩虹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教育、劝导、劝诫、监督能力,不但能帮助他们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还能引导他们密切注意子女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变化,力争从内部控制子女产生犯罪倾向的可能性。

 

淮阴区惠民心理服务中心的成员,大多数人具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社工师、教师等资质。核心成员都组织、参加过多项有关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公益活动和心理关爱活动,有过彩虹少年帮教成功经验。对彩虹少年及其监护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专业援助,可以使他们以一个健康积极地心态走向社会。同时,通过此项活动,还能总结出整理出一套可推广的专业帮教方案。

 

 需求分析 

 

 

一、开展《彩虹少年关爱项目》服务工作是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这是综治和平安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打造平安社会的前提是做好稳控工作。

 

需要社会服务行业和队伍,积极研究探索适应社会治理需要、适应社会稳定需要的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

 

二、开展《彩虹少年关爱项目》服务工作是的打造平安淮阴、法治淮阴、幸福淮阴的需要。

 

据淮阴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对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全区被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简称“涉罚少年”)的情况的统计、调研、分析,三年来,该区77名被行政处罚未成年人中,在未成年时期再次被本区公安机关行政处罚4人,占总数的5.2%。

 

在本区被行政处罚后,又在本区内犯罪的未成年人9人,占总数的11.7%,其中有4人两次涉嫌刑事犯罪;在未成年阶段被行政处罚后,成年后再犯罪的为16人,占总数的20.8%。也就是说,三年间77名被行政处罚的未成年人中,有37.7%的未成年人再次被行政处罚或再次犯罪,而这并不包括在本地被行政处罚后又到外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人员流动较大的情况下,在本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般都不限于本地再次作案。而从淮阴区人民检察院近三年办理的103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其中有54人之前有过被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前科,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52.4%。而这54名再次被罚的人员中,有18人非本区未成年人,占再次被罚人数的33.3%,基本接近本区再犯比例。

 

也就是说,未成年人被行政或刑事处罚后,如果参照淮阴区人民检察院办理非本区的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比例,来考虑淮阴区未成年人被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到外地犯罪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被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后,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未成年人可能再犯。

 

三、开展《彩虹少年关爱项目》服务工作是服务对象的需求。

 

通过对淮阴区60名“彩虹少年”及其监护人深入调研(《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成绩单》《我的父母我知道》《我的孩子我知道》)和走访,我们发现:80%以上的“彩虹少年”及其监护人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症状。

 

其中“彩虹少年”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方面症状比例较高,“彩虹少年”监护人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 恐怖方面症状比例较高。85%以上的“彩虹少年”及其监护人对心理健康不了解不重视,遇到纠结困惑的情绪往往都从既往经验出发去处理,有的情绪失控酿成犯罪,造成害人害已害社会的后果。

 

这个特殊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迫切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每个“彩虹少年”背后,都有长期失职的父母或监护人。残缺的家庭结构,缺失的亲子情感,不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家庭孩子心理无法得到健康发展,易形成简单粗暴,自暴自弃,蛮横、冷漠、逆反甚至仇视等心理,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彩虹少年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不但能帮助他们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改进家教方法,还能引导他们密切注意子女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变化,力争从内部控制子女产生犯罪倾向的可能性。

 

 服务过程 

 

 

第一阶段

 

1、走进服务对象,了解潜在需求。走访服务对象,建立与检察院的联系,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态、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和社会支持网络等信息,进行需求评估,了解潜在需求,并为他们建档。

 

第二阶段

 

1、政策和社会服务宣传。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服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知识宣传。

 

2、招募和培训。招募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者,并通过专题讲座、沙龙、一对一师徒结对等方式指导、督导、同辈研讨方式系列培训。增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3、建立线上“爱心之家”。建立微信群,分享积极正能量学习材料,保持经常性联系;发放《帮教联系卡》,《帮教联系卡》内容包括:帮教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电话、手机号码等,方便他们遇到问题能及时求助。

 

4、“彩虹少年”社工站建设。办公室、个案辅导室、沙盘室、小组工作室、情绪宣泄室分别独立打造,建成彩虹少年的贴心家园。

 

第三阶段

 

1、个案社会工作服务。通过个案服务,有针对性的改善服务对象不良心理倾向和行为问题,使服务对象负性情绪得到及时疏导,心理正能量不断增强。

 

2、小组社会工作活动---我的庐山真面目。采取专题商讨、拓展训练、游戏启迪等活动,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不断成长。

 

3、小组社会工作活动---我的情绪我做。筛选因聚众斗殴被罚的服务对象,采取拓展训练、游戏启迪等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学会调控情绪,科学排解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后果。

 

4、小组社会工作活动---我的未来不是梦。采取专题商讨、游戏启迪等活动,激发服务对象树立目标的强烈愿望,帮助他们规划自己未来的目标与蓝图。

 

5、小组社会工作活动---我感恩,我成长。采取专题商讨、游戏启迪等活动,帮助服务对象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家庭、社会给予的关爱,懂得感恩,能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6、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组织专业人员通过专题讲座、小组活动、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对彩虹少年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改进家教方法;引导他们密切注意子女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变化,密切协助辅导老师帮扶孩子,力争从内部控制子女产生犯罪倾向的可能性。

 

7、链接公检法、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志愿者等资源和力量,形成综合性帮教合力。链接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公检法、志愿者等资源和力量,形成综合性帮教合力,使服务对象在心理行为得到纠正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关爱与温暖,家庭、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轻松,社会关系更为和谐,社会融入度提升。

 

8、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对服务对象家人、亲属、邻居、朋友等走访,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工作状况,寻求家庭、邻里等对服务对象的同情、谅解、鼓励与支持,帮助服务对象落实相关权益保障政策。

 

9、慰问救助活动。以区政府、区检察院名义,由社工、志愿者上门对筛选出的家庭困难又表现进步的服务对象进行一一家庭探访,并发放慰问品或慰问金,以示政府关爱;同时,奖励服务对象有更好表现更大进步。

 

10、“阳光夏令营”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服务对象开展“阳光夏令营”活动,启迪其心灵,陶冶其情操。

 

第四阶段

 

1、《我成长,我感恩》书信。组织帮扶对象子女和父母之间互写一封信,再写一封信给政府,汇报自己的心理动态、思想变化,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感恩政府的关怀。

 

2、编写精品案例集《彩虹之路》。组织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编写精品案例集一本。

 

3、专业评估。实施效果专业评估,总结一年来工作经验和教训。

 

 成效评估 

 

1、通过项目实施,使得服务对象纠正了错误认知、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提高了他们的自尊、自信,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率达到85%,再次违法犯罪率低于2%。

 

2、通过项目实施,使得彩虹少年监护人普遍提高了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改进家教方法,亲子关系改善率达到100%。(通过对“彩虹少年”及其监护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成绩单》《亲子沟通调查问卷》)

 

3、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彩虹少年帮教机制,工作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意义。

 

 项目价值与意义 

 

 

1、通过对“彩虹少年”的专业跟踪辅导和多元化帮教,帮助他们了纠正错误认知、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提高了他们的自尊、自信,培养了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了辨别是非和和自律的能力,他们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和工作。

 

2、通过对“彩虹少年”父母的专业跟踪辅导和多元化帮教,帮助他们提高了父母自身素质,优化了家庭环境,改进了家教方法;融洽了亲子关系。

 

3、通过项目实施,惠民心理服务中心的团队社会服务素养达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为社会服务累积了大量宝贵的一线案例,还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彩虹少年帮教机制,工作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4、淮阴区“彩虹少年”关爱工程的实施,走出了一条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的关爱帮教路子,为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临界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健全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践样板,对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特殊功能。

 

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最高检未检办史卫忠副主任认为淮阴区开展未成年人犯罪早期预防体系建设,代表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在起草修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福利法》过程中,把淮阴区的关爱“彩虹少年”做法列入修法建议。

 

2018年10月召开的淮安市未成年人关爱推广现场会,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高检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少年司法专家、博士生导师宋英辉教授、江苏省检察院未成年检察办公室主任郑宇等领导出席会议。

 

史卫忠指出,淮阴区“彩虹少年”关爱工程,承担起了少年司法改革先行者、试验田的作用,活动特色明显,对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特殊功能。宋英辉指出,淮阴开展的“彩虹少年”关爱工程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准确把握未成年人这个社会、家庭关注的核心,走出了一条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的关爱帮教路子,为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临界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健全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践样板,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此后,淮阴区检察院被挂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向全市推广“彩虹少年”关爱工程,省市检察简报、《情况反映》多次专题刊载淮阴区做法,《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扬子晚报》等省级以上媒体也多次宣传推介,吸引兄弟省市同行多次来淮考察学习。

 

 专业反思 

 

1、“彩虹少年”是群特殊的孩子,对他们的帮教是个细致活,也是个高难度的活,需要帮教者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2、惠民心理服务中心的团队还需不断学习提高,需要专家的持续督导和引领,从而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素养。

 

3、期待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投入再多些,支持力度再大些。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