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3小时的体验式工作坊,专门讨论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2016/04/16
1297

 

强迫性人格障碍是心理咨询师

临床中经常会碰到的现象,

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

我们想和心理咨询师们聊聊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工作坊主题: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介绍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症状、动力机制及治疗方法。涉及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关系,文化、教育家庭环境对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工作坊还涉及强迫性人格障碍基础上发生的的轻度强迫障碍的心理治疗。

 

工作坊历时3小时,采用理论讲座、案例分析讨论、技能模拟等三种方式。

 

尤其欢迎从事与强迫性人格、强迫障碍等相关问题的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员参加。

 

 

 

心理专家:訾非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注册系统注册督导事。长期探索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开发了针对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感受分析治疗模式。

 

 

 

 

咨询师知识拓展

 

强迫性人格障碍是心理咨询师临床中经常会碰到的现象,作为咨询师的你对此领域需要有所了解。

 

1、什么是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谨小慎微而拘泥细节,过于严格要求而刻意追求完美以致无法适应新情况的人格障碍。

 

2、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的区别?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合情合理,必须坚持的; 而强迫症患者所做的事则是由于不能自我控制,是他想摆脱却摆脱不了的。

 

 

3、强迫性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心理分析理论】对这种人格障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由于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对于儿童的自主行为加以惩罚,抑制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历程,结果儿童极力地去迎合别人,特别是已经内化了的父母的要求,这种对严格标准的坚持,成为个人生活的主题。 

 

另一种解释认为,儿童在其为挣脱父母控制而获得独立的斗争中,会形成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为了预防这种冲动的威胁,儿童会对其进行加以否认和内化,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过于严格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成为一贯甚至终身的行为模式。      

 

【认知治疗】学派认为,强迫型人格障碍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形成的,例如非黑即白的两极化思维会产生诸如苛刻、完美主义、拖延、夸张过失或错误的可能结果、夸大、灾难感等不正常的认知习惯。由于病人狭隘、过分严格,使其难以对生活和世界形成正确的理解,难以从自认经验中形成一致、恰当的世界观。

 

以下是一例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供读者参考。

 

案例:

 

“我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我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我从小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所以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列班上前几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半学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表弄丢,我深知父母挣钱不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素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做坏了,以后不准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我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我勉强读完,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而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我更觉得不好受。我最苦恼的,还是怕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越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不让自己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

 

如今此症状已持续三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近段时间以来,我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换衣服后要反复扣腰间的皮带,提着兜要反复检查提兜里的东西是否还在等等。

 

与他人交往时,我总害怕别人笑话我,认为别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后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动,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如前。医生,我还能治吗?” 末了,他显示出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紧张感。

 

分析: 

 

当他害怕把手表弄丢结果真的弄丢,并且多次寻找无果,内心愧疚,成绩开始下滑时,正是强迫性人格障碍初期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果能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并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但他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怎么做。

 

而且,他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并非在短时间内形成,还与他的较内向的性格和看似轻松实则严格的家教有关。他必须知道他的父母当初责怪他,其实并非有意识地要去损伤他的自尊心,只是他情绪太显幼稚化了,俗话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以致如今他已十八岁了,仍旧在以儿童时的应对方式来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来访者应该放松自己的情绪,真正让自己从心理上成长起来,而不再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争取做到每天记下自己产生强迫意念的次数,并承认有这些意念存在,顺其自然,如一产生小便失禁而竭力克制,不许自己上厕所的意念,便马上放松:‘想去则去’,做到这一不与之抗争的原则,就可逐渐淡化此观念。

 

 

强迫性人格障碍是咨询师临床中经常会碰到的现象,为了帮助咨询师同行更好地理解和帮助该类来访者,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特请对此现象颇有研究和具有独到心得体会与独特的咨询模式的訾非老师带来3小时的体验式工作坊《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欢迎咨询师朋友们前来学习和现场感受!

 

参会咨询:

010-51653135/36(北京)

0755-25892115(深圳)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