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能否治愈?如何治?
2019/11/28
1080

以下为1879计划北京三期班在线答疑分享。1879计划的辅助学习策略中,提供每两个月一次的专家在线答疑,由学员提出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专家在班级群里为大家做解答。在线答疑是1879计划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摘取共通性的内容,以飨读者。



以下为同学提问

————————其中6个问题————————


  • 01.对于注意力障碍多动孩子,请老师给予纠正偏差行为的指导性建议。这类型儿童如果对感兴趣的游戏项目比如看电视玩计算机游戏会注意力很集中,是否可以排除注意力障碍多动?


  • 02.对于癌症病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不是比心理咨询的效果更好?从另一个角度讲,心理咨询的某些目标是在实现宗教的一些意义,尤其是接纳许诺本身带着佛教精髓的疗法?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宗教信仰之间该如何平衡?


  • 03.现代精神分析学派里面包含了很多原始家庭、认知、存在的知识,如果从整合的角度看,是不是一条学习整合理论比较好的方向?


  • 04.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流派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个人成长小组活动中,需要咨询师和小组成员相对较多的自我暴露,请问如何更好地掌握自我暴露的“度”?叙事疗法的限制是什么?


  • 05.对于心理学基础薄的学员,有一些理论看似理解、明白,但在实践应用或讨论中却不知怎么讲出来,如何去学?如何能学好?


  • 06.有种说法是说孩子的问题都能从家长身上看到相关问题的影子,甚至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机,我觉得原生家庭是很重要,但把孩子的问题都归为家庭和家长的原因,似乎太武断了一些,因此想听听廖老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以及对孩子问题的理解。



以下为专家答疑

————————其中6个问题————————


01.对于注意力障碍多动孩子,请老师给予纠正偏差行为的指导性建议。这类型儿童如果对感兴趣的游戏项目比如看电视玩计算机游戏会注意力很集中,是否可以排除注意力障碍多动?


廖老师:很多人主张儿童在两岁前,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像手机电视计算机,他们会认为因为电子产品互动的特质声光的刺激,会很容易的吸引儿童专注,但是这种专注的结果会使得他习惯接受大量的刺激,而不习惯谈话时跟人互动,因为这样比较单调,不像电子产品有那么丰富多元的声光刺激,所以反而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无法专注。


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不太赞成让多动的儿童接触太多的计算机,如果说在计算机里面有一些程序设计可以让小朋友更加专注,做专注训练,那是可以的,但是要特别设计,而不是一般的电视节目。电动玩具对于孩子的多动的状况,没有太多的帮助.


怎么让注意力障碍或多动得到治疗?到目前为止,注意力障碍缺失过动的孩子是有生理因素的,基本上没办法治疗。在注意点上,基本上一个是食物要控制,有些糖类容易引起多动反应的食物应该少吃,另外要做行为训练帮助他,增进他的专注,让他能够在必要时候稳定。


最实际有用的是吃药,药物可以帮助孩子把专注的时间拉长,但是药物吃太多也不好,一般来讲早上上课前,一定要吃,晚上回家的时候,比较轻松的时间,不见得要吃,大概到青春期以后,这种多动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自然就会拉长,但在青春期之前小孩的基本人际关系,课业都要维持好.如果没维护好,到青春期以后,这些基础都毁掉了,即使多动消失了,也不见得能迎回美好的人生。


对于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基本我们不应该把目标放在怎么消除多动,怎么治好他上面,而是要把目标放在如何应用他多动的特征,然后要有一些行为的训练、人际关系的训练、课业学习的训练,让他在需要的时候,重要的时候,维持适度的学习,不至于等到他青春期过后,这些基础都毁掉。


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多动,如果他能适应,能够应用良好,那他也可以非常有成就。


02.对于癌症病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不是比心理咨询的效果更好?从另一个角度讲,心理咨询的某些目标是在实现宗教的一些意义,尤其是接纳许诺本身带着佛教精髓的疗法?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宗教信仰之间该如何平衡?


廖老师:在西方国家宗教信仰本身是自由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绝症或重大灾难的时候发挥了相当大的安定人心的作用。在台湾的医院、监狱里面都会有佛堂、基督教的天主堂,是一种让受刑人、病人可以祭拜、祷告、可以安定民心的方法。所以,对一般人来讲,尤其是在灾难和绝症方面,宗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慰藉。


宗教有时候可以跟心理咨询有类似的功能,在西方心理咨询专业化之前,基督教、天主教向神父告解,教会里面都有所谓坦诚团体,就是后来的会心团体。这些都有相当长的历史。现在,在心理咨询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宗教与心理咨询整合到一起。


这里面就会牵涉到一些问题,如果来访者和咨询师同属一个宗教,问题比较小,他们可以通过一起祷告、念圣经、分享禅坐的经验等来进行心理咨询。但是如果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宗教信仰不同,或者咨询师有宗教信仰而来访者没有宗教信仰时,就要非常小心谨慎,必须尊重来访者的宗教信仰,不可以透过心理咨询的过程来促销或者某种程度引诱、压迫来访者相信咨询师的宗教信仰,这就可能会有伦理的问题。


所以,基本上宗教信仰和心理咨询是可以平行发展,甚至统整到一起的。但科学的心理咨询是无神论,不谈神,宗教基本上是有神论,神有崇高的地位,一切各种事物之前都有神的安排、神的主宰,这是跟我们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基本上最大的差异。现在,慢慢的,相关的专业期刊开始接受有神论的论文。所以,宗教信仰和心理咨询现在是可以并存的。


03.现代精神分析学派里面包含了很多原始家庭、认知、存在的知识,如果从整合的角度看,是不是一条学习整合理论比较好的方向?


廖老师:事实上,精神分析对整个心理咨询领域的贡献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在处理咨询关系、移情,以及各种人格状态的一些分析上面有相当大的贡献。不过,所有学派其实都对认知、存在、甚至原始家庭都有探讨。


所有的学派都认为要探讨人的成长经验、认知、情绪、行为。但是,要用哪一个学派去整合其他学派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存在人本这传统三大取向也都是互相矛盾的。后来,又出现了社会建构取向,对前面三个都做了批判。


所以,所有学派彼此是相互矛盾的。我们也可以说各个学派都是偏见,各个学派如果要统整,需要对相关学派的学理、人性观、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人的异常状态以及为什么会异常、如何改变异常这些基本理论彻底理解,然后对理论去做整合、折衷。有的可以整合有的根本就是相互矛盾。


曾经有专书去谈整合性谘商。到目前为止,能够整合的理论大概有一二十种,就是整合后的咨询模式。我以前在台湾高雄师大的辅导与谘商研究所博士班的谘商理论的课上专门探讨过,也很多学生希望开那样的课程。只是我们的要新开课没那么便利,而且我开的课太多,所以没有特别去开。但确实有人在研究怎么去整合谘商理论。


精神分析取向其实与其他取向有相同有不同的地方。现在,最新、最被肯定的是人际历程理论,这个理论整合了家庭系统、依附理论、认知行为等。有一本人际历程理论的书,将来如果有开相关的课,会用那本教科书。现在最新版本是第四版,前面是依附,后面是人际的基本的风格,人际pattern(组型),最后是用改变认知来改变人,也是一种整合,是用新精神分析与认知行为去做整合,所以,要做整合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我建议大家先从自己感到兴趣、比较能接受的学派开始。然后,深入进去以后再对邻近的相关的学派去做深入、再做整合。以我个人来讲,我最先深入的是认知行为取向,后来深入存在人本取向,出来教书以后才接触跟深入人际历程取向。最后,我会把我比较专长的认知行为、现实治疗、个人中心、人际历程这几大取向整合在一起,所以我也是做了整合。


04.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流派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个人成长小组活动中,需要咨询师和小组成员相对较多的自我暴露,请问如何更好地掌握自我暴露的“度”?叙事疗法的限制是什么?


廖老师:在小团体里面,我们都会鼓励每个成员能够适度的自我暴露,适度这个“度”要怎么说,其实这个要各自评估,我通常会鼓励成员要坦诚真诚的沟通,我也会提醒大家要保密,但团体人好多,所以未必保密彻底,因为我们不见得约束得了所有的人。


第一,大家承诺保密;第二,是渐进式暴露,不要一下子暴露太多。结果你暴露完别人不敢吐露,然后你就会觉得很被伤害,那种感觉就像脱光光在大家面前给大家看,以为接着大家都会脱光,结果后面的人都不脱,过度的自我揭露,结果别人不揭露,不是对等的,你就会觉得被伤害,所以暴露应该是要渐进的,看你对大家的信任的程度,逐渐地揭露自己。


鼓励自我揭露,但不鼓励过度暴露,不鼓励太快地直接地谈隐私的事,也不鼓励其他成员过度地挖别人的隐私。后面有叙事治疗和团体辅导这两门课,到时候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


05.对于心理学基础薄的学员,有一些理论看似理解、明白,但在实践应用或讨论中却不知怎么讲出来,如何去学?如何能学好?


廖老师:台湾师大张春兴教授在上普通心理学课程时就讲到一个概念:学习心理学有一种能力一定要具备,因为人的心理状态常常是暧昧不明的,即使有千百种理论也讲不清楚,千百种理论看了也不明白,所以提醒我们学习心理学必须具备一种能够忍受暧昧不明这样的能力。


如果你不能忍受暧昧不明而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即使问到底也没有答案。我们学到一个新的概念、一个理论、一个名词,那这个新的概念你知道吗?“知”不一定“道”,你可能表面理解,也许要在自己身上去揣摩去觉察,看到有没有那个东西。也许在你周围的亲朋好友身上,去观察去理解,看看有没有那个东西。


即使在你自己身上,在周遭亲朋好友身上去看去理解,但不一定很深刻,也许有时你要等到接触到那样的个案有那样的行为表现,你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比如在阿德勒理论里面讲到负向的交互决定补偿性关系,亲子之间有时互相以负面的关系相互反馈、相互补偿,两面战得不可开交。天下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有时就变成天下最仇恨的人,我们的来访者有时就会有这种现象。


现在我在讲这种现象:如果在你周遭你经历过,有人非常明确地是这种负向交互决定补偿性的关系,使俩人纠结在一起,然后互相地把对方绑住,不断地用刀捅对方,他们的关系是既亲密又仇恨,你就会比较容易了解这个概念。


如果你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这样的人,你没有听过这样的当事人详细描述他们的互动方式,即使学到读到这样的名词,你也不一定能够了解,所以从知道到实际体会到,到后来能够处理有很长的一段路。


那么,要怎样学习:(1)理论用心反复读;(2)在自己身上去找,看有没有这样的经验;(3)从周遭的人身上去找;(4)从个案身上去找。后面一个是自我做录音文字稿,自我觉察,自我评论,一个是同学相互评论,还有找专家来帮你督导。这要磨很久,要磨的东西很多,所以从知道到会做中间有很大的落差、很长的过程。


有关专业的训练内容,专业的督导方式都成为一门学问。在硕士班必修的是谘商咨询的基本技术,个案的处理。博士班必修就是督导的理论和实务。从硕士到博士有非常庞大的一个体系,在1879三年应该会走相当远的路,大家可以好好期待,配合进度,书都要念,同学要讨论,在线答疑要提出问题,演练时要认真,这些一步一步会让你逐渐的掌握住状况。


06.有种说法是说孩子的问题都能从家长身上看到相关问题的影子,甚至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印机,我觉得原生家庭是很重要,但把孩子的问题都归为家庭和家长的原因,似乎太武断了一些,因此想听听廖老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以及对孩子问题的理解。


廖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复印机?原生家庭很重要,很多孩子的问题都归成是家庭或家长的原因,但是这样讲好像又有点太武断了。是没有错,家庭对人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深刻而且长远的,家庭有家庭的规则,人在家庭里面在那个规则之下跟人互动成长,逐渐地就会内化,所以有些家庭一说有情绪来就是公开表白激烈还击,那样家庭的孩子,一有问题有情绪就比较激烈反应比较暴躁。


有些家庭心里有情绪不能直接表达,所以喜怒不形于色,家人之间维持着礼貌客套,但是真正的感觉不太敢讲,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不太表达感觉,不太容易觉察别人的感觉,或者是有些家庭不能让别人不高兴,所以就会发觉到不要让别人不开心。家庭在实际互动的过程,尤其是情绪表达的层面,其实无形中就塑造了孩子的表达情绪体验的层次。


但是如果我们说人一切都被原生家庭决定,这个又有点悲哀与无奈。有的人家庭环境比较好,有的人家庭环境就是比较不利,比如说有些家庭儿童虐待,有家庭暴力,在这样不合理的原生家庭长大,以前就会有一种叫暴力循环理论,也就是说这种暴力的行为是会代间传递,小孩耳濡目染,将来他长大了以后,他也会用暴力的方式对待他的亲人,所以会一代传一代,很难根绝!


这讲讲就很可怕,这种代间传递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概念,因为这个会让在家暴当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希望,会觉得他这一辈子就一定这样,这也让别人排斥在比较不好环境成长的孩子,以前我们讲要门当户对结婚的话,有他的道理,你最好到他家去看看,看他们家人之间怎么互动,你才会对他比较真正了解。但是门当户对到后来变成交往的对象就限定在某些人了,这个其实不是好事。 


所以我在台湾我就经常强调家庭暴力或者不好的原生家庭的一些沟通的模式会有影响。但是我们不要一直强调代间传递。因为这样会让人很沮丧,我们应该要说明的是,经过觉察反省,经过咨询辅导,人是可以摆脱掉原生家庭相当程度的影响,比如说父母亲离婚,那孩子将来是不是婚姻就一定不会美满?如果是那样那就很悲哀,对不对?如果对方父母离婚,那你就不能跟他结婚,太可怕了,好像就一定会代间传递。


事实上,有些人会在父母的婚姻冲突当中,潜移默化学到一些跟亲密的人冲突的一些行为模式,但是也有人经过觉察反省以后,他会更小心更努力,去经营他的婚姻,避免婚姻走向一个相互伤害的状况,所以未必父母婚姻重组,离婚子女的婚姻就一定不美满,这当然也会牵涉到亲职教育的问题,有人说上帝用他的形象造人,父母用他的期待塑造他的孩子。


所以有时候父母简直扮演上帝的角色,把他的孩子捏成他想要的样子,其实这是不好的。我们会期待父母是做一个理性的、适度的教养者,而不是过度的情绪化,过度地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因为我们的孩子跟我们不是同一个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实兄弟姐妹遗传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环境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兄弟姐妹的个性也会不一样,所以做为父母我们不应该过度要求,或过度期待我们的子女要跟我们一模一样。那真的不是用复印机去印,而是你要尊重他要培养他做他自己,让他成为一个跟你不太一样的人。


不同的时代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在台湾,大陆可能也类似,当父母的这一代通常是从小吃苦耐劳,勤劳,营养不太好,节俭努力长大,可是现在孩子这一代从出生就吃好的。我们常常就发现孩子的手机都比父母还好,孩子什么都用最新的,父母都很节俭舍不得换新的,所以其实生活的环境,从小长大的状况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要一直用我们那个年代所培养出来的勤俭是美德,还有吃苦耐劳等这些来教育我们的孩子,问题是他们这个年代吃苦耐劳是笨蛋,勤俭是代表你不懂得工作的方法,你不懂得用钱,反让他学到一些可能将来适应不良的观念。


所以做父母的人应该要小心谨慎,不要把自己的期待,把自己的价值观完全复制到孩子身上,在你这个年代也许这些是好的,当你孩子长大,这些也许会成为对他的限制,当然每个人不可能不期待,不可能不影响,但是我觉得适度期待适度影响是好的,过度期待过度强制性的影响真的会变成复印机,然后你的孩子会变得比较没有自己,会变得比较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那我相信这不是当父母的人所期待的。第三年会有亲职教育的课程,也是由我来上,那到时候我会有更多的讲解,还有相关的技术演练,欢迎大家期待。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