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病也需心药医 | 一堂关于身体、心理和生命智慧的课
2019/08/19
1078
把脉、看舌相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人格特点?

同样是头疼,为什么医生给我开的药和给别人开的药方不同?
不同的症状表现,为什么医生可以采取相同的调养方式?
.....


这是中医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甚至产生误解的地方,但这背后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看待身体、心理甚至生命不同的视角。

随着国民对于“健康”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健康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生理层面,也涵盖了心理、精神、环境等方面。养生保健、治未病、修身养性等理念让中医也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中医心理学科源于中医学,对于国人健康,尤其是心理有其独特贡献。


本次会后工作坊《中医心理学治疗与体验工作坊》,邀请了三位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分别从理论基础、测量工具以及咨询技术等角度,为大家解开国人独特的身心奥秘,传授本土心理学的咨询方式。小编也带领大家一窥究竟吧~
 
 01 
 东方与西方,不同的身心视角 
 
不仅心病还需心药医,有时候身病也需心药医。所以中国古代没有单独设立“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一般都让中医“兼职”了。
 
中医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学与哲学思想,只是先前没有单独将这部分体系内容整理出来。

第一天的授课老师王克勤教授,是中医心理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年近八十,精神矍铄。王教授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医学典籍等,提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TIM截图20190819154157.jpg
(王克勤老师讲授中医心理学理论)


王克勤老师在课堂中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人”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视角:宇宙有五行五位,而每个人都是天地宇宙中的一个小天地,有自身五脏五气的运行功能与规律。是一种“象”的思维模式。
 
因此中医不把人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特殊的生物来看待与研究,而是将人的认知、人格等不同现象还原到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宇宙时空变换的维度理解,放在宇宙、自然这个大的框架下,运用自然变化的规律进行调理与改善——这是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不同的治疗观与健康观,传递作为中国人独特的生命之道、生存之道、健康之道。
 
 02 
 五态人格,透露着性格与身体健康的秘密 
 
一切的心理问题都潜藏在人格之中,从这个角度讲,人格量表的意义非常深远。
 
林黛玉、张飞、沙僧、猪八戒、诸葛亮,代表着我国五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其划分的依据建立在我国“阴阳学说”以及“形与神俱”理论基础上,根据阴阳之含量多少进行的划分。不同的人格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与身体健康的特征。
 
然而,一个人属于什么样的人格特征;对于“阴阳”如此抽象的概念,如何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去评估,进而为个体的身心健康提出指导建议,似乎成为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
 
这就是中医心理学学科的魅力之一,其不仅仅是提炼、整合了蕴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典古籍中关于个体身心健康的理论论述体系,并且不断结合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不断丰富、扩充研究成果,为现代人的生活所服务。
 
我国第一个本土化人格测量量表《五态人格测验》,是中医心理学学科飞跃式的研究贡献之一。目前已纳入北京医保范围。为了让学习者更好理解,作为量表的编制者之一的杨秋莉教授,邀请大家现场填写,并体验五态人格测验。


TIM截图20190819154239.jpg
(五态人格测验的结果报告)
TIM截图20190819154302.jpg
 
量表填写完整之后,测验系统便呈现出三个不同的结果,分别从填写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体质类型的角度呈现测量结果,并根据人格及身体机能测验从心理、行为、音乐、饮食等多方面提供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杨秋莉教授结合五态量表以及相应的实证研究成果,为大家阐述人格特征与个体身体健康、疾病的关系。授课老师也强调,量表可以反映出很多信息,但同时这对于使用量表的一线工作者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量表的结果是与来访者搭建关系的桥梁与途径之一。每个人的身心状态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同一个测验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视角。如何发挥个体已有的资源并不断放大,与个体其他呈现出来的其他信息结合,并为来访者的状态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是工作者需要揣摩和提升的。
 
 03 
 情绪相生相克,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你如何理解情绪?是否是正面情绪越多越好,负面情绪越少越好?
 
面对情绪,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的理解与解读:情绪的变化也遵守着自然五行相生相克与阴阳转换的规律: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若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唤醒与利用,可以被用来转化其他心理问题;正面情绪并非越多越好,哪怕是快乐的情绪,也需恪守“中庸之道”,过度的喜欢甚至在某件事上过度喜欢,也会损害身心健康,所谓“喜伤心”也是这个道理。
 
TIM截图20190819154321.jpg
(张伯华教授带领大家进行保健活动)
 
张伯华教授作为情志顺势疗法的创始人,带领大家通过自身对于身体反应的觉察,并进行古代医案的分析,帮助大家理解与情绪相关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想象,如何能够运用古代的智慧巧妙予以转化与处理。
 
中医心理学是一门整合了古代深刻哲学思想与现代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与时俱进的整合学科,提供了一个对待国人身心健康新的视角与模式,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领悟深奥智慧的钥匙。

目前和计划心理师学院正在孵化长程中医心理师专业,系统学习中医文化中的身心智慧,掌握必要的中医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培养致力于国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工作者!敬请关注。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