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甘肃省肿瘤医院癌症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
2019/06/06
1956

项目名称:甘肃省肿瘤医院癌症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

项目周期:2005年至今

服务提供方:甘肃省肿瘤医院综合康复中心

服务受益方  

群体/单位名称:甘肃省肿瘤医院癌症患者

所属领域:特殊群体


案例摘要


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患者对诊疗的行为反应,探索专业化肿瘤患者心理支持路径迫在眉睫。

2005年 ,“甘肃省防癌抗抗俱乐部”成立,通过线上线下双联动形式15年不间断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多年来持续探索将心理干预技术运用到癌症临床诊疗中,包括个案咨询、主题团辅;实施“全人全程”协同临床诊疗心理干预模式,规范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及居丧期家属安抚工作;编印《走出低谷-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康复》,开展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科普宣传;持续心理辅导员培训,积极引进心理专家;建立心理随访体系。


医患双方对心理健康有了正确的认识,干预后的患者及家属情绪及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工作内容被“健康报”、“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兰州晚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


甘肃省肿瘤医院防癌抗癌俱乐部受到甘肃省卫生系统多次表扬和表彰,获得“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奖”及“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实证研究《运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应用研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头颈二科合作进行的“呵护圈”获甘肃省首届品管圈大赛二等奖。


案例背景


著名心理社会肿瘤学家 Jimmie Holland在她《癌症人性的一面》一书中告诉读者:“医学不仅仅是装在瓶子里的药”,这句话也是她对癌症病人在心理社会方面需要被关怀的一种很生动的比喻。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病人对癌症这种疾病的理解,从而影响他们对诊断、治疗和护理的行为反应。比如,当发生病人不能或主观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情况时,可能需要及时解决的是心理社会决定因素,比如焦虑、家庭成员不配合、经济问题或者只是病人对临床检查的恐惧。此外,癌症病人的心理痛苦应该向谁诉说,又由谁来关注?当病人出现失眠时,是一片安眠药就能够解决睡眠的所有问题吗?病人在关注自己的临床治疗的同时,是否也注意到自己还需要解决其他问题,比如情绪低落、心烦、总是哭泣、感到生活没有意义、非常疲劳、不想吃东西不想见人、感到自卑……此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颇为重要。有研究认为,肿瘤临床需要心理治疗性服务的理由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在医学各科临床诊治过程中病人发生精神症状的比例比较高,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约占30%-47%;另一个是没有一个人会对威胁生命的疾病事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能妥善应对伴随这种疾病发生的恐惧、社会孤独感、丧失能力、复杂的治疗以及对家庭和事业的影响等,这一突发事件对一个人整个生活(尤其是情绪)的冲击是巨大的。虽然有些问题还没有达到诊断心理障碍的程度,但仍需要某种支持,特别是对心理的支持。


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查询资料发现,我国现有的肿瘤患者临床心理支持少之又少,且缺少专业人才,实施者大多为护理人员,内容多为健康教育。故,探索专业化肿瘤患者心理支持路径迫在眉睫。


需求分析


1、患者自身需求:我们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以及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对癌症患者进行了量表测评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及对于心理援助的需求。


癌症患者心理测评结果(%


出现心理痛苦(DT≥4)

轻度及以上焦虑倾向(GAD-7≥5

轻度及以上抑郁倾向(PHQ-9≥5)

肺癌(n=286

72%

62%

68%

乳腺癌(n=310

63%

55%

53%

甲状腺癌(n=270

41%

45%

39%

其他(n=131

60%

67%

72%


癌症患者心理援助需求分析(%

倾听

51%

陪伴

64%

症状管理(癌痛、失眠、呕吐等)

58%

临终关怀

33%

其他

27%


2.家属需求:

癌症是一个家庭事件,不仅仅是患者被确诊。在诊断早期,家庭成员都会担心患者死亡以及癌症带来的痛苦。癌症给家庭带来的连锁反应包括:担忧、不确定感、家庭计划被打乱、重新安排日常程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发生变化、存在危机、家庭成员角色功能改变、家庭生活压力增加等。癌症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家庭应激事件,它是一个多重交织、错综复杂的心理社会过渡。随着癌症复发不断引起患者和家庭成员担忧,癌症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威胁和压力也会不断重复出现。有资料表明,配偶有信息、支持、沟通、应对等方面的需求,子女有情感创伤修复、PTSD防治等需求。


3.医护需求:

癌症是一类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相互影响,以往研究显示心理康复可以促进相关躯体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依存性。但在诊疗过程中,由于现实因素,临床医护只能关注到患者的躯体症状,无法给予深入、专业的心理援助,大多数医护表示希望心理治疗师、治疗师介入治疗。


服务过程


1.2005年成立“甘肃省抗癌患者俱乐部”(已更名“甘肃省防癌抗抗俱乐部”)

成员有医护人员、抗癌明星、住院患者、家属及社会热心人士,通过线上线下双联动形式15年不间断为患者及家属开展义诊、健康宣讲、心理干预、文艺演出、户外健身、抗癌明星进病房等公益活动。

表1  甘肃省防癌抗癌俱乐部时间表

2005年

4月

甘肃省抗癌患者俱乐部成立

9月

“庆国庆”抗癌明星联谊

10月

医疗知识互动

11月

专家讲座

2006年

1月

“迎新春”医患联谊

4月

肿瘤防治周医患联谊

5月

国际友人“大山”看望抗癌明星

1~12月

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07年

4月

“拒绝烟草、远离癌症”电视访谈;肿瘤防治宣传周

5月

“关爱肿瘤弱势群体”演讲会

7月

文艺汇演

8月

各科室相继展开心理疏导、功能康复、营养指导

9月

医患联谊;医患交流、义诊;“狮子会”专家与患者交流

2008年

1月

春节前夕慰问并宴请患者

2月

迎新春医患联谊

8月

“为奥运喝彩”

1~12月

12期专家健康讲座

2009年

3月

“迎三八”义诊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西湖公园”宣传活动

2010年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5月

首次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体验

1~12月

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11年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1~12月

各科室相继开放中医综合康复室

2012年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2013年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1~12月

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14年

1月

“迎新春”医患联谊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1~12月

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15年

3月

健康知识进社区、“庆三八”关爱环卫女工公益活动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8月

首届健身文化节

1~12月

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16年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7月

“万人健步行”

12月

“不忘初心、走向明天”助力兰马徒步行

1~12月

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17年

3月

健康讲堂进基层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5月

“关爱到身边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

5~12月

心理辅导员连续培训

1~12月

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018年

4月

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1~4月

团体心理治疗、中医康复、健康讲座、抗癌明星进病房


2.2005年开始在乳腺科进行心理干预试点工作


在院内首次将专业心理干预技术运用到癌症临床诊疗中。包括以陪伴、倾听、应对、死亡教育等为主题的个案咨询;以支持-表达、亲子关系、婚姻家庭、症状管理等为主题的团体咨询。同年,申报课题《运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该研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2015-2016年编印《走出低谷-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康复》一书


该书着眼于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总结近十年来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不同病种、不同年龄、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应对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


4、2016年开始心理辅导员培训


统一培训各科室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结束后依然定期进行培训和督导,指导开展临床工作。


5、2017年引进心理专家


积极引进兰州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第940联勤保障医院心理学教授、督导师、国家注册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专家4人,作为专业顾问和督导。


6.2017年开始,探索实施“全人全程”协同临床诊疗心理干预模式


2  “全人全程”协同临床诊疗心理干预模式

时期

主要内容

要点

入院

健康宣教

(1)心理健康、心身疾病知识宣讲


第一次团辅

(1)通过成员分享正在或将要进行的临床治疗、所担心的问题以及不良的情绪体验评   估患者认知观念,引出不合理信念的概念后进行深入讲解。

(2)介绍癌症患者情绪障碍的典型症状及其影响,告知患者情绪障碍是一种创伤性事件后普遍存在的症状及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3)教授合理情绪疗法矫正不合理信息并制定可行性计划。

(4)肿瘤患者及家属社会应对流程

术前

第二次团辅

(1)讲解手术室的环境、周围条件,手术过程;
(2)就术后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问题与患者交流,重塑患者对待不良反应的认知观念,帮助患者对形成正确认知;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冥想放松训练,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对并发症的应对能力。

术后

第三次团辅

(1)应对对复发的恐惧;

(2)进行社会心理方面的调适指导,应对出院后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和状态;
(3)培养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开具“心理应对处方”;

(4)相互告别,鼓励成员继续练习习得的心理治疗技能。

出院

基于微信群的统一管理

(1)医师义诊及微课;

(2)健康知识推送;
(3)群内讨论、分享抗癌经验;


抗病团体

(1)将成员及其家属纳入抗癌俱乐部
(2)定期开展团体活动,例如针对疾病和康复的专项知识讲座、义诊、心理辅导、康复指导、抗病经验分享等等。


7.2017年开始,建立心理随访体系


由医院随访中心牵头,培训专人依托量表进行出院患者心理状态随访,收集分析数据,对状态不良者及时指导。


8.2017年开始,开展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科普宣传


开具《癌症患者心里急救处方》免费发放;在“甘肃省肿瘤医院健康促进科”公众号开设“心理康复”专题等。


9.2018年开始,开展情绪管理讲座


与护理部合作,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健康管理师组成心理宣讲团队定期在各科室,利用工休座谈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认识压力、积极管理情绪的讲座,缓解不良情绪。


10.2018年开始,规范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同时开展居丧期家属安抚工作。



成效评估


1、甘肃省肿瘤医院防癌抗癌俱乐部连续运转14年,累计服务1579个小时,吸纳500余位会员。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变孤军抗癌为群体抗癌,变消极治癌为积极抗癌。团体受到甘肃省卫生系统多次表扬和表彰,获得由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奖”及“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2.医患双方对心理健康有了正确的认识,纠正了对心理问题的不合理的观念。

3.实证研究《运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应用研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头颈二科合作进行的“呵护圈”获甘肃省首届品管圈大赛二等奖。

4.探索出“癌症患者全人全程心理支持”模式,建立了各科室心理工作组织网络。

5.培养了20名三级心理咨询师、80名心理辅导员,提高了他们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

6.工作内容被“健康报”、“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兰州晚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

7.测评数据分析,干预后的患者及家属较未干预者情绪及生命质量显著提高。


项目价值与意义


1.增强了更多人心理健康意识,促成了医院心理服务机制的建立

2.成立抗病团体,积极发挥各方面力量积极抗癌的方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3.“癌症患者全人全程心理支持”模式,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效果显著,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4.培训各科室心理辅导员,指导他们结合各科室患者特点开展工作,提高心理干预水平的做法可以借鉴


专业反思


1.应该将癌症患者心理干预放到常态的医疗过程中进行,避免标签化效应和流于形式。

2.西部地区心理干预资源薄弱,缺少专业人才特别是医学心理学相关专业人才。

3.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及督导,缺少时间且花费昂贵。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