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应用于监狱系统罪犯改造
2019/06/04
2037

项目名称:应用于监狱系统罪犯改造

项目周期:2009至今

服务提供方:四川广元市慧爱心理咨询中心

群体/单位名称:四川省广元监狱

所属领域:特殊群体


案例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罪犯改造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几乎每一名都可以在心理健康方面找到犯罪原因;监狱的特殊环境和漫长的监禁生活又容易使他们产生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或是人格障碍;他们刑满释放重新回归社会所面临的是否被信任,被接纳,社会功能能否尽快恢复等各种现实问题,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大的挑战。所以他们比其他民众更迫切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十九大报告中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通过做讲座;专题心理辅导;个体咨询;书信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微信,家访等形式做罪犯、刑满释放人员及亲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建立合理认知,认识自我,认罪服法,锤炼意志,适应环境,确立改造目标,为顺利改造打下基础。对罪犯从核心价值观上弃恶扬善,积极改造。维护良好的监管改造秩序,预防狱内重大案件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社会化对他们来说是又一个较长的痛苦的过程。通过书信,电话,微信继续对其进行正面强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案例背景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愈加复杂多样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受其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的问题日显凸出,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突发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影响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


罪犯之所以犯罪,一方面几乎每一名服刑人员都可以在心理健康方面找到犯罪原因②。另一方面,监狱的特殊环境和漫长的监禁生活又常常容易使服刑人员产生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或是人格障碍。第三方面,他们刑满释放后重新回归社会所面临的是否被亲属信任,被社会接纳,自己的社会功能能否尽快恢复等各种现实问题,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他们比其他民众更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上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心理健康 (2016) • 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 加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 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 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2016) • 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


十九大报告中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需求分析


社区居民、学校师生、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团体成员、各级领导干部、自由职业者、农村村民、青少年、老年群体、公务员、监狱服刑人员等都有对心理健康不重视、不明白、不关心的现象,遇到纠结困惑的情绪感受往往都从既往经验出发去处理,有的人憋出生理或精神疾病,有的人违法犯罪,有的人情绪爆发造成惨案。常常造成既不利人又不利已危害社会的后果。相当多的人不知道或不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相结合,促进受众了解自己,觉察自己的心理需求,反省自己的行为模式。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家庭和谐圆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监狱服刑人员这个特殊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更迫切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每一个人犯罪,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社会人格或不良情绪恶化导致;或者其本人心理素质较低(精神疾病除外)。都能从心理健康方面找到原因。入狱后的特殊环境和比较漫长的监禁生活又容易使他们产生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或人格障碍。监狱是与外界封闭隔离的特殊场所。监狱特有的强制规定与措施以及“触犯刑律、接受惩罚”的客观现实使得服刑人员往往出现悲观、沮丧、孤独无助等不良心理,长期的监禁生活会进一步加重这些问题,甚至形成监狱化人格。刑满释放后重新踏入社会,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回归前的种种设想受到强大冲击。他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耐挫折能力才能融入社会。


对罪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监狱民警认真贯彻“首要标准”把罪犯改造成为社会合格守法公民这一基本改造目标的需要。


服务过程


我采取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专题心理辅导;个体咨询;书信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微信;家访等形式做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及亲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不同服刑阶段的罪犯:新入监的罪犯,服刑中期的罪犯,快要出监的罪犯,特殊岗位的罪犯分别根据本阶段的改造心态和易发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罪犯生活注入阳光,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认真踏实改造,真正悔过自新,早获新生。回归社会后做守法公民。


如,对新入监的服刑人员用上大课的方法做入监初识心理健康讲座。由于他们入监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大量的不合理认知,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出违法犯罪行为。就给他们讲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讲合理认知、情绪管理、培养意志等等。服刑中期继续讲以上内容还讲塑造健全人格、如何建立正确的朋友关系、辨识不良习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出监前及特殊岗位的服刑人员巩固之前教育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心理辅导。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团体辅导。


个体咨询中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有的服刑人员给我写信谈心理健康成长情况,我也以书信回复。电话、微信;家访等形式做服刑人员的亲属、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社会化对他们来说是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一个较长的痛苦的过程。通过书信,电话,微信继续对其及亲属进行正面强化,对不良心理进行弱化,强化自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心理健康。预防重新犯罪。


成效评估


通过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接受现实,置换角色,明确身份。建立合理认知,认识自我,;认罪服法,锤炼意志,主动适应环境,确立改造目标,为顺利改造打下基础。从作业反馈的信息分析,效果非常好。大多数服刑人员能自觉分析、反省、重新认识自己,寻找犯罪的主观根源。表示出狱后不再违法犯罪。有的服刑人员听课后表示“如果进监狱前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会去犯罪。”“有的人真正认识到是自己的人格缺陷导致了犯罪,要求心理矫治;埃利斯A-B-C理论的学习使他们重新思考、评价犯罪前的思维模式和对事件刺激的解释,打消了将来复仇的想法或发自内心感到对不起受害人,愿接受刑法处罚;有的人也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求我替他们买相关书籍。有一位已经是第三次改造的服刑人员说:“姜妈妈,以前我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觉得无所谓,民警说的话不想听,见到他们烦。您的话我爱听,想了好几天,过去确实做错了。为了对得起您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将来不会再进监狱”。”


心理健康教育拯救了许多服刑人员的灵魂,通过家访帮助修复服刑人员与亲属的关系,挽救了许多濒临破碎的家庭。


服刑人员项东(化名),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已经改造了5年多仍然满怀仇恨。通过个体咨询,化解他的仇恨。他说姜老师,姜妈妈,谢谢你,你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救了他们几个人的命,只是他们不知道。我要积极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出去打工挣钱,补偿我愚昧犯罪给家人造成的损失。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项目价值与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带来的心理失衡比较严重地影响到部分社会成员的核心价值观、人际关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社区居民、学校师生、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团体成员、各级领导干部、自由职业者、家庭成员、青少年、老年群体、公务员、监狱服刑人员等都有关注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不明白、不重视、不关心的现象。遇到纠结困惑的情绪感受往往都从既往经验出发去处理,有的人憋出生理或精神疾病,有的人自残自杀,有的人违法犯罪甚至造成惨案。常常造成既不利人又不利已危害社会的后果。相当多的人不知道或不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相结合,促进受众了解自己,觉察自己的心理需求,反省自己的行为模式。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对维护家庭平安、圆满、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罪犯改造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了,真能使罪犯把刑期当学期。对罪犯辨识善恶是非,认罪服法,从核心价值观上弃恶扬善,积极改造。维护良好的监管改造秩序,预防狱内重大案件发生,预防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重新犯罪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省司法厅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刘志诚说“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确保一方平安。”


专业反思


1、监狱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师,应有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


2、建议司法部门考虑可以发挥退休监狱民警中长期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的特长为监狱改造工作服务。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