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北京小汤山医院工会“职工心灵驿站”
2019/06/04
1609

项目名称:北京小汤山医院工会“职工心灵驿站”

项目周期:2016年开始至今

机构名称:北京小汤山医院工会

服务受益方:北京小汤山医院职工

所属领域:医疗系统

项目执行人:孙增艳


 案例摘要 


1989年,WHO 将个体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它强调了人体在这几方面同时健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有心理健康了,才会有积极的情绪、向上的理想信念,才能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基于这些背景,结合职工心理压力调研结果,我院工会开始了“职工心灵驿站”的建设工作。两年来,经过认真的组织、周密的计划。完成了“心理学知识普及教育”,“心理学特色专业的应用”,“心理学元素植入文体活动”等系列活动。


在实践与探索中,职工心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专业心理服务工作者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完成调研课题三篇。


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职工从盲目参与活动到主动寻求帮助,我院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已初步建立,职工寻求心理健康的路径已经打开,职工关注心理问题的意识、觉察情绪的习惯开始形成,培训班所讲授的心理学常识和调节压力的方法,在职工的工作生活中已得到应用。


“职工心灵驿站”项目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2017年北京市总工会授予我院“职工心灵驿站”示范点单位,2018年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职工心理服务助推项目。


 案例背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有心理健康了,才会有积极的情绪、向上的理想信念,才能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2016年,北京市卫生技术人员心理压力状况调研显示,我院160名职工参与者中,医护人员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33~42岁者之间;医护人员工作紧张程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26~36岁之间。调查还显示,医技科室50~60岁的医务工作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健康风险,主要表现在:该群体医务工作者在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工作紧张水平等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调研结果引起了工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为增强职工心理保健意识,更好地维护职工身心健康,促进组织健康发展,工会受院党委委托,以促进职工心理健康为己任,积极参与了北京市总工会的职工心理发展助推体系建设,把之前零敲碎打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与我院“健康管理”“心理康复”的优势学科、市总工会“首都职工心灵驿站”助推项目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专业培训、心理督导等手段,帮助职工掌握科学的减压技能,期望达到让职工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为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医院的良性发展注入了活力。


 需求分析 


1 行业需求


医疗行业为高压力行业,国情、行业特点带来的超负荷工作,造成人际之间沟通时间不足,加之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增加了产生冲突的风险。由于他们直接服务于大众,焦虑情绪导致的困惑和压力,便会传递给周围的人群。其中,医患矛盾又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处理不好,便可触发群体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组织健康发展的需求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的行为疾病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人的行为疾病。人生活在现实中,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与组织、与环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变换,是人与所在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相处和谐,能够达到平衡状态, 其结果是健康的, 如果失去平衡,打破和谐,人和组织则都会出现亚健康或疾病状态。


所以,要想让医院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好组织中个体的健康问题。“职工心灵驿站”是促进个体健康,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3 个体健康的需求


1989 年,WHO 将个体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它强调了人体在这几方面同时健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目前,许多躯体疾病都被证明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关注大众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迫在眉睫。


4 我院职工需求


2017年,我院正式组建“职工心灵驿站”时,会员总数为748名,其中女会员为513名,占会员总数的68.58%。女性会经历青春期、恋爱期、孕育期、更年期、老年期。而这些时期,又是女性心理健康易发生问题的时期。处理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健康、家庭幸福、工作效率,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有责任关注她们,并为她们搭建好社会支持系统,让她们遇到问题时,或有能力自我调节,或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心理问题尽快化解。


“职工心灵驿站”建设通过聘请专业的老师授课和培训的方式,对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同时运用心理专业特色课程,让职工从中学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能,用于平时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成为职工缓解自身压力最为便捷的有效通道之一。


而女职工的受益,会让她们中更多的人平稳渡过这些特殊时期,她们的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同时也将造福于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甚至让子孙后代受益。


 服务过程 


1 党委挂帅 齐抓共管


1.1组织健全 分工明确  


2017年工会受院党委之托,以党建示范点的形式,开始筹备“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工作。项目组以院级领导为核心,下设管理组、专业组和志愿者团队三个小组。


各小组分工明确,既做到各司其职,又保证分工不分家。小组成员99%是兼职人员,90%以上工作靠业余时间完成。大家精诚团结,工作热情很高,为职工服务的意识也很强,两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1.2计划完整 资金到位 


“职工心灵驿站”对基层工会来是新生事物,涉及的费用项目繁多,从场地装修、采购设备,到课程设置、聘请讲师、职工参与,处处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给建设初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是年中开始筹划,工会没有预算;


二是各项开支必须符合《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有些费用,工会经费无法开支;


三是建站初期需装修改造场地、购买心理减压设备,费用超出全年预算过多。


经过多次提交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讨论,院党政主要领导在经费使用上均给予了鼎力支持,最终经费由上级工会、院党、政、工,按本部门经费使用原则联合提供,保证了“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初期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工作有序 稳步推进


2.1 场地建设 


两年来,在原有5220.63平方米的职工之家场地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场地15平方米和171.92平方米,所需设备陆续购入,部分已投入使用。目前可以直接用于职工之家的场地为5407.55平方米,其中包括大小有别的会议室、报告厅、阅读视听室、团体辅导室、一对一咨询室、减压室、美体房、各种球类运动场等,职工可以在这里完成集中培训、文体活动、分组活动、设备减压、兴趣小组等不同情况的需要,基本达到了“职工心灵驿站”建设的场地设置标准。


2.2 “职工心灵驿站”活动的开展 


2.2.1专业队伍建设 


“职工心灵驿站”项目团队专业组由1名精神科主任医师、2名二级心理咨询师、2名三级心理咨询师组成。为了更好地为职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组先后送出14人次参加了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心灵驿站管理员培训班”、“危机干预培训班”、“箱庭疗法培训班”、“心理咨询师考前培训班”及其它心理健康论坛活动。


同时,项目组还重点安排了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专业组成员,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心理专业会议及培训活动5人次。通过这些培训和活动,不仅为“职工心灵驿站”项目团队提供了专业提升上的支持,还拓宽了项目团队在“职工心灵驿站”建设中的管理思路,更好地发挥了他们在团队中的有效作用,为进一步做好“职工心灵驿站”储备了管理和专业人才。


2.2.2 心理学知识普及教育 


项目组通过微信推送、请专业老师集中授课、放映心理学电影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让职工广泛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常识,逐渐感受到心理问题就在身边。


与此同时,开展了《聊聊抑郁》《正念冥想体验》《倾听是最好的尊重》《破解沟通中的不良循环》《失眠的自我调理》《开启音乐减压之旅》《家庭情绪管理与压力化解》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8次,职工参与人数近千人次;组织心理学电影《雨人》《心灵捕手》《海上钢琴师》《放牛班的春天》等观影活动4次,参与人数近750人次。


志愿者们还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为职工提供心理减压椅放松减压服务95人次。职工的积极参与,将“职工心灵驿站”建设推向了预期目标。


2.2.3 心理学特色专业的应用 


为突出心理学专业特点,满足心理服务不同人群的需求,“职工心灵驿站”计划设置每年一期心理学专业特色课程,进行小班专题培训,每期30-60人左右,分2班进行。


开班前,根据课程安排,工作人员提示职工,通过登录“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或手机“北京工会12355APP”软件,按照要求完成与培训相关的免费心理测评,筛选出各项目中的预警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减压训练和团队辅导,同时为下一步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及科研留取了宝贵的资料。


目前根据项目或课题需要,已完成相关心理问卷测试约600余人次;“职工心灵驿站”2017年第一期培训《正念冥想》2班16次课,约285人次参与;《团队沟通辅导》2班16次课,约275人次参与;2018年第二期《正念冥想》1班8次课,约200人次参与;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亲子互动课《儿童心理健康常见问题与处理》,15个家庭参加;《音乐减压》体验培训班2班16次课,约448人次参与。


2.2.4 依托北京市总工会


通过“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或手机“北京工会12355APP”软件,工会会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其中的免费资源解决自身问题,以满足个体心理咨询的隐秘性。


2.2.5 心理学元素植入文体活动 


结合“职工心灵驿站”建设,在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的同时,我们有意识地将心理学元素植入了其中。如拓展活动中强调了人际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使职工学会有效沟通,破解冲突带来的压力,让职工在寓教于乐中懂得合作共赢的道理;通过各类兴趣小组的长期活动,让职工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加强了职工之间的彼此了解,增进了职工之间的感情,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2.2.6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在活动中注意收集职工心理测量和问卷的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整理,通过采集的数据,分析我院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对方案设计进行后期评估,探索解决我院职工心理问题的最佳方案,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让“心灵驿站”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7年第一期活动结束后,已形成调研报告3篇。


 成效评估 


1 调研结果


1.1个体健康 


“职工心灵驿站”建设,给职工提供了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平台,参加学习和培训后,职工们普遍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觉察自己的情绪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自我调整,“心灵驿站”的益处有所显现。通过课题调研,结果也显示正念减压疗法对我院职工的压力管理和职业倦怠有着很好的干预作用。


总体来看,研究结果与假设相一致,即正念减压疗法降低了我院职工的压力水平,改善了职业倦怠状态。此结果为“职工心灵驿站”活动中心理学特色专题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优化方案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经过两年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职工心理驿站”建设活动,专家队伍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了心理学知识应用的结合点,在惠及广大职工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特长得到了发挥和提高。


专业人员的引导,让职工从盲目参与活动到主动寻求帮助,心理服务的平台已初步建立,职工寻求心理健康的路径已经打开,职工关注心理问题的意识、觉察情绪的习惯开始形成,培训班所讲授的心理学常识和减压调节方式,在职工的工作生活中得到应用。


1.2 组织健康


 2018年,我院工会针对近三年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职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职工对工会创新活动满意度较高的是“心理健康科普讲座”、“职工体验式拓展培训”、“观影赏剧”、“健步走”等团队建设活动,以及“健身体操八段锦”、“瑜伽培训”、“读书分享会”等与强心益智相关的活动。


职工普遍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通过活动,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为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提高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缓解医患矛盾、形成更好的社会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专业评审结果


“职工心灵驿站”建设两年来,在医院党政班子的大力支持和市总工会的悉心指导下,项目组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工作,在职工的广泛参与下, 经过申报、北京市总组织专家评审、实地调研、综合评审等程序,完成了预期目标。


2.1 2017年12月我院工会被北京市总工会命名为“职工心灵驿站”,并授牌,进入“十三五规划”期间,北京市前180家“职工心灵驿站”示范点之一,获资助资金1万元,为项目组进一步做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增加了自信。


2.2  2018年,项目组不断总结经验、细化工作流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北京市评选的20家“职工心灵驿站”优秀助推项目中,榜上有名,得到了北京市总工会资助资金3万元,为我院“职工心灵驿站”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和专业资源。


2.3 调研报告参评结果:《我院职工心灵驿站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卫健委工会课题二等奖;《从职工心灵驿站建设角度看党建带工会共青团建设的积极作用》获北京市卫健委党委课题三等奖、获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2018年度优秀自选课题二等奖。各级组织的肯定成为项目组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为职工做好心理健康服务的动力。


 项目价值与意义 


1 促成心理学专业的应用和发展:


理论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尤其要注重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掌握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充实修正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造福于民。


2 国家健康战略的具体落实: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他同时寄希望于心理服务工作者“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由此可见个体心理健康在国家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职工心灵驿站”建在职工身边,是完成这一伟大目标的起点。


3 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个健康的组织,既要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还要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既要关注内部发展能力的提升, 又能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强调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组织是职工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系统,它的健康发展不仅可以为职工提供更广阔的技能施展平台,使职工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还可以通过稳定的保障为个体提供安全感、被需要感和价值感。


4 个体健康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前所未有的诱惑和冲突面前,诚实、信任、谦虚、宽容、同情、感恩、和平等道德水准受到挑战,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呈上升趋势。让职工通过学习,了解心理问题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自我调节和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对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每一个家庭、社区和单位都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心理服务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大众健康付出努力,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业反思 


1 准确选择惠及大众的有效渠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专业的培训和大会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这些培训针对专业人员的多,面对普通大众的少。尤其培训费与大众心理健康投资意愿有一定差距,形成了专业培训后落地不理想的局面。


因为心理咨询行业是来访者主动求助的行业,而来访者求助又源于意识到自身存在了一些问题,才可能求助。那么,如何发现自身的、身边人的心理问题?又如何寻求社会支持?寻求哪一层面的支持(朋友?家人?组织?专业人员)?是需要一些心理学常识才能完成的。


大众需要引导,谁更接近大众?谁能让大众少花钱、还能够实实在在的得到帮助?以笔者参与各种不同途径心理咨询工作(2005年的国家二级咨询师)的经验而言,应该是工会。


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的职责之一,心理健康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职工总数为3.91亿(数据来源:中华全总),做为职工的“娘家人”,工会在组织和个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职工心灵驿站”,可以把个体需求和组织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他们免费提供积极、适用、有效的心理健康基础服务,将大幅度增加心理学知识普及的受众群体。


2 心理健康社会服务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专业的发挥依赖于组织系统的完善,当组织系统完善、目标明确后,心理学的专业人才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为职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才会提高。比如,我院在“职工心灵驿站”建设中,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员对项目设计给予指导,却苦于无处寻找,只能自己组建团队一边探索、一边实践,对于兼职人员来说,不仅要占用很多业余时间,加班完成,而且专业水准还可能打折扣。如果前期有一套专门针对职工设计完整的服务体系,工作效率会更高,社会心理服务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3 企事业单位、社区应设立心理咨询室


3.1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伴随人的一生。目前我国只在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完成了一些基础教育和相关服务。而他们父母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此类教育,这种情况,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建立,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心理咨询的成果。


3.2 学生毕业后走向职场、退休后回到社区,依然面对人生的各个阶段,需要专业人员持续的引导,但这些场所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让心理健康的基础服务出现断档。


3.3 企事业单位都有工会组织,虽然部分工会也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绝大多数不是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仅凭热情和积极性,难免影响工作实际效果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如果企事业单位能够根据政策设立心理咨询室,可设在工会,增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的编制,专职负责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才能从纷繁的琐事中脱理出来,系统地让心理健康服务落地。社区也应如此,学校、工会和社区做好了,就基本完成了预防心理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这些专职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是承上启下的桥梁,他们的专业水平,将会有效影响大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