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展示:晋江市“阳光•暖心港湾”计生特殊家庭心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2019/06/04
1207

项目名称:晋江市“阳光•暖心港湾”计生特殊家庭心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项目周期:2015年9月-至今

服务提供方:晋江市阳光家庭关爱服务中心

服务受益方

群体/单位名称:晋江市计生特殊家庭/晋江市计生协会

所属领域:失独家庭


案例摘要

失独家庭群体的形成有着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在此背景下,失独家庭群体往往存在着生活意向消极、心理行为孤僻、拒绝接受救助、养老医疗问题复杂等特征,各级政府也在此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为了妥善解决失独群体中存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政策无法进门”的情况,晋江市于2015年实施晋江市“阳光•暖心港湾”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心理咨询师+社工+计生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模式,搭建村、镇、市三级支持网络,以失独者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摒弃传统的弱势群体“抱团取暖”模式,改用优势视角下的“周边取暖”模式,在服务对象的周围建立“帮扶体系”,构建“微支持生态圈”;针对其特殊需求,提供“微心愿”,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制作“菜单式”援助菜单,最终让服务对象最终能够“告别过去,着眼当下,憧憬未来”,以更加乐观、弹性的态度健康生活,坦然接受援助,积极主动地重新融入社会。


   国内服务失独家庭的各类组织并不少见,服务手法也各有特色。本项目则依据晋江市失独者的实际状况及需求,发展出本土化服务经验,提出了“微生态支持圈”专有概念,在国内计生家庭服务中尚属首创。


案例背景


在我国,家庭观念深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家庭是以姻缘、血缘关系形塑并维系的,是每一个人的身份与情感的港湾,是社会的细胞、国家的基石。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控制人口总量做出了特殊贡献,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中国主流家庭的时代,孩子的唯一性使得独生子女一旦遭遇疾病或意外事故等风险,过早离世,很容易对整个家庭造成摧毁性打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成年独生子女的死亡问题,其父母大多从中年步入老年,丧失了再次生育的机会,这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断裂、稳固的三角关系失衡,成为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失独者该如何走出阴霾发人深省。


目前,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下称“服务对象”)的帮扶和救助重视程度加大,国家层面,中国计生协会设立了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在全国依托各级计生协会率先进行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社会层面,越来越多的义工组织、志愿者组织关注失独家庭老人的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泉州市被列为第二批、第三批中国计生协会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点,晋江市也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对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扶助工作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探索晋江市计生特殊家庭工作的实效性,在经过学习摸索与项目论证后,决定实施计生特殊家庭“阳光•暖心港湾”项目,针对计生特殊家庭“需求得不到满足”和社会帮扶“政策无法进门”的现状,通过专业队伍运用专业手法抚慰计生特殊家庭心灵,帮助计生特殊家庭调整自我角色,增强生活信心,能够从现有生活中寻找新的希望,改善自我认知,增进与对邻里、社会的和谐互动,积极健康地重新融入社会,乐意接受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扶。


需求分析


对晋江市2015年近60户服务对象进行入户调研和需求调查,发现其中年龄超过40岁的占到总数的92.86%,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有:年龄偏大、孤寡偏多、收入偏少,在经济、社会地位及思想上处于弱势,许多失独父母会自我封闭,长期心理压抑导致其不愿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甚至意志消沉自我攻击。无论是从群体或个体视角来看,在失独家庭群体普遍存在着如下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一)服务对象主要面临的家庭问题及需求


1、经济及养老需求


由于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孩子,失独家庭的子女赡养功能、经济功能遭到了严重损害。由于失独者的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又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率低。加之可能由于子女生前疾病而付出的大量医疗费用造成的大笔经济支出,许多计生特殊家庭在子女离世后面临经济上的困境。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劳动能力的丧失,在养老院办理入住手续时,因为各类原因失独老人往往被拒之门外。经济和养老问题是大部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面临的首要问题。


2、医疗保健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无后人陪伴、缺乏亲人关怀使得计生特殊家庭不能够像正常家庭那样进行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加之平日里社会活动量不足、抑郁情绪无法合理调适等原因,该类家庭成员患病几率会较普通家庭大得多。除经济问题引起的无法及时进行疾病治疗之外,虽然政府都为他们免费办理新农合,但在一些医疗情况下,如住院陪护、手术签字等,失独者也面临着无人替代的窘境。


3、紧急事件及时处理需求


随着年近衰老,失独老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临时状况,例如发生意外、突发疾病,遇到火灾、自然灾害、车祸等现场,无法及时求救或联系到合适的救助人员,这时身边有人的陪伴及紧急救助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


4、心理情绪支持需求


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因独生子女的离去,失独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和通常的地域范围内体验到的基本上都是消极情感。同时,因此而引发的身体病变、经济贫困、夫妻关系紧张、未来的空巢生活压力等更让失独父母不堪承受,对亲情缺失的悲痛、对现实生活的无助和焦虑及对老来无依的恐惧等复杂的心理情绪使失独父母长时期走不出失去子女的阴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失独群体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及需求


除严重影响家庭本身功能之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需求日益增多,还带来了如下社会需求。


1、家庭自伤或攻击社会等行为弱化需求


由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功能缺失,使其难以主动走出家庭了解社会,进而难以主动寻求解决自己问题的途径。阴霾的环境加上长期消极的心境,可能引起某些家庭的反社会行为,通过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或者消极自伤,或者攻击社会,从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对其情绪、心理进行弱化、消解、转化,协助服务对象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


2、计生帮扶政策难于落实、各地政策不一等带来的负面情绪纾解需求


失独家庭的成因与时代政策有一定相关,失独家庭对计生政策的对立情绪,会导致对他们的帮扶工作愈加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家庭及社会和谐。


近几年,失独家庭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态势,随着信息沟通方式越来越发达,失独家庭间互相联系越来越容易,但因各地帮扶政策不一,落实情况也各有不同,失独家庭间攀比、心理失衡等情况愈渐突出,也更加容易造成团体中的负面情绪震荡,演变为群体事件。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则需要专业人员及时介入,对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进行及时觉察、辨别以及纾解。


服务过程


第一步:“12345”“保暖”关怀   打破心理“囚牢”


面对着在失去独子的痛楚,失独者心理常常脆弱而敏感,自我封闭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为此,打破失独家庭的心理“囚牢”,帮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支点迫在眉睫。“阳光·暖心港湾”项目采取“12345”的工作服务模式,即建立一个项目服务中心(阳光•暖心港湾服务站)、两条主线(家庭内与家人和睦相处,家庭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社”联动(社工+社区/村+社会组织)、四项具体服务(综合服务、专项服务、志愿服务和生活服务)、五个步骤(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哀伤辅导、个案管理、搭建社会支持网络)。


项目组不仅开通了关爱服务热线“82006786”,随时倾听服务对象的诉求和心声,有针对性地提供生活关怀和心理抚慰外,同时为每位服务对象进行动态心理体检、评定哀伤等级评定(设1-5级)并进行分级管理。对新增的服务对象,96小时之内安排资深心理咨询师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服务对象发生不可预测悲剧。


第二步:菜单式“供暖”服务   解决后顾之忧


“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整合晋江现有资源,整理现有计生帮扶政策,制作服务手册,建立了菜单式援助服务,让服务对象能够在碰到困难时,及时找到途径,获取帮扶资源。如:养老保障、住房安居、法律援助、创业支持、就业指导、再生育政策、心理咨询、困难帮扶等等。通过社区定点宣传,社工+协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定期入户宣导,多途径宣传相关援助政策并协助服务对象申请接受援助。


第三步:个性化“送暖”关怀   点亮生活希望    


“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微心愿”菜单,组织各类手工活动、户外活动、纪念日活动等让他们更加“向阳”。


“微心愿”菜单含有五个模块:活力生活、丰富生活、便利生活、温馨生活、浪漫生活。除此之外,项目还适时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时,组织服务对象开展有利于增进身体健康、身心舒畅的集中娱乐活动。


第四步:贴心式“添暖”追踪   重拾生活信心


失独家庭要想真正走出阴霾,就必须要面对社会,提高社会参与度,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这离不开贴心式的“添暖”追踪。


因此,“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提出专有概念,构建“微支持生态圈”。具体而言,是指以服务对象个体或家庭为核心,发掘其周边优势资源,从物质、精神、生活等方面为失能个体或家庭提供稳定支持,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支持网络,协助服务对象在与周边环境的互动中增能增效,最终达到社会功能恢复的目的。这个围绕服务对象建设的立体支持网络被叫做“微生态支持圈”,简称“微生态圈”。

第五步:全方位“续暖”循环   找回生活色彩


“阳光·暖心港湾”项目自运行以来,高度整合资源,采取社工师+心理咨询师+计生协会工作人员+义工的服务网络的模式,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周边取暖”取代传统的“抱团取暖”服务模式,不仅避免负面情绪在失独者间形成恶性震荡,造成二次创伤;并且在失独者生活的周边环境中就地取材,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稳定的康复支持平台,失独工作的可操作性、示范性和有效性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成效评估


(一)服务成果


本项目覆盖晋江市所有计生特殊家庭,为服务对象及其周边支持人员提供各类服务逾8000人次。


在四年服务中,服务对象无一例发生危机(自杀、自残、伤害他人、反社会行为、缠访闹访等),介入后服务对象心理状态大幅好转,服务对象在焦虑、抑郁方面的评分分别从64分、68分降低到48分、50分(使用SAS/SDS进行首测和复测);对新发生者进行危机干预,服务对象恢复期亦大大缩短,最快者从介入至恢复历时12个月;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每年对项目服务满意度均达到98分以上;近10%的服务对象通过项目服务选择再生育且成功再生育者。


(二)媒体报道


项目服务引起了广泛的媒体关注。2016年,中国人口报头版头条对项目进行了报道《晋江市帮计生特殊家庭建温暖“生活圈”》,随后,人口之声刊登了文章《为计生特殊家庭“送暖”五步骤》,泉州电视台、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等媒体报道31余次。


(三)政策影响


项目成果显著,得到了晋江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17年1月,项目被写入中共晋江市委文件晋委发(2017)1号文:每年适当增加计生特殊家庭开展帮扶活动专项经费,继续开展“阳光•暖心港湾”项目。


(四)经验沉淀


为了将项目经验扩大深化,项目组于服务期间编撰了《晋江市计生特殊家庭服务手册》、《晋江市阳光暖心港湾项目心理服务示范本》、《晋江市阳光暖心港湾微生态支持圈汇编本》,以协助计生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更好地为失独家庭提供服务。


项目价值与意义


1、通过专业手法介入,不但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了实际问题,将服务对象因情绪、心理问题带来的后果降到最低,作为服务对象和政府组织之间的桥梁,更能够为服务对象争取到更多社会资源,完美解决在传统失独家庭服务中存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政策无法进门”的困局;


2、项目根据实际经验,提出了专有概念“微生态支持圈”,摒弃了以往“抱团取暖”的弱者帮扶模式,转而使用以服务对象家庭为单位,采取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周边取暖”服务模式,关注服务对象周边优势资源利用情况,不但使得服务更加实际有效,更避免了失独家庭间产生恶性情绪震荡的可能;


3、经过四年的服务,服务对象同服务提供方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政策的落实和促成,也显得更加理性和客观。作为特殊群体和政府的润滑剂,心理咨询师以专业手法稳定特殊群体情绪,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从这一点上来讲,项目有着重要意义。

专业反思


1、失独是一个家庭的重大危机事件,失独者的恢复也并非易事。一个失独家庭的重振,离不开大量的资源支持。在本项目的服务中,找到了本土化的有效途径,但因资金、人力、时间等因素,对社会志愿者、家庭周边志愿者专业培训和介入较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对象恢复进程;


2、失独者走进社会工作或参与志愿服务,能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因项目整合资源能力有限,该方面服务相对较弱;


3、对于该项目的工作人员,需要持续不断的专业培训和成长以及相当的稳定性,才能够保持与服务对象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