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结果是家庭暴力施暴者!
2019/04/25
1232

 01 

 施暴者的心理分析 


从小到大,你曾经被什么事情刺激的你好生气?让你想要摔门、摔手机、摔碗盘,甚至想要甩他一个大巴掌。可是你知道,你就是想想,手是举起来是吓人解解气的。因为你知道一巴掌打下去你们的关系可能就一拍两散了。难道只是我们知道要付这个代价,那些选择打人的,难道不会想到要付代价吗?或者是说他们其实可以不用付上代价?与受教育水平有关吗?


施暴者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试,让那些来到工作坊的朋友各自面对一张白纸,画下心目中所谓的施暴者可能长成什么样子。


我们看到很多共同的元素,男性,穿着汗衫或者是背心,一脸胡渣,手上可能拎着酒瓶或叼根烟儿,眼神凶恶,这是台湾中下阶层或者是蓝领阶级劳工朋友的刻板印象。


我在大陆听到的施暴者的形象,跟我在台湾工作过的很多施暴者一样,有的是提着公事包,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有的是那种大老板,家里面像皇宫一样;也有科技新贵;所以其实,他们三百六十行样样都有。施暴者其实主要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社会地位问题,甚至不是文明教养的问题。

 

【施暴者的心理特点】


▲ 酗酒

▲ 病态人格

▲ 极度的自我中心(自恋)


▲ 酗酒


这是一个上瘾行为。他是对酒精已经形成了依赖。所以其他上瘾行为,比方赌博,或者使用毒品上瘾,也有可能造成施暴的特质。酗酒在这些上瘾的物质里是唯一合法的。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如果要拉近跟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喝点酒,根本就没有沟通基础。这是因为酒精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在酒精作用下,一个人的自控力会变低;情绪会变得比较强烈,还会对外在的刺激变得比较迟钝,反应变慢,所以这时候很容易把原先压抑掉的一些情绪自然的表现出来。


但酗酒跟喝酒不一样。酗酒是必须得依靠酒精,把焦虑跟压力放下来,让情绪可以宣泄。可是当已经依赖达到每天没有食用酒精,就没办法过日子,就叫做酗酒。

 

■【案例】肉圆不加辣


这是发生在台湾的一个故事,在一段影片里看到的。一个三口之家,有爸爸妈妈跟儿子,案子的主角是爸爸。这事情发生是因为孩子要去附近买肉圆。出发前爸爸交代,肉圆的酱汁里面一定要加辣,结果孩子买回来发现老板忘记了。这个时候爸爸已经喝下好几瓶酒了,于是就因为这件事,抓着孩子问了超过十分钟的话。


“老板有可能忘记了吗?”

“是不是你没有讲?”

“你有讲,老板为什么不肯加?除非是你说谎!”


这十多分钟,孩子再怎么解释都没有用,爸爸永远就是在重复这几个问句。这个时候妈妈拿着手机在录像!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只发生过一次。妈妈后来出手阻止,可是情况却在妈妈加入之后整个升温。因为爸爸在孩子的面前的管教权威被阻止了,爸爸变得更加生气。


从头到尾十岁出头的孩子都在影片里面发抖,抖成一团,这个爸爸情绪越深越高,最终伸手打了孩子。这之后就一阵混乱,妈妈因为急着要去救孩子而尖叫,孩子一直在大喊“对不起”。但是,暴力的声音还在继续。妈妈后来冲出门,一边哭一边拍着邻居的门求救。


这个故事在当下因为被拍成了影片,上传到网站上。当天晚上肉圆爸爸的楼下就聚集了几百位网民,他们看到影片极度愤怒,所以准备了非常大锅的特辣的火锅,打算叫爸爸吃下去。


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在台湾形成轩然大波?


这种事情,在家中不常见吗?就是因为它太常见了,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面,可能都有这么一两次。人们看到这样的画面根本受不了,看到影片中的孩子,想到当年那个没办法出声的自己,他们想要为他出点力,所以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网络事件。


我自己带了一个超过四年的团体,叫做酗酒者成年子女的支持团体,我都简称它叫做酒家聚。在那个事情爆发之后,我在招募家有酗酒者成员的时候,只过了几个小时,信箱就被塞满了。

 


▲ 病态人格


在美国有一本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已经出到第五版了。如果你是一个助人者,你应该对这本诊断手册有一些了解。其中有一个篇章,主要就是在论述人格发展的障碍,用大白话讲,就是我们会说这些人“长歪了”。


人格违常最常出现在家暴加害人之列,尤其是下面前三种,这些人格障碍有一个共同性——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度较一般常人更低:


● 边缘型人格

● 反社会人格

● 自恋型人格

● 强迫性、戏剧性人格等

 

● 边缘型人格


这种人格障碍在社区里面常常见到,而且是我们最怕遇到的。因为这样的人,经常在情绪上有极大的落差,他可能一开始跟你非常好,你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甜蜜很会照顾别人的人。可是某天突然有一个瞬间,他就突然翻脸,甚至你都不知道他翻脸在哪个点上。这之后,他会突然完全把你当成坏人。像这样“全好”跟“全坏”的他者形象的落差,在这样的人身上很常见。


在情绪上方面,一天之内,他也有非常大的落差。一开始是开开心心的,可是下一秒钟就可能气到发抖,拿东西砸你。这种强烈的起落常常会让身边的人没有办法承受。他们自己其实也并不觉得很舒服,他们也蛮痛苦的。他们随时都认为自己要被抛弃,有强烈的被遗弃的恐惧。


■【案例】要女友每天不断保证不分手的男孩


我有一个个案的男朋友,他们刚刚谈恋爱的时候,甜蜜的如胶似漆。当男孩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对方的时候,他就开始用各种方法去测试女友到底有多爱她。他会故意在约会的时候迟到两个小时,看女生会不会在原地等他,她有没有不耐烦?当他找到机会觉得女生不够爱他时,他就开战了。他非要女朋友低头认错,除非女生服软,才会善罢甘休。


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件,还各种疑神疑鬼,想要知道女朋友每天想要在做什么,在跟谁说话;女朋友的手机和脸书,都不能有密码,因为他要随时可以看。看到任何的蛛丝马迹,他就会怀疑女生要离开他。


比如女生跟闺蜜抱怨,说男朋友好像让他喘不过气来,他马上开始出现分离焦虑。开始又下跪又买花,或者是情绪崩溃的说自己一定会改过等等方式请求原谅,这时女生常常就会相信他是真心悔过,答应他要再试试看。


但半夜这个男生可能睡不着,突然之间爬起来说,我都已经告诉你我要改变了,你是不是也应该要拿出一些诚意来,保证你不会离开我。女生几乎每天都在这种要不断保证自己不会离开男朋友的噩梦里,而一旦她真的提出分手,则更是如排山倒海一般的情绪会袭来。在台湾,这样的人被叫做“恐怖情人”。

 


●  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简单说是视集体秩序为无物的人,有的时候这种人会变成过街老鼠,这个人是专门破坏社会秩序、破坏法律,或是专门捣乱的麻烦精;而有的时候这样的人反而会被当成偶像一样的存在。

 

■【地铁随机杀人案】


台湾前阵子出现一个非常年轻的男孩,21岁,他在台北地铁人来人往的车厢里砍死4人,砍伤20多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他当场就被抓到,但开始有“迷妹”写信给他,表达对他的爱慕;也会有一些社会边缘人模仿他。在这事件之后几乎一整年的时间,都会有类似的案件不断地在发生,模仿的事件层出不穷。国内外也都有这样的例子,明明是个恐怖攻击的加害者,就像是个偶像明星一样被看待。


这件事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个集体创伤。之后有一件蛮好笑的事情,某天早上八九点,地铁上突然之间一阵惊慌,大家开始四处逃窜、尖叫,站门一开,大家冲向月台,很多人被踩踏受伤,最后大家发现这阵骚乱原来只是因为一只老鼠!


好笑,但是在当下并不好笑。因为当第一个人开始尖叫的时候,所有人都想起了曾经发生的随机杀人事件,这是一个集体创伤,大家的安全感在当下被打破了。


后来,他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我们发现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里,这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常被标示为“勇敢的”、“有领导魅力的”、“有胆识的”,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基于他对他人的无感。在我的工作清单里面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人,可是很奇怪的是,这些人身边的一直不缺一个伴,总会有人欣赏这种所谓的男子气概。

 

● 自恋型人格


有一个名词叫做“巨婴”,这个词用来形容自恋型人格非常贴切。当婴儿还没有发展出,知道这个世界有别人存在的时候,他会以为这个世界是绕着自己为中心而转的。对一个婴儿来说,他甚至不用开口,别人就应该要明白他的需要,尤其是妈妈。这个时候他以为妈妈是他的一部分,这就是一种极度的自我中心。


对于孩子,这种极度自我中心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成人,我们就会觉得很奇怪。比如要求所有人都要听他的,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万事万物都要以我为主。这样他跟周遭的关系其实就是“共生”,他们就像自己延伸出来的手跟脚一样。


为什么这些病态人格会形成施暴者——社会学习的结果


台湾有组织曾经针对这些施暴者做过一个调查,共收集了有3577位的施暴者的经验,这当中有597人,占样本的21.7%的施暴者,他们的童年都曾经有过受虐经验。也就是说,1/5的施暴者,他自己曾经是一个受虐儿童。说明,家庭暴力有可能会代代相传。


我自己在过去的案例里面累积了非常多的个案,他们曾经告诉我说,以前我就是这样被我爸爸打到大的,为什么现在我打我儿子就不可以?家暴是一种全球现象,大家开始逐渐发现,因为儿时的家暴阴影,造成这些创伤的幼儿在长大之后长歪了,或者会去找一个仍然会虐待他的人结婚。


过度封闭的原生家庭,容易造成家里面的权力歪斜。


这里也有一个社会变迁的议题。过去在农业社会里面,大家互相都很熟悉。所以一定是跟这家人有一定的熟悉度,才会敢于出面阻止。在现在的社会,都市楼房中我们连隔壁住什么人都不认识,当然就没有天然的控制。


这时,过度封闭的家庭的孩子要么可能被宠过头;要么就是可能被虐待,这孩子学会暴力是利用恐惧来解决当下争端最快的方法。于是这个孩子把从家里学习到的带到学校,成为校园暴力;带到社会上,成为犯罪行为。


当家里都认为这种不正当的暴力对待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如果这个家庭又相对封闭,没有外力可以介入去阻止时,那就是暴力发生的温床了。




 02 

 什么样的人会容易爱上一个施暴者 


▲ 做“大哥”背后的女人


我们一般见到的,爱上施暴者的人,我会说这是一种“寻求受权威者笼罩的安全感”的企图。在女性身上常常会看到要做“大哥”的女人,她希望找到一个有权势有能力的人,后半辈子可以轻松了;或者心甘情愿的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作成功背后的推手。


这种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使得她不认为自己是可以成为发光发热的英雄,但是可以做英雄背后的推手。这是一种对社会成就形象的依附,也就是把自己的价值建筑在另一半的社会地位上。这样的家庭容易形成一种夫妻之间的权利不平等。


▲ “霸道总裁”太爱我


另外一种,一些小说里的例子,霸道总裁之类的故事。她们认为对方太霸道,是因为他太爱我了,他一定不会背叛我。这样当对方失控出手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原谅。另外,被严密控制的感觉,同时也会带来一种安全感。当感受到自己紧紧的跟另外一个人绑在一起,之间没有任何空隙,那也不存在着分离。


▲ “没我他该怎么办”


如果一个人原来就在一个权力歪斜的家中成长,而且习惯性的会去照顾一个功能缺损的人,那这个人就会成为家庭中的支柱,于是会演变成一种态势,“他如果没有我怎么办?”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codependent,共依存,这在酒瘾者身边最常见到。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功能上有缺损的人,同时也可能会带着过度的自尊,过度的自尊其实就等于自卑。他非常容易透过暴力手段,来寻求他自己的优势地位或价值感。

 

『家暴问题的家庭结构的核心议题』


1.权利不平等


夫妻之间应该是有商有量的,可是在家暴的家庭里,话事者只有一个。这种权利不平等会形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当有人想要挑战他的权威的时候,他要巩固这个位置,最快的方法就是暴力。


2.暴力跟蜜月期不断循环


暴力之后会认错,道歉之后变成蜜月,再累积,再变成暴力,再认错。这样的循环看起来不可思议,可事实上常常发生。因为跟一个人在一起,他一时对你使用暴力,可其他时候很宠你。我们很难完全把一个人看成无可救药,让关系就因为暴力而一笔勾销。


 03 

 家庭暴力的干预机制 


在干预工作中的难度就在于家庭暴力的复杂性以及介入的困难。家庭系统是封闭的,外人不容易进去,家里的权力运作也很不容易被拆解和改变。当家庭里的两方面都有改变的意愿时,家族治疗师才会有机会介入进行干预。通常最习惯使用的介入的手法:社区干预和心理干预。


▲ 社区干预


社区干预要利用到邻里、警察、学校……,这些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告诉我们,当家庭里面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寻求旁人的帮助。


我们最常发现家里有状况的的,是幼儿园。孩子在还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大部分是跟自己的家人同住。当他们终于踏出家庭进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开始会发现孩子怎么有点状况,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这个家庭好像有需要进入干预的必要。所以,需要外在环境的敏感跟理解,那是社区干预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 心理干预


当家庭发出了向外求救的讯息时,作为家庭治疗师,我们可能就会被学校、幼儿园或者政府找来,为他们提供心理干预的服务。


家庭治疗师进到这个家庭的第一步,一定是要先建立关系。因为任何一个家庭都会拒绝别人去影响他去干预他,尤其是这种封闭的家庭。


之后,我们开始会针对“什么情境之下发生暴力”“暴力发生的模式”会有一个评估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家庭僵化的入手点,如果他们愿意接受帮助,接受治疗很好,这个时候是可能我们会投入一个时间或是经济成本,可能是一个会有一段时间的治疗过程。


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帮助,至少我们可以提醒这些跟施暴者共同生活的朋友们,要早早的看清楚你遇到一个什么情况,是不是考虑离开这个对你有暴力威胁的对象,或者是你要怎么想办法全身而退。


然而更多的情况是,这些施暴者其实不愿意接受治疗,受害者其实也很想要再试试继续相处。我们常常会听到的是,我没有要跟他离婚,我只是希望他不要再打人!


这个愿望其实看似简单,但是对我们来说,要花上非常大量的心力去陪伴,双方在暴力循环过程当中,都很痛苦的的在枪林弹雨当中找到一个栖息的地方,那也就是我们最常做的事情,叫做“设定安全计划”。希望有机会在未来的课程里面,可以分享更多。

 


 04 

 直播答疑 


问题1: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施暴者在发生家暴行为当时就立刻恢复理性而停止?


答:

这个问题蛮关键的。在暴力发生的当下,现场都是在情绪张力非常高的情况,要让对方能够立刻冷静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跑。有一些说法,说除了跑以外,还可以丢给他一个打岔叉掉他情绪的东西,比如问“你中午吃了没有?”转移他的注意力,趁他愣了几秒的时候,还是要赶快跑。跑去有邻居的地方或者有别人救得了你的地方。

 

问题2:

请问杨老师不是人格障碍的施暴者有些什么特点?


答:

如果不是人格障碍,可以有几点可以观察一下:


1.对方常常使我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接下来吵架的频率会越来越高,情绪强度越来越大,他开始摔东西,这时候就要开始稍微注意了。对自我的肯定程度很低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倾向。


2.控制欲很强,吃什么饭,见什么人都要经过他的同意,也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3.吵架过程中一定要赢的人。无论怎样,总是需要你来让步,而他一定要赢,这样的情况也要小心。因为他习惯这种互动方式了,遇到不让着他的时候他就会情绪波动比较大,用更强烈的方式来赢。


了解了家暴背后的原生家庭和夫妻关系之后,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抚平儿时家内暴力带来的阴影。第13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杨蕙如老师将做主题为《焕发新生——如何抚平儿时的家内暴力阴影》的演讲。我们在第13届大会等你!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