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燃话题:留守儿童渴望爱,你说怎么办?
2019/03/05
1221

f721490d-24d9-4173-a459-2fbf0d76cc8675c79b51-26b4-4ff3-afac-69c22ca29c4a.jpeg

【现状】


父母打工,儿女留守


    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大潮席卷全国。大批青年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他们把孩子留给了在老家的父母或亲人抚养。


    谁不希望和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只是他们在城市中只是个打工者,收入有限,难以买房、更难落户。孩子如果跟着他们,读书就成了问题。


    于是本来应有的陪伴成长,变成了一年半载才能见上一面。孩子的监护权,交给了年迈的老人。


    据全国妇联研究报告测算,全国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大约有6100万人。


【问题】


陪伴缺失,情感空洞


    “养不教,父之过。”古训言犹在耳,就遭遇了现实的尴尬。年轻夫妇外出打工,留守的孩子没有了父母羽翼的呵护,他们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那里得到的,一般只是基本的衣食保障。


    父母陪伴的长时间缺失,他们往往变得孤僻、自卑而敏感。况且,老人带孩子,溺爱多于管教,教育全靠学校,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好坏关注不多。


    很多孩子因此学业荒废,还沾染了逃课、抽烟、打游戏等坏习气。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安全问题!


【改变】


呵护体系,亟待确立


    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关注他们,改变他们的处境。


    最根本的办法,是让务工者融入城市,享受发展红利,让他们的孩子进城接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而在这个目标未实现之前,每个人都应关爱这个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在农村调研中深深感受到,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并非物质帮助,而是从心灵上、精神上的关爱和引导,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种下梦想的种子。


【大咖说】


许鸿飞(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雕塑家)


    原本我是想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专程去乡下调研。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太孤单了。


    有个叫小涵的女孩给我印象深刻。她父母离异,爸爸在深圳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长期见不到,父亲成了她脑海中的一个符号,似乎若有若无。只有想到外面的世界,才想起父亲曾许诺她,等她10岁时带她去一趟广州。


    中国地方大,留守儿童很多。全社会都应关爱他们。帮助留守儿童,不只是物质层面,更多应关心他们的心灵健康。和他们平等地聊天、讲故事、讲外面的世界;给他们鼓励和关怀,给他们榜样和梦想;点燃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李小琴(全国人大代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关乎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家庭应承担第一责任,尽量避免儿童远离父母,给儿童完整的童年。


    国家一方面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一方面逐步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制,由学校统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政府牵头,共青团、妇联以及村委会等共同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落实留守儿童的关爱责任,保证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文章来源:金羊网

原文链接:http://news.ycwb.com/2019-03/04/content_30210145.htm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