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采访|这个男人被称“死亡使者”,却说着最温暖人心的故事
2018/09/17
2236

在今年的12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一个临终关怀的论坛让在现场学习的很多大会代表都落下了眼泪。

微信图片_20180917161813.jpg

这个论坛的名字叫《临终关怀 —— 一位安宁志工督导与心理咨询师的深度对话》。来自马来西亚的冯以量老师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和大家分享了:

自己是如何开始临终关怀工作的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从事临终关怀工作
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故事
(均为已获得当事人授权)
自己在从事这份工作时的感受和体悟

而在这次论坛之外,寻找到、邀请到冯以量老师的课程研发老师也与冯老师进行了一次对谈采访,来看她的采访后记,认识一个更生动的冯以量老师。

初次和以量老师接触,是在电话中,我向他介绍天天心理网,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他与我娓娓道来,这些年做的有关临终关怀的那些事。他向我介绍马来西亚临终关怀的发展,我也就自己的理解,说了我对中国这个领域发展的看法。

老师的声音很缓慢,声线很温暖,饱含深情。

我想,从事这样一个不知道是说温情还是有些凄凉的工作,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然后,老师委托助理,从遥远的马来西亚寄来4本书,都是老师这些年工作的所思所感,被我视若珍宝。

《已亮的天空——走出家庭创伤的故事》
《陪你到最后》
《善生》
《善终》

在参会之前,这是我最期待的访问之一,因为我喜欢听故事,喜欢温暖的声音,温暖的人。

在第12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采访室,我们开始了对话。

谈到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领域,老师讲,在他上中学时,父母相继去世。在那时,没有人从事这样一个领域,可能是老师对自己的救赎,谁曾想,一做就是这么多年。

老师说,他辅导过1岁多患病的幼儿,陪伴他到3岁去世。他陪伴过百岁老人,直到去世前一天还意识清醒,行动自如。有高官,有贫民。有300多位宗亲后人的老人,有临终时身旁无人的病患。

这是一份并不轻松的工作,如何为自己排解呢?老师说,没办法,真的没办法,该承受的只能去承受。但他并不去压抑或者试图消解从事临终关怀工作中自己的悲伤的情绪,他说,等到哪一天,我真的没有感觉了,那我就不做了。

我们也谈到了生死观,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急救,如何看待亲人的不舍。对于这些,华人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老师的座右铭是,临终一定要关怀,关怀为何一定要临终呢?是啊,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何做到善生、善别、善终,是每个人一辈子都绕不过的话题。

艾利克斯・希尔《天蓝色的彼岸》,上到天堂的小男孩哈里灵魂回到世间,用意念控制铅笔,完成了对姐姐的道歉,从此再无牵挂,10几年前我读到这一段时,泪如雨下。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告别。以量老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让临终的人安心离去,留下的人更加坦然的面对生活。

愿世上每个生灵都能被温柔以待。

出生意味着生命,死亡也同样意味着生命,而且带着更多的情感和故事。

虽然听了这些故事的人都落下了泪,但是冯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一直是笑着的,甚至还带着一些俏皮,果然也是一个很棒的会说故事的人。

可是听完就多少能体会到老师那样的感受:我们确实是在面对死亡,但是如果真正认真对待过死亡,那么代替失落和恐惧的更多的是逝者留给我们的生命的力量。

希望你也能在冯以量老师的演讲中收获些什么,可能是温暖,可能是后悔,可能是回忆,属于你的就好。如果想流泪,冯老师在里面有教大家怎么哭不被发现哦~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