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团体辅导干货分享⑤:运用生涯团体咨询帮助身心障碍者
2018/07/17
1725

一、前言

有效的生涯辅导不仅可以提高其自信心、增进人际技巧与他人互动关系,从而在生活上获得独立自主能力与成功经验,真正成为社会成员之一(林幸台,2006)。而团体谘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谘商形式,且为学校、医院、各种助人相关单位所普遍运用。

理论上,团体谘商可以设计来满足各种特殊群体的需求(Corey,1990)。身心障碍者在以往的学习中较趋向个别化,即使在融合教育中也常被同侪排挤,显得团体同侪经验不足,而团体谘商实为提供另一个学习的管道,尤其是同侪间的彼此支持与学习。
国外研究也指出针对身心障碍者所做的团体谘商,发现不仅可以让成员厘出较具体的目标,他们彼此之间产生利他的互动,并学习认清自己是有能力、可以贡献的(Stewart & Bhagwanjec, 1999)。
犹记自己在带领身障团体过程中,有不少的感动其实是来自于成员们彼此的分享与鼓励,有时由成员来讨论,反而更加地真实,以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实在地贴近成员的心声!
 在国内的谘商临床经验中,发现在进行身障者的成长团体时,当事人愈能接受自己与他人不同时,其与周遭他人的关系、对于自己生活与未来的安排与期许就呈现较为正向的愿景(邱珍琬,2006)。
研究中也认为团体生涯谘商对于弱势及身心障碍者族群特别有效,因为他们多半可以从团体成员及带领者获得自我洞察及鼓励(Karen,1997)。团体工作模式一方面使得成员可有仿效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彼此得到反馈。
可显见团体谘商对于身障族群有相当正向的效果,可在彼此的支持中学习到新的能力、获得力量。因此透过团体谘商模式,应该也能适用于身心障碍者生涯谘商团体。
 再进一步查询「全国博硕士论文信息网」(国家图书馆,2009),以「团体谘商」为关键字,在92篇实证研究中,扣除非相关7笔,计有85笔团体谘商的博硕士论文,当中仅2篇与身心障碍者有关(自闭症与病友团体),多数为针对在校学生行为或情绪问题的研究(生涯主题也仅为6篇,且皆非针对身心障碍者),可显见多数研究仍是以非障碍者为主要对象,针对身心障碍者的团体谘商研究仍甚少。

二、生涯谘商理论的内涵与哲思
 
生涯最先强调的重点在于工作训练,因此也较重视提供职业讯息的、测量职业兴趣,如美国全国职业辅导协会在1937年将职业辅导定义为「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就业安置、及职业适应的历程」(吴芝仪,2005)。
而生涯辅导一词于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初期大量出现于西方文献(张德聪、黄正旭、林丽文,2001),此时的生涯关注已不同于早期的职业辅导的服务重点,而是以较广泛包含了工作、家庭、休闲娱乐等为个人一生的发展。
将生涯解释为人际历程,期待运用谘商的模式来协助任何有生涯发展难题的个人。不过即使职业辅导已存在近百多年,但生涯谘商在身心障碍相关研究中,仍为较新的概念(Fabian & Linesener, 2005)。
金树人(1997)指出:生涯谘商是指透过一对一或团体的方式,由专业人生涯谘商人员协助个人克服和生涯准备、生涯试探、生涯选择、与生涯适应有关的困难与问题,袪除情绪与认知上的障碍,达成生涯角色、工作角色与各种生活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生活适应。而接下来则介绍近代生涯理论各学派说法:
 
(一)结构理论:
 
认为人的特质是有限的,其特质可以与工作做适合的配对。
1.以Parsons的特质—因素理论(trait-and-factor theory)最具代表性,主张职业辅导先探究个人,再探究职业,然后将个人与职业相配即可完成适配性;
2.Holland的「职业人格与工作环境理论」认为自己对自我的观点与想法,与职业偏好间的一致性,提供人自我实现与持续生涯型态的最佳途径。
因此将人分成六种个人风格(实用型、研究型、社会型、艺术型、企业型、事务型),并找出应对的工作环境,来预测一个人的职业行为,其观点是藉着评量职业兴趣,从这些类别可以预测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金树人,1991)。
Holland 的理论架构完整,广受生涯谘商工作者的使用。
 
然而林幸台(1999)指出,该理论忽略社会因素及环境变项。虽将职业评量的影响推广大众化,唯也得注意此类型的测验较缺乏考量社会、机会、环境等生态因素,如对先天致残者而言,因对工作世界的经验缺乏,易造成作答上的限制。
而评量工具较少考虑个别的辅助与职务调整的需求。因此目前就实务而言,甚少为单一参考,而是属于整体评量中的一环。但若能加强其障碍对个案的影响为何,并做适当的修正,如辅助科技的使用,仍是为生涯谘商实务的良材。
 
(二)发展理论
 
认为人生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发展任务,如求职的人各有不同的工作准备度。此理论以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最具代表性,将理论简化成生涯彩虹的概念,用图代表人一生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并将人生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时期。
其中「生涯成熟」是指个人面对生涯发展任务的准备度,是一个人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从自我探索到衰退此一连续体上所达到的程度,因此个人在因应生涯发展时,须具备的能力包括有知识、自我了解与态度等能力与行为。
且有可能在一个或多个阶段中循环,则称为小循环。其所提供的发展的阶段为生涯行动与态度形成架构。而拱门模型(archway model)则描述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不同角色,说明在心理上、生理上、及社会经济上的决定因素如何影响生涯的发展。
此部门则加强除个人因素外,增加不少外在因素的考量,对于身心障碍者而言甚有效益。
 Super为少数较早注意到身心障碍者生涯发展的专家学者,认为身心障碍对大部份的职业而言会形成阻隔现象,而自我概念是生涯发展的重要,因此协助障碍者在多方面的探索中,发展切实的自我概念,是生涯谘商实的要务(林幸台,2006)。
此部份也让一向偏向评量测验导向的障碍者生涯谘商,开始迈入身心障碍者的内心世界,鼓励加强身心障碍者的自我概念,进而提高其自尊与自我实现。
其中Super特别注意到身心障碍的状况对生涯发展的影响,如智能障碍会导致生涯前期缺乏探索经验,须透过相关活动的规画,迁移并类化对自我与环境的知识与理解,而当个人或环境产生变化(如疾病、受伤、社会变迁)便会产生新的小循环概念,亦有助于身心障碍者重新探索与建立自我(林幸台,1999)。
综合言之Super理论提醒我们重视先天或早期身障者在生涯成熟度的不足,也协助我们了解后天身障者在生涯发展上的不稳定性,以至于需重新探索与重新建立其生涯目标。
 
(三)工作适应理论
 
工作适应理论是由美国职业复健部门与明尼苏达大学为身心障碍者所量身而定,由Dawis 和Lofquist(1984)以及Hershenson和Szymanski(1992)所推广,可分为:
 1.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Minnesota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认为成功的工作适应是系基于个人工作人格与工作环境的一致。
并以人类行动的基本动机:每个人都会努力达到并维持与环境间协调一致的关系为假设。工作人格包括其能力与需求,而工作环境则包括工作所需的能力与增强物。
因此该理论说明工作人格与工作环境的配合程度决定就业适应的情形(Clark & Kostoe, 1995),所以若工作人格无法与工作环境切合,易会呈现就业适应不佳的情形。
 
2.工作适应发展模式(A Development Model of Work Adjustment)由Hershenson与Szymanski(1992)提出三项指标,包括有工作表现、工作角色行为、工作满意度,强调此三项指标为就业适应良好的重要项目。
林幸台(2003)指出工作适应理论提供了身心障碍者职场安置的启发,因为工作适应论不但强调身心障碍者个人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也强调个人能力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情形。
由此可见工作适应理论较具有发展与生态评估的本质,探索身心障碍者的就业适应情形,考量的项目较多元化,甚至会考量到之前的生活经验。
 
(四)生涯决定理论
 
1.社会学习取向:由Krumboltz(1994)推广,强调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学习经验则包括个人在与环境事件的互动中,受到正向或负向增强结果的认知分析。
如个人在某职业中受到正向反馈,个人即会在该教育或职业领域中有较佳的表现。因此生涯谘商过程中应增强正向经验,阹除负面信念,协助身障者建立正向思考。
尤其身障者过去较易被限制、规范,自我信念较为不足,须多鼓励并觉察正向生活经验。
 
2.认知取向:主张生涯选择是自我概念与透过环境中学习的结果,其中以Bandura(1986)自我效能为基础,Bandura 认为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估,是透过个人、行为、与环境三者交互作用而生,个体透过具体行为的表现,检视在环境中所获得的反馈,建立个体对某项能力及运用该能力将获得何种结果产生预期与信念。
且个人对自己行动力的信心会影响完成目标的行为,所以如果自我效能低,就容易放弃挑战困难,生涯也容易缺乏规画。而自我效能较高者,愈能对生涯中的创伤事件采更有效的预防与保护措施(Benight & Bandura, 2003)。
因此,生涯辅导的重点,亦应着重于协助个体探索其特定信念及类推的内容,找出影响个体背后的负面假定或信念,协助强化自我效能的可能(林幸台,1999)。
尤以自我意向、自我肯定为首要的核心适应能力,个人对自己拥有积极的自我意向,在面对困境时,较能找出解决的方法,在生活各方面也比较容易成功(Antle, 2004)。
所以生涯决定论说明:身心障碍者有着和非身心障碍者不同的参考架构和经验,必须仔细考虑在复健计划过程中,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环境与感受及其交互作用,其生涯发展型态受到可能机会的影响。
 综合近代生涯谘商的核心理论,可觉察不同的理论有其差异的处遇作法,也无论述指出何种理论最有效益,但生涯谘商的概念类似。
 
三、觉察:身心障碍者在生涯谘商中的位置
 
Leahy、Chan与Saunders(2003)指出复健谘商应有六个知识领域,包括有生涯谘商、谘商理论技术、复健服务与资源、应用研究、个案管理、健康管理,以及七个功能:职业谘商与咨询、谘商介入、社区本位复健服务、个案管理、应用研究、评量与专业倡导等。
而国内进一步调查复健谘商专业人员角色定位研究,有效样本为187位相关专业人员(含社会工作师、职能治疗师、特教教师、心理师、就服员与职评员等),发现生涯谘商是为复健谘商的主轴,且是目前身心障碍者重建服务较弱的一环(林幸台,2007)。由此可见生涯谘商长年来为身心障碍者重点服务之一。
 
(一)生涯谘商对身心障碍者的重要性
 
生涯发展对身心障碍者的生活质量是相当重要的,但现有针对身心障碍者的生涯发展相关研究,大多将焦点放在职业选择,而非生涯规画(Rumrill & Roesler, 1999)。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身心障碍学生虽了解他们的障碍在学校中其影响为何,但对于未来进入职场后会如何影响他们工作所需的技能及知识即不甚了解,而学校多未能给予适切的服务(Rabby & Croft ,1991)。
进一步来说,若身心障碍者没有谨慎规划毕业后的生涯准备,其将难以完成各生涯发展阶段任务。这对于先天受限的身心障碍者更形重要,因协助其及早认识与准备,开创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个人的生命与实现自我的理想(姜树仁、林玉如、陈淑菁,2006)。
因此提供生涯谘商来促进身心障碍者面对生涯困境,将十分有益于身心障碍者在生活、就业上的适应。
 
(二)匮乏的身心障碍者生涯信息与研究:
 
虽生涯谘商对身心障碍者重要且十分有益,但因身心障碍者异质性与个别化,导致楷模与常模团体的缺乏。
现存的生涯理论因此较少有适当的理论基础,导致并不全然适用于身心障碍者。而尽管生涯概念已从传统的职业选择,转变为关注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所有生涯角色,但对于身心障碍者而言,生涯议题是较新的概念。
研究者指出身心障碍者生涯谘商相关研究的严重不足(Fabian & Liesener, 2005)。Conte(1983)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1.认为障碍者的发展模式及成长经验如同无障碍者,因此无须给予特别的考虑或额外的理论概念;
2.身心障碍者的经验与障碍的本质使得障碍者迥异于他人,以致生涯发展理论不能亦不该用于障碍者;
3.理论过于理论化或正处于形成阶段,尚无法应用于各类障碍者的生涯发展课题;
4.不熟悉障碍者的生活与经验(引自林幸台,2007)。
而Szymanski、Enright、Herchenson与Ettinger(2003)则认为关于身心障碍者的生涯谘商研究较少的原因:
1.因族群的异质性高,且缺少适合身心障碍者的心理测量工具;
2.传统上身心障碍者的转衔与复健方案将就业成功视为效益,较少重视其生涯发展的过程。而且过去多只针对身心障碍者生涯发展与阻碍的需求,可显见研究对于身心障碍者的生涯规画位置较为被动角色,非具有主动积极规画的能力。
所以研究身心障碍者相关的生涯谘商应为重点研究。
 
(三)身心障碍者在生涯面临的困境:
 
林宏炽(1996)研究发现身心障碍者在生涯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为:
1.身心障碍者个人因素:身心障碍者常因生理、心理之障碍,影响其工作意愿、工作技能、身心功能及社交表现等;
2.工作职场的环境因素:身心障碍者在转衔至工作职场时常需要职前训练,所以职前训练之时间长短、质量及职前训练后的就业辅导对于身心障碍者就显得非常重要。
凤华等人(2007)则指出影响脊髓损伤者在生涯决定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有自我概念、家人互动关系、外在环境及就业资源,当中又以自我概念为生涯发展的主轴。
而Zunker(1994)则表示身心障碍者在生涯发展过程中有八项议题:适应、态度的障碍、标签化、障碍发生的年龄、社会/人际技巧、自我概念、独立生活技巧、缺乏标准团体等议题。
Baker(2003)在研究中也指出较年轻的、出生后即有障碍的身心障碍学生,对于自己障碍会影响生涯计划,缺乏现实感,容易被他人影响。
综合而言可发现身心障碍者面临有个人与环境上的生涯困境,除得克服障碍对个人的影响之外,也得改善在环境上的适应情形,在生涯困境议题是十分多元的。
 
四、身心障碍者生涯谘商相关实证研究

微信图片_20180717165824.jpg

查询国内外文献,国外文献曾提及身心障碍者相关的生涯谘商,但以学习障碍或肢体障碍者较多,而国内的生涯相关方案或团体研究亦以非智能障碍者为主,兹将相关研究发现整理如表1。

(表1:身心障碍者生涯谘商相关研究,点击可缩放查看)

综合以上身心障碍者的生涯相关实证研究15篇,可得到以下几个发现:
(一)质性研究方法多以访谈探讨身心障碍者生涯历程为主,显见个人、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即是影响生涯之重要因素。
(二)量化研究多探讨身心障碍者之生涯决策,包括自我效能、自我概念、生涯阻碍、生涯成熟等相关议题。
(三)多数研究显示,障碍因素是身心障碍者知觉到生涯阻碍的原因。
(四)多数研究仍以探讨身心障碍者生涯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主(如以访谈或量化了解现况),当然或许是因为原本对各障碍类别面貌的不了解,因此需要先探究其内涵,观照其生涯面貌,但也因此较少有生涯谘商策略的介入。
(五)其中5篇是运用团体方案介入(温锦真等人,2008;凤华,2007;许华慧,2007;周雅虹,2006;Kessel et al, 2002),也分别证明其有效性。

五、结论

(一)将障碍观加入生涯谘商内涵之中
温锦真等人(2008)在身心障碍者生涯复健团体实证研究指出行动上不是复制常人的生涯规划方案,如注重职业信息的提供、探索性向、兴趣、成就等生涯相关的信息等,而是选择一个能贴合个案生涯心理处境的「生涯叙说成长团体」介入策略。
曾文星(2004)表示不同文化对谘商有不同的了解与期待,部份族群常因不了解或不当期待,而对谘商产生误解与进行上的困难,而未起充分使用谘商服务。
彭慧玲(2002)则建议应多提供适切的生涯辅导教育,并正视多元文化的存在。Nutter与Johnson(1995)则建议以生涯发展的多元文化模式应用身心障碍者的族群上。
张玮珊(2007)指出带领身心障碍者相关的团体,其包括团体前的准备、成员筛选、与成员的互动方式、团体内容的设计等,都应细致地考量身心障碍者族群的特性,了解其与非障碍者团体的差异,并随时调整。
 所以无论是由理论、实证研究,以及实务经验中都显见运用障碍文化的角度介入生涯谘商的重要性。
因此除了理解与运用生涯理论,我们需进一步觉察自我的障碍观为何,设法站在障碍者的角度,在实务工作中,面对各种类型的障碍者因不够了解,常会有设计方案策略介入的困境,也是未来身心障碍者生涯谘商团体应深刻关注与重视之处。
 
(二)运用团体谘商于身心障碍者的关键
 
Chen与Rybak(2004)表示处理案主的人际困扰议题,如重建其自我价值,及协助人际互动,运用团体模式将会是个完美的工具。
国内研究也指出运用团体中多元而真实的互动关系来协助案主克服个人际困扰,应是可行且有利的方式(曾正奇、陈信昭、林怡君,2008)。
田秀兰(2001)透过小团体方式进行生涯辅导活动,成员彼此间有较多的机会作经验上的分享,学习效果自然不同于一般大团体的课程活动。
所以综合国内外研究与学者看法,可显见团体谘商的特色在于可让成员有自我发展、觉察的机会,并鼓励成员在团体中发言与互助,这或许对身心障碍者而言是甚少,也有可能较为困难之处,如何将团体谘商的运作与概念,以障碍者文化的角度去设计,以符合实际上的需求,将是团体设计与执行时的重点。
 Corey 和Corey(1992)认为领导者是影响团体成败最重要的因素。
成功的团体领导者必须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指的是一群人共有的价值观与行动模式,其中不只是包括道德、种族,也包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身体与心智能力等不同而形成的差异(Corey, 1996)。
因此团体领导者是否能觉察,并完整了解障碍者的文化,将十分影响团体谘商的运行。
而同时邬佩丽(2005)指出在团体中,领导者只是一个媒介,而成员则是透过经验分享与他人达到互相帮助,并且从团体互动中学习适当的行为模式,以因应自已在生活环境中的处境。
因此领导者的角色并非老师或教练,而是催化成员互动的媒介。所以团体领导者应以当事人为中心,并探索理解身心障碍者的生涯面貌,同理他们在生涯规画历程中的阻碍与困境,并一同与障碍者共同建构,属于他们的生涯观,在他们的世界里寻找原有的生命潜能,才能站在障碍者的角度,真实地贴切他们的内心世界。
应用生涯谘商理论于身心障碍者,并将障碍观加入团体方案设计之中,而探用团体谘商原则时又不失注意障碍者的文化,在此次身心障碍者的生涯就业适应团体方案过程之中,所必须要严谨看待之处。

参考文献
 
王敏行、赖淑华、戴富娇(合译)(2009)。E.W. Karen着。身心障碍者生涯谘商:给实务工作者的教战手册。台北市:心理。
李玉蝉(2008)。支持团体在促进糖尿病健康自我管理的运用。谘商与辅导,266,51-61。
李宜珊(2008)。播下,向阳的种子--高职亚斯伯格学生生涯辅导方案之行动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复健谘商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彰化。
林宜桦(2003)。台湾重度视觉障碍者之生涯发展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幸台(1999)。身心障碍者生涯辅导。载于中国辅导学会(主编),辅导学大趋势(页341-369)。台北:中国辅导学会。
林幸台(2003)。大专院校身心障碍学生的学习与辅导。辅仁大学社会科学院第四届关怀身心障碍生研讨会会议论文。台北:辅仁大学。
林幸台(2006)。身心障碍者生涯辅导与转衔服务。台北:心理。
林幸台(2007)。复健谘商专业人员角色定位之研究。复健谘商,1,1-16。
林宏炽(1996)。身心障碍者转衔教育与服务之探讨。中华民国特殊教育学会85年年会专辑。203-228。
邱珍琬(2006)。特殊族群自我成长团体过程与结果研究。中华团体心理治疗,11(4),1-24。
邱睿仪(2003)。影响杰出视觉障碍者职业生涯发展因素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树人(1991)。职业兴趣与人格之关联性研究。教育心理学报,24,91-115。
金树人(1997)。生涯谘商与辅导。台北:东华。
吴芝仪(2005)。生涯辅导与谘商:理论与实务。嘉义:涛石文化。
吴芝仪译(1999)。G. Z. Vernon着。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务。台北:扬智文化。
姜树仁、林玉如、陈淑青(2006)。身心障碍学生之生涯辅导。谘商与辅导,246,6-10。
张玮珊(2007)。遇见,不一样的精采—轻度智能障碍者生涯谘商经验之行动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复健谘商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彰化市。
张德聪、黄正旭、林丽文(2001)。社区化生涯辅导方案参与调查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
许雅惠、黄雅羚(2005)。身心障碍大专院校学生师生涯阻碍之分析研究。屏东师院学报,22,185-242。
彭慧玲(2002)。生涯辅导教育对多元文化的相关议题之探讨,辅导季刊,38(1),23-32。
曾文星(2004)。文化与心理治疗。北京:医科大学。
曾正奇、陈信昭、林怡君(2008)。论运用非结构团体协助案主克服人际困扰。辅导季刊。44,21-32。
凤华、张玮珊、江奕葶、黄雅苹(2007)。脊髓损伤者生涯辅导团体之行动研究。复健谘商,1,65-104。
邬佩丽(2005)。辅导与谘商心理学。台北:东华。
颜上玲(2000)。浴火凤凰—口足画家的自我超越及其生涯发展历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PS:由于篇幅过长,国外文献暂时省略)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