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团体辅导方案分享:【生命教育─Love yourself, Love your life!!】
2018/07/04
2787

方案总目标:

协助学生检视自己的生命历程。
辅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命,体会及处理失落情绪。
辅导学生认识自我,并且能自我肯定。
适用对象:国中二年级(即大陆的初二或8年级)上学期,一班三十人。
理论基础:
一、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目的何在?人的价值与功能为何?人为什么要活着?生与死有何差别?……等一连串对人生的疑问困惑是自人有人类以来及长期存在着。
存在主义论者认为人生并非空无,相反的,人生存有(being)就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存在主义并认为人生有六大命题:
◎自我有觉察的能力:
人可以自省和做决定,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觉察的能力,越能觉察自己,越能增加自由之相对责任。
◎自由与责任并存:
人生是自由的,但并不是逃避或为所欲为,自由与责任相随。
◎独特性与群集性并有:
人生的存有就是独一无二的独特性,但人在保有自己的独特性时,能需与他人及自然界来往。
◎意义之追求:
人生有寻求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自然倾向,同时我们也在寻求个人的完整性。不过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人本身,而存在追求过程中,是个人发展与创造出来的。
◎焦虑是人生的一部份:
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焦虑,但它可以刺激成长,也是体验和重建人生的信号,所以我们要面对、忍受和接纳焦虑。
◎死亡与不存在的觉察:
人有生即有死,死亡是不能避免的。也因为人会死亡、不存在,人生才有价值,所以积极面对死亡,会使人生变得丰富,体验人生的有限,就是人生意义的所在。(黄德祥,民73)
由这样的观点来看,人生并无固定模式与答案,人生是一种历程,所以要去觉察、去尝试、去体验,毕竟人生是有限的。
中国文化上讳死,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都很忌讳谈到死亡的部份,自然在处理面对生命失去的方式便可能是压抑自己的情绪。
近来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夺走了两千多人的生命,受伤、财产失去的人更是不记其数,虽然本校不在灾区内,但希望也能培养学生面对并处理自己的失落情绪。
生、老、病、死乃人生不可避免的现象,积极面对死亡,才不至于使人深陷面对死亡的恐惧与迷思─人性上只想拥有不愿失去。
如同Adler“自卑与超越”的观念一般:适度的自卑可刺激人努力向上,生命有限性的压力,亦可刺激我们创造存在的意义。

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青少年人格发展
青年期的一个中心问题便是“我是谁?”、“我该往何处去?”。这也是未来生活的主题之一─对认定的需求,使我们有别于其他个体。
“我是谁?”这个问题始于婴儿期,婴儿首次发现自己是与母亲分开的个体。当儿童开始认识自我的界限,抛开自我中心式的思考方式,由同伴的反应中评断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时,便是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Erikson认为青少年正处于“认定危机”,此时期必须解决认定与认定混淆的冲突,将来才能成为独特的成年人。借由一连串的探索与尝试,青少年选择自己所忠于的价值观和人,而不单是接收父母那套想法,形成自我认定。
所谓稳定的自我认定是一种感觉,它涵盖对过去的延续、了解现在的意义及知道未来的方向(Cote & Levine , 1983)。
Buhler 将人生划分为四阶段,其中青少年阶段着重于扩充对活动的参与,以试探及发展生活目标发展(Reker , 1984);
意义治疗大师Frankl(1986)认为青春期的青少年最易受到生命意义问题的冲击,认为个人的生命意义是有待发现,而非被创造;
Meier & Edwards (1974)也曾做过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应该也包括对生命意义及目标的试探与追寻(宋秋蓉,民81)。
◎死亡概念的发展
张淑美(民82)研究国内国中生死亡概念的发展其研究发现如下:
a、国中生大约在学前阶段即了解死亡,5至9岁后对死亡的了解更趋明确。
b、国中生对死亡的生物性层面之了解颇为成熟,国中一年级以后至国中二年级(约13岁2个月)开始达到完全成熟的了解。
c、国中生对死亡的不可逆性与无机能性的了解,多能以较复杂的、深化的方式解释死亡,而且颇有灵魂轮回、死后世界的观念,对其死亡态度有正面及负面的影响。
d、国中生均能了解死亡的原因性,有内在的机能因素或外力因素。
e、国中生均相当赞成学校课程中实施“死亡教育”,对死亡教育的需求度及接受度均高。
综合国中生之人格发展及死亡概念的认知发展,国中生需此情意教育,以协助其自我发展。
三、促成学生顺利发展的策略: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主要在辅导学生体验与建构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辅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尊与自信、辅导学生反省与确立人生观及价值观、提升对人的关怀,增进学生人际互动能力也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
由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实施内容、方式来看,生命教育属情意类意味较浓的教育,需要透过许多催化技术,方能达到效果,且重视成员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促进成员自我之发展。故生命教育可在课堂上实施,亦可用于团体情境。
◎死亡教育
有关死亡教育内容的主张,学者大都衍自Leviton在1969年提出的三个层面:包括死亡的本质、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和其引起的情绪问题,对死亡及濒死的调适等相关主题。
死亡教育之实施不只学习处理因死亡产生的情绪,也学习如何处理死亡事件。悲伤经验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故死亡教育可协助青少年了解人生必然现象中的因应之道。
由此观之,虽然学者提出的名称不同,但生命教育或死亡教育只是切入角度的不同,其终极目标皆在培养学生积极人生意义。
这套方案的设计在生命教育的课程中,是一个入门的基础,希望让学生认识生命教育和自身的关系。
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会有自我中心的观念,坚信自己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觉得所有的倒楣事不会发生在我的头上,所以做事都不会考量后果,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学生们了解到,任何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体会一下失落的心情,希望学生能珍惜自己的生命。
最后一部份,挖掘自己的特点,肯定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活的更满意!

1、学生背景分析:
位于台北市近郊的一所市立国中,学生们活泼大方、自主性高,因近年来校园自伤事件时有所闻,再加上最近又有九二一集集大震,虽然本国中非灾区,但是还是希望借由实施生命教育让学生体会并处理失落情绪,也辅导学生关心自己、尊重生命。
2、参考资料:
王邦雄(民83),开发生命的原动力,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朱光潜(民79),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国文天地出版社,台北。
彰化高中辅导室编印(民87),台湾省中等学校辅导通讯55期,台湾省教育厅,台中。

生命团体实施流程:

1、准备活动:

◎单元一:准备生命线图(附录一)、投影机、投影片(教师的生命线图)。音乐想像指导语(附录二)、自然音乐的CD、录音机。

◎单元二:发还上次收回的生命线图、七张小纸片(附录三)、矿泉水两瓶、三十个纸杯、两张桌子、两条矇眼布。

◎单元三:录音带、录音机、人形特点表(附录四)。空白人形表(附录五)、文章(谈人生的“缘”与“命”)(见参考书目一)、回馈单。

2、发展活动:

◎单元一─生命线:90分钟,分两星期两堂课。

第一个星期:45分钟,在原班级教室。

引言及暖身:
10分钟。简单介绍这几周的生命教育课程,接着请同学简单分享自己饲养及观察小动物的经验,让同学可以体会动物的生命历程及生活方式。

生命线的制作1:
15分钟。介绍生命线的绘制方式。接着请同学绘制身体发展的部分,老师要自己做示范。

生命线的制作2:
20分钟。教师再介绍自己的心理发展,还要加上外在事件会有的影响哦!这样在同学们自己制作生命线的时候就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影响同学们生命历程的事啰!

上完课之后生命线图要回收,下次再发。
 
第二个星期:45分钟,在团谘室。

暖身:5分钟。
将上次的生命线图发回,看看并思考自己上次绘制的生命线,有没有什么想修改的地方,或许过了一个星期,想法会变得不一样?或是检视自己从小到大是否有一些改变的地方呢?

生命的苦与乐:30分钟。
利用报数的方法,六个人一组,全班分为五组。和小组中成员互相谈谈自己生命的苦和乐,大约在15分钟后回到大团体中和全班一起分享。

音乐想像:10分钟。
借由自然音乐的陪衬,老师带领同学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也是对这两星期的课做一个统整。
借着这样的回顾,在利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些日子的点点滴滴时,同学们对自己从小到大的生命历程便容易会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单元二─谈生命的失去:45分钟,在团谘室及外面走廊。

引言及暖身:7分钟。
生命的失去或许离同学们很远,但是以这次921为例好了,多少人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失去生命的?

这堂课或许只是一堂死亡教育的入门,希望同学们能去正视对死亡、面对死亡的课题。接着请内外圈同学面面相对,一个一个对好,将自己在课前收集有关死亡(可能是集集大震或其他社会案件)或自杀事件的资料和对面的同学交换,向对面同学叙述或摘要你的剪报。

how about DEATH:13分钟。
对刚才的生命失去剪报做心情上的体会。把预先做好的小纸片写上做出面临死亡者和死亡者周遭人的心情,如害怕、悲伤…等,接着请同学出来随意选一张纸片,并试着站在自己假设之当事人的角色上说出当事者可能的心情感受故事。

失意人生:25分钟。
除了生命的失去之外,倘若你失去是你身上的某些机能?将全班分为两个两个一组,带到团谘室外的走廊上,一人矇上眼睛,另一人带着他走到前头的桌子,然后看不见的人要自己倒水喝,让学生们体验若因意外而失明,会是怎样的心情。

此活动的有一延伸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去注意到残障同胞的不便,进而再适当的时机可以帮他们。

◎单元三─生命的悠扬乐章:90分钟。

第一个星期:45分钟,在原班级教室。

暖身:5分钟。
要同学们站起来走动和彼此互相问好,告诉对方很高兴再这堂课上又看到健康、活泼的对方。这样的暖身活动希望能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可以这样健康的存在是很幸运的。

歌声猜谜:25分钟。
拨放音乐,要同学猜出此首歌之歌名或主唱人,并请同学说出该名歌手的特色,借着欣赏偶像(他人)的特色,为待会人形特点活动做个伏笔。

好心情 李玟
给我感觉 张惠妹
世界第一等 刘德华
爱自己 莫文蔚
这是我的生存之道 Puffy(帕妃)

人形特点:15分钟。
发人形特点表给学生,要学生圈下自己有的特点,可以想想刚刚是怎么去观察、发现偶像(他人)的特点,并在下方补充未圈选到的特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优点或缺点都要列出)。之后有剩余时间的话可以请一两位同学起来发表自己的特点。

人形特点表要收回,下次再发。
 
第二个星期:45分钟

雕塑一个我:25分钟。
发回上次的人形特点表,要同学看着自己的人形特点表,教师可询问对自己所拥有一切都满意的人数有多少?举手的人表示其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肯定!

再来让学生假想自己是一位万能的雕塑家,可以重新塑造自己,再发一张空白的人形表,请他将重塑的方式写上,如:鼻子挺一点、心肠好一点、智商高一点…等。再请同学分享为何要做这样的改变?这样的改变真的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更满意吗?

文章导览:10分钟。
发下王邦雄在开发生命的原动力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谈人生的“缘”与“命”。让学生了解人有先天上受限的地方,端看你的态度如何。

回馈:10分钟。
发回馈单请同学写这五次上课的感想及建议。


附录:
 
〈附录一〉生命线图

身体发展
心理发展
身体发展 / 心理发展

 
〈附录二〉音乐想像指导语

前置作业:
先请同学们找个最舒服的位置、最舒服的方式,把眼睛闭上,可以将眼镜拿下,随着音乐,听着老师的指导语。

指导语:
想想上个星期,我们开始学习绘制我们自己的生命线,或许你很快就完成了,或许你左思右想,好不容易才完成你从小到大的生命历程。

今天在小团体中又请你们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苦与乐,两个星期的活动下来,相信你对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应该有轮廓了。

现在再请你开始回想,回想从出生到现在的一切。想起了刚出生的时候,自己是个什么是也不会的小婴儿。谁在照顾你呢?慢慢地,会爬了、会走路了,展开了童年。

大部份的时间你在做什么呢?一天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与朋友家人又是如何相处呢?上了国小,渐渐发现国小跟幼稚园很不同呦!有好多的同学老师,好多的科目要上,许多的活动及比赛。什么是令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国小的生活快乐吗?

到了国中又是另一个新环境,这几年的成长好快喔!在课业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是否跟以前不同呢?在你心中又有哪些喜怒哀乐的事件呢?

十几年的生活在你的脑海中闪过,你想以一句话来形容自己这些日子来的点点滴滴。好,现在请你回到这个班级中,慢慢的从一数到十之后就可以把你的眼睛张开了…
 
〈附录三〉体会心情小纸片(暂无)

〈附录四〉人形特点表(暂无)

〈附录五〉空白人形表(暂无)
 
回 馈 表
 
◎在五次的课程中,我最喜欢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五次的课程中,我最不喜欢的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清单:
1生命线的制作 2分享生命线的苦与乐
3音乐想像 4how about DEATH
5失意人生 6歌声猜谜 7人形特点
8雕塑一个我 9文章导览
 
◎在课程进行时,我最喜欢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按喜欢顺序列三项)
※方式清单:
1向全班分享 2投影片 3分组讨论 4音乐想像
5剪报讨论 6模拟角色情绪 7玩游戏 8歌曲
9完成表格或图 10其他_____________
 
◎整体来说,我对这五次的课程感到…
○非常满意 ○满意 ○普通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说说为什么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我想对老师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你/妳的回馈喔!下课休息一下吧!!
 
首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自2007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以来,迄今已经举办过11届,已成为中国应用心理学界深具影响力的年度专业盛会。今年第12届大会将于8月16—19日在长沙召开,主题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新时代。

欢迎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参加大会,请留言咨询会议详情。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