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沟通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 王文忠
2014/09/22
6722

 

  动力沟通在尊重理性和道德的前提下,结合现有人类的一切智慧成果,有意识地觉察、运用和转化双方(或多方)必然存在的相似、差异、矛盾和冲突,促进双方或多方(即参与沟通的各方)逐渐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尊重感)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动力沟通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忠博士和他的同伴们,在心理服务一线的共同创造的一个中国本土化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且不断在一线心理服务实践中壮大和成长。本文主要回答如下几个有关动力沟通的关键问题。

  要干好一件事情,先要回答5W1H:谁(who),什么(what),为什么(why),在哪里(where),什么时间(when),和怎么干(how)。在回答上面几个问题之余,本文也回答另外两个关键问题:动力沟通价值和特色。

  一 动力沟通人是什么人(who)?

  动通人是一群关注精神成长的人,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心理服务的岗位上工作,并经常在一起琢磨动力沟通的理论和方法,最大程度地通过美化自己的心灵来美化周围的世界。

  他们承认自己的存在(自己活着,或者自己死了),都可能对某些人造成伤害!他们承认,自己的好心的温柔的助人行动可能带来伤害!因此他们很谦卑地、很细心地、兢兢业业地,生存着、反思着、服务着、充实着、快乐着、平静着、纠结着、成长着。

  目前的动力沟通人,主要是由对心理服务、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如心理服务志愿者、基层教师、基层干部、企业内训师等构成,我们目前的工作背景及实践场景如下:

  1)学校教学:经过培训的教师,服务未成年人;教师肩负着教育任务。

  2)心理咨询:经过培训获得资格的咨询师,服务来访者。来访者付费,咨询师负有保护的义务。

  3)家庭教育:家长养育子女,家长肩负教育任务。

  4)企业培训:通过参与企业的内训和EAP(企业帮助计划)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5)社区管理与服务:通过心贴心的服务,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激发居民的创造活力,建立和谐社会。

  6)灾后心理服务:经过选拨和培训的志愿者服务受灾群众。接受国家、学术机构或慈善机构委托,服从灾区当地各级党政机关管理,帮助灾区重建精神家园。

  二 动力沟通人在干什么(what)?

  动力沟通是一场群众性的心理运动。动力沟通,将通过动通人的共同努力和坦诚沟通,共同推广、应用和丰富动力沟通的内涵,提高沟通的质量,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或者自己能够影响到的人)更幸福,换句话说,就是更平静、更敏锐(更像镜子一样)。

  1)觉察和呈现自己。随时对自己保持觉察,了解自己处在“关注自己”的状态,还是“回避自己”的状态。虽然对自己的有些部分(衰老、疾病、死亡、不安全、不稳定),我们试图回避,但是它们并不因为我们回避它们而远离我们,如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如一位哲人说,“最大的智慧和勇气,是如实地观察这个世界”。同时,自己既是自己的观察对象,也是自己的观察工具,更需要自己随时观察它(了解它),同时磨砺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觉察他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自己是由我们的社会属性界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界定一个人,往往是他是谁的丈夫,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领导,谁的员工,谁的邻居,现在跟谁在一起,等等这些与他人有关的问题。因此,当我们把周围的人呈现清楚后,我们对自己也会更清楚。

  3)适当呈现:在即时、系统、动态地觉察自己和他人之后,我们就要尽量帮助身边的人觉察他们自己(因为每个人观察角度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尽量在减少伤害的情况下,让对方能够更清楚地、更多角度地觉察自己。只有周围的人也觉察了自己,那么一个人及周围的人自我提升、共同提升的共赢局面就形成了。

  三 动通人为什么这么干(why)?

  为什么我们承认差异、矛盾、冲突和“暴力”?

  因为我们想为成长和腾飞,夯实和经营,坚固、安全与温暖的基地。

  为什么我们疯狂呐喊?

  因为我们孤独地走在艰难、青涩的路上,靠呐喊呼唤同伴。

  为什么我们写出华丽的词章?

  因为我们要用先贤的智慧,来洗涤内心深处的恐惧、愚昧和肮脏。

  为什么我们重视不断地自我觉察、反思和反审?

  因为我们躬身入局,但又要做个清醒明白的局外人。

  为什么我们强调即时呈现、清晰呈现和适度呈现?

  因为我们离不开我们的同伴,

  我们都走在向死的路上,最宝贵的是时间;

  因为每个同伴可能都有自己的盲点,

  我们要互相成为镜子,以更好地装扮美人的容颜;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背景、任务、个性、情绪和颜面,

  当头棒喝,沉默无言,软语温柔,轻轻点点,

  给同伴自我觉察、自己反思、自己进步、自我实现的空间!

  四 在哪里开展动力沟通(where)?

  在任何地方。动力沟通无处不在。

  五 什么时间开展动力沟通(when)?

  在任何时间。动力沟通无时不在。

  六 我们要怎么干(how)?

  动力沟通人,都是实干家,因此,什么有用,什么符合自己的良心,什么符合社会(自己关心的人,与自己有关的人,甚至自己都不认识的为自己默默服务的人)的需要,就用什么。如果没有现成的,就利用现成的知识,根据面临的问题,去创造。

  动力沟通人一边服务,一边分享,一边记录,一边梳理、总结和创造,同时不断用梳理、总结和创造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自己的心理服务实践,从而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中来,再到实际中去。

  我们的思想依据是:

  1)孔子:仁爱;

  2)孟子:正气;

  3)老子:清净无为;

  4)庄子:和光同尘;

  5)释迦摩尼:智慧慈悲空灵;

  6)陆九渊:我心即宇宙。

  7)王阳明:遵从本心。

  8)康德:世界是不可知的,我们认识的只是我们感性、知性表征出来的现象。要想幸福,人只能遵从自己的理性和道德律。

  9)马克思:劳动是幸福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创造历史。

  10)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七 动力沟通的价值是什么?

  动力沟通的价值在于为人民服务!

  第一,为家人所用。把我们的理念藏在心中,用自己的行动,让家人感到体贴和温暖。当然,你也可以在家人高兴时,跟他们分享“动力沟通”的观点,但是,他们要信服你说的话,也成为“动力沟通”的粉丝或成员,那就又成“意义”(团队内部的感受)没有价值了。

  第二,为单位所用。同样,把我们的理念藏在心中,用自己的行动,让自己的领导感到你为单位默默地做了实际的贡献,让你的服务对象觉得你工作有效率、有效果,愿意成为你这个单位的客户(或学生或病人)。同样,你也可以在领导、同事、下属高兴时,跟他们分享“动力沟通”的观点。但是,同样,他们要信服你说的话,也成“动力沟通”的粉丝或成员,那就又成“意义”没有价值了。

  第三,在默默奉献的过程中默默总结,完善我们的“动力沟通理论体系”,内心的目标是服务我们这个圈子外边的人,外边的组织,养育着、滋润着我们的国家以及这个充满苦难的星球。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含“表扬与自我表扬”)就是指的内部的互动,是“意义的保证”(或保证之一),“群众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则绝对是价值的保证。

  八 动力沟通的特色是什么?

  动力沟通的特色是自我金刚结构和美人系列技术。

  1 自我金刚结构

  动力沟通的自我金刚结构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一个同极键的四面体结构,最核心就是自我感,下面连着身体、理性、感性,最上面还连着反审认知。

  动力沟通还用一个“家庭”的意像来描述这个自我金刚结构。人的自我就是一个家庭,身体就相当于父亲,沉默寡言、自强不息;感性就相当于母亲,多愁善感、厚德载物。理性就相当于一个家里面十二三岁的孩子,到处喧嚣着给别人提建议,去进行归纳,充满了理想。但是,一个家庭不能听这个孩子的,只能听听他的建议,真正家里面怎么办要听自己身体的,要听自己的这种感性,要尊重生命本身,而不要完全听理性。

  现在的人为什么充满了挣扎和痛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想得太多,就是太“理性”。各种想法,“我要车、我要房、我要当处长、我要当局长”,这种语言的东西反而给你增加了波澜。我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我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

  居于顶点的“反观”就相当于家庭治疗师。他是家里的一份子,陪伴着你,支持着你,帮助你清醒,但他又不是家里的成员。只有这样,这个家庭就稳定了。每个人只要时时处处都想到自己是一个家,我有我的身体,我有我的感性,我有我的理性,我还有我的家庭治疗师。随时带着这样一个金刚钻,人就无往而不胜。

  有一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人一旦有了这个自我的金刚石结构,就能够清清醒醒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人,既能够躬身入局,又能够做一个局外人,做一个踏踏实实的躬身入局者,又能做一个清醒的局外人、反思者。

  2 美人系列技术

  动力沟通融合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传统、西方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的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开发了一系列实用、简单的基于美人技术(BEAUTY)系列的五大技术,美人技术、康德技术、马克思技术、孔子技术和呼吸技术(BREATHE)。美人技术是这套技术的核心,其实就是“BEAUTY”,六个单词首字母合起来的词。

  “B”,“Being”,就是要有一种存在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动荡和不确定的世界。你要在这个世界当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别想依赖任何人、任何事,你要自己寻求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存在主义对生命的描绘就是“无聊、空虚、恶心和操心”。我们不讲那么悲观,而是说生命的意义需要你自己去创造,这就是存在主义的一种态度。

  “E”,“Experience”,体验。什么事你都要把身体的感官充分地打开,去体验、去观察,而不要去评价,不要说这个好、那个差,不要排斥任何体验,而要打开心灵,充分地去感知,体验。

  “A”,“Act”,行动。我们每个人活着都在消耗资源,你必须行动、跟世界发生连接,为世界服务,才能让你生存得更好。

  “U”,“Understand”,理解。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咱们在合作,在世界上共处,我就要努力地站在你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这就是理解。

  “T”,“Target”,目标。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很短暂的,每天你都要有个终结点,今天我要干成啥,这一星期我要干成啥,这一个月我要干成啥,这一年我要干成啥,这一辈子我期望干成啥。比方说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我也有我的目标,就是期望通过我们的交流,让关注反邪教工作的人了解动力沟通,了解沟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反邪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是我的目标。

  最后一个字“Y”,“Yes”,要肯定你自己。因为人生要干的事太多,每时每刻都不容易,所以,要记得经常给自己一个小肯定,赞美自己,感恩自己,赞美周围的一切,感恩周围的一切。

  这就是“BEAUTY”。

  作者简介:

  王文忠,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家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本土化的动力沟通理论和技术的倡导者。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