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理治疗师遇上女性创伤,施琪嘉教授来大会带你强化基本功
2016/06/14
1319

 

咔咔咔,搬好小板凳,备好笔记本

心理学界被誉为“施洛伊德”的施琪嘉教授

应邀出席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并带来演讲

及3小时的女性创伤治疗体验式工作坊

 

广大女同胞们及相关心理工作者们,

有福了!准备好一起来现场听了吗?

 

先晒酷照一张

范儿十足

且萌萌哒

 

 

施琪嘉

 

医学博士,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心理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主席,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进食障碍,心理创伤(PTSD),神经心理(神经语言学)精神分析与梦的机制,重症人格障碍、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及其心理治疗的住院模式,在国内心理治疗界享有盛誉。著有《创伤心理学》、《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有一种感觉》、《当你“被”精神分析之后-施琪嘉:一位心理咨询师的“疯”人“疯”语》等。

 

 

他的演讲

 

 

心理治疗师的基本素质之养成》

 

 

  • 内容简介

    心理治疗师的素质养成除了理论督导个人体验外,还需要伦理修为人文修为和哲学观以及人生阅历,临床治疗效果最后不在乎于治疗师的专业水平高下而是作为人的基本态度。

 

 

 

他的工作坊

 

女性焦虑与女性心身疾病》

 

 

  • 内容简介

    女性焦虑与女性自身特征相关,乳房/子宫和阴道作为特征性的女性脏器有着与文化相关的心理表征和相关的创伤,是女性焦虑的重要来源。3小时体验工作坊带大家了解女性焦虑来源和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通过小组分享理论讲解和案例演示呈现

 

更多理论、技术在大会现场讲解哦~

 

番外·学习篇

 

摘自施琪嘉教授《心理治疗的哲学观》一讲

 

心理治疗的时候,现在3个主要的付费的流派在国外,除了罗杰斯以外,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还有一个就是行为认知。但是学了流派以后呢,大约有两千多种技术,几百种理论,到底要用什么的理论呢?有时候就抓瞎了。比如我本人来说学过精神分析,学过心身医学,还学过催眠,学过格式塔,现在又在学冲击疗法,还要写家庭治疗那到底在心理治疗中用什么的办法呢?

 

所以我觉得有一种相当于化于水中的东西,就是在背后的一种东西,即不管我学什么方法最后都是跟人在打交道,即不论用什么方法我都是在谈这些事情。所以我想说的哲学观。哲学观无非就是谈生死,谈存在。

 

 


 

荣格对心理治疗的总结谈到:有一部分人来做治疗,他的话题可能是哲学话题,例如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存在哲学上的焦虑,很难用某种理论去解决,很难用你学过的知识去告诉他,因为他不为你的知识所动。如果你想上升一下你的治疗水平,不妨多看一些哲学书,看一些文学作品,很多形而上的问题都在隐喻里,在哲学、诗歌里面。 所以心理治疗师不能只读书,死读书,只能待在这个屋子里面看,也要去体验这个社会。

 

 

如果你把和来访者的咨询中他话语中所有的“他”都替换成“我”或“你”,你就会发现,他和你讲的很多寓言、歌词、梦,实际上就是在说这是我对你讲的。所有关系中只有主体与客体两种,主体意味着本人,客体意味着是他的重要的照顾者,是他的父母亲,或者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人。

 

记住这个原则,可以经常用“我和你”去置换这个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技巧,我和你的关系,是他和分裂的他的自己。有一个她是这样的,有一个她是另外的样子。就像有两个她在讲话。比如说很高傲的我,看不起很世俗的我。我对你说,我不喜欢你;另外一个说,你都混成这个样子,你都没有朋友……

 

总而言之,请大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多用“我和你”来置换来访者对你讲的话。

 

 

 

我们一般在人际沟通中特别受过训练,关注来访者传递过来的高级思维的意思,也就是认知。但当我们把很多注意力放在内容上的时候,我们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资源——讲话的形式

 

交流有哪些形式呢——主要是看非言语信息,指语音,语调,语速,停顿,动作;不同的通道。心理治疗,实际上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一门学科,有的时候形式传递的信息是潜意识的信息,它比内容传递的信息要更多。

 

隐性的关系认知:它传递的信息,比如人生中的某几件事情,某种感受,是很久都磨灭不掉的,对你产生的影响也最深。而这些它传递的感受,其实就是形式。

 

做心理治疗要关注内容以外的形式。形式大于内容。

 

参会咨询:

010-51653135/36(北京)

0755-25892115(深圳)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