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精选回顾 | 第十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心理学让生活更美好
2023/09/04
1320

会客厅:哲学、心理学与生活方式
分享人:
李  明(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
丁晓军(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丁晓军博士围绕哲学咨询的兴起与发展,展开阐述了哲学咨询与哲学治疗两大概念。从哲学研究来看,大部分普通人只要对人生有困惑或沉思,都可以寻求哲学家的帮助。与心理学不同的是,哲学帮助的都是没有躯体化障碍的普通人,可以称之为来访的“思想医生”。丁晓军博士也为我们展示了哲学的不同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有以对象人数的分类的个体“哲学咨询”,也有群体建导及哲学工作坊和哲学咖啡馆。

前者强调的是一对一对谈,后者强调的是有哲学家作为引导者,是一种人际交互和开放式的对话,秉承的是更加开放的学术精神和态度。丁晓军博士提及,其实哲学和心理学也有类似的地方,都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和面对问题,例如一些中年危机、家庭矛盾、生命终结、价值观等问题。她认为,哲学或许并不能快速直接解决大多数问题,但其所提供的慰藉功能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李明教授则围绕哲学家和心理学不同时代的思想变迁,肯定了现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转变。他认为不管是哲学家还是心理学家,在过去都是更关注于自己的研究与发展,而忽略普罗大众的需求,就现代而言,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已经开始探索大众需求,并为他人解决难题。

李明教授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心理学是依附于哲学而生的,是哲学研究和沉思。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人都可以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每个人每天都会蹦出这样或那样的奇思妙想,这个时候哲学的思想定位就变得极为重要,因为哲学的出现,可以防止某些所谓的“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将积累知识或想法成为智慧的障碍。由此看出,哲学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更加严谨和沉浸地思考,强调的是探索路径的过程,而非结论。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观点太多,现代人知道的越来越多,思考却越来越少,由此而产生的虚空焦虑,导致大部分人心灵无所依托。李明教授表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将中国哲学中让人能够安顿的观点传播和发扬出来,以此和心理学相结合,让无所依的人有所依有所想。

最后,在主持人的访谈中,两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谈论,从哲学、心理学以及日常生活应用方面深入剖析了不同学术领域对于大众的深远影响。

图片

主题:拒绝休息羞耻—在奋进与安宁间找到平衡
分享人:李建平(精神分析快速疗法总结人)


李建平老师提出,人们为了对抗羞耻感会产生四种防御方式,即回避自我、回避他人、攻击他人和攻击自我。

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羞耻感的成因。

例如,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认为,羞耻感的产生来自于超我的监督和谴责;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羞耻感是由于个体经历了指责型的客体,进而将这种指责的关系模式内化;

自体心理学则认为,羞耻感的形成是因为人在幼年时期没能建立好高自尊的自我价值观,自体不充盈,潜意识中自我价值感较低;

人格心理学认为,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个体形成了非理性的追求过度完美的强迫性人格,一旦没达到自认为的完美状态,就会产生羞耻感;

创伤心理学则提出,羞耻感是创伤者的核心价值观,“我不配、我不优秀”的观念让他们在生活中容易产生普遍的羞耻感。

李建平老师也结合亲身经历,从精神分析快速疗法的角度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克服羞耻感的。他告诉我们,幸福是安排出来的。想要克服羞耻感,首先要提高自我对羞耻感的觉察水平;其次,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自我羞耻感的表现和成因;最后,正视自己的问题,重新调整自我认同水平,将积极的自我评价内化至潜意识层面。

图片

圆桌派:离别之殇—好好结束,好好告别
参与人:
何  丽(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张继元(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
苏  虹(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访问学者)

离别是人生当中必须面临的情感体验,我们出生开始就面临离别,如何缓解离别的痛苦,走出悲伤,更好拥抱生活?我们邀请了北京联合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何丽、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张继元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访问学者苏虹一起来围绕“离别之殇”来进行探讨。

对于离别的哀伤和悲伤。何丽博士表示哀伤其实是一种复合情绪,包含悲伤。任何标的性的东西被剥夺,都会产生极大的失落从而产生哀伤,并对身心灵造成重大影响。何丽博士认为其实在每一个阶段人不可避免丧失,并将其分为发展性和创伤性的。而哀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条幽谷之路,提前学习哀伤的功课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如何更好告别哀伤,拥抱生活这个问题,何丽博士表示有两个大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缓解离别的伤痛。一方面可以与逝去的人在内心建立持续的链接,另一方面则可以重新去完成自己意义的重建。

张继元博士表示离别其实复杂多变,因为分离对象的关系群组不一样,所产生的情绪可能有不一样的效果。譬如还有一些极端的现象,有人在经历一段分离后,也许表现的不是哀伤而是高兴或冷漠。但这样的情绪状态只是一个初期的表现,或许到后期哀伤才会慢慢浮现。这就要求心理工作者要更多关注到分离者多重情绪的变化,要学会去辨识复杂情绪背后的更大哀伤。

他认为每一组哀伤的学习都能够帮助我们生命的促进以及直面离别和痛苦,学习哀伤不单是为了处理哀伤,更多的是为了有机会向过去的生命经验做回顾,以至于我们在未来的生命中帮助我们分辨不同的关系重要性。关于如何缓解哀伤,张继元博士表示有时候不一定要去直面分离的对象,而是选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让自己慢慢释放。

苏虹博士围绕哀伤的功能展开讨论,表示哀伤实际上是在做一个告别结束,分离者想要通过哀伤去向周围的人做一个求救,希望被看见,而这种功能性是我们人跟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她还结合自己做个案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离别除了常规意义的失去以外,还蕴藏在一些生活中的各个细小方面,例如成绩和排名的流失或是不断惊喜的噩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哀伤,看待哀伤的无所不在,当然学习的意义更多是为告诉人们,我们可以借助哀伤的情绪向外求助,并借着自己根深蒂固的力量重新成长起来。

苏虹博士还分享了自己在面临心理意义上的离别的困境,以及走出来以后的豁达,她用那一段产生自我攻击的煎熬时光,阐述了该如何更好缓解悲伤。她认为我们需要向内觉察和生长,才能够抵御突如其来的离别,让自己看清自己害怕和悲伤是什么,才是快速缓解悲伤的途径。

最后,三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告别与拥抱未来”更清晰的思路。

图片

会客厅:中国、欧洲精神病患康复体系介绍与经验分享
分享人:
徐志达(荷兰皇家医学会(KNMG)医学专家注册委员会(RGS)认证精神科医生)
闫少校(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对谈人:
李  强(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副会长、常务理事,1879计划实训导师)

有着十余年荷兰工作经验的徐志达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荷兰门诊主流模式,包括FACT模式以及ACT模式。其中FACT模式是一种相对灵活的积极性社区治疗,而ACT模式主要是使用于重症患者,包含用药物和心理治疗,为社区生活技能培训提供所需帮助,灵活性强。

此外,徐志达老师还为我们着重展示了FACT模式的六大治疗模式的内容和特色,包括“多学科整合团队、共同承担和治疗的连续性、开晨会和电子黑板、治疗强度和方式的灵活性以及鼓励性的思维”。除了治疗模式内容的介绍,徐志达老师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些荷兰心理工作中所用到的方法,包括“Yucel 方法、简笔画以及积木大脑”,分享了不同方法给患者带来的不一样的诊疗效果。

闫少校老师探讨的是国内康复模式——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他结合国内发展背景以及经济特点,具体分析该模式存在的原因,该模式的存在不仅是关注患者的病症本身,更多还关注到患者的社会功能。

闫少校老师通过一系列工作流程,阐述了精神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所享受到的不同福利与帮助。部分特殊人群无论是社区检查还是医院用药都是免费的,包含相关评估以及专业风险的等级测试,国家还会结合病患的收入,通过社区的统计按需送药,这样既能够稳定患者情绪,也极大降低了社会风险。

此外社区医生会配合主治医生做一些随访,密切关注患者情况,探索他们更多的社会功能,以此寻求更适合他们的社会训练。

最后,李强老师回顾了曾经的工作经历,他谈及由于某些患者病症程度不一,表达方面可能模糊不清,在这过程中用药方面需要专业人员来做考量与斟酌。关于国内外的用药程序和机制李强老师表示十分感兴趣,于是邀请了徐志达和闫少校两位老师做了相关分享。

此次会议,三位老师通过国内外不同康复模式的呈现,介绍了不同国家的治疗模式和机制,为心理工作者们分享了不同的思路和经验。

图片

主  题:亲子关系——从彼此看见到相互滋养
分享人:贺岭峰(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岭峰教授认为,亲子关系的彼此看见,既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看见”,也包括孩子对父母的“看见”。在网络飞速发展,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平分秋色的时代,家长也要结合时代背景,转变思想,与孩子保持同频。

不要一味的去反对孩子接触虚拟世界,给网络游戏打上罪恶的标签,而是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身份形象、社交关系、财产和情感,设身处地的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此外,在“鸡娃”成风的时代背景下,家长不要跟风将考高分、上名校等世俗的标准和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发掘孩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顺势而为、因材施教,为孩子规划最适合他们的发展路径,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与此同时,这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家长们也需要被孩子们“看见”。从前的家长同时要养育许多孩子,而未来许多人都选择不要孩子,因此,现代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情感是无可比拟的,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贺岭峰教授提出,家长也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生存处境、弱点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多给孩子讲述家族故事和自己的生命体验,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和成就,对家庭的力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能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和耐挫力,使其愿意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只有亲子双方相互看见、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滋养、相互支持。家庭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每个家庭成员才能从家庭中汲取养分和能量,并愿意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未来。

图片

关注我们
一生很长,有些路要一起走。 关注我们,了解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动态。…
关注大会微博
关注大会微信
微信关注
手机打开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微博关注
手机打开微博 > 扫一扫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国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的年度专业盛会。
立即咨询
立即参会